形象高端、價格高人一籌的戴森卻在調查中露了馬腳。繼以往小品牌問題頻發之後,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的最新測試結果顯示,夏普、飛利浦、戴森、Blueair等明星產品存在各類問題。在這些產品中,戴森產品除了淨化效率墊底,更關鍵的卻是連最基本的CADR值、CCM值都沒有。這背後正是戴森在中國憑藉「偽」空氣淨化概念銷量節節攀升。
淨化效率墊底
中國消費者協會於2016年9-11月,對北京市場實體店內(家電賣場、大型商場、直銷店)銷售的空氣淨化器商品開展了比較試驗,通過對16個品牌24款產品的試驗發現,產品之間的淨化效果相差很大,而高價並不代表產品性能也高。
在顆粒物淨化效率和顆粒物淨化能力(CADR)兩項檢測中,售價高達5190元、型號為TP02 Dyson Pure Cool的戴森淨化產品,結果分別為2.509和134,在24款產品中,排名倒數第一。且與普通產品差距較大,如售價僅2999元的蘇泊爾KJ420G-X03,兩項參數分別為10.261和475.1,顆粒物淨化效率是戴森的4倍,CADR值是戴森的3倍多。
對於中國消費者協會測試的結果,北京商報記者詢問戴森公關部相關負責人,其表示沒有對外回復的權限,隨後會安排工程師進行回復,但截至記者發稿前並沒有收到戴森工程師的回覆。
其實,戴森淨化產品的淨化效果一直備受消費者詬病。北京商報記者登錄京東平臺發現,雖然戴森TP02產品整體用戶好評度較高,但淨化效果卻引發了很多用戶不滿。
一位購買該產品50天之後的用戶評價稱,「風力最大10檔都沒有普通風扇中檔大,噪音比普通風扇大得不是一點點,自動淨化功能打開,連續開一天,都淨化不下來,這淨化速度,24小時開著都困難」。
無獨有偶,一位購買了該產品19天後的京東鑽石會員認為,這款產品不能定義成空氣淨化器。「大概就10平方米左右的書房,我關上窗戶,把風量開到最大,顯示中度汙染,我開了大概有40分鐘左右,最後空氣品質顯示普通。但是我打開窗戶,就用普通的風扇吹了不到1小時,空氣品質直接顯示優,我就迷糊了,風扇的效果難道比空氣淨化更好嗎?」
偷換概念
事實上,正如上述京東鑽石會員所言,戴森產品並非真正的空氣淨化器產品。
記者登錄戴森官網發現,戴森沒有空氣淨化器這個品類,所謂的淨化產品,是在戴森的無葉風扇系列下,有空氣淨化風扇、空氣淨化暖風扇。此次中國消費者協會所抽查的正是「空氣淨化風扇」。在京東上,TP02標稱為「空氣淨化風扇」,而且在產品的分類上,也被歸類於生活電器的電風扇類別中。
這樣定義產品對於戴森有好處。產業觀察家洪仕斌便指出,普通空氣淨化器產品都需要標示潔淨空氣量(CADR)、適用面積、累積淨化量(CCM)等參數,目前評價一款空氣淨化器產品好壞,主要依靠的就是這些參數。戴森將其定義為風扇產品,便能夠規避這些參數,從而掩蓋產品淨化效果差的事實。
記者登錄戴森官網和京東商城也發現,戴森淨化風扇產品都沒有標明潔淨空氣量(CADR)、適用面積、累積淨化量(CCM)等參數。而是在官網上宣稱,「自動淨化小至PM0.1的有害顆粒物」。
比達諮詢分析師陳彪表示,戴森的做法其實是偷換概念,這種宣傳帶有一定的欺騙性。戴森在吸塵器、無風電風扇等市場一直以高端高品質定位,此前也積攢了很多用戶的認可和信賴。在這種情況下,推出能夠淨化的多功能風扇,憑藉淨化概念能夠吸引更多用戶。但實際上,產品的淨化效果形同虛設。
北京商報記者在天貓戴森官方旗艦店也發現,具備淨化功能的產品銷售火爆,其中集淨化、取暖、涼風功能的HP01售價5190元,銷量超過5000臺。
這樣做除了迎合中國市場的需求外,還能夠實現更大的盈利。記者登錄戴森官網發現,同樣無葉冷風扇AM08和AM07均售價為3790元,無葉暖風扇AM09售價4190元。加上淨化功能後,價格便要增加1000多元,空氣淨化暖風扇HP01售價5190元,空氣淨化風扇TP02售價5190元。
快生快死
記者走訪北京市場發現,從2015年以來,空氣淨化器市場熱度已經明顯下降。貝昂空氣淨化器創始人冉宏宇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國內空氣淨化器市場爆發增長期主要在2012-2014年,每年規模增速超過100%,而從2015年開始小幅度上漲,2015年同比增速不到20%。
奧維雲網最新推算數據顯示,2015年市場零售額為118億元,銷售量為574萬臺,而2016年,預計為124億元和580萬臺,市場幾乎停滯增長,與去年持平。
相對應的則是空氣淨化器品牌的大批量消失。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15年空氣淨化器品牌數為883個,而2016年僅剩684個。來自中怡康的數據也顯示,2015年1-10月國內空氣淨化器品牌總數為595個,2016年1-10月,品牌數已下降至520個。
有產業觀察家指出,空氣淨化器市場增速突然放緩,並非市場需求不足,更大的原因在於整個市場魚龍混雜,影響了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洪仕斌便指出,尤其是戴森這樣的國際知名品牌,對整個市場信心打擊更大。因為在消費者的印象中,外資品牌就代表了高端、高價格和高品質,而如今高端產品都存在這樣的貓膩,消費者就更不敢去買別的產品了。
不只是戴森,在中國消費者協會的測試中,夏普、三星、飛利浦等知名國際品牌都存在標稱性能高於實際性能的情況。
業內專家指出,雖然新版空氣淨化器國家標準已經頒發並實施,但在落實規定和處罰方面卻並沒有得到有效執行,使得空氣淨化器市場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呼籲國家監管部門加強對不合規以及打擦邊球企業的監管和處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