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債務還不上 股價反而漲停 機構看好天齊鋰業什麼?

2020-12-07 同花順財經

昔日「鋰王」天齊鋰業漲停再度成為市場焦點。

11月20日,鋰電池板塊走強,天合光能大漲近16%,天齊鋰業、澳洋順昌、江淮汽車相繼漲停。其中,天齊鋰業的漲停再度吸引了投資者的眼球。

早盤時,天齊鋰業一度低開1.28%,隨後跟隨鋰電池板塊持續走高,並於午後封住漲停,全天成交額21.99億元。

板塊走好,個股漲停本來沒什麼,不過天齊鋰業卻在不久前剛剛爆了雷。11月13日晚間,公司自曝百億貸款面臨違約風險。

受到該消息影響,11月16日,天齊鋰業放量暴跌,開盤時曾一度跌停,當日收跌7.69%。

這次百億債務源於兩年前的高槓桿「蛇吞象」收購。2018年5月,天齊鋰業以40.66億美元(合人民幣259.2億元)收購智利化工礦業公司(SQM公司)23.77%的股權,成為SQM公司第二大股東。為了這次收購,天齊鋰業動用了高槓桿,貸款35億美元。

然而,在完成收購之後,鋰價格見頂,SQM的股價也隨之暴跌。2019年,天齊鋰業只能計提資產減值52.79億元人民幣;同時高槓桿收購導致其資產負債率和財務費用大增,2019年其僅併購貸款產生的利息費用就高達16.5億元。

彭博援引分析師觀點稱,如果天齊不能償還債務,或者對債務進行再融資,公司可能會破產。

花旗集團認為,天齊有50%的概率通過定增股票籌集資金,其次出售SQM股份的概率為25%,另外有25%的概率出售澳大利亞泰利森的股權。

不過有意思的是,儘管海外投行唱空,但機構卻在天齊鋰業利空出盡後悄然買入。

根據今日龍虎榜數據顯示,深股通買入1.98億元,一機構買入3565萬。

對於一家有破產風險的企業,機構看好什麼?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稱,或與鋰周期見底向上有關。

事實上,三季度鋰價已基本企穩,而鋰價近期也從底部開始逐步上行,結束近兩年的下跌。此前鋰價持續下跌,也成了天齊鋰業「折戟」的重要原因。

對於鋰精礦後續走勢,業內人士認為,鋰精礦的價格有較大上行空間。當前價格在400美金/噸左右,預計能上行20-30%至500美金/噸以上。

不過相比昔日「鋰王」,資金還是更加看好「現任鋰王」贛鋒鋰業。中信證券、國泰君安雙雙推薦贛鋒鋰業。

中信證券指出,重點關注兩條投資主線:1)鋰價上漲帶動國內鋰生產企業的盈利改善;2)在本土鋰資源開發利用上具備領先布局的公司,推薦贛鋒鋰業,建議關注雅化集團和川能動力。

國泰君安指出,目前全行業鋰精礦價格以及鋰鹽價格均處於「超跌」狀態,Altura產能佔比全球鋰資源5%左右,若後續出清,鋰行業供需將進一步改善,判斷鋰鹽價格將逐步迎接向上拐點。鋰價上漲,國內鋰鹽企業受益,建議增持:贛峰鋰業,受益:雅化集團、威華股份、天華超淨、中礦資源、永興材料等。

與天齊鋰業的走勢截然相反,贛鋒鋰業可以說是牛市十足,19年10月底低點以來,該股已累漲250%,總市值突破1000億大關。而同期天齊鋰業漲幅僅8%,市值更是只有343億,不足贛鋒鋰業一半。

近期,麥格理發表研究報告,稱碳酸鋰價格已進入上升周期,予贛鋒鋰業「跑贏大市」評級,將目標價上調30%,由56元上調至73元,相當於明年預測市盈率50倍。

該行指,碳酸鋰價格自8月起累升8%,庫存水平下降至一個月,相信在強勁的電動車需求以及澳洲鋰礦公司Altura被破產管理公司接管的潛在停產因素帶動下,明年供應將持續緊張。加上同業天齊鋰業潛在債務違約,料將鞏固贛鋒的行業領導地位。

麥格理預期,贛鋒鋰業未來三年盈利複合年均增長率能超過90%,將今年每股盈測下調4%,並將2021及2022年每股盈測各上調5%及3%。

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百億大金主來了:曾差點債務爆雷的天齊鋰業漲停了
    來源:中國基金報原標題:百億大金主來了!這家曾差點債務爆雷的公司,漲停了見習記者雲龍天齊鋰業12月8日晚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TLEA擬以增資擴股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澳大利亞上市公司IGO。11月中旬時天齊鋰業曾發公告「自爆」11月即將到期的18.84億美元貸款存在無法及時、足額償付導致違約的可能性。如今引入戰投後,債務危機有望解除。今日天齊鋰業股價以超5%的漲幅強勢開盤,隨後拉升漲停。
  • 天齊鋰業爆發百億債務危機
    近日,因百億債務即將到期,亞洲最大鋰電生產商天齊鋰業頗受市場關注。  半個月前,天齊鋰業發布公告稱,公司併購貸款中的18.84億美元將於2020年11月底到期,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179.35%。
  • 天齊鋰業午後拉升漲停 公司百億債務於今日到期
    來源:新浪財經11月30日消息,天齊鋰業午後漲停,成交額超23億,換手率5.85%。2018年5月,天齊鋰業曾以40.6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8.93億元)拿下智利鋰礦巨頭Sociedad Químicay Minerade Chile S.A.(下稱「SQM」)23.77%的股權,成為SQM公司第二大股東。
  • 天齊鋰業擬戰略引入澳洲上市公司,股價一度漲停
    四川在線記者 寧寧11月30日晚,四川天齊鋰業發布公告稱,其本來於11月29日到期的18.8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4.41億元)貸款,有望獲得銀團展期,但仍深陷資金困境,急需資金償還所欠債務。隨後傳出消息稱,澳交所上市公司IGO計劃出價20億澳元(約合人民幣97.26億元)購買天齊鋰業位於西澳大利亞的格林布希礦24.99%的股權,格林布希礦是全球最大的鋰輝石礦。有人猜測,天齊鋰業走上了賣礦還債之路。猜測歸猜測,賣礦還債消息的釋出對股價形成了一波利好。
  • 124億元債務今日到期!天齊鋰業市值卻逆勢突漲27億元
    11月30日,天齊鋰業(002466.SZ)百億債務即將到期,截至收盤,公司股價大漲7.16%,收盤價格為27.83元/股,總市值為411億元。面對即將到期的債務,野馬財經聯繫到了天齊鋰業證券部,對方只是表示以公告為準。
  • 天齊鋰業債務連連,為何機構卻如此看好?
    基本面分析:天齊鋰業吃的前身是四川射洪縣於1992年創辦的第一座碳酸鋰工廠。2004年,天齊鋰業創始人蔣衛平收購了這家資不抵債的縣屬國企,更名為天齊鋰業。2010年,天齊鋰業在深交所上市。我國的汽車行業一直大而不強,核心技術掌握在外國人手中。
  • 天齊鋰業主動爆雷:125億債務月底到期,可能還不起了
    「蛇吞象」後遺症顯現,百億債務壓得一家明星公司喘不過氣來。11月13日晚間,鋰資源龍頭企業天齊鋰業(002466.SZ)主動爆雷,公司18.8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4.4億元)併購貸款將於2020年11月底到期,存在無法及時、足額償付導致違約的可能性。
  • 天齊鋰業124億貸款將違約,海外併購深陷債務泥潭
    作者| 小債看市來源| 小債看市(ID:little-bond)兩年前「蛇吞象」海外併購案,將天齊鋰業拖入債務泥潭,雪上加霜的是這超百億即將到期的債務可能出現違約。收購時,天齊鋰業自籌資金只有7.26億美元,其餘35億美元均由中信銀行牽頭的銀團提供貸款,而這也為其後面的債務危機埋下了隱患。「天有不測風雲」,天齊鋰業收購SQM沒多久,鋰價格出現見頂跡象,SQM的股價也隨之暴跌。
  • 因「並」致貧 天齊鋰業百億債務危局緩解 行業周期又至 能否走出...
    原標題:因「並」致貧 天齊鋰業百億債務危局緩解 行業周期又至,能否走出低谷?行業景氣度高,可帶來巨大的現金流,債務風險被迅速對衝。而一旦周期反轉,現金流枯竭疊加債務就是兩座大山,令公司不堪重負。   如今,天齊鋰業看似危局緩解,但公司畢竟也因陷入債務泥沼而錯失了兩年寶貴的時間。未來,天齊鋰業又當何去何從?
  • 天齊鋰業百億債務壓頂,面臨退市風險
    債務危機迫在眉睫天齊鋰業不得不對子公司進行股權融資,甚至要出售旗下優質礦產,是因為背負著一筆巨額財務危機。2018年,天齊鋰業向境內外銀團貸款共35億美元,用以收購智利鋰業巨頭SQM公司23.77%的股權。到今年11月29日,兩筆剩餘合計18.84億美元的貸款已到期。
  • 天齊鋰業債務危局緩解:鋰業巨頭兩場豪賭 結局為何天壤之別
    但站在槓桿上起舞的這位鋰巨頭,卻因為缺失支點,從高處跌落。讓它失去支點的,則是超過18億美元的貸款債務。另有知情人士還透露,當中存在估值分歧,畢竟,能以最小代價拿到全球最優質鋰輝石礦、阿塔卡瑪鹽湖的股權,才是攫取利益的最優良機。  「只要想還錢還是有辦法的,就看老蔣(天齊鋰業實際控制人)舍不捨得了。」資深的行業分析師這樣點評道,他所說的捨得,意指開發阿塔卡瑪鹽湖的SQM和泰利森。
  • 天齊鋰業百億債務展期 面臨退市風險
    11月30日晚間,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齊鋰業」,002466.SZ)公告披露,天齊鋰業方面在18.84億美元債務到期之際,與銀團籤署了《展期函》。
  • 天齊鋰業債務危局緩解:鋰業巨頭兩場豪賭,結局為何天壤之別
    掌握全球最大的硬巖鋰礦、參股全球最大的鹽湖礦,鋰業巨頭天齊鋰業(002466,SZ)原本希望成為新能源時代的沙特阿美。但站在槓桿上起舞的這位鋰巨頭,卻因為缺失支點,從高處跌落。讓它失去支點的,則是超過18億美元的貸款債務。原本,11月29日便是天齊鋰業最後的債務償還日。
  • "蛇吞象"收購釀下債務危機 天齊鋰業引澳洲戰投救場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呂棟 編輯/周遠方)兩年前一場「蛇吞象」式的收購,不但沒讓天齊鋰業成為「新能源車時代的沙特阿美」,還讓其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並面臨退市風險。在百億債務面臨違約的重壓下,天齊鋰業「賣礦自救」的傳聞不絕於耳。不過,最終結果相對樂觀。12月8日,天齊鋰業公告披露,其全資子公司擬以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澳大利亞礦企IGO Limited(IGO有限公司,下稱:IGO)1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1.4億元)的戰略投資,並且該交易未喪失核心資產控制權。
  • 天齊鋰業"自救"28天:18.84億美元債務展期短暫喘息
    11月30日,註定是其證券部最為忙碌的一天,直至晚上過了9點,天齊鋰業併購貸款展期公告方才正式發布出來。對於這份公告,有投資者認為是「全年公司發布的最為利好的消息」。只是,僅僅28天的展期時間,於公司還款能力的提升,並無實質改變,公司近期維持強勢的股價在12月1日開盤後轉為下跌。是日,天齊鋰業股價全天下跌了4.99%。
  • 天齊鋰業引入戰略投資者,交易能否成功仍面臨不確定性
    曾經的10倍牛股,市值巔峰時期接近千億的天齊鋰業自從陷入債務危機後,股價一直萎靡不振,但昨晚一則公告,不僅令該股股價今日早盤一度漲停,收盤也大漲5.92%。天齊鋰業手握優質鋰礦,還不得不進行股權融資,原因就是背負著巨額債務。2018年,天齊鋰業向境內外銀團貸款共35億美元,用以收購智利鋰業巨頭SQM公司23.77%的股權。到今年11月29日,兩筆剩餘合計18.84億美元的貸款已到期。
  • 天齊鋰業瘋狂併購致百億債務懸頂 重要股東和高管早已減持
    原標題:天齊鋰業瘋狂併購致百億債務懸頂 重要股東和高管早已減持 來源:投資者網在屢次風險預警後,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齊鋰業」,002466.SZ)於11月13日晚間再度自爆稱,存在無法及時償還大額債務本息的風險。
  • 百億貸款面臨違約,天齊鋰業海外兩顆大雷,把國內股民「炸」傷了
    曾經的白馬股,市值360億的鋰業龍頭,如今爆雷,面臨百億貸款違約!世界第二、亞洲最大的鋰產品生產商,天齊鋰業正面臨債務違約和現金流崩盤!2018年,天齊鋰業40億美元溢價收購SQM股權時,SQM股價也是在最高點區間,天齊鋰業的收購價較市場價高出20%左右,隨後,SQM股價一路下跌,今年有所回升,但遠遠未到收購價附近;另外,當時的碳酸鋰價格在高點,隨後一路大跌,碳酸鋰從2018年17萬元每噸,下跌到2020年的4.5萬元每噸左右。
  • 鋰資源龍頭企業天齊鋰業主動爆雷:125億元債務月底到期 可能還不起了
    「蛇吞象」後遺症顯現,百億債務壓得一家明星公司喘不過氣來。  11月13日晚間,鋰資源龍頭企業天齊鋰業(002466.SZ)主動爆雷,公司18.8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4.4億元)併購貸款將於2020年11月底到期,存在無法及時、足額償付導致違約的可能性。
  • 天齊鋰業「自救」二十八天:18.84億美元到期債務展期短暫喘息 償債...
    當下,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擺在天齊鋰業面前,一是百億債務這個坎兒邁過去了,天齊鋰業就會以世界鋰業三巨頭的身份,盡享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增長的紅利;一是這個坎兒邁不過去,則走向違約、破產重整。被稱為「鋰業雙雄」的兩家公司,如今命運各異,前者近期市值突破千億,後者深陷債務旋渦。   2017年,上輪鋰業景氣度高點,天齊鋰業最為輝煌。當年,蔣衛平家族以275億元的財富躋身胡潤百富榜,四川省內富豪排名第三位。   某種程度上講,蔣衛平是有情懷的。收購SQM股權的2018年,他已經63歲,190億元身家,卻仍然願意賭上了全部財富,難道只是為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