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看臺灣報導 日前有臺媒稱,臺灣科技人才陸續遭重金挖角,科技業的營業秘密案件近年來已成臺灣「國安」問題,臺灣「檢察長會議」罕見安排到軍事發展重鎮「漢翔園區」舉行,更到臺積電中科廠辦「營業秘密管理與保護」座談,討論如何防範大陸「竊取」臺灣高科技與「國防」機密。
臺媒稱,臺灣晶圓代工比率佔全球60%,為「世界第一」,而IC設計業、薄膜電晶體顯示器、矽晶太陽能電池產值全球排名第2,若大陸竊取相關高端營業秘密,不僅私人財產法益受損,更危及臺灣高科技產業在全球優勢競爭地位,是目前「」國安」面臨的重大隱憂。
因此,臺「調查局長」呂文忠特別在內部會議中做出6大指示,要求各地調查站嚴查搜報「來臺為大陸科技業招商引才的組織或個人」、「配合陸方要求主動提供科技或接受挖角的臺灣組織或個人」,「『違法』赴境外投資、導致臺灣關鍵技術外流的組織或個人」等情資。
呂文忠宣稱,「營業秘密法」案件因涉及「國防」工業,高科技之技術竊取與人才挖角等,各外勤處站應以新思維審視此一「國安」問題。
臺媒稱,據臺法務部門「檢察司」統計顯示,2013至2019年止,「營業秘密法」刑事案件檢方起訴,法院判決無罪率為46%;另根據法務部門「營業秘密法」案件統計分析,2014至2018執行「營業秘密法」裁判確定情形,定罪率為53.6%。
臺「調查局」曾偵辦「穩懋半導體內鬼案」,查出聯電集團旗下「聯穎光電」離職經理楊光宇、人力掮客龍嘉弘,假外商「美屬薩摩亞華泓科技公司」之名,替大陸半導體嘉石公司高薪挖角穩懋、聯穎3名工程師,竊取晶圓製程與參攜往大陸。認定嫌疑人傳寄名為「出遊地圖」檔案,實為半導體製程事證,導致兩家公司分別蒙受50億元(新臺幣,下同)、20億元成本與利益損失,檢方依違反「營業秘密法」起訴5人。
臺「調查局」宣稱,穩懋半導體是臺灣製造雷達等軍品所需之砷化鎵、氮化鎵晶圓代工廠企業,為世界級晶圓代工龍頭,大陸廠商在無法購得相關技術下,以不正當手法,竊取穩懋營業秘密,如未能偵破,臺灣在砷化鎵晶圓代工產業,恐失去競爭力及市佔率。
臺灣「高檢署」為此制定5大防範與偵搜營業秘密外洩機制,包括建立檢察機關轄內「營業秘密法」專家名單、落實公司治理內控機制,最重要的是,指導廠商在獲悉機密遭竊時,如何迅速撰寫所謂「營業秘密被害釋明書」。
臺灣檢方還與「調查局」成立聯繫平臺,加強查緝轄內以個人工作室為名,「竊取營業秘密」案件;並聲稱未來針對半導體行業起訴案件,將由偵查檢察官偕同蒞庭,縮短法院審理時程。其自以為是地認為大陸在目前的這種情勢下,會「無所不用其極」,運用各種方法與管道取得臺灣高科技研發成果。
(綜合臺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