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說
其實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的熊孩子。而且隨時隨處都能看到地鐵上哇哇大哭的孩子,在街邊吵著父母買糖吃的孩子,去了遊樂園兒賴著不回家的孩子等等,其實還是挺常見的。但是對於弄壞鄰居20萬手辦的熊孩子,你見過嗎?
張先生是一位手辦愛好者。由於對日漫的喜愛,他在家中收藏了很多日漫人物的手辦,而且總價已經達到了20萬。某一天,鄰居帶著他的兒子過來串門,因為是周末,妻子帶著兒子去動物園玩耍,他一個人在家,所以便盛情歡迎鄰居的到來,拿出自己的茶具去廚房給鄰居衝泡茶。鄰居也前去幫忙,於是就讓孩子一個人呆在客廳。
不一會,一陣稀裡譁啦的聲音,讓張先生非常的驚訝。是從他的書房傳出來的,張先生疾步走進書房,看到的一幕,讓他驚呆了。自己的手辦全部摔碎在地,而且孩子仍然在破壞著。
張先生氣不打一處來,拉著孩子走到鄰居面前和二人理論。而鄰居也表示自己願意賠償,當張先生說出手辦總價在20萬元的時候,鄰居則表示:「不就一堆破塑料嗎?你是想訛錢?」而此時,張先生也很無奈。事後,張先生拿出來發票,這才讓鄰居信服,可是他們仍然沒有賠償的意思,僅僅是簡單的道歉,而且言語中似乎還在責怪張先生過於嚴苛,怎麼能這樣對一個孩子呢?
父母應當如何教育,才能夠避免類似的問題發生:
當孩子發生錯誤,父母一定要及時制止。
如果發現熊孩子在日常生活當中有不正確的行為,父母一定要及時制止,要告知他們這樣做是不可以的。並且要給他們講清楚其中的道理,這樣他們以後才不會出現類似這樣的行為。
學會讓孩子承擔後果。
為什麼熊孩子會一而再,再而三地進行破壞?這和父母之間的袒護也有很大的關係。因為熊孩子知道,每次犯了錯誤之後,父母都會替他承擔相應的過失。他們做永遠意識不到自己破壞行為的嚴重性。所以,父母應當嘗試去讓孩子自己去承擔責任。只有讓他們感受到破壞行為對她自己造成多大的影響,他才能收斂自己的行為。
父母要懂得言傳身教。
很多小孩子都喜歡學習模仿大人的行為,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父母一定要規範自己的行為,要讓孩子看到一個有擔當的父親和母親。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學會正確的為人處事方法。
父母在生活中一定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也是有對有錯,只有這樣,他們才有機會去改正自己的錯誤。
適當的懲罰可能對孩子有好處。
很多父母都不捨得打罵自己的孩子,即便是當孩子犯錯誤之後,如果每次都只是口頭教育,那麼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就會形成自己的一個免疫能力。在適當的時候,還是應當對孩子進行一些懲罰,這樣才能夠加深他們的記憶,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
總結:
做人要從小教起,一棵幼苗的好壞才能夠決定他是否長成參天大樹。所以,父母從小要懂得教育自己的孩子,在發現孩子犯錯之後,不要只想著眼前的利益,什麼都比不過孩子的教育,可能孩子會因為你的一次袒護犯下更大的錯誤,到時候,你再後悔可就來不及了。
你家的孩子給你惹過哪些大麻煩呢?你又是怎麼教育孩子的?歡迎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