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雷科技」(ID:leitech),作者雷科技,36氪經授權發布。
前段時間一加正式發布了一加8系列,其中旗艦定位的一加8 Pro更是首次將無線充電引入到一加手機中。但事與願違,這個跟有線快充一樣迅速的30W無線快充並未像一加預期那樣獲得用戶的一致好評,反而 將無線充電這早已是 旗艦標配的功能重新推到風口浪尖上。 而網友爭論的重點在我看來也有些「文藝復興」—— 我們真的需要無線充電嗎?
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還需要分情況討論 ,對於像我這樣的上班族而言,工作的時候長時間玩手機會引來老闆的重點關注,所以 手機一般就放在桌面上 ,只有起身去衛生間、下樓買咖啡或去會議室開會時才會帶上手機。因為注意力不會放到手機上,因此手機放在無線充電座上並不會帶來多大影響,反而在短時間離開工位時, 無線充電可以做到隨取隨用 ,比有線充電方便不少。
但對於每天都 機不離手的學生黨而言 ,無線充電「隨取隨用」的特性根本無法發揮出來。首先,學生不可能像上班族一樣手機就這麼放「隨取隨用」的無線充電座上。大家都是過來人,學生的手機只會出現在宿舍的枕頭下、袖子裡、教室手機袋裡或班主任的抽屜裡, 無線充電器根本就沒有生存空間。
而且學生與上班族 在使用習慣上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上班族的使用習慣一般是 「長時間充電,短時間使用」 。而學生朋友則是 「長時間使用,短時間充電」 ,甚至 充電時遊戲也不能停下 ,只能在固定位置使用,充電時還不能拿在手裡玩的無線充電顯然不適合。
雖然現在手機品牌在後蓋材質上已經玩出花來了,AG玻璃、聚碳酸酯、木板竹片甚至「荷蘭進口牛皮」等材料層出不窮,但金屬機身依然是部分用戶心中的最愛—— 金屬機身的手感確實讓人上癮 。比如在用過這麼多款手機後,我依然記得華為P9的後蓋的觸感。
與玻璃或聚碳酸酯背板相比,金屬背板的手機除了可以帶來更好的質感,同時也可以提升手機的耐用性。比如對於「黃油手」用戶而言,金屬機身的的手機就玻璃背板的手機「耐摔」,同時鎂合金材料還可以進一步降低手機的重量。金屬機身可以可迅速將熱量鋪開,緩解手機散熱壓力。
最後則是老生常談的「無線充電又慢又貴」。確實,無線快充不僅要 另外購買 價格不菲的專用無線快充適配器,而且絕大多數手機的 無線快充速度也比不上手機包裝內隨附的有線快充適配器。 即使在一加的30W WarpCharge與OPPO的40W無線閃充發布後,依然有不少用戶對無線充電持有同樣的看法。
作為一個iPhone用戶,我並 不否認「無線充電速度慢」這一痛點。 因為說實話,除了剛才提到的那些無線閃充外,絕大多數手機的無線充電依然很慢。但就我個人來說,無線充電「速度慢」這點對我來說影響其實並不大,因為 無線充電不是我唯一的充電方式。
換句話說,雖然大多數時候我都使用無線充電,但如果我真的需要快速充電,我同樣也會選擇有線充電。在OPPO發布40W無線閃充時,數字尾巴的林十兄曾在微博提到過:
(無線充電)與其說這是一種技術,倒不如說這是一種習慣。
對於每兩個小時就換一次教室,手機還一直開著遊戲的學生黨來說, 讓他們放棄有線充電顯然是不現實的 ,插著移動電源玩遊戲才是他們的使用場景。但如果你有一個固定的位置——一個每天相處8小時的固定桌面,而且玩手機不是你的工作內容,那無論充電速度快慢與否 ,無線充電座確實可以為你帶來不少便利。
而且無線充電還有一個其實還有一個「隱藏功能」,自從我把床頭的有線充電器收進柜子裡, 我居然改掉了睡前玩手機的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