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銀川悅海新天地某處的共享充電寶租借點。
如今,在商場、餐廳、景區等人員密集場所,大家都能夠發現共享充電寶的身影。對於很多手機不離身的人來說,共享充電寶確實提供了不少便利。不過,最近有市民發現共享充電寶竟「悄悄」漲價了,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同品牌不同商場價格不一
12月7日,記者探訪我市多處共享充電寶租借點發現,充電寶租用價格普遍達到了每小時2元~3元。大多品牌都是以半小時計費,超出半小時不足1小時的按1小時計費。記者在新百CCmall掃描品牌為來電的共享充電寶發現,半小時收費1.5元,每日封頂30元,隨後記者又掃描了一款品牌為怪獸充電的共享充電寶,半小時收費也是1.5元,每日封頂18元。記者還發現,不同的商場,共享充電寶的租用價格也不一樣。比如品牌為小電的共享充電寶,在新百總店B館的使用價格是1小時3元,而在悅海新天地商場的使用價格則是1小時2元。
記者採訪了解到,這些共享充電寶以前的租用價格是每小時1元~2元,現在均漲到了每小時2元~3元,確實存在漲價的情況,但漲幅不大。除了租用價格上漲外,每日的封頂價格漲幅較大,其中,大家熟悉的來電共享充電寶每日封頂價格從20元漲到了30元。
有人理解有人打算棄用
市民康先生告訴記者,在他的印象中,共享充電寶的租用價格一般都是1小時1元,使用很方便,起碼不用自己再帶充電寶了,就目前的漲幅來看,價格能接受,也能理解。
但共享充電寶在解決燃眉之急的同時,也給一些市民惹出過麻煩。「今年6月,我在商場借了一個小電共享充電寶,我歸還的時候附近網點一直沒空位,後來忘記還了,幾天後才想起來,結果被封頂收費99元,該充電寶歸我所有。」市民樊一梅說,那個充電寶其實就值五六十元,就因為借了一次自己損失了100元。
市民哈瑞認為,出門在外,面對手機電量不足,又有必須要用手機的情況,有時候真的只能借共享充電寶。價格再貴,為了能解決問題,在手機沒電之前借到充電寶是非常有必要的,況且漲幅只是一兩元,還在接受範圍內。
「共享充電寶的充電速度很慢,半小時才充百分之十幾的電,等到充滿了得三四個小時,一次得十幾元,有點貴了。」市民劉磊表示,這麼漲下去,以後肯定不會考慮再用了,多用幾次的錢都可以買一個充電寶了。
業內人士:價格戰結束企業要盈利
針對最近用戶反映的漲價問題,相關充電寶企業的工作人員表示,價格是不同區域運營商根據市場情況調整的,並非統一漲價,不同的設備收費標準不同,具體價格根據手機掃碼後手機頁面顯示的價格為準。記者致電小電客服人員了解到,目前公司的收費標準都是根據各地市場情況隨時浮動,對顧客來說,可自由選擇租借。
一位業內人士坦言,共享經濟作為新生事物,在一開始出現的時候,為了讓人們體驗並加大使用頻率,必然會使用低價甚至虧本燒錢的方式來推廣。待推廣到市場成熟、用戶穩定這一階段,價格戰就結束了,漲價是必然的,因為企業也要盈利。
記者走訪了解到,共享充電寶公司為了拓寬市場,公司每個月會根據店鋪的租借情況給店鋪返點獎勵。而對於人流量大的商場、餐廳等,充電寶公司要想進入則需要繳納一定的入場費,這也是消費者租用成本提高的一大原因。
律師:調價應明確告知
就此問題,記者諮詢了銀川輔德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懷灝。張懷灝告訴記者,共享充電寶廠商在制定價格時,會綜合考慮設備成本、場地租金、運營成本等因素。而不同商家又因為與共享充電寶運營方商定的合作模式等不同而導致收費標準有所差別,這屬於正常的市場行為。
張懷灝表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有知情權,共享充電寶品牌如果要調整價格,需要在其相關設備就價格調整做出明確告知,或者在應用程式上進行明確標識。如果共享充電寶持續漲價,又不能為消費者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其最終也會被市場淘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對這種行為進行管控。
記者吳春霖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