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見錢眼開深受詬病的她,雖蠢但其實並沒有錯

2020-12-27 南州筆記

現實主義作品中,是否可以有浪漫?

《傲慢與偏見》到底是現實主義作品,還是浪漫作品?

上段時間,寫過幾篇有關《傲慢與偏見》的文章,而這些內容引發了一些爭議。

其中,印象比較深的是「你怎麼會在《傲慢與偏見》中看見浪漫,這可是開篇就是大實話的現實主義作品!」

「《傲慢與偏見》一直都是現實主義作品啊,什麼時候浪漫了?作者簡·奧斯汀也一直被稱為現實主義作家,她的小說,除了小時候寫過的一部傳奇小說之外,都是現實主義作品。」

本人最先接觸的是05版影片《傲慢與偏見》。當時看完電影的最直接感受就是:這個電影也太浪漫了,伊莉莎白和達西的愛情太令人上頭了。

而後才去看的小說,看完小說,更覺精彩,其作者簡·奧斯汀行文幽默有趣,筆墨間又充滿智慧,裡面的人物塑造得也惟妙惟肖。主人公伊莉莎白和達西在眾多讀者看來,簡直就是天生一對,而更令人叫絕的則是伊莉莎白的母親和表哥這兩個人物形象。

再後來,了解到原來《傲慢與偏見》在英國本地讀者的心目中的地位,僅次於莎士比亞。

早在上世紀後期,美國著名文藝評論家埃德蒙·威爾遜就曾說到:最近一百年以來,英國文學史上出現過幾次趣味革命,文學口味的翻新幾乎影響了所有作家的聲譽,唯獨莎士比亞和簡·奧斯汀經久不衰。

而作家毛姆更是將膾炙人口的《傲慢與偏見》列入世界十大小說名著之一。

既然《傲慢與偏見》如此受人歡迎,世人對其評價也如此之高,所以在對它的理解上有所爭議也實屬正常。

1、《傲慢與偏見》:現實主義作品也可以浪漫

前面提到,有人說《傲慢與偏見》明明是現實主義作品,你怎麼能從中看到浪漫?

但也有讀者認為:「確實浪漫,達西對伊莉莎白一見鍾情,從抗拒到爭取,非常浪漫呢。」

就我個人來說,我認為《傲慢與偏見》的確是一部現實主義作品,簡·奧斯汀是一位現實主義作家,主要是因為小說的故事背景很現實,特別是在有關錢財方面。

「有錢的單身漢總要娶一位太太,這是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而每一位有女兒的母親,也都有想讓自己的女兒嫁給有錢人,過上幸福富足的生活,更別說在《傲慢與偏見》中有五個的女兒的班內特太太,也就是女主角伊莉莎白的母親,更何況在當時英國還有法律規定,沒有兒子的家庭,主人在逝世之後,女兒是不能繼承遺產的,只能將其交給有血緣關係的男子。

在這樣現實又特定的背景下,母親想釣金龜婿,讓自己的女兒儘量圍著有錢的未婚男子轉,這是既現實也稱職。這位母親雖見錢眼開,有些虛偽,甚至有些蠢,但其實也並沒有錯。影片中,最看到小女兒跟著女婿坐馬車走的時候,她說了句:他們走了,我好像失去了歸宿。

這話一出,也是有些傷感的浪漫。

另外還有就是聰明的好姑娘夏洛特,因不堪年齡和經濟壓力,選擇嫁給柯林斯這事,也是非常的現實。可以說,這種婚姻方式,在200多年前的英國很現實,就是放眼我們當下的環境,也會發現這種湊合過日子的現實婚姻,從未斷絕,而且還很多。

但是,又有誰規定說,現實主義的作品中就不能有浪漫呢。其實,如果去看05版由喬·懷特執導,凱拉·奈特利(伊莉莎白)、馬修·麥克費登(達西)主演的《傲慢與偏見》,會發現彈幕上說此片浪漫的人比比皆是,又因為電影將情節和畫面結合得那麼好,不禁令很多人大呼這既浪漫又唯美。

在書中或者說影片中,伊莉莎白和達西、伊莉莎白的姐姐簡和賓利這兩對情侶,都算是兩情相悅,令人羨豔,他們都是為愛而婚。其中,伊莉莎白與達西又更勝一籌,如果這樣的愛情都不算浪漫的話,那浪漫的定義可能要改了。

我們所熟知的《紅樓夢》浪漫?還是現實?《紅樓夢》中有大量描寫賈府生活場景的細節,也有很多瑰麗的想像,如夢似幻,一點都不現實,特別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故事,但他們之間浪漫叢生。

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一直被譽為是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那《紅樓夢》和《傲慢與偏見》也可以稱得上是蘊含浪漫的現實主義作品。

2、浪漫也可分類:物質浪漫和精神浪漫

有人將伊莉莎白與達西之間的婚姻比作是:一個年收入百萬的鄉紳之女嫁入了年入幾千萬的頂級富豪且貴族之家,甚至說《傲慢與偏見》是霸道總裁愛上我的鼻祖。

如果只關注他們二人財富和階級之間的差異,得出這樣的結論情有可原,但如果真的看過原著或者說注意到電影中的細節,相信大家會發現他們二人從相遇相識,到誤會疊加,再到相知相愛這個過程,其實,只是兩個有個性有才華的年輕人一些碰觸罷了。這些故事的發生由財富和美貌性格而起,但最終決定他們二人圓滿結局的是兩個人的精神上的逐漸靠近,是靈魂的吸引,是他們對愛情的執著以及骨子裡的浪漫。

在劇中,伊莉莎白說過一句話:我只會因為愛情而結婚,所以我註定要孤獨終老。伊莉莎白當時說這話時,腦子裡應該還存留著達西舞會上對她的嘲諷,她也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會成為達西夫人。

正是這份對愛情的執著和浪漫,令他們一步步接近,並最終終成眷屬。

如果這樣的愛情還不算浪漫的話,那我就不知道究竟何為浪漫了。

浪漫之於每個人,在情感上都是一樣的,只要感情真摯,他們都是浪漫的,且是平等的浪漫。有錢人可以在物質上得到更多更好的享受,做到極致的浪漫;沒錢之人,物質上平淡些,但也可以做到情感上的浪漫。

浪漫不分高低貴賤,真誠相待足矣。

【本文原創,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經典《傲慢與偏見》:一心想釣金龜婿的她,雖蠢但其實並沒有錯
    《傲慢與偏見》到底是現實主義作品,還是浪漫作品?上段時間,寫過幾篇有關《傲慢與偏見》的文章,而這些內容引發了一些爭議。其中,印象比較深的是「你怎麼會在《傲慢與偏見》中看見浪漫,這可是開篇就是大實話的現實主義作品!」「《傲慢與偏見》一直都是現實主義作品啊,什麼時候浪漫了?
  • 《傲慢與偏見》——所有的傲慢與偏見,都是勢均力敵的吸引
    恰巧,那時的自己看了這版《傲慢與偏見》,一部最接近原著的電影。雖然年少的自己夜裡悄悄讀了很多與課本無關的書,心跟隨作者體會了各式各樣的愛情,但惟有《傲慢與偏見》讓我瞬間了解了自己,和自己未來的愛情。時光是流逝的,青春是相似的。
  • 《傲慢與偏見》:偏見拒絕了傲慢,傲慢偏見消除,幸福也來到了
    在這裡,我還是想簡單說說《傲慢於偏見》的劇情:在一個叫朗伯恩的鄉村裡,有這麼一戶人家,班內特家。班內特家裡有5個女兒,都還未婚。莉迪亞是年齡最小的一個,有15歲,莉迪亞上面還有4個姐姐,大姐叫簡,二姐叫伊莉莎白,是文章的女主角。另外的兩個姐姐作者沒有重點寫,我就不重點描述 了。
  •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傲慢和偏見不再是貶義詞!
    我是因為看了電影版的《傲慢與偏見》才對這本書感興趣的,而看了這本書後我對其中的人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伊莉莎白,睿智,有自己的思想。 達西,出生貴族,傲慢,蔑視庸俗的東西。他們兩個第一次見面是在彬格萊先生的舞會上,達西先生其實早在第一次見到伊莉莎白是就對她一見鍾情了,但由於他的傲慢,在彬格萊先生,在問他對伊莉莎白是什麼感覺的時候,他只是傲慢的說了一些伊莉莎白,接受不了的話。 從而使得伊莉莎白對他產生了偏見,但是從後來經歷了一些事,讓伊莉莎白深刻的意識到了達西先生,並非是她主觀偏見的那個樣子,達西先生對她的付出,她也非常的感動。
  • 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
    簡奧斯汀寫《傲慢與偏見》的時候,只有21歲。倘若不是天分使然,你怎麼去解釋一個21歲的未婚女子所擁有的與其年齡嚴重不符的人性洞察能力和語言把控能力呢?在這部膾炙人口的傑作中,簡奧斯汀展現出了其他寫作者需要摸索多年才能修煉得來的文字上的成熟,更不用說,她那些隱藏在幽默之中的睿智和機敏了。
  • 《傲慢與偏見》唯美浪漫?網友:它通篇都在說一個錢字
    ——《傲慢與偏見》前幾天時間寫文章,內容有提及到《傲慢與偏見》,便有網友留言說道「這本是我最喜歡的世界名著,沒有之一」。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於1813年首次出版,此後慢慢變得暢銷起來。
  • 《傲慢與偏見》:淺談十八世紀末英國父權制度下的女性主義覺醒
    傲慢讓別人無法來愛我,偏見讓我無法去愛別人。《傲慢與偏見》是英國作家簡·奧斯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成書至今200餘年,在世界文學領域仍有一定的影響。它主要講述了一個平凡鄉紳的女兒伊莉莎白與上層社會公子達西的愛情故事。並通過這部作品,形象地描述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鄉村的中產階級的生活狀態及社會意識。相信很多朋友,即使沒看過小說也看過這部唯美的愛情電影。
  • 楊絳:《傲慢與偏見》寫得好在哪裡?
    《傲慢與偏見》的故事,講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英國某鄉鎮上某鄉紳家幾個女兒的戀愛和結婚。主要講二女兒伊莉莎白因少年紳士達西的傲慢,對他抱有很深的偏見,後來怎樣又消釋了偏見,和達西相愛,成為眷屬。 這個故事平淡無奇,沒有令人迴腸盪氣、驚心攝魄的場面。
  • ——讀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簡·奧斯汀|傲慢與...
    《傲慢與偏見》是英國小說家簡·奧斯汀創作的長篇小說。作品生動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世態人情。很多名家對這部作品讚譽有加,今晚,讓我們翻開楊絳的「讀書筆記」……有什麼好?
  • 再看《傲慢與偏見》才明白:我無法相信會有人配得上你
    電影《傲慢與偏見》是一個父親對女兒最真摯的愛:希望女兒得到幸福,而不是為了錢,違背自己的真實意願,嫁給一個沒有感情的人。電影《傲慢與偏見》因為,伊莉莎白或許沒有她的姐姐簡那麼漂亮,但是她聰明機智,個性獨立,為人端莊得體,理智而又謹慎,又很有主見,即使面對她自己看中的威科姆,被他拋棄,她也沒有做出為愛不計後果的事
  • 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一部經得起歲月解讀的作品
    >關於《傲慢與偏見》這部書,我總會或多或少在寫作書籍中看到它被提及,也有很多作者給它好評或是持有批評的態度。誠然,我想《傲慢與偏見》是一部好的作品,所以,我們才有幸再見簡.奧斯汀筆下時代的愛情故事。而在《傲慢與偏見》這本書中,它的三種婚姻觀分別是,第一種以科林斯夫婦為代表,是以經濟條件為基礎的婚姻;第二種以維克哈姆夫婦為代表,是以性吸引為基礎的婚姻;第三種以達希夫婦和賓格利夫婦為代表,是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
  • 《傲慢與偏見》夏洛蒂選擇柯林斯:愛情婚姻的選擇可以功利嗎?
    《傲慢與偏見》裡的夏洛蒂和柯林斯的婚姻,就最具功利性,也是極具現實意義的一段感情。《傲慢與偏見》是簡·奧斯汀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伊莉莎白和達西的婚姻被傳為佳話,是一段讓人豔羨的愛情。而對於夏洛蒂和柯林斯的婚姻,作者著墨不多,還對他們的婚姻,持反對意見,但是這樣的婚姻形式也值得我們關注。
  • 《傲慢與偏見》:一手拔高「傻白甜」標準的天使女孩,簡·貝內特
    《傲慢與偏見》中貝內特家的大小姐簡·貝內特以一己之手拔高了「傻白甜」的標準。如果單從表面來看,簡無疑是一個傻白甜,從貝內特家最聰明、智慧的伊莉莎白·貝內特,也就是《傲慢與偏見》的女主人公口中就可以知道。伊莉莎白是這樣評價姐姐簡的:你以前可喜歡過不少蠢貨呀。你通常太容易對人產生好感了。你從來看不出別人的短處。
  • 《傲慢與偏見》裡的四種愛情觀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本英國著名長篇小說————《傲慢與偏見》。作者是簡·奧斯汀。該書生動地寫出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用風趣詼諧諷刺的語言描述了人物之間的感情糾葛與婚姻衝突。表達了作者自己的愛情觀。書中講述了四對青年男女的愛情,基於不同的愛情觀,他們的愛情分別得到不同的結果。
  • 「LOVE FIGHTS EVERYTHING」|《傲慢與偏見》
    說起《傲慢與偏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經典書目改編拍攝,所以當然逃不過愛情片固有的套路,身份地位相差懸殊的男女主人公,放下自己的傲慢,解除對對方的偏見,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AKA,英國鄉村版的霸道總裁愛上我。(先放一張我最喜歡的表白前男主暗戳戳牽手。)
  • 《傲慢與偏見》,什麼樣的女人就有什麼樣的婚姻
    01單身男人一旦有了錢財,必定想要尋妻覓偶,這是一個舉世公認的真理《傲慢與偏見》是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最令讀者喜愛的作品。小說以英國鄉間生活為背景,描述了貝內特家5個女兒婚嫁的故事。在《傲慢與偏見》所描述的社會中,女性的社會地位低下,她們沒有機會去工作,是不能夠靠自己的經濟收入養活自己。貝內特家的財產,五個女兒都不能繼承,而表侄柯林斯卻能繼承全部家財。所以,那個時代的女人只有找到一個合適的丈夫生活才能有所依靠。
  • 傲慢與偏見:只要你敢不懦弱,我們憑什麼會錯過
    簡·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告訴我們,是懦弱,因為懦弱,我們沒有辦法對那個人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把所有的感情隱藏在別人無法察覺的細節當中,讓人誤解。因此,很大機率,我們會錯過自己所愛自己所想要珍惜的那一個人。
  • 哈利波特傲慢與偏見橙光
    傲慢與偏見的宗旨是:真正的戀愛絕不讀檔!沒有驚心動魄的冒險,沒有生離死別的悲愴。只是一個蛇院女孩的戀愛日常。劇情向,非養成。純戀愛遊戲,純戀愛遊戲,純戀愛遊戲,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攻略難度低,不卡數值,以劇情為主。
  • 談簡·奧斯汀最浪漫的兩部作品:《傲慢與偏見》與《勸導》
    01《傲慢與偏見》:一部愛情聖經,一個肉眼可見的浪漫故事奧斯汀最早完成的小說就是最負盛名的《傲慢與偏見》,一個帶著樂觀活潑的賓利對女主伊莉莎白的姐姐簡一見鍾情,達西因為處處表現得無視傲慢,引起鄉村眾人的反感,尤其是伊莉莎白也產生了偏見。儘管如此,達西還是愛上了伊莉莎白。來來往往中,一個沒了傲慢,一個沒了偏見,由此產生了一段真誠的愛情。
  • 《傲慢與偏見》這部作品當年為何是匿名發表,作者有什麼苦衷呢
    《傲慢與偏見》在世界名著系列裡,《傲慢與偏見》在知名度和親和力上至少可以排進前五。《傲慢與偏見》於1796出版。在傲慢和偏見的時代,英國正處於政治、經濟和技術的上坡,夕陽帝國最輝煌的時期即將來臨。各種新興的生產方式都孕育著與之相適應的法律、法規、倫理、等級、人際關係和文化內涵。城市化還沒有進入加速擴張的時期,但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中產階級正在成為一種穩定而決定性的力量。奧斯丁既是這種環境的產物,也是在此基礎上的大膽革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