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焦立坤 文/圖)我國5G網絡建設進程進一步提速,5G SA(獨立組網)商用到來。11月7日,中國電信打響了第一炮,宣布SA正式規模商用,這是全球首個規模商用的SA網絡,是中國運營商在全球5G發展過程中的又一領先之舉。
據了解,這張SA網絡目前已經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用戶只要有一部支持SA的手機,不用換卡、不用換號就可以升級到SA網絡上。目前中國電信營業廳已經開始受理該業務。
那麼什麼是SA,它意味著什麼?據了解,目前全球5G網絡的組網方式有SA和NSA(非獨立組網)兩種。其中,NSA是藉助現有的4G網絡,將5G基站接入4G核心網,而SA則是完全獨立新建的5G網絡。顯然,SA能更好地發揮5G的技術特性。不過,因為SA標準的落定時間較晚,因此在5G建設的前期,包括中國運營商在內的全球運營商幾乎都採用了NSA的方式。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此前表示,只有SA才能真正發揮5G大帶寬、低時延、大連接的網絡特性,SA商用的提速將有助於推動5G應用的真正落地。
當然,對普通用戶而言,SA帶來的最直觀的感受是網速更快,尤其是上行速率。在下行速率基本一致的情況下,SA的上行速率是NSA的兩倍左右。此外,時延也大幅度降低。
向SA晉級是業界共識。今年初,工信部部長苗圩曾表示,今年在國際電聯5G R16標準正式確立之後,我們要重點加快SA的網絡建設,只有SA的方式才能更進一步顯現出5G的性能。今年7月,5G R16標準宣布凍結。此後,我國三大運營商加速部署SA商用,中國電信表現最積極。
在2020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暨第十二屆天翼智能生態產業高峰論壇上,中國電信集團總經理李正茂表示,5G商用以來,中國電信始終堅持以SA為目標的5G發展策略,並率先向SA共享平滑演進,實現對大帶寬、低時延、大連接的三大應用場景的支撐,為新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網絡保障。
早在今年6月30日,由中國電信牽頭制定的《5G SA部署指南》已由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正式發布,為全球SA產業發展和規模部署提供了重要指引。截至目前,中國電信已累計開通超過32萬個5G基站,覆蓋國內300多個城市,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共建共享5G網絡,並開展了大量的創新實踐,推出了5G+智慧工廠、5G+遠程醫療、5G+同步課堂雲等創新應用。
與此同時,中國電信還發布了5G SA定製網,目前5G SA定製網已經在深圳公安、美的集團、青島國電等實際應用。
今年是我國5G的規模商用之年,也是SA元年,新基建給5G按下了快進鍵,三大電信運營商都在快馬加鞭搞建設。今年上半年三大運營商的設備集採已經向SA全面傾斜。相關專家表示,隨著中國電信率先按下SA商用鍵,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SA商用也即將到來。
根據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的報告,截至今年8月,全球24個國家的47家運營商正在對SA網絡進行投資。毫無疑問,中國運營商行走在全球5G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