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稽古鎮煥發新活力 四川美食蹺腳牛肉發源地要創文旅特色小鎮

2020-12-18 騰訊網

8月2日,星期天,四川樂山市中區蘇稽鎮。

晚上8點半,峨眉河兩岸的喧囂趨於平靜,潘曉容送走最後一波客人,和夥計們一起算帳、收拾。「今天接待了1500多人,昨天是2000多人。」潘曉容擔任店長的古市香蹺腳牛肉店,不僅是當地的一張名片,也是來樂遊客的「打卡勝地」。

蘇稽蹺腳牛肉。

潘曉容對比了一下,店裡現在的生意,已經恢復到疫情之前,甚至還有要超過的趨勢。在她看來,這得益於蘇稽文旅小鎮項目的實施,讓這個千年古鎮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蘇稽蹺腳牛肉。

而據樂山市中區文體旅遊局負責人介紹,該項目作為樂山市掛圖作戰重點項目,是樂山旅遊發展「兩核一帶」的重要內容。目前,蘇稽鎮正積極創建四川省文旅特色小鎮。

直擊:蹺腳牛肉發源地 古鎮有了新變化

從樂山中心城區出發,驅車前往峨眉山市,出城區不遠便是蘇稽鎮。

這個樂峨黃金旅遊線上的小鎮,大約形成於隋朝,始稱「桂花場」,有約1400年歷史。小鎮不大,卻在遊客中頗有名氣,特別是許多「好吃嘴」心目中的勝地。這裡不僅是四川美食蹺腳牛肉的發源地,還有蘇稽米花糖、徐涼糕、紅糖鍋盔等一系列美食。以至於往來於樂山峨眉的遊客,喜歡在蘇稽剎一腳,吃個飯。

最近,不少遊客發現,和一年前相比,現在的蘇稽鎮已經大變樣。峨眉河兩岸,原本破舊低矮的房屋,經過主體加固、風貌提升,成為了一間間錯落有致、古色古香的川西民居,加上新增的坡屋頂、仿古裝飾門窗,以及懸魚、吊柱、掛落,散發出古樸靈動的韻味。

峨眉河畔蘇稽古鎮。

而峨眉河邊,原本雜亂的河灘,如今是親水平臺和卵石灘,岸邊的垂柳隨風飄拂,河中水淺處有人戲水消暑……河水下遊,樂西公路蘇稽大橋也不再通車,橋上建起了風雨廊橋,長椅上坐滿了納涼的人——這座1942年通車的樂山市首座鋼筋混凝土橋梁,繼抗戰期間為運輸滇緬戰場的物資作出貢獻後,如今又有了新的模樣,開始發揮新的價值。

華燈初上時分,沿河兩岸的燈光次第亮起,不僅是沿街的店鋪,也不僅是背街的住戶,整棟房子、整條街都亮了起來。霓虹燈勾勒出飛簷鬥拱,暖色調的溫暖光影,倒影在溫婉的河面,照亮人們的夜生活。末了,再和濤聲一起,陪伴著古鎮入睡。

講述:從前的破爛老屋 免費打造後升值

古鎮的變化,不僅是外觀,還有內在。

55歲的簡淑珍,被鎮上稍微有些年紀的人喚作「簡三妹」。簡淑珍家的房子,在河邊的楊碼頭——古時,蘇稽因峨眉河貫穿整個集鎮,豐富的江河流水、獨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其獨特的碼頭文化,來往樂山、峨眉,皆要在此乘船渡河,挑夫、縴夫、商賈川流不息。

提升後的楊碼頭街。

2000年左右,簡淑珍從鎮上的企業下崗,買下楊碼頭旁邊這所老宅,開起了茶館。「房子有好幾十年了,破破爛爛的。」在簡淑珍的記憶中,每年夏天最難熬,外面下大雨,屋裡就下小雨,一整夜都沒法睡,忙著用盆四處接水,到了下半夜,要緊盯著漲起來的河水,會不會衝垮吊腳樓的石頭柱。

去年5月,風雨飄搖中,房梁斷了兩根。「瓦都垂了下來,著急得不行,怕打到喝茶的客人,那我咋個賠得起?」簡淑珍到鎮上反映,提出自己維修加固,不料鎮上答覆她,文旅小鎮項目即將實施,會統一對老房子進行加固、提升,「結果,你看現在,我沒花一分錢,比我自己花錢還整得好。」

走在老街中。

重現生機的老屋,不僅居住條件大為改善,還彰顯了商業價值——去年12月,有人找上門來,提出租下來,開蹺腳牛肉店。「一年好幾萬呢,比我自己開茶館還掙得多。」簡淑珍同意了,一家四口搬出老屋的時候,古鎮其他老屋也在迎來新的主人。

前景:5億元綜合開發 創建文旅特色小鎮

之前在鎮上開超市的喻梟,也發現了古鎮提升帶來的機遇,她將以前的庫房騰出來開了一家奶茶店。

「生意不錯,每天營業額能有5000元。」喻梟原本看中的是「以後的生意」,想的是就算剛開始不掙錢,古鎮打造完成後也會慢慢好起來,沒想到一開張就成了「網紅店」,每天還有不少外地遊客光顧,「雖然每天都很累,但是越幹越有信心。」

鳥瞰蘇稽古鎮。

有信心的不僅是喻梟。「大家對古鎮的前景都很看好。只說一點,蘇稽文旅小鎮項目實施以來,周圍鋪面租金就漲了不少。」據蘇稽鎮副鎮長、蘇稽古鎮項目推進組組長魯曉松介紹,文旅小鎮項目是樂山市掛圖作戰重點項目,是樂山旅遊發展「兩核一帶」的重要內容。

古鎮夜色。

項目起點位於蘇稽鎮劉壩村,終點位於下遊水口鎮,全長約18.5公裡,力爭打造成集食、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完整旅遊體系。項目總投資5.23億元,主要建設內容為:在區域8平方公裡範圍完成峨眉河旅遊綜合開發,以蘇稽古鎮保護性開發為核心,通過深入挖掘蹺腳牛肉、古鎮集市等場地資源融入景觀設計,整體呈現「一環、四區、七節點」的景觀結構。

古鎮夜色。

「目前,項目一期已基本完工,二、三期也在加快建設。」樂山市中區文體旅遊局負責人表示,目前,蘇稽鎮正積極創建四川省文旅特色小鎮。此前的5月下旬,省級專家組前來進行驗收,對創建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也提出了更高希望,「目前,我們正在全方位對標完善。」

儒公橋上傍晚納涼的人。

相關焦點

  • 蹺腳牛肉發源地 樂山蘇稽古鎮榮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新地標」
    封面新聞記者 葉海燕11月18日上午,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的「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頒獎典禮暨成渝文旅發展交流活動在成都市雙流區舉行,樂山市中區蘇稽古鎮榮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新地標」。蘇稽古鎮位於樂山市市中區西部,大約形成於隋朝,始稱「桂花場」。蘇稽古鎮地處樂峨精品旅遊線上,青衣江、峨眉河、臨江河穿流而過,水陸交通便捷,是連接名山、名佛、名人旅遊觀光的交通樞紐。若是向樂山本地「老饕」詢問:吃正宗的蹺腳牛肉要去哪兒?他們一定會回答:「肯定要去蘇稽噻!」
  • 嘉州多古鎮,蘇稽爭翹楚,千年古鎮搖身成為文旅小鎮
    9月26日,2020樂山文化旅遊「新十景」評選結果在第七屆四川國際旅遊交易博覽會上對外公布。「新十景」成為樂山旅遊新亮點。包括《只有峨眉山》戲劇幻城、沫若戲劇小鎮、東風堰-千佛巖景區、夜遊三江、研溪溼地公園、世界茉莉博覽園、蘇稽文旅小鎮、「雲上福來」景點、「記憶峨邊」歷史文化街區、中國根書藝術館。
  • 美食推薦:四川樂山蘇稽蹺腳牛肉
    美食地圖之:樂山蘇稽蹺腳牛肉黃自宏蘇稽是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一個小鎮,位於樂山、峨眉、沙灣等幾條國道、省道交匯處和必經之地,毗鄰青衣江和成樂高速公路再一個,就是能代表樂山主流菜系之一的蘇稽蹺腳牛肉。在蘇稽,蹺腳牛肉早已成功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並成功舉辦過幾屆「蘇稽蹺腳牛肉美食節」,與南邊的牛華「麻辣燙美食節」和五通的「西壩豆腐美食節」遙相呼應、相得益彰。
  • 樂山蘇稽古鎮4月全新亮相 與你相約千年之戀!
    2020年,四川省文旅發展大會選擇在樂山召開。作為「重頭戲」之一——蘇稽古鎮即將掀開神秘的面紗。承載歷史與記憶,傳承文化與匠心。蘇稽古鎮,將融合峨眉河生態溼地、荻坪山、天王寺等歷史自然資源,打造國際文旅風情小鎮,將歷史記憶與現代生活完美融合。
  • 四川蘇稽古鎮,古色古香非遺店,學著翹腳吃牛肉
    四川蘇稽古鎮,古色古香非遺店,學著翹腳吃牛肉BY小企9999蘇稽鎮平梁橋是古鎮的風景眼。在我們看來,蘇稽是樂山市發展得比較突前的地方,雖然頂著千年古鎮的名號,相對於四川的其他古鎮,看起來現代得多。比較集中的古鎮景觀大都分布在這座石板橋兩岸。發祥於蘇稽的蹺腳牛肉店在鎮上比比皆是,名號最響的應是古市香,關鍵在於人家擁有一間非物質文化遺產餐廳。就在河邊的桂花路上,那古色古香的門面非常顯眼。
  • 品美食、看美景……蘇稽古鎮耍法兒多!
    長假期間,市中區蘇稽古鎮人氣爆棚,特色美食、廊橋美景、古鎮風情讓遊客流連忘返。今(7)日上午十點,蘇稽古鎮已是人聲鼎沸,來往的遊客絡繹不絕。小鎮街道兩側蹺腳牛肉、米花糖等美食及特色商品店鋪林立,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逛特色古鎮,品特色美食,蘇稽古鎮在國慶期間為遊客提供了吃喝玩樂購一條龍服務。
  • 新業態新景區煥發活力 樂山旅遊2021開門紅
    四川在線樂山訊   2021年元旦小長假,樂山市實現疫情防控和文旅經濟增長的雙贏。全市開放的32家A級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25.12萬人次,門票收入993.20萬元。其中,峨眉山景區遊客數量和門票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03.72%和161.47%;樂山大佛景區同比分別增長23.71%和29.96%。元旦期間,冰雪旅遊成為熱門。
  • 四川美食蹺腳牛肉用的啥配方?第三屆樂山藥博會公開解密
    封面新聞記者 葉海燕 攝影攝像報導11月20日,第三屆四川(樂山)中醫藥博覽會在樂山開幕。藥博會現場,飄來陣陣蹺腳牛肉的香氣?樂山美食蹺腳牛肉作為樂山「食藥同源」的代表,以「中醫康養禮包」的方式出現在藥博會,其湯包方進行了公開揭秘。
  • 明晚,蘇稽古鎮有好戲!
    5日,記者從樂山市中區蘇稽鎮了解到,國慶、中秋「雙節」假期期間,小鎮每天都會迎來上萬遊客前來打卡、品嘗美食。為了豐富遊客的假期遊玩體驗,6日晚上7點到8點半,小鎮將在古鎮老戲臺舉行一場以最in「國潮風」為主題的古風晚會,演唱《霸王虞姬》《刀劍如夢》等經典古風歌曲,跳起《雲扇》《書簡》等古風舞蹈。
  • 蹺腳牛肉:樂山人的市井和江湖
    當今中國八大菜系中,川菜佔據中國人甚至全世界中餐味覺主流,而四川當地人對本地美食有更深入的認知:與廣東人認為「味在順德」一樣,四川人認可的美食寶藏地不在省會,而在距離成都100多公裡的樂山市。樂山聞名全國的美食有很多,譬如甜皮鴨、蹺腳牛肉、缽缽雞、豆腐腦、葉兒粑等。其中,蹺腳牛肉是最典型,甚至最能代表四川地域特徵,川人美食歷史的美食之一,也是牛肉上桌的經典菜品之一。
  • 四川美食的寶藏:樂山蹺腳牛肉,四川人的美味市井與江湖
    四川人公認的美食寶藏不在省會,而是在距離成都100多公裡的樂山市。其中蹺腳牛肉是最具代表性甚至最具代表性的四川地域特色。它是四川人飲食史上的佳餚之一,也是餐桌上牛肉的經典菜餚之一。像大多數四川代表菜一樣,蹺腳牛肉也是「下裡巴人」的平民美食。這道菜有很長時間的歷史了。這道菜的牛肉湯被許多顧客視為精華。
  • 樂山特色美食盤點
    人們都說『食在四川,味在樂山』,樂山美食究竟有何趣味,來跟我「雲品嘗」一番吧。牛肉豆腐腦樂山名小吃之一,可演變為雞絲豆腐腦或牛肉雞絲豆腐腦。蹺腳牛肉起源是坐在門口的臺階上蹺著二郎腿端碗即食。久而久之食客們便形象的起了一個「蹺腳」牛肉的別稱,且流傳至今。蹺腳牛肉湯是四川省樂山市一道源遠流長的漢族名菜。
  • 四川美食千千萬,樂山佔了一大半,史上最全的樂山美食攻略請收藏
    不一定,美景與美食必須兼得。你去樂山旅行除了風景可能要預備一場景觀之外的玩法~作為一個美食(吃)愛好者(貨)的天堂——「樂山」,樂山美食太多太多了,豆腐腦、甜皮鴨、缽缽雞、蛋烘糕、油炸串串、燒烤、蹺腳牛肉……恰好小編是位土生土長的樂山妹子,對於樂山好吃的好玩的還是有點小心得。
  • 展新業態、呈新玩法、迎新消費,樂山旅遊「安」然開場
    新業態新景區煥發活力 冰雪旅遊成為熱門。上中順、蘇稽古鎮、研溪溼地、沫若戲劇小鎮等新興景區集美食、美景、特色文化為一體,展現出疫情影響下的旅遊消費新取向。
  • 蹺腳牛肉、缽缽雞、油炸串串……原來樂山才是四川的美食之都
    題記:「來樂山,一天帶你們吃八頓...」四川」老饕「郅哥如是說。此前因為大佛而知道樂山,但關於樂山也僅知道有大佛而已。殊不知,樂山還是老饕們的天堂!蹺腳兒、缽缽雞、甜皮鴨、炸串串、峨眉糕、葉兒粑...這麼多美食,難怪郅哥說,他們去樂山時候都是一天吃八頓。
  • 解碼漯灣古鎮:中國文旅小鎮的新邏輯與漯河食品產品的新想像
    其三,通過新的文旅資源觀,實現對漯河域內潛在和多元的文旅資源稟賦的重新發現和認知,並積極推動文旅產業與包括食品產業在內的其它產業的融合發展,互為表裡,互相賦能,構建漯河特色的文旅產業發展路徑。尤其是與當地食品產業的互動,既是漯河文旅產業特色培育的根本,也將是進一步推動漯河食品產業轉型升級和完善豐滿的食品產業生態培育的關鍵。
  • 最新潮流打卡地!「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重磅發布
    據主辦方介紹,子榜單涵蓋文化、產業、人物、潮流四個領域,人文與自然並重的黃龍溪古鎮、有著「小重慶」之稱的磁器口、以冰川著稱於世的貢嘎山海螺溝等一批具有文旅融合、創新引領的地標獲得殊榮;以四川省旅投集團董事長任丁等10位川渝文旅大咖摘走「成渝十大文旅領軍人物」桂冠。
  • 樂山大佛世人皆知,蘇稽鎮還有蹺腳牛肉你知道嗎?
    這種方式雖然讓這個春節少了很多歡樂,但確實減緩了新冠病毒的擴散速度。自從鍾南山院士呼籲「宅家」以來,我也已經連續在家呆了10來天了。天天閒在家裡看電視,沒事就整理一下過去在全國各地拍的照片。今天看了一些樂山的照片。樂山是大家都知道的旅遊城市,那裡的樂山大佛是全球聞名。這座大佛開鑿於唐朝,用了近90年才完工。
  • 百年老字號煥發新活力!湖州著名特色小吃,「鮮而精,名乃揚」!
    這四家百年的老字號都是湖州傳統的美食,今天我們給大家分享的就是被譽為「四大小吃之首」的丁蓮芳!丁蓮芳的特色當屬千張包子,其與傳統的包子有所不同,據稱用千張皮包裹而成,肉餡鮮美多汁,搭配上用綠豆製作的粗粉和筍衣,獨特的香味,豐富的層次感,讓其名揚千裡!
  • 內江三大國有農場煥發新活力
    近日,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通過推進國有農場改革發展,內江市種豬場、市中區國營園藝場、資中縣良種場三個國有農場,土地資源有效盤活,煥發新的活力。內江市種豬場成立於1938年,主要負責內江豬純種繁育,並開展與國外良種的雜交改良試驗,進行改良和推廣。市中區國營園藝場成立於1973年,共有7個果園,分布在3個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