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EMC角度考慮常用電路設計及PCB設計

2020-11-21 電子發燒友

一.常用電路的EMC設計

A.電源電路

電源電路設計中,功能性設計主要考慮溫升和紋波大小。溫升大小由結構散熱和效率決定;輸出紋波除了採用輸出濾波外,輸出濾波電容的選取也很關鍵:大電容一般採用低ESR電容,小電容採用0.1UF和1000pF共用。電源電路設計中,電磁兼容設計是關鍵設計。主要涉及的電磁兼容設計有:傳導發射和浪湧。

傳導發射設計一般採用輸入濾波器方式。外部採購的濾波器內部電路一般採用下列電路:

Cx1和Cx2為X電容,防止差模幹擾。差模幹擾大時,可增加其值進行抑制;Cy1和Cy2為Y電容,防止共模幹擾。共模幹擾大時,可增加其值進行抑制。需要注意的是,如自行設計濾波電路,Y電容不可設計在輸入端,也不可雙端都加Y電容。

浪湧設計一般採用壓敏電阻。差模可根據電源輸入耐壓選取;共模需要電源輸入耐壓和產品耐壓測試綜合考慮。

當浪湧能量大時,也可考慮壓敏電阻(或TVS)與放電管組合設計。

1 電源輸入部分的EMC設計

應遵循①先防護後濾波;②CLASS B規格要求的電源輸入端推薦兩級濾波電路,且儘量靠近輸入端;③在電源輸入端濾波電路前和濾波電路中無採樣電路和其它分叉電路;如果一定有採樣電路,採樣電路應額外增加了足夠的濾波電路。

原因說明:

①先防護後濾波:

第一級防護器件應在濾波器件之前,防止濾波器件在浪湧、防雷測試中損壞,或導致濾波參數偏離,第二級保護器件可以放在濾波器件的後面;選擇防護器件時,還應考慮個頭不要太大,防止濾波器件在PCB布局時距離接口太遠,起不到濾波效果。

②CLASS B規格要求的電源輸入端推薦兩級濾波電路,且儘量靠近輸入端:

CLASSB要求比CLASS A要求小10dB,即小3倍,所以應有兩級濾波電路;

CLASSA規格要求至少一級濾波電路;所謂一級濾波電路指包含一級共模電感的濾波電路。

③在電源輸入端濾波電路前和濾波電路中無採樣電路和其它分叉電路;如果一定有採樣電路,採樣電路應額外增加了足夠的濾波電路:

電源採樣電路應從濾波電路後取;

如果採用電路精度很高,必須從電源輸入口進行採樣時,必須增加額外濾波電路。

 

2 電源輸出部分的EMC設計

應遵循①電源模塊輸出一定要求有濾波措施,推薦使用共模電感或差模電感;②長距離電源走線是否預留足夠電容組10uF/0.1uF或1uF/0.01uF,應考慮PCB板每間隔187.5px放置一對。

原因說明:

①電源模塊輸出一定要求有濾波措施,推薦使用共模電感或差模電感:

用共模電感進行濾波,防止開關電源的噪聲串到整個單板的電源、地上;

用磁珠進行濾波,防止開關電源的噪聲串到整個單板的電源、地上;

在電源輸出端設計Y電容時,需斟酌,如有螺釘可使Y電容就近接地時,可考慮增加,否則不用。

②長距離電源走線是否預留足夠電容組10uF/0.1uF或1uF/0.01uF,應考慮PCB板每間隔187.5px放置一對:

當電源模塊有多路電源輸出時,比如提供給通訊接口的通訊電源、地,提供給傳感器供電的12V、24V電源、地,提供給繼電器驅動用的12V電源、地,均會存在長距離走線問題,為了使電源、地之間的阻抗最小,且迴路最小,應每隔187.5px增加一對電容。

3 電源轉換晶片的EMC設計

應遵循電源轉換晶片輸入輸出端應並聯BULK電容和去耦電容;電容容值應依據晶片手冊推薦,或者依據驅動能力來估算;開關轉換晶片輸出應考慮磁珠進行濾波。

B.接口電路

接口電路多種多樣,一般需電纜引出的接口電路需要較完備的電磁兼容設計,如CAN總線、RS485總線;其他的接口電路如RS232、USB等一般採用磁珠加TVS管設計。

1 RS485/CAN接口設計

RS485接口標準電路如下:

在具體設計中,R1/R2用自恢復保險絲,保護效果更好。一般不使用放電管;TVS管可作為預留設計(取決於驅動晶片內部是否包含TVS管)。

需要注意的是,共模電容需設計在接口端,這樣做的原因是抑制外部的傳導幹擾和快速脈衝群幹擾,以免其對RS485數據通信產生擾亂。

CAN接口保護時,TVS和電容參數略有不同。

RS-485總線共模電壓範圍為-7~+12V;

CAN總線的共模電壓為-2~+7 V。

2 RS232接口設計

RS232接口標準電路如下:

485/CAN差分接口優先選用共模電感或者磁珠進行濾波,232接口用磁珠進行濾波;濾波電路儘量靠近埠,磁珠或共模電感到端子間PCB走線長度小於62.5px;如防護器件過多,磁珠到端子間PCB走線長度距離大於62.5px,則應在最靠近接口處增加Y電容或高壓電容進行濾波,Y電容要滿足耐壓要求;如果採用屏蔽電纜,屏蔽層要接PGND;需要接出到端子的通訊地需要經過濾波。

3 USB接口設計

USB接口標準電路如下:

具體設計中,共模電感一般用磁珠代替;C1、C2共模電容為預留設計,當USB口有輻射輸出幹擾時,C1、C2可對其進行抑制。

需要注意的是,因USB數據速率高,選用TVS時必須採用低電容的TVS管,TVS管最少能承受8KV以上的接觸靜電放電。

4 S_VIDEO接口設計

S_VIDEO接口標準電路如下:

磁珠電容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參數調整。

5 乙太網接口設計

乙太網接口標準電路如下:

當網口變壓器共模抑制比較差或需要通過的標準比較嚴酷時,需要增加L1、L2共模電感;C9、C10、C11、C12為預設計,根據實際的情況增加,一般不需要增加;C2、C3為與設計,根據是實際的情況增加或調整。

C.時鐘晶體電路

時鐘晶體電路一般有兩種:無源晶體電路和有源震蕩器電路。時鐘晶體電路一般是輻射發射的幹擾源。

1 無源晶體

無源晶體標準電路如下:

在實際設計時,R3電阻和C3電容為預留設計。R3電阻可幫助啟震;C3電容可改善震蕩信號質量。

2 有源震蕩器

標準電路如下:

實際設計時,C1是預留設計。C1電容可改善震蕩器輸出信號質量。

供電磁珠一般不可預設,其作用時防止震蕩器的高頻信號通過電源汙染外部電路。

時鐘晶片電源管腳採用LC濾波電路或者PI濾波電路;晶體外殼要做接地設計;時鐘信號分叉時在分叉後每路都設置匹配電阻,匹配電阻靠近時鐘晶片;T型網絡,或採用末端匹配。

二.常用電路PCB設計的EMC考慮

A.器件的布局

在PCB設計的過程中,從EMC角度,首先要考慮三個主要因素:輸入/輸出引腳的個數,器件密度和功耗。一個實用的規則是片狀元件所佔面積為基片的20%,每平方英寸耗散功率不大於2W。

在器件布置方面,原則上應將相互有關的器件儘量靠近,將數字電路、模擬電路及電源電路分別放置,將高頻電路與低頻電路分開。易產生噪聲的器件、小電流電路、大電流電路等應儘量遠離邏輯電路。對時鐘電路和高頻電路等主要幹擾和輻射源應單獨安排,遠離敏感電路。輸入輸出晶片要位於接近混合電路封裝的I/O出口處。

高頻元器件儘可能縮短連線,以減少分布參數和相互間的電磁幹擾,易受幹擾元器件不能相互離得太近,輸入輸出儘量遠離。震蕩器儘可能靠近使用時鐘晶片的位置,並遠離信號接口和低電平信號晶片。元器件要與基片的一邊平行或垂直,儘可能使元器件平行排列,這樣不僅會減小元器件之間的分布參數,也符合混合電路的製造工藝,易於生產。

在混合電路基片上電源和接地的引出焊盤應對稱布置,最好均勻地分布許多電源和接地的I/O連接。裸晶片的貼裝區連接到最負的電位平面。

在選用多層混合電路時,電路板的層間安排隨著具體電路改變,但一般具有以下特徵。

(1)電源和地層分配在內層,可視為屏蔽層,可以很好地抑制電路板上固有的共模RF幹擾,減小高頻電源的分布阻抗。

(2)板內電源平面和地平面儘量相互鄰近,一般地平面在電源平面之上,這樣可以利用層間電容作為電源的平滑電容,同時接地平面對電源平面分布的輻射電流起到屏蔽作用。

(3)布線層應儘量安排與電源或地平面相鄰以產生通量對消作用。

B.PCB走線

在電路設計中,往往只注重提高布線密度,或追求布局均勻,忽視了線路布局對預防幹擾的影響,使大量的信號輻射到空間形成幹擾,可能會導致更多的電磁兼容問題。因此,良好的布線是決定設計成功的關鍵。

1 地線的布局

地線不僅是電路工作的電位參考點,還可以作為信號的低阻抗迴路。地線上較常見的幹擾就是地環路電流導致的地環路幹擾。解決好這一類幹擾問題,就等於解決了大部分的電磁兼容問題。地線上的噪音主要對數字電路的地電平造成影響,而數字電路輸出低電平時,對地線的噪聲更為敏感。地線上的幹擾不僅可能引起電路的誤動作,還會造成傳導和輻射發射。因此,減小這些幹擾的重點就在於儘可能地減小地線的阻抗(對於數字電路,減小地線電感尤為重要)。

地線的布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根據不同的電源電壓,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分別設置地線。

(2)公共地線儘可能加粗。在採用多層厚膜工藝時,可專門設置地線面,這樣有助於減小環路面積,同時也降低了接受天線的效率。並且可作為信號線的屏蔽體。

(3)應避免梳狀地線,這種結構使信號回流環路很大,會增加輻射和敏感度,並且晶片之間的公共阻抗也可能造成電路的誤操作。

(4)板上裝有多個晶片時,地線上會出現較大的電位差,應把地線設計成封閉環路,提高電路的噪聲容限。

(5)同時具有模擬和數字功能的電路板,模擬地和數字地通常是分離的,只在電源處連接。

2 電源線的布局

一般而言,除直接由電磁輻射引起的幹擾外,經由電源線引起的電磁幹擾最為常見。因此電源線的布局也很重要,通常應遵守以下規則。

(1)電源線儘可能靠近地線以減小供電環路面積,差模輻射小,有助於減小電路交擾。不同電源的供電環路不要相互重疊。

(2)採用多層工藝時,模擬電源和數字電源分開,避免相互幹擾。不要把數字電源與模擬電源重疊放置,否則就會產生耦合電容,破壞分離度。

(3)電源平面與地平面可採用完全介質隔離,頻率和速度很高時,應選用低介電常數的介質漿料。電源平面應靠近接地平面,並安排在接地平面之下,對電源平面分布的輻射電流起到屏蔽作用。

(4)晶片的電源引腳和地線引腳之間應進行去耦。去耦電容採用0.01uF的片式電容,應貼近晶片安裝,使去耦電容的迴路面積儘可能減小。

(5)選用貼片式晶片時,儘量選用電源引腳與地引腳靠得較近的晶片,可以進一步減小去耦電容的供電迴路面積,有利於實現電磁兼容。

3 信號線的布局

在使用單層薄膜工藝時,一個簡便適用的方法是先布好地線,然後將關鍵信號,如高速時鐘信號或敏感電路靠近它們的地迴路布置,最後對其它電路布線。信號線的布置最好根據信號的流向順序安排,使電路板上的信號走向流暢。

如果要把EMI減到最小,就讓信號線儘量靠近與它構成的回流信號線,使迴路面積儘可能小,以免發生輻射幹擾。低電平信號通道不能靠近高電平信號通道和無濾波的電源線,對噪聲敏感的布線不要與大電流、高速開關線平行。如果可能,把所有關鍵走線都布置成帶狀線。不相容的信號線(數字與模擬、高速與低速、大電流與小電流、高電壓與低電壓等)應相互遠離,不要平行走線。信號間的串擾對相鄰平行走線的長度和走線間距極其敏感,所以儘量使高速信號線與其它平行信號線間距拉大且平行長度縮小。

導帶的電感與其長度和長度的對數成正比,與其寬度的對數成反比。因此,導帶要儘可能短,同一元件的各條地址線或數據線儘可能保持長度一致,作為電路輸入輸出的導線儘量避免相鄰平行,最好在之間加接地線,可有效抑制串擾。低速信號的布線密度可以相對大些,高速信號的布線密度應儘量小。

在多層厚膜工藝中,除了遵守單層布線的規則外還應注意:

儘量設計單獨的地線面,信號層安排與地層相鄰。不能使用時,必須在高頻或敏感電路的鄰近設置一根地線。分布在不同層上的信號線走向應相互垂直,這樣可以減少線間的電場和磁場耦合幹擾;同一層上的信號線保持一定間距,最好用相應地線迴路隔離,減少線間信號串擾。每一條高速信號線要限制在同一層上。信號線不要離基片邊緣太近,否則會引起特徵阻抗變化,而且容易產生邊緣場,增加向外的輻射。

4 時鐘線路的布局

時鐘電路在數字電路中佔有重要地位,同時又是產生電磁輻射的主要來源。一個具有2ns上升沿的時鐘信號輻射能量的頻譜可達160MHz。因此設計好時鐘電路是保證達到整個電路電磁兼容的關鍵。關於時鐘電路的布局,有以下注意事項:

(1)不要採用菊花鏈結構傳送時鐘信號,而應採用星型結構,即所有的時鐘負載直接與時鐘功率驅動器相互連接。

(2)所有連接晶振輸入/輸出端的導帶儘量短,以減少噪聲幹擾及分布電容對晶振的影響。

(3)晶振電容地線應使用儘量寬而短的導帶連接至器件上;離晶振最近的數字地引腳,應儘量減少過孔。

相關焦點

  • EMC系列案例14||網絡監控攝像機電路EMC防雷擊設計
    網絡監控攝像機電路EMC防雷擊設計gdt將大部分雷擊能量洩放入地,第二級採用快速響應二極體組成的電路進一步鉗制過電壓幅值,中間採用電阻退耦,在不影響信號傳輸的基礎上保證兩級保護電路之間的能量配合。>6ka浪湧性能,佔用空間極小(φ5.0*7.5)>不會因信號電壓變化而變化的超低電容(<0.6pf)>g.fast、xdsl、10gbe與10/100/1000baset乙太網埠保護——本案例來源於深圳市阿賽姆科技有限公司(https://emc.asim-emc.com/)EMC寄語:隨著時代的發展
  • 常用pcb layout軟體有哪些
    打開APP 常用pcb layout軟體有哪些 發表於 2018-04-09 15:40:43   pcb layout
  • 電路抗幹擾設計原則匯總
    2、地線的設計 (1) 模擬地和數字地分開; (2) 儘量採用單點接地; (3) 儘量加寬地線; (4) 將敏感電路連接到穩定的接地參考源; (5) 對pcb板進行分區設計,把高帶寬的噪聲電路與低頻電路分開; (6) 儘量減少接地環路(所有器件接地後回電源地形成的通路叫「地線環路」)的面積。
  • EMC設計常用元件
    /154497.htm共模電感由於EMC所面臨解決問題大多是共模幹擾,因此共模電感也是我們常用的有力元件之一!另外選擇時注意考慮差模阻抗對信號的影響,主要關注差模阻抗,特別注意高速埠。磁珠在產品數字電路EMC設計過程中,我們常常會使用到磁珠,那麼磁珠濾波地原理以及如何使用呢?鐵氧體材料是鐵鎂合金或鐵鎳合金,這種材料具有很高的導磁率,他可以是電感的線圈繞組之間在高頻高阻的情況下產生的電容最小。
  • RF射頻電路設計規範,必看!
    但是RF電路的設計就跟電磁幹擾一樣,一直是工程師們最難解決的問題。想要成功設計出一塊好的RF電路,就必須要仔細將整個設計過程中每個步驟和細節都要仔細規劃,穩中求勝。 射頻電路的設計和普通pcb的設計,在理論上有很多的不一樣。首先,射頻電路存在不確定性,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可以設計出一塊好的射頻電路,其實是射頻電路的設計當中,還是有很多的規則技巧可以使用的。
  • 如何使用protel電路設計軟體設計高速PCB
    電路設計軟體存在意義在於設計電路,缺少電路設計軟體,電路設計將變得十分麻煩。對於電路設計軟體,小編在往期系列文章中已有諸多介紹。為繼續增進大家對電路設計軟體的認識,本文將基於protel電路設計軟體講解如何設計高速PCB。如果你對電路設計軟體具有興趣,不妨繼續往下閱讀哦。
  • pcb設計軟體有哪些
    印製電路板的設計是以電路原理圖為根據,實現電路設計者所需要的功能。印刷電路板的設計主要指版圖設計,需要考慮外部連接的布局。內部電子元件的優化布局。金屬連線和通孔的優化布局。電磁保護。熱耗散等各種因素。優秀的版圖設計可以節約生產成本,達到良好的電路性能和散熱性能。
  • 電源模塊應用「EMC的設計優化」
    編者按:在電源模塊應用中,EMC設計往往是重中之重,因為關乎整個用戶產品的EMC性能。那麼如何提升EMC性能呢?本文從電源模塊的設計與應用角度為您解讀。為提升用戶系統穩定性,接下來我們將為大家講述如何靈活應用以上方法優化電源EMC,本文將從電源的設計與應用等角度介紹4種常用解決方案: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4/411646.htm
  • pcb原理圖設計步驟
    pcb原理圖設計步驟 陳翠 發表於 2019-04-28 16:06:39   pcb原理圖設計步驟
  • DC-DC電源常用電路設計方案知識
    不同應用領域的使用電壓都會有所不同,如PC中常用的是12V、5V、3.3V,模擬電路常用5V、15V,數字電路常用3.3V等,現在的FPGA、DSP還用2V以下的電壓,諸如1.8V、1.5V、1.2V等。DC/DC電源在通信系統中也稱二次電源,它是由一次電源或直流電池組提供一個直流輸入電壓,經DC/DC變換後,在輸出端可獲得一個或多個直流電壓。
  • PCB層如何設計,EMC效果才能最優?
    在PCB的EMC設計考慮中,首先涉及的便是層的設置;單板的層數由電源、地的層數和信號層數組成;在產品的EMC設計中,除了元器件的選擇和電路設計之外,良好的PCB設計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PCB的EMC設計的關鍵,是儘可能減小回流面積,讓回流路徑按照我們設計的方向流動。而層的設計是PCB的基礎,如何做好PCB層設計才能讓PCB的EMC效果最優呢?
  • 採用加速度傳感器的角度測量儀系統硬體電路設計
    它的工作電壓是3.0~5.25 V,工作電流低於0.6 mA,最高主頻可達到70 MHz,所以從功耗、靈敏度和精確度考慮,選擇ADXL202作為角度測量模塊的核心晶片。    圖 ADXL202的功能結構框圖  角度測量模塊硬體電路設計  為保證ADXL202高精度穩定的工作
  • 電路工程師必須要懂的EMC十大經典問題
    3、電路或線路板電磁兼容性設計時要特別注意關鍵信號的處理,這裡的關鍵信號指那些信號? 從電磁發射的角度考慮,關鍵信號線指周期性信號,如本振信號、時鐘信號、地址低位信號等;從敏感度的角度考慮,關鍵信號指對外界電磁幹擾很敏感的信號,如低電平模擬信號。
  • 淺談PCB疊層EMC規劃與設計思路
    淺談PCB疊層EMC規劃與設計思路 獵板PCB智慧工廠 發表於 2020-11-10 09:54:26 在PCB的EMC設計考慮中,首先涉及的便是層的設置
  • 電路設計布局布線經驗與技巧總結
    印刷電路板的設計 SMT線路板是表面貼裝設計中不可缺少的組成之一。SMT線路板是電子產品中電路元件與器件的支撐件,它實現了電路元件和器件之間的電氣連接。隨著電子技術發展,pcb板的體積越來越小,密度也越來越高,並且PCB板層不斷地增加,因此,要求PCB在整體布局、抗幹擾能力、工藝上和可製造性上要求越來越高。
  • PCB設計柔性電路的優勢介紹
    多層柔性電路 如上所述,柔性電路有各種配置。但是,出於本文的考慮,我們現在僅關注多層柔性電路。多層柔性電路將具有屏蔽,複雜互連和表面貼裝技術(SMT)的多個雙面或單面電路組合到多層設計中。 在生產過程中,多層可以連續層壓或不連續層壓。這種區別至關重要,因為連續層壓通常不適用於旨在實現最大靈活性的設計。
  • PCB設計100問
    (4)蛇形走線在某些特殊的電路中起到一個分布參數的LC濾波器的作用。 在設計PCB時,如何考慮電磁兼容性EMC/EMI,具體需要考慮哪些方面?採取哪些措施?
  • 電路設計中常用的7個接口類型
    例如有時電路子模塊各自的工作時序有偏差(如CPU與外設)或者各自的信號類型不一致(如傳感器檢測光信號)等,這時我們應該考慮通過相應的接口方式來很好地處理這個問題。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12/408434.htm下面就大概說明一下電路設計中7個常用的接口類型的關鍵點:1.
  • pcb設計軟體有哪些-百家號 - 百度經驗
    印製電路板的設計是以電路原理圖為根據,實現電路設計者所需要的功能。印刷電路板的設計主要指版圖設計,需要考慮外部連接的布局。內部電子元件的優化布局。金屬連線和通孔的優化布局。電磁保護。熱耗散等各種因素。優秀的版圖設計可以節約生產成本,達到良好的電路性能和散熱性能。
  • 高效低成本USB保護電路的EMC設計
    但隨著傳輸速率的增大如何提高USB信號的傳輸質量,減小電磁幹擾EMI和靜電放電ESD成為USB設計的關鍵。瞬雷電子一直致力於這方面的研發,從產品研發到系統設計無不盡心盡力。現以USB3.0為例,從保護電路設計方面對此進行分析。  減小電磁幹擾EMI:當USB接口中帶有電源信號,對電源信號需要進行濾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