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第五代隱身戰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戰機,憑藉著強大的隱身性、信息優勢成為了各空軍強國爭相研製的熱門武器,但是由於其技術複雜程度相當高,能夠獨立研製五代機的國家更是鳳毛麟角,到目前為止也僅有中美俄三國。為了獲得更多優勢,一些國家不得不進口隱身戰機來滿足空軍需求,作為全球唯一一款在售五代機,F-35隱身戰機自然就成為了搶手貨。
F35隱身戰機是以大洋彼岸主導、11個國家共同參與研發的一款中型多用途戰鬥攻擊機,空戰能力雖不如F22,但是其優秀的隱身設計和短距起降能力,在兼具一定空戰能力的同時還能夠很好地執行對海、對地打擊任務,可以說是個名副其實的「空中多面手」。
如今F35已經成為世界上裝備數量最多的五代機,截止到今年上半年,F35戰機已經交付了超過500架,目前有10幾個國家正排隊購買,總的訂單總量將超過3500架,為了保證產能,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採用了脈動生產線,據悉平均不到4天就能生產一架全新的F35,生產速度可謂是讓人驚嘆。
在眾多採購F35戰機的國家中,日本表現得甚是積極,日本一共採購了147架F35戰機,有18架已經交付,其中一架墜毀,值得一提的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日本建設了一條所謂的「生產線」,其實這只是一條F35戰機組裝線,並不具備隱身戰機生產能力,但是這也對加快F35交付速度和提高戰機維護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除此之外韓國也採購了40架F35隱身戰機,目前也已經交付了24架,剩下16架計劃2021年年底前交付,澳大利亞空軍也將計劃採購72架F35隱身戰機,加上大洋彼岸在日本和韓國部署有差不多50架左右F35戰機,這也就是說在我國周邊已經部署有超過100架隱身戰機,未來數年內很有可能超過300架,屆時東亞地區上空將會成為隱身戰機博弈的「戰場」。
相較於我國剛剛服役數年的殲-20隱身戰機,據推算數量僅有50架左右,我們都知道現代戰機的建造過程並不容易,前期需要培養足夠多的熟練工人,而這也需要一定時間,當初F35量產時產量也並不高,在解決了各項問題後產量才實現爆發性增長,另外F35戰機的系統由多個國家供應,而殲-20戰機是完全由我國自行生產製造,因此在生產速度上自然跟F35無法相提並論。
另外殲-20隱身戰機配套發動機也已經實現國產,加上採用了一些國內最頂尖技術,在某些方面也具有後發優勢,可以說整體性能會優於F35戰機,也就是說殲-20隱身戰機會在性能上能夠彌補數量上的不足,但是同為五代機,殲20並不會產生壓倒性優勢,因此在WS-15發動機成熟後殲-20的生產速度會再上一個臺階,屆時殲-20戰機的整體性能也將會達到頂峰狀態。
未來我國空軍裝備體系或許也會形成高低搭配的新體系,為殲-20戰機尋找一個新的搭檔,而這個搭檔是不是亮相許久的FC-31隱身戰機,我們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