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大光圈 單反視頻之淺景深應用解析

2021-01-07 中關村在線

·什麼是景深,跟什麼有關?

  在探討淺景深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景深?簡單的說,當相機對焦完成後,在焦點的前後範圍內都能形成清晰的像,這一前一後的距離範圍,便叫做景深。



圖為:景深演示

·景深跟什麼有關係

  景深的計算相對比較複雜,我們不必去研究其具體的計算方法,只需要知道景深與四個因素有關就可以了。這四個因素分別是:鏡頭光圈、鏡頭焦距、拍攝距離以及傳感器畫幅大小。下面我們用幾組對比照片來實際體驗一下。

鏡頭光圈: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圖為:光圈為F2.5時,景深非常淺,僅1mm左右


圖為:光圈為F22時,景深則相對較大

  從上面的對比樣張可以看出,當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使用大光圈所拍照片的景深非常淺,僅有1mm左右的範圍是清晰的,其他的地方則虛成一片,看上去非常漂亮。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其他幾個因素對景深的影響。

·焦距、拍攝距離對景深的影響

  去車展拍模特兒,大家可以看到許多攝友都端著沉重的長焦鏡頭,這絕不是為了鍛鍊身體,而是為了獲得更淺的景深,從而將模特兒從嘈雜的環境中凸顯出來。



圖為:長焦鏡頭拍車模 虛化的背景突出主體

·鏡頭焦距:焦距越短,景深越大;焦距越長,景深越淺。


圖為:18mm長焦端,遠近都清晰,景深相對較大


圖為:200mm長焦端,背景虛,景深變淺

·拍攝距離:距離越近,景深越淺;距離越遠,景深越大。


圖為:光圈F2.5,拍攝距離近時,景深淺


圖為:光圈F2.5,拍攝距離較遠時,景深變大

·傳感器畫幅大小:傳感器越大,景深越淺;傳感器越小,景深越大


圖為:採用大傳感器的佳能7D樣張


圖為:採用小傳感器的佳能SX210樣張

  看了上面的幾組對比樣張,相信大家對景深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在拍攝戶外風光及建築的時候,我們想讓照片中遠近物體都清晰,因此,需要使用較大的景深;而當拍攝人像寫真的時候,則需要使用較淺的景深把背景虛化掉,從而更加突出攝影主體。然而,想要獲得淺景深並非易事,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什麼樣的器材才能獲得較淺的景深。

·如何獲得淺景深效果

  從上文中,我們已經知道,景深與鏡頭光圈、鏡頭焦距、拍攝距離以及傳感器大小有密切的關係。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鏡頭焦距是鏡頭的實際焦距,而非等效焦距。就拿佳能S95來說,其實際焦距為6-22.5mm,根據焦距越短景深越大的原則,所有使用小尺寸傳感器的卡片相機,都很難獲得非常淺的景深效果。



圖為:佳能S95,實際焦距為6-22.5mm

  如果你使用的卡片機,只能近點兒,再近點兒,在微距拍攝過程中感受輕微的背景虛化效果。想要擁有夢幻的背景虛化效果,你需要一臺單反,和一支合適的鏡頭。單眼相機都採用了較大尺寸的傳感器,擁有高畫質的同時,在營造淺景深效果方面,也擁有巨大的優勢。在鏡頭方面,使用焦距較長的大光圈鏡頭,可以非常容易的獲得淺景深效果。


佳能18-135mm鏡頭135mm長焦端微距樣張

  數位相機如此,數碼攝像機也一樣。我們都知道,數碼攝像機一般都採用的是小尺寸傳感器,鏡頭實際焦距也很短。因此,它們同樣很難獲得非常淺的景深效果。用數碼攝像機拍攝的視頻,遠近都清晰,即便畫質再出眾,也很難拍攝出電影的那種味道。


圖為:佳能DV HF S21 實際焦距為6.4-64mm


圖為:佳能HF S21樣張,景深很大


圖為:電影中常見的淺景深鏡頭 背景虛化很漂亮

  DV很難拍攝出淺景深效果,難道就沒有別的選擇了嗎?不要忘了,我們還有單反。目前,絕大多數新出產的單眼相機都擁有高清視頻拍攝功能,就拿佳能來說,旗下500D、550D、60D、7D、5D Mark II以及1D Mark IV都擁有1920×1080 30p全高清視頻拍攝能力。使用傳感器較大的單眼相機配合光圈較大的鏡頭,你完全可以拍攝出電影般的高質量夢幻淺景深視頻。上面這張圖片,就截取自單反拍攝的視頻片段,其淺景深效果,跟膠片電影幾乎沒有任何區別。

·淺景深在視頻拍攝中的實際應用

  單反基本都擁有全高清視頻拍攝功能,但是,其使用方法和範圍都與DV有所不同。在筆者看來,DV使用方便,主要用於記錄生活;單反雖操控複雜,卻能夠用於嚴謹的創作。下面,我們就來談論一下淺景深在視頻拍攝過程中的實際應用。



圖為:大光圈鏡頭下的背景虛幻效果

 
圖為:利用淺景深切換主題

 
圖為:利用淺景深切換主題


圖為:是照片還是視頻?



佳能7D實拍荷花視頻 原片下載



圖為:佳能7D視頻截圖

  拍攝人像照片的時候,我們需要使用大光圈來獲得漂亮的背景虛化效果,同理,使用單反拍攝視頻,如果主體是人,你也可以使用那些經典的人像鏡頭進行拍攝,比如使用85mm F1.2鏡頭。當然,拍攝花朵、小物件之類的微距題材,我們仍然可以將微距拍攝技巧拿來使用。

相關焦點

  • 那些題材 我們一起避免使用的大光圈淺景深
    很多攝影師朋友在拍攝的時候,傾向於運用大光圈打造淺景深,那種虛化背景的視覺效果顯然更具衝擊力。但是很多時候,其實是不適合用淺景深表現的,否則畫面的攝影語言反而會被弱化。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情況要慎用大光圈來打造淺景深!
  • 哪些情況要慎用大光圈來打造淺景深
    哪些情況要慎用大光圈來打造淺景深  1.大風光   光圈可以影響曝光,同時也對景深起關鍵作用。大光圈可以使景深變淺,使對焦點清晰,而畫面其他部分相對模糊,有利於突出主體、精簡畫面。小光圈可以使景深加大,使整個畫面不在同一焦平面的物體從遠到近都清晰,拍攝沒有特定主體的風景時往往使用此類方法。
  • 你真的會使用大光圈嗎?注意這4點,迷人淺景深效果你最靚!
    只要玩攝影,一定聽說過大光圈,但很多小夥伴也只是聽說而已,總以為有一個好鏡頭,就能輕鬆拍攝好大光圈照片。如你所知,大光圈能夠產生淺景深效果,也就是能讓後景完美虛化,很好突出被攝主體。大光圈能夠使背景虛化是因為,光圈會影響到景深,拍攝時景深內的影像清晰,而景深以外的影像就會模糊。你使用大光圈拍攝,就會讓景深很淺,這樣才能夠拍攝出主體清晰清、背景模糊的照片。
  • 單眼相機可以輕鬆拍攝出「淺景深」的照片,使用手機是否也可以?
    手機當然也可以拍出淺景深照片。只需要注意一些拍攝參數即可。我們都知道,要取得背景虛化的照片,也是是要將景深變小,同時焦點對準主體,以使得主體的前景與背景都呈虛化狀態,也就是所謂的淺景深照片了。想要達到淺景深,主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1、鏡頭的光圈要大光圈越大,則景深越小。很多人像鏡頭為了極致的背景虛化,都實現了超大的光圈,比錄尼康的 58mm f0.95,佳能的RF 50 F1.2。
  • 善用對焦點 營造淺景深
    [/alert]對焦點跟景深的關係當我們選擇對焦點時可以對前景和背景的景物作出淺景深效果,令前景/背景變模糊,當然光圈越大或焦距越長,淺景深效果會更明顯。距離對焦點越遠的對象,景深越會淺,即是會更模糊,讓我們看看以下的例子。
  • 景深控制4要素,大光圈只是虛化因素之一
    不少人以為前後景虛化非要大光圈不可,其實不然。景深不止與光圈有關,還與鏡頭焦距、與拍攝對象的距離、相機感光器的面積(畫幅)有關,光圈、焦距、物距、畫幅共同組成景深4要素。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前後景虛化效果越好;光圈越小,景深越大,需要大景深時用小光圈。這是絕大多數攝影愛好者知道的。鏡頭的焦距很大程度上影響景深,焦距越大,景深越小。所以如果你有一支長焦或者超長焦鏡頭,甚至光圈f8也能獲得淺景深,或者說獲得很好的虛化效果。
  • 玩單反怎麼控制景深效果?4個因素很關鍵!不同場景應需選擇
    景深在攝影中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操作,景深應用得當,不僅拍攝風光時讓畫面清晰銳利,而且在拍攝人像等時能虛化背景起到突出主體的作用,那怎麼控制好景深?在攝影中又如何製造景深的感覺呢?要想用好景深,必須對景深有充足的了解,這裡毒法師就分享下景深以及景深在攝影中的應用,助你在各種場景都能對景深控制自如!一、什麼是景深?
  • 拍照時如何巧妙的獲得淺景深
    大光圈獲得淺景深拍攝人像攝影時,很多攝影師都喜歡將背景進行虛化,利用淺景深來突出表現人物。而獲得淺景深最常用也是最容易拍出漂亮效果的方法就是使用大光圈。這個原理就是光圈越大,景深也就越淺,便能夠形成強烈的虛化效果。使用大光圈虛化的照片,虛實對比下可以使畫面具有明顯的立體感和空間感,且更具視覺衝擊力。
  • 手機怎麼拍淺景深效果?5個技巧搞定!
    一文讀懂景深),簡單來說,景深,指的就是被攝物體前後清晰的範圍。放下單反,今天主要跟大家講講手機如何拍淺景深效果,童鞋們一起學起來吧。拍攝距離是影響景深的重要因素之一,主體離鏡頭越近,景深越小,背景虛化效果越強,相反,主體離鏡頭越遠,景深越大,背景虛化效果越弱。
  • 手機也能玩淺景深拍攝,修出大光圈效果
    但由於手機調不了光圈所以拍不出單反的「大光圈」效果,不過,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後期APP略微進行調整,就可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效果圖:虛化背景,大光圈效果,主體突出選擇焦點和景深範圍:
  • 掌握景深三要素,輕鬆玩轉大光圈
    攝影也有景深三要素「光圈、焦距、拍攝距離」,這三個都可以影響到景深。什麼是景深景深就是對焦位置的前後呈現清晰畫面的範圍,景深越大(深),焦點的前後清晰範圍就越大,大景深能使畫面遠近都清晰。景深越小(淺),焦點的前後清晰範圍就越小,小景深能使畫面遠近都呈現模糊虛化的效果,只有焦點畫面是清晰的。
  • 3個拍出淺景深的技巧
    問題:我只有一支18-55mm的套裝鏡頭,能拍出漂亮的淺景深效果嗎?當然可以啦!就算只是擁有一部入門的DSLR和套裝鏡頭,新手也絕對可以拍出漂亮淺景深!只是了解3大拍出淺景深的方法便可以了! 3大拍出淺景深的方法加大光圈使用長焦端相機、主體和背景的距離比例 以上便是3個拍出淺景深的元素了,是否很簡單呢?我們開始學習吧!
  • 拍照景深篇之——大景深應用知多少?
    昨天跟大家溝通了景深應用的重要性,相信有一定攝影基礎的人真正看得懂是沒問題的,但是對於初學攝影的朋友們以及平時僅僅熱衷於手機拍照的朋友們可能理解起來比較費點勁,那咱們就分開來介紹一下大景深、小景深、普通景深分別在拍攝中如何應用,今天先講應用非常廣泛的「大景深」,相信無論是有沒有攝影基礎的人,看完本篇都不會一點收穫也沒有的
  • 手機要如何拍出淺景深效果,做好這幾點,主體突出虛化效果好
    手機如何拍出淺景深效果在手機攝影教程中,經常有學員詢問如何拍出淺景深效果,在此一併說明。首先弄清楚,經常讓攝影新手混淆的「景深」一詞:景深,是指照片上用肉眼看起來清晰的影像範圍。從對焦點往外延伸,假如景物清晰的範圍很大,我們就稱這張是「長景深」或「大景深」的照片。反之,如果照片只有對焦點附近清晰,而其前、後景物都是模糊的,就稱為「淺景深」照片。有些攝影人想要拍出主體清楚、背景模糊的淺景深照片,卻說成要拍「景深效果」或說「拍出景深」,這話是有語病的。切記,淺景深的淺字不能省略,以免造成混淆。
  • 夜景拍攝一般要用大光圈,那景深怎麼辦?
    寫在前面 經過5個月的籌備,《攝影計劃》視頻節目終於跟大家見面了。雖然還有很多不足,但我們依舊在努力改進,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多多支持!實戰視頻還沒理解?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光圈大小影響景深(照片中清晰成像的空間範圍)和虛化效果:同等情況下,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虛化效果越強,光圈越小景深越大,虛化效果越弱。不同光圈適合拍什麼?
  • 集體照大合影拍攝,究竟用大光圈還是小光圈?
    無意間在網上看到這樣的一個問題:「大光圈拍大合影,怎麼防止兩邊的人虛化?」看到這個問題時小編不由的鄒了下眉頭,一看這個問題,就是業餘的攝影師提出來的,大光圈拍大合影本身就是不正確的,小光圈拍大合影是基本常識。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解析解析光圈使用的基本知識。
  • 單反攝影:詳解光圈,控制景深與曝光量
    單眼相機攝影知識學習第1期:詳解光圈,控制景深與曝光量。曝光有三要素:光圈、快門速度和感光度。我們接下去幾天會圍繞著三個最為重要的參數展開講解。一、光圈的定義光圈是相機鏡頭中,通過控制葉片組成的孔徑大小,來實現控制光線的多少進入到相機內部。
  • 單眼相機的景深預覽功能怎麼用
    到現在為止單眼相機的功能是越來越完善了,在我們用單眼相機拍攝照片的時候我們經常會注意一個景深的問題,景深就是單眼相機鏡頭在取景前能夠取得清晰圖像的成像所測定的被攝物體前後距離範圍,現在很多單眼相機上都有一個景深預覽功能按鈕,那麼單眼相機的這個景深預覽功能怎麼用呢?
  • 單眼相機什麼牌子好 單眼相機十大品牌推薦
    (D60、400D、K100D等)  5000-8000元 低端入門型或進階型數碼單反機身(450D、D80等)+另配普及型鏡頭  8000-10000元 低端數碼單反機身+另配大光圈變焦鏡頭  10000-15000元 中端數碼單反機身+另配大光圈變焦鏡頭  15000元以上 這個範圍就很廣了,不作具體討論  2、看品牌
  • 智慧型手機也能拍出像單眼相機一樣的「淺景深」照片
    現在的智慧型手機拍照十分普及和便捷,可以隨時隨地拍攝、人人都能拍攝,而且比起單眼相機等拍攝設備,手機還具有隨拍隨修、隨拍隨傳的極大優勢,能夠最大限度、最快速度的實現視頻、圖片的分享與交流。但是,手機和單眼相機相比,在圖片構圖和圖片質量上還是略顯不足,當人們「玩」手機攝影有了一定的經驗積累後,總會想起讓智慧型手機的拍攝也能像單眼相機那樣,也能拍攝出「淺景深」的效果。雖然在根本上,手機達不到那種效果,但是只要方法得當,也能實現淺景深的效果,至少可以實現一定程度上模擬和接近那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