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深圳的「棒少年」,從孤獨的球隊到全國冠軍

2020-12-27 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包力

近日,紀錄片《棒!少年》的播出獲得了如潮好評,講述了一群孩子逆風揮棒,與自己命運叫板的故事。在深圳,也有這麼一群「棒少年」,他們在南中國逆風揮棒,從開始根本找不到對手比賽,一直走到了全國冠軍、世界第八。

它就是1999年成立的華僑城中學棒球隊。在其影響下,深圳颳起了一股棒球旋風,成為了棒球文化的熱土,校園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棒球隊,還培育出數十萬計的棒球迷。華僑城中學校長蔡樹男告訴記者,如今,它已為深圳市培養了棒球國家一級運動員50人,國家二級運動員110餘人,為全國各大院校及專業隊培養輸送近160名優秀棒球人才。近日,記者走近了這支傳奇的球隊。

孤獨的棒球隊踟躕獨行

一般的學校操場,紅色跑道裡圍繞的不是足球場就是籃球場,但華僑城中學高中部卻與眾不同,它操場是一個專業的棒球場。當記者跟著華僑城中學體育老師黃永東走進球場時,身穿訓練服的同學紛紛向師長脫帽致敬。黃永東告訴記者,這就是棒球文化跟東方文明結合的一個表現,隊員們除了追求更快更強的運動能力,還要是一個會感恩懂禮貌的青年人。

球場上,隨著球棒的揮動,一聲聲清脆的擊球聲響起,汗珠在球員的皮膚上滾動,看著球員們努力訓練的樣子,黃永東向記者講述了球隊的發展史。

1997年,華僑城中學體育老師黃永東和深圳大學體育老師王健在一次聊天中,談到了在中小學建立棒球隊的想法,結果兩人不謀而合,決定聯手組建當時在南山區、乃至全深圳市惟一一支棒球隊。考慮到培養一名棒球運動員需要5至6年的周期,二人先在華僑城小學中組建了棒球隊。1999年9月1日,當這批華僑城小學的學生升入到華僑城中學初一年級,華僑城中學棒球隊也就順理成章建立了。

黃永東告訴記者,當時,棒球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很陌生的名詞,建隊的時候學生和家長反應很冷淡,勉強招到了了30名隊員。剛開始時,組建棒球隊和訓練經費都要靠自己去籌集。很多運動器材是找打棒球的朋友借的,有些則是朋友用舊後贈送的。不僅如此,棒球隊根本沒有專業訓練場地,訓練的時候只能四處找空地「打遊擊」。

更為困難的是,後來很多家長不理解、不支持自己的小孩參加棒球隊。組隊不久後,部分隊員的成績開始下降,這時一些家長怕影響孩子學習,要求退出棒球隊;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也有部分家長支持自己小孩繼續參加棒球隊,因為這些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自從加入棒球隊後,變得更有禮貌,更有紀律,更懂事,而不再像以前那樣貪玩、調皮。

就這樣,棒球隊在爭論中繼續堅持訓練。黃永東告訴記者,當時的想法就是要抓緊一切時間訓練,除了課餘時間外,節假日也都在訓練,所以大家都非常辛苦;不過,這項運動儘管辛苦,但趣味性也非常強,能最後留下來學生,都是從內心深處真正熱愛這項運動的學生;因為熱愛,他們就不覺得辛苦,反而很樂意接受訓練。

棒球隊剛組建的時候,深圳沒有其他棒球隊可以互相切磋比賽,球隊只能到廣州、香港等地比賽,深圳也沒有棒球的土壤,能看懂棒球的人寥寥無幾。就這樣,球隊就在這種孤獨的環境裡一步一步前行。

從一戰成名到全國冠軍

2000年,黃永東、王健帶領華僑城中學棒球隊參加了全國青少年棒球錦標賽,沒想到一戰成名,獲得了全國第七名,廣州隊獲得了第四名。華僑城中學棒球隊從此一戰成名。學校也越來越重視棒球隊,給予了大力支持。2001年8月,黃永東、王健再次帶領華僑城中學棒球隊參賽,讓人想不到的是,這次竟然一舉奪得了全國青少年棒球錦標賽冠軍,前線捷報傳來,華僑城中學、小學領導和家長們都歡欣鼓舞,紛紛奔走相告。

由於華僑城中學棒球隊取得了全國冠軍,所以,國家體育總局決定派華僑城中學棒球隊參加2002年在日本舉行的第22屆世界少年棒球錦標賽。到日本後,華僑城中學的第一場比賽是對陣上屆世界冠軍美國隊,面對強手,隊員們沒有退縮,而是頑強比賽,最後居然戰勝了美國隊,這在當時引起了巨大轟動,並讓所有人覺得不可思議。美國是世界棒球強國之一,上一屆中國隊的成績還是倒數第一,這一屆居然戰勝了實力強大的美國隊。

不過,那一年華僑城中學隊的故事跟《灌籃高手》中湘北隊的遭遇一樣,雖然贏了最強對手,但在第三場比賽中由於體力不支輸給了當年的冠軍隊墨西哥,最終取得了大賽的第八名。大賽結束後,獲得冠軍的墨西哥隊教練特意跑過來表達了自己對中國隊的敬意,這位教練說,墨西哥奪冠之路上,惟一感覺心驚肉跳的比賽就是對陣中國隊,比賽過程中,一度認為自己會輸給中國隊,沒想到最後能勝出。

棒球運動正在深圳逐漸普及

此後,由華僑城中學棒球隊為班底的深圳市棒球隊參加了諸多大型比賽,取得了各種榮譽。如廣東省運動會冠軍、廣東省棒球錦標賽冠軍、全國青少年棒球U19冠軍賽、全國第二屆青運會棒球賽冠軍、亞洲第18屆棒球錦標賽(U18)第六名、第二、三屆海峽賽學生棒球聯賽總決賽第四名等。

最令黃永東欣慰的是,不僅華僑城中學棒球隊帶回的榮譽越來越多,棒球也逐漸在深圳越來越普及了。如今,黃永東除了是深圳市棒球隊的總教練,還是深圳棒球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他告訴記者,2000年的時候,深圳能看懂棒球不到500人,而今天這個數字呈幾何倍數增長。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校園棒球也得以快速普及,深圳九個區的40餘所學校開展了棒球項目,其中棒球高水平校1所、棒球傳統校4所、棒球特色校30餘所,棒球在校人口有近15000人;組建U18棒球隊1支、U15棒球隊5支、U12和U10棒球隊30餘支。

「我們辦第一屆海峽兩岸棒球聯賽的時候,整個球場周圍沒有觀眾,只有安保人員。而到第三屆的時候,已經是滿場觀眾了。」黃永東頗為自豪地告訴記者。如今在棒球之路上,華僑城中學隊再也不是孤獨前行。

不過,深圳棒球的發展跟棒球在世界範圍的影響相比,還是任重而道遠。在蔡樹男看來,棒球的普及還是面臨諸多因素的限制。首先是棒球對場地的需求大,棒球場的面積是足球場的1.5倍。其次是棒球裝備比較貴,一套裝備置辦下來往往需要幾千元。再次是棒球對人數要求比較多,一支隊要有18名隊員。另外,棒球的規則也比較複雜,觀眾理解比較難。

可喜的是,棒球運動在我國已經越來越受重視。據《中國棒球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設定了未來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棒球相關產品或服務的消費人口超過500萬,觀看和參與棒球相關賽事、活動和節目的人口超過2000萬,棒球核心產業、緊密產業及相關產業總規模超過500億元。

2020年的奧運會本該成為棒球運動「回歸」奧運的歷史元年,棒壘球時隔12年重回奧運大舞臺,可惜被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拉下了舞臺。雖然這讓棒球愛好者們有所失落,但在中國深圳這個中國最「年輕」城市裡,仍然有著這麼一群像蔡樹男、黃永東和華僑城中學一樣的棒球人正堅持著這項運動。蔡樹男說:「我們現在要做的還是慢慢夯實棒球的土壤,通過球隊取得的成績,來吸引更多的人了解棒球運動,愛上棒球運動。」

蔡樹男告訴記者,如今,深圳市教育局已經批准華僑城中學可以對棒球特長生進行自主招生,為棒球特長生打開了升學通道。2012年以華僑城中學為發起人成立了深圳市棒球協會,協會的成立進一步推動了深圳棒球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或省隊)」的高水平棒球人才培養輸送體系。近年隨著棒球運動在全國得到重視和普及,各地的棒球水平迅猛提升;高校棒壘球項目也快速發展,全國近200所大學有棒壘球校隊,有棒球單招體育院校13所、壘球單招體育院校10所、招收棒壘球高水平運動員的普通高校6所。華僑城中學棒球隊成為這些高等學府的棒球優質生源。可以預見,未來深圳這片土壤上,將會結出棒球的豐碩成果。

審讀:譚錄崗

相關焦點

  • 《棒!少年》上映:一群「沒有爹媽可拼」的少年,如何叫板命運
    但在北京西郊,一個叫做「強棒天使棒球基地」的地方,卻聚集著一群來自全國各地各地的底層少年,在前中國棒球國家隊長孫嶺峰的帶領下,試圖通過棒球獲得與命運叫板的力量,以此改變窮苦的人生。他們的故事,既精彩又震撼。文丨周瀅瀅 編丨Travis最近,正在熱映的紀錄片《棒!少年》,引來了很多關注。
  • 豆瓣8.8:一群「不拼爹媽」的少年,靠棒球叫板命運
    於是,2015年的冬天,他在北京組建了中國第一支公益少年棒球隊——強棒天使隊。開始輾轉於全國各個貧困地區,「挑來」符合條件的少年並帶回基地培養。他想著:「如果棒球可以改變我的人生,那麼也能改變他們的人生。」
  • 楊揚現身《棒!少年》MLB X冠軍基金首映日專場
    12月11日,《棒!少年》MLB X冠軍基金首映日專場在北京舉辦,中國首個冬奧會冠軍、北京2022年冬奧會運動員委員會主席、冠軍基金髮起人楊揚,MLB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祁冬,愛奇藝燦然工作室總經理、《棒!
  • 叫板命運 《棒!少年》,今年豆瓣電影評分最高的國產電影
    一群出身底層、完全沒有棒球基礎的少年,短時間內打到全國頂尖水平,聽起來已經夠戲劇化了吧?但還不止如此。 他們的「師爺爺」,孫嶺峰的恩師張錦新,是一位70多歲的傳奇老教練,帶領中國少年球隊獲得過4次世界少年軟式棒球聯盟賽(IBA)冠軍,為國家隊輸送了60餘名國手,培育了幾代中國棒球人
  • 「棒」的不只是少年,還有棒球
    通過影片的展現,人們再次關注到了棒球這個在中國的小眾運動,訓練場地的匱乏、資金的短缺、大眾接受程度低,不可否認,棒球在中國的發展遠不及鄰國韓日、美國,以及臺灣地區那樣順利。雖然有眾多困難,但依然有一群人在堅持著。
  • 電影《棒!少年》走進深圳校園,講述「草根少年」為夢想「叫板」命運
    近日,電影《棒!少年》及其主創人員——前奧運國手孫嶺峰教練和小主角馬虎走進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中學高中部,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深圳校園特映式暨主創見面會」。 據介紹,《棒!少年》於12月11日全國上映,此次走進華僑城中學也是該電影百城首映禮首次走進校園。活動由深圳市棒球協會、深圳市華僑城中學、南山區棒壘球協會、深圳市領先者棒球俱樂部組織承辦。
  • 輝縣:二中棒壘球協會組織棒球少年觀看,《棒少年》!
    12月18日下午13時,在學校和輝縣市棒壘球協會的組織下,輝縣市二中棒壘球隊全體隊員及體育組教師在華納影院觀看了勵志電影《棒!少年》。《棒!少年》是一部高口碑紀錄影片,講述了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困境少年,被選進北京市郊一個愛心棒球基地,組成了一支特殊的棒球隊,跟著70歲傳奇教練「師爺」從零開始學習打棒球的故事。少年馬虎以「刺頭」狀態闖進了基地,天天打架幹仗;而「元老球員」小雙心思細膩敏感,對未來滿是懷疑和不確定。
  • 光影流年 E2S2:《棒,少年》:振奮的理想下猝不及防的現實悲傷
    記錄電影《棒,少年》是一部非常特別的電影,它在一種振奮激昂的印象下,講的是永遠變革背景下永遠無常的小人物命運。《棒,少年》以一種寫實記錄的風格拍攝下一段孩子成長的歲月,在傳達現實背景和人物成長過程中,以一種冷靜、客觀,甚至悲憫的方式,對於小人物命運的形成原因,進行了客觀描述;以及孩子們未來無常的命運,進行合理的悲觀推斷。
  • 強棒!中國居然有這樣一支棒球隊
    一群出身底層、完全沒有棒球基礎的少年,短時間內打到全國頂尖水平,聽起來已經夠戲劇化了吧?但還不止如此。他們的「師爺爺」,孫嶺峰的恩師張錦新,是一位70多歲的傳奇老教練,帶領中國少年球隊獲得過4次世界少年軟式棒球聯盟賽(IBA)冠軍,為國家隊輸送了60餘名國手,培育了幾代中國棒球人。
  • 中山少年棒球錦標賽閉幕 中華臺北桃園球隊摘冠
    中山少年棒球錦標賽閉幕 中華臺北桃園球隊摘冠 2016-10-31 13:45:0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棒!少年》:今年最棒的國產紀錄片
    註:本文有劇透《棒!少年》是今年公映的最棒的國產紀錄片。它在今年的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上獲得最佳紀錄片、觀眾選擇榮譽這兩項大獎;雖然2020年還沒過去,但《棒!少年》毫無疑問能夠佔據今年國產電影TOP10的一席之地。
  • 棒!少年
    棒!作為MLB青少年棒球發展計劃的重要部分,以及國際性的青少年棒球賽事品牌,2020 MLB First Pitch青少年棒球聯賽落地全國十多個城市,覆蓋數千名青少年,為熱愛棒球的孩子們創造一個更加優質的賽事平臺,更加廣闊的交流平臺,
  • 2020年強烈推薦大家去看高分國產片《棒!少年》
    《棒!少年》豆瓣評分8.7,王一博強烈推薦的國產高分電影《棒!少年》來了!故事講述了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困境少年,被選進北京市郊一個愛心棒球基地,組成了一支特殊的棒球隊,在前國手和70歲傳奇教練的帶領下,從零開始學習打棒球,直至赴美徵戰的真實故事。
  • 《棒!少年》:不回頭,走下去!|棒球|小雙|漫畫|點到為止_網易訂閱
    文:霄霄  編:發亂  《棒!少年》的正式海報上,一名身穿棒球服的少年正傾力滑壘,遠看恰似棒球場上的一個碩大感嘆號。這讓小編隱約覺得:這是一群棒球少年通過棒球改變命運的故事。    電影海報  電影開場,輕微晃動的攝影機開始追隨幾位稚嫩的少年,鏡頭關注點隨著敘事進程不斷遊動,一會兒是焦躁少年的意氣用事,一會兒是團隊主力的優柔寡斷,關於環境與時勢,鏡頭雖點到為止,也頗有留意。
  • 《棒!少年》觀後感評價匯總 紀錄片為何能成口碑佳作
    《棒!少年》講述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貧困少年和「事實孤兒」,在北京市郊的愛心棒球基地組成了一支特殊棒球隊的故事。與令人熱血沸騰的體育題材紀錄片不同,《棒!  在愛心棒球基地,少年們重新找回了童年匱乏的陪伴、關愛和自我價值,體育打開了更寬廣的視野。正如許慧晶所言,真正吸引他的是「人在困境的情況下所呈現的狀態」。在不斷的自拔與更新中,少年們終有一日能走出內心的孤獨,為未來創造一片新天地。  比起崇拜成功,社會更需要包容失敗和關愛弱者  《棒!
  • 「強棒」少年的棒球夢
    球隊要求他們在生活中和比賽中,隨時保持禮儀。8月17日,愛心棒球基地內,強棒天使棒球隊隊員正在進行跑壘訓練。8月24日,清華大學,一場比賽中,來自河北10歲的李海鑫衝過本壘得分。8月24日,清華大學,一場比賽中,教練正在指導隊員們。8月24日,清華大學,小隊員們和基地誌願者玩起了遊戲。
  • 關於拯救、意外和野心,《棒!少年》的背後
    紀錄片《棒!少年》全國公映的當天,孫嶺峰換掉了微信頭像。新頭像是他和「強棒天使棒球隊」裡4名隊員馬虎、小雙、李海鑫、大寶的合影。隨著影片走上銀幕,這群十四五歲的孩子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周迅、徐崢、王一博、TFBOYS、鄒市明……文體各界大咖紛紛在微博推薦《棒!少年》,為這群「叫板命運」的少年加油。
  • 探訪強棒天使棒球基地,「熊孩子」如何成為「棒少年」?
    用5年時間,打造6支青少年棒球隊,在國內獲獎十餘次……紀錄片《棒!少年》的上映,讓強棒天使棒球基地走進了觀眾的視野。雙手長滿老繭,身上十幾處傷痕,這些平均年齡只有13歲的棒球少年,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在棒球之路上不斷前行,他們要用手中的球棒改變自己的命運。
  • 中華職棒大聯盟退役選手現身比賽 支招棒壘推廣
    新浪體育訊 在2009「東逸灣杯」全國慢投壘球錦標賽的賽場上,有這樣一群臺灣人,他們打出漂亮的安打,做出漂亮的接殺;指揮球隊,安排戰術猶如職業壘球選手。一問他們的隊友才知,原來這些人是中華職棒大聯盟的退役選手。
  • 院線紀錄片《棒!少年》:抬頭挺胸地面對生活
    院線紀錄片《棒!少年》,講述「愛心棒球基地」少年成長,雙主角一動一靜妙趣橫生  少年,是棒球讓他們昂首挺胸少年們正在球場訓練。  由許慧晶執導的紀錄片《棒!少年》於12月11日與全國觀眾見面,片中講述一群父母早逝、離異、無人照顧的孤兒和問題兒童,機緣巧合下與棒球結緣,在棒球前國手和70歲傳奇教練的帶領下,赴美參加世界頂級少年棒球比賽,開啟了與命運抗爭的故事。《棒!少年》經歷一年半拍攝、一年半剪輯,歷時三年,曾於今年8月拿下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紀錄片,目前豆瓣評分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