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經提到,華為不想搞壟斷,也不想打垮競爭對手,要一起賺錢、一起發展。於是我們可以看到,與中興、思科這麼多年競爭,華為雖然獨佔鰲頭,但是中興和思科仍然有所發展,華為也沒有想要打垮、吞併它們的意思,從華為廣泛的供應鏈就可以看出,華為雖然內部實行狼性思想,但是對外卻似乎更加趨向於互利共贏的思想。
華為的供應商很多,就拿華為手機來說,幾十家供應商在供貨,屏幕、內存等都由多家供應商提供,不過最重要的晶片代工,華為一直找的是臺積電,因為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商,其工藝要說全球最先進也不是大話,三星雖然緊隨其後,但是仍然不及臺積電,而在9月15日,發生一件讓人難忘和遺憾的事情,臺積電不得向華為供貨了,隨後華為也公布了很多消息,麒麟晶片沒有B計劃,如果缺少了臺積電代工,的確存活很困難,不過不會放棄的。
華為近期公布了華為Mate40系列高端機的發布時間,定於10月22日發布,搭載的麒麟9000晶片,採用目前最先進的5nm製程工藝,也是由臺積電代工,而目前上市的華為P40系列、榮耀30系列等搭載的麒麟990 5G,也是採用先進的臺積電7nm EUV封裝工藝,國內沒有EUV光刻機,因此代工不了那麼先進的晶片,這也是沒有辦法的,光刻機可以說被荷蘭ASML公司壟斷,他們不願意賣給我們光刻機,要不然也不會那麼被動。
然而,誰也沒想到的是,一切來得太快了,原本我們猜測可能來得會晚一些,不過卻萬萬沒想到,繼AMD和英特爾之後,臺積電也正式宣布了,獲得繼續向華為供貨的許可,根據我國臺灣最大報紙商聯合報透露,臺積電已經獲得繼續為華為供貨許可證,意味著臺積電可以繼續為華為代工了,華為的高端晶片麒麟9000可能不會成為終章,而是一個開始。
其實,華為對臺積電非常重要,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華為佔臺積電營收的比重從8%提升到14%,這也讓華為成為了僅次於蘋果的臺積電第二大客戶,為臺積電提供361億營收,而蘋果為臺積電提供583億營收。由此可見,不僅是華為需要臺積電,臺積電也是需要華為的。
之前傳言,臺積電斷供華為後,有意向高通伸出手,以獲取更多訂單補掉缺失的華為訂單,因為驍龍865是臺積電代工,結果韓媒出來潑冷水,高通驍龍875以及中低端晶片,都是由三星代工,這讓臺積電非常難過,畢竟高通是全球晶片大廠,驍龍875更是OPPO、vivo、三星和小米等全球靠前的手機廠商需求的晶片。
如今臺積電獲得繼續向華為供貨的許可,其實並不感到意外,因為這都是互利共贏的,華為之於美國眾多企業,比如高通、美光、英特爾、AMD等公司都有很大的合作,如果沒有華為,這些公司損失慘重,筆者認為美國也不希望看到這樣的結局,大家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