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出了款風靡西方的AI變臉App,卻把美國政客嚇壞了

2021-01-07 澎湃新聞

奇點、易穎

        

FaceApp的基本原理是通過算法獲取照片中人物臉部的圖像,並根據資料庫中的其他圖像進行表情調整。

文丨AI星球 ID:ai_xingqiu

作者丨奇點、易穎

這幾天,網紅應用FaceApp又引發了一場小小的網際網路恐慌,這已經是自2017年1月FaceApp誕生後引發的第三次大型網際網路爭議——竊取用戶隱私。

FaceApp是一款安卓與iOS平臺上廣受歡迎的「換臉」App,據說,在拿到用戶的「第一手「照片」後,App會在未經用戶明確許可的情況下將用戶的數據傳到俄羅斯,並在雲端進行操作。

它不僅不像蘋果自有的應用程式那樣在設備上進行處理,也不象iOS上其他第三方軟體那樣所有執行步驟都讓用戶清楚。

因此,FaceApp的用戶現在已經開始擔心「自己」是否真的被監視了。

對於這場軒然大波,FaceApp的創始人Yaroslav Goncahrov作出了以下幾點回應:

1.用戶數據不會轉移到俄羅斯,而是要在雲中進行照片處理;

2.只會上傳用戶選擇的照片進行編輯。從未將任何其他照片從手機傳輸到雲端;

3.之所以上傳雲端,要確保用戶不會為每次編輯操作而重複上傳照片,且從上傳日期開始的48小時之內會刪除大多數的照片;

4.用戶還可以請求刪除所有用戶數據。用戶可以通過轉到設置,然後支持並選擇報告錯誤,使用主題行消息中的「隱私」一詞來完成此操作。

最後他強調說:「我們絕不會向任何第三方出售或分享任何用戶數據。」

但是,FaceApp在其隱私條款中明確寫道:

「您授予FaceApp永久的、不可撤銷的、非獨家的、免版稅的、全球範圍內的、全額支付的、可轉讓的子許可,它可以用於使用、複製、修改、改編、發布、翻譯、公開執行和顯示您的用戶內容。」

也就是說,從開始使用FaceApp那一刻,你就默認了「你的臉」可以用於商業目的了。

FaceApp曾為涉嫌種族歧視道歉

FaceApp是俄羅斯應用開發公司Wireless Lab的旗下產品。

它的創始人Goncharov是俄羅斯聖彼得堡的一位開發者和創業,此前曾擔任俄羅斯網際網路巨頭Yandex的執行官,後來自己創建公司來進行移動應用方面的開發。

自2016年開始,Goncharov就開始帶領團隊進行FaceApp的開發。

隨著FaceApp的名氣大增,公司名字也從Wireless Lab改成了FaceApp。

作為一款是一款「革命性」的自拍濾鏡,FaceApp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將處理照片這件事變得前所未有的簡單。

例如能為你P上笑容、帶你穿越看到不同年齡的自己,甚至還能讓你瞬間成為異性。

除了這些,真正讓FaceApp別具一格的是它的技術——這款有趣的工具實際上使用了深度神經網絡的技術來改變你的面部外觀,讓你看起來更開朗,而不是依靠基礎級別的照片編輯來拍攝。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讓你笑起來更自然、眼睛更大、牙齒更白。在年齡與性別的轉換上,還可以看到老年的自己和「變性」後的模樣。

然而,自2017年誕生以來,FaceApp就接連不斷受到指控。

例如有用戶指出,FaceApp中就有一項名為「hotness」的濾鏡功能,能夠將圖像中人物的膚色變淺。

而這項所謂的「美白」功能也被指責為「種族歧視」。

面對這項指控,Goncharov也通過電郵聲明作出道歉:

「對於這個嚴肅的問題,我們深表歉意。造成該現象的主要原因來自於為應用提供支持的神經網絡的『副作用』,是其訓練數據中存在的偏見性問題,並非是一項預期行為。目前我們已經第一時間對濾鏡效果進行了調整,以消除任何不利影響。」

雖然FaceApp方面的解釋是AI系統訓練數據的問題,同時為FaceApp濾鏡效果提供支持的AI技術,也確實包含了一些開源資料庫的代碼。

對此,Goncharov也沒有推脫責任,坦言用來訓練「hotness」濾鏡的數據集是他們自己的,並非公共的數據集,此次事件仍舊是FaceApp內部的疏忽。

這次風波的結果是,FaceApp在將濾鏡從「hotness」更改為「spark(亮化)」之後,又將這款濾鏡撤下。

幾個月後,FaceApp推出的幾款濾鏡又惹上了相應風波,即「亞洲人」("Asian")、「黑人」("Black")、「白人」("Caucasian")以及「印度人」("Indian"),選擇不同濾鏡即可將照片中的人像修改成相應人種。

這次風波也是以移除濾鏡作為收尾。

如何消除AI算法偏見?

這不是網際網路公司第一次因算法偏見陷入類似爭議。

2015年,谷歌的圖片應用軟體Google Photos誤把兩名黑人標註為「大猩猩」。為此,谷歌移除了Google Photos中的「大猩猩」類別。Flickr的自動標記系統也曾錯將黑人的照片標記為「猿猴」或者「動物」。

2016年,微軟公司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Tay上線不到一天,就成了「反猶主義者」,於是被微軟公司緊急下線。

Snapchat也曾推出過一個「Yellowface」濾鏡,能夠讓用戶「變成」黃種人,也因涉及到種族歧視而遭到抗議和抵制。

由於人工智慧是通過機器學習,利用大量數據讓計算機自己學習,從而形成算法。因此,前期數據集的偏差、價值觀,以及人類行為都會體現在最後的算法上。

比如,如果研究者給出的簡歷數據集,以男性工資更高、職位更好時,那麼相應的算法也會出現類似特徵。

2014年,亞馬遜公司曾研推出過一款AI招聘引擎——算法篩選系統,試圖通過此系統來幫助亞馬遜在招聘的時候篩選簡歷。

研發小組開發出了500個模型,與此同時也教算法識別了50000個曾在簡歷中出現的術語;以此讓算法去學習在不同能力分配的權重。

聽起來高大上、但是久而久之,開發團隊發現算法竟對男性應聘者有著明顯的「喜好」,而且當算法識別出「女性」(women and women’s)等相關詞彙時,便會以「偏見」的看法給女性簡歷相對較低的分數。

例如,女子足球俱樂部等,算法甚至會直接給來自於兩所女校的學生降級。隨著「偏見問題」愈演愈烈,這種情況現已經引起學術界和業界的特別關注。

前不久,麻省理工學院的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實驗室為此研發了一種新的基於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預測模型,可提前5年為人類預測乳腺癌的病變。

團隊為了能確保白人女性和黑人女性的預測結果同等準確,他們採用了更加多樣化的數據來進行訓練。在這件事情上,研發團隊就特別有意識地運用了「更公平」的數據。

不過,要真正消除人工智慧算法中的「偏見」,單憑「更公平」的數據來填補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真正需要消除的是:根深蒂固在「人類頭腦中的偏見」。

「俄羅斯軟體,美國佬別用」

儘管存在算法偏見或者隱私問題,FaceApp憑藉獨特的功能還是吸引了一大波粉絲。

自2017年「種族歧視」事件後,FaceApp就積累了超過8000萬活躍用戶之後,現在已經是121個國家iOS App Store中排名第一的應用程式。它的粉絲也已涵蓋了體育界、音樂界以及政界。

近日,美國民主黨的全國委員會(Democratic National Committee,DNC)就發出預警,警告他們不要使用換臉應用FaceApp。參議院少數黨領袖Chuck Schumer也已經正式要求FBI和FTC對該應用展開國家安全調查。

那麼,美國政府擔心的隱私問題是否真的會存在呢?那要探究下「雲端」(即伺服器)到底在不在俄羅斯了。

事實上,這些伺服器主要是在美國,而不是俄羅斯。據福布斯報導稱,「FaceApp.io的伺服器位於美國的亞馬遜數據中心」。

當然,還有一些伺服器也由谷歌託管在其他國家,包括愛爾蘭和新加坡。此外,FaceApp還使用了第三方代碼。

當然,鑑於FaceApp的開發商公司位於聖彼得堡,因此這些面孔將會在俄羅斯進行查看和處理。與此同時,這些亞馬遜數據中心的數據也將反映到俄羅斯的計算機。

對於「隱私」問題,俄羅斯是否真的有洩漏?不管我們是否相信,FaceApp這一隱私問題已經引發了參議院少數黨領袖、紐約州民主黨參議員Chuck Schumer的關注,FaceApp又一次被推上了輿論風口。

- END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俄換臉App風靡西方 美國政客:FBI趕快介入
    【觀察者網 訊】風靡西方各國的俄羅斯換臉應用程式FaceApp從2017年上線以來已擁有8000萬活躍用戶,然而最近卻被質疑其洩露用戶照片信息,一時間眾說紛紜。據美國福布斯網站17日報導,這款可以讓照片人臉看起來變老的app在社交平臺上非常流行,許多各國各界名人都是其用戶。但本周一條推文卻引起了網際網路恐慌,稱該app無需用戶許可,就會將手機中所有照片都上傳到伺服器。
  • 這款眼下全球最火的變臉APP,為什麼讓美國政客如臨大敵
    這款眼下全球最火的變臉APP,為什麼讓美國政客如臨大敵 iwangshang / 張超 黃天然 / 2019-07-19 摘要:FaceApp的俄羅斯出生,讓美國慌了。
  • 變臉應用FaceApp被美國封殺,就因為它來自俄羅斯?
    也許是因為深得人心,FaceApp遭到了美國民主黨警告,說有隱私風險,建議美國民眾不要使用。就在昨天下午,美國民主黨的全國委員會發出2020年大選預警,警告他們不要使用換臉應用FaceApp。面對FaceApp長期高漲的熱度,美國一部分政客的態度是:有隱私風險,建議卸載,甚至還倡議FBI介入調查。
  • 俄羅斯AI「變老」APP爆火,卻被美國發布安全警告
    Qlxednc有很多娛樂媒體和粉絲認為他們是化了特效妝,但細心的EDN電子技術設計小編卻發現,這兩位的「老年照片」或許來自於一款正在西方社交媒體流行的AI「換臉」App。Qlxednc被美國政客質疑安全性,FBI或介入調查一些網絡專家稱,「FaceApp」提出了新的網絡安全問題,這些面容可能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被用於廣告,或者被科技公司用於開發人工智慧算法。更為令人擔憂的是,這些數據很可能沒有被私密存儲,從而有可能被黑客盜取,被用於非法用途。
  • 大火的「變臉」應用FaceApp要遭美國封殺 只因它是「俄羅斯人開發...
    大火的「變臉」應用FaceApp要遭美國封殺 只因它是「俄羅斯人開發的」?近日,一款名為FaceApp的應用程式異常火爆。福布斯報導說,這款App在Google Play的下載量已經超過了1億。令這款App大火的是它可以非常自然地把人臉變老,而且臉部肌肉線條、褶皺、光影、發色等等異常逼真,看不出任何PS的痕跡。
  • 手機自拍火了美顏經濟 變臉APP刷屏又撈金
    最近兩天,一款可以變笑臉、變性、變年齡的變臉軟體Faceapp在朋友圈和微博中刷屏,你可以看到自己幾十年後老態龍鐘的樣子,或是變成異性後的面孔。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將自拍照片瞬間處理成夢幻手繪圖的美圖秀秀「手繪自拍」也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玩得火熱的功能。  冷漠臉一秒「加笑容」  「面癱臉有救了!一鍵變成笑靨如花美少年。」
  • 俄羅斯AI變臉APP大火,在美國引發爭議,FBI或介入調查
    編 | 年年導語:近日一款基於AI的名為FaceApp的軟體大火,這款軟體可以通過你的照片幫助你改變年齡、性別等特徵,不過近日關於該軟體的隱私問題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智東西7月18日消息,近日一款名為FaceApp的軟體在國外掀起熱潮,這款由俄羅斯團隊開發的軟體可以通過你提供的照片,使用AI技術來改變你的頭髮、性別、年齡等特徵並生成新的照片。據TechCrunch報導,這款軟體雖然廣受歡迎,但是也引起了人們隱私方面的擔憂。
  • 「今日俄羅斯」國際通訊社和RT電視臺主編西蒙尼揚: 「面對西方...
    【環球時報赴俄羅斯特派記者 孫嘯波】「今日俄羅斯」國際通訊社和「今日俄羅斯」電視臺(RT)主編瑪格麗特·西蒙尼揚是讓西方國家感到難以對付的一員猛將,原因是她深深捲入了俄羅斯和西方國家之間的「信息和輿論戰爭」。1980年出生的西蒙尼揚,中學時期因成績優異被選為俄美兩國政府間的交換留學生。她很早就進入俄羅斯新聞界,1999年報導第二次車臣戰爭時就嶄露頭角,獲得「職業英勇獎」。
  • 德媒:美國分裂西方 俄羅斯分裂歐洲
    德國之聲評論員Bernd Riegert認為,如果會議不能在烏克蘭衝突問題上達成妥協,西方迄今最強的一面——團結一致將從此失去。 對歐盟而言,面對烏克蘭危機如何保持一致性,已越來越不容易。不論是制裁俄羅斯,還是可能向烏克蘭提供軍火,歐盟成員國外長們的立場越來越大相逕庭。
  • 這款變臉APP火爆國外,AI「操縱」時光首成真
    FaceApp誕生於俄羅斯聖彼得堡的 Wireless Lab,實際早在2017年春季就已推出,此前已被全球約8600萬用戶下載。 一夜爆火的APP 這款APP最大的特點,就是十分逼真的還原出你老去後的樣子。
  • 俄對利比亞態度轉變 俄外交「變臉」常令世界驚訝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5月底在G8峰會上的這番話,在沒有徹底改變利比亞局勢前,先把俄羅斯推到了解決危機的「駕駛座上」。從在聯合國安理會對設禁飛區投棄權票,到反對西方空襲利比亞,再到催促卡扎菲下臺,俄羅斯外交「變臉」之徹底令外界吃驚。而這樣的「變臉」從史達林掌權的蘇聯時期到葉爾欽在任的冷戰結束初期屢屢上演,讓俄羅斯人受過益,也吃過虧。
  • 「中美接觸失敗論」,是美國政客對「政權更迭失敗」的哀號
    作者:王德華距美國大選只剩下一百天,川普和前總統拜登相互攻擊,真是狗咬狗一嘴毛。與上屆大選不同的是,「中國門」代替了「俄羅斯門」,雙方都相互攻擊「對華軟弱」。因此,不論誰入主白宮,有一件事是肯定的,美國外交政策的慣性意味著中美對抗。
  • 俄媒:Pokemon Go風靡俄羅斯 在俄玩家已達21萬
    人民網莫斯科7月22日電(記者 屈海齊)據俄新社消息,俄羅斯VimpelCom行動網路運營商的數據顯示,在俄境內Pokemon Go(精靈寶可夢Go)遊戲的玩家已達21萬人。
  • 印度政客再出損招:手機裡刪除中國App 免費領口罩
    (原標題:印度政客再出損招:民眾刪除手機裡的中國App,可免費領口罩!) 【環球網報導】眼看印度政府封殺59款中國APP效果不夠明顯,又有印度政客出招了:民眾刪除手機中被「封殺」的中國App,就可以換取免費口罩。
  • 《俄羅斯方塊》作為首款在西方發行的蘇聯遊戲是怎樣誕生的
    伯克希爾科在玩了《俄羅斯方塊》後,憑藉著自己的職業敏感,他立刻弄明白了這款遊戲讓人上癮的本質:當一行行的方塊消失時,人的大腦中會激發出一種情緒激勵,鼓舞其不斷玩下去。伯克希爾科將《俄羅斯方塊》拷給同事們玩,很快,整個精神科室的醫護人員都沉迷了。
  • 國外風靡變臉軟體,LPL選手與遊戲人物慘遭消費
    最近關注網絡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FaceApp這個軟體,最近是非常的熱門,這個軟體的爆點在於可以通過算法模擬出人物變老後的樣子。這個功能可以說是非常有意思了,很多用戶也是紛紛下載試玩。LPL的選手們也是慘遭消費,被粉絲們模擬出變老之後的樣子,不得不說還有點小帥!
  • 美國勢要定罪俄羅斯?普京政敵重提「中毒案」,西方趕來推波助瀾
    近期,滯留在德國的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納瓦利內公開表示,他已經聯繫了美國CNN等媒體此前提到的,涉嫌「謀殺」自己的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僱員,對方承認了謀殺行徑,並向其解釋了刺殺失敗的原因。西方媒體又趕來推波助瀾,炒作疑點重重的「普京政敵中毒案」,說明美國政界一些人,給俄羅斯定罪的心還沒死。
  • 大灣區之聲熱評:西方政客對香港指手畫腳純屬自作多情!
    對此,西方一些政客不甘寂寞,指手畫腳、說三道四,似乎動了他家的奶酪。先是美、英妄圖推動聯合國安理會討論涉港國安立法的無理要求遭安理會拒絕,不得不草草收場。接著,美國領導人在記者會上煞有介事地捏造所謂涉港國安法將給香港社會帶來的變化,妄言中國內地和香港從此「一國一制」,並表示美國將「取消香港作為中國一個單獨的海關和旅遊地區所享有的優惠待遇」。
  • 在烏克蘭最需要美國的時候,華盛頓方面剛剛突然變臉了
    美國老司機總愛幹這種拉「良家婦女下水、勸風塵女子從良」的奇葩勾當,烏克蘭這個美麗的妙齡少女卻總能一次次被拐上車,把從前蘇聯娘家帶來的家底賠得精光。現在,生華盛頓方面再一次變臉,烏克蘭恐怕連底褲都要搭進去了。
  • 不得不說,美國這回真的過火了!連西方媒體都忍不住「可憐」美國
    不得不說,美國這回真的過火了!災疫面前,第一位的應是挽救生命,這本是國際社會不言自明的共識。然而美國一些政客硬是要把災難當作攫取政治利益的契機,將疫情變為攻擊和施壓他國的政治武器。汙名化中國,指責俄羅斯,制裁伊朗,部分美國政客絲毫不顧及他國的百姓安危。如此行為,對防控疫情起不到任何幫助,就連西方媒體都忍不住「可憐」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