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7日凌晨1點59分,嫦娥五號(Chang'e 5)攜帶月球「土特產」,成功降落於中國內蒙古四王子旗預定區域,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取得圓滿成功。
此次探月工程是截至2020年12月中國航天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探月工程背後凝聚著中國無數航天工程師的心血,嫦娥五號成功返回,有助我國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
嫦娥五號的技術研發,除了中國航天集團外,也聚首中國眾多高校與實力民營企業參與相關項目的設計與研製。如嫦娥五號登錄與返回地面時,需求對於天氣、環境、運行軌跡、著陸等信息做通訊保障、數據採集、風險預判等,這時需求強大性能的計算機,對於計算機要求能夠應用於振動性較大,溫差大、灰塵大等環境,另外具備較長的續航能力等。
伴隨著中國航空航天的發展,聚攏大批高科技及人才優勢,為中國國產計算機的技術與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力量。應對特種領域,特殊環境的計算機,中國大批民營企業研發出多種性計算機,以百花齊放式活躍於中國市場。
目前應用於航空航天行業的計算機,主要以可攜式為主,用於勘測、控制、測繪、數據採集以及通訊。可攜式計算機提供穩定可靠性能、具備高防護性(防塵、防水)、長續航能力、適應高低溫等應用特點,為航天航空事業在戶外工作時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中國航空航天針對在戶外的工作時,需求建立一個臨時移動監測站或應急指揮中心,這時,可攜式計算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為了更為方便計算機進行圖形和數據分析,實現多畫面的交互式工作時,往往需求一機多屏工作。
這時三屏工控機具有非常大的應用優勢,三屏機集成第三方的軟體與硬體,可以作為個移動性伺服器,快速搭建戶外應急指揮中心,為戶外搜救工作提供快速響應工作。
應用於戶外應急指揮中心的三屏工業計算機
17.3英寸三屏工控機集成了高性能處理器,支持較大內存、固態硬碟。具有豐富的I/O接口,在顯示上,3個出色的高亮度液晶顯示屏,在分辯率上,3個17.3寸顯示支持1920*1080顯示,亮度可達1000nit,陽光下可視。實現多畫面的交互式應用,配合出色的性能,搭載高容量電池,另外配有備用電池,方便客戶快速搭建多種應用場景。
三屏工控機採用鎂鋁合金機箱結構,使它能夠適應各種複雜的工作環境,為可攜式電腦的應用提供了更具成本效益、持久的、多功能的標準平臺。可以在各種工業環境如電信現場服務、數據採集和測試應用程式。
嫦娥五號的成功背後,得益於中國強有力的科研團隊,也有完善的搜救工作團隊以及中國多家高校與企業參與,我相信中國的航天事業工作者以嚴慎細實工作態度,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風,將取得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