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標品牌專題丨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如何轉型為區域公用品牌

2020-12-14 騰訊網

自2004年率先開啟農業品牌化研究以來,胡曉雲老師及團隊成員十多年來一直持續開展地標品牌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

2019年,胡老師受農業農村部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委託,開展「中國地理標誌農產品品牌化研究課題」。日前,胡老師團隊一行赴北京與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地標處處長孫志永深入交流課題研究情況,並與中國首部地理標誌紀錄片《源味中國》導演及團隊深入溝通中國地標農產品的影像化傳播。

鑑於各地區對地標品牌化建設的困惑,本公眾號特推出地標品牌專題,以團隊十幾年在理論研究與實踐方面的成果與經驗,為各地保護與建設地標品牌提供理論與實踐指導。

本文是地標品牌專題的第十篇文章,題目為《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如何轉型為區域公用品牌》,重點闡述區域品牌、區域公用品牌的區別,以及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如何轉型為區域公用品牌。文章來源於《國際品牌觀察》雜誌2019年第11期。

如前文所述,藉助品牌化(branding)運營,進一步保護並發展地理標誌產品的生命,提升其價值,創造持續的品牌影響力與獨特生命力,成為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獨特價值的品牌等理念,相關部門在2004年便形成了共識。

但如何實現地理標誌產品向品牌的有效轉型?隨著品牌消費、品牌競爭、品牌經濟時代的到來,這是一個迫切需要破題的問題。因此,2004年之後的十多年間,各方人士也在理論、實踐、政策提出等方面進行努力並有了重要突破。在理論方面,2007年,胡曉雲在其《中國農產品的品牌化——中國體徵與中國方略》中提出「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概念強調根據農產品特別是地理標誌農產品的特點,打造區域公用品牌;在政策制定方面,2014年,農業部《中國農產品品牌發展研究報告》採用了「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等相關概念及理論內核,提出「品牌是現代農業的核心標誌」、「農業區域公用品牌……需要農業部門統籌規劃、主導推動,打造代表我們國家現代農業水平的國家品牌。」等觀點與舉措;2017年,中央1號文件首次提出「推進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建設」,同時提出要「開展特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範,建設一批地理標誌農產品和原產地保護基地。」「支持地方以優勢企業和行業協會為依託打造區域特色品牌,引入現代要素改造提升傳統名優品牌。」等具體措施。

一、區域品牌

(一)區域品牌的不同界定

(1)產品競爭時代的界定

關於區域品牌的概念辨析,在過去產品競爭時代,多數業內人士,將其理解為「產品在某區域銷售」,與全球品牌(國際品牌)、全國性品牌形成比較。實際上,這裡所指的「區域品牌」,是「區域性品牌」,指產品只在某區域銷售並形成區域市場的品牌。

(2)區域競爭時代的界定

在區域競爭時代,區域品牌有了新的解讀。區域品牌指的是什麼?區域品牌包括哪些類型?從下表中可見,許多學者、專家曾對其做過研究與解釋。從1999-2018年間,有關管理學、營銷學、經濟學、傳播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文獻中可見,各有千秋,但也可梳理出基本傾向於地理區域帶來的聯想,大部分從品牌聯想、品牌識別出發。有的是研究行政區劃定義下的區域品牌,更多的是從產業集聚品牌出發進行探討。但對區域品牌的概念、區域品牌的類型分析則莫衷一是。

表1 區域品牌代表性概念梳理

(二)區域品牌的界定

藉由上述學者的相關理論研究成果,根據近二十年來對於各種品牌類型的研究與實踐,我認為,用最儉省的表述,可以如下:

區域品牌,指的是人們對一個區域整體、區域產業、區域產品等的印象、認知及其評價。也即是人們或消費者與一個區域整體、區域產業、區域產品等之間的相互關係。區域品牌與普通的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的關鍵性差異,是區域品牌具有「準公共品」特徵,對區域整體、區域產業、區域產品形成直接的品牌影響,能夠使區域產業、區域產品與區域整體達到共同發展。

從上述概念可見,區域品牌並不是當年單純的產品競爭時代指的產品在某區域銷售。

圖1 各種不同的區域品牌案例

如圖1所示,品牌方通過品牌命名與品牌logo及消費體驗,讓一個區域整體、區域產業、區域產品等與消費者建立關係,讓消費者對其產生印象、認知、評價,這就是區域品牌。如果沒有產生印象、認知、評價,建立關係,那麼,它們只是一個城市、一個產業、一個產品而已,不是一個品牌,也不是一個區域品牌。而圖1的各個,都代表著一個區域品牌,是區域整體形象、區域產業發展、區域產品品質的價值外化與信用體系。

隨著區域品牌建設的發展,從空間也可以打造品牌的理念與實踐開始,區域品牌已經呈現出了複雜的結構關係,包含著多種區域品牌類型。

二、區域公用品牌

(一)區域公用品牌的特徵

根據是否具有公共性、具有何種程度的公共性為標準,區域品牌可以分為兩大類:區域公共品牌、區域公用品牌。

公用,英文表述為public\communality\for public use等,指共同分享、共同使用。在英文有關葡萄酒產業、區域產業品牌、強調產品共性與品牌個性等相關文獻中可見,行文強調的重點不在「public」,而在使用「public use/share」的同時,部分文獻也使用「commonality」一詞。因此,區域公用品牌是基於特定地理區域範疇,由產業集群、產品類別等形成的,由行業協會組織擁有並運營品牌,由區域範疇之內的產業相關企業與個人多主體共同創建、共同使用、共同享受品牌帶來的利益,由多主體在行業協會組織等主導下實現共同的品牌建設的品牌。

此類品牌的商標所有權、經營權、使用權分離,品牌所有權屬行業協會等運營組織所有,品牌使用權由行業協會等組織授權符合標準的產業、產品生產經營者使用。區域公用品牌針對的更多是產業品牌、產品品牌等生產經營領域,只有區域內相關的行業協會等組織擁有品牌所有權,只有區域內獲準授權者才能共用、共建、共享的品牌。對區域公共性的影響,是通過產業發展、產品形象等形成的,而非直接的區域公共性政務服務,因此,區域公用品牌具有公用性、共建性、共享性,但在其「公共性」方面,最多只能成為「準公共品」,但不能與區域公共品牌的「公共性」、「公益性」相提並論。

(二)區域公用品牌的類型

1、基於特定地理區域範疇之內,以特定區域內的產業集聚為基本前提,以特定區域內的產業集群為基準的區域公用品牌——區域單一產業品牌

(1)品牌類型。多為區域產業品牌,品牌的形成大致分兩種不同的情況:

有的品牌,基於特定地域原有的產業資源稟賦(特殊物種、特殊工藝、特殊自然條件等)進行發展與再造,屬於有中生有的品牌,如永康五金;有的屬於後天創造的品牌,與特定區域的原有產業自然稟賦、人文因素並無天然關聯,如嵊州領帶等。

(2)品牌註冊。此類區域品牌,有的註冊為商標,有的並不註冊商標,因此,存在著虛擬、實有並存的現象。

有的品牌,是基於社會公眾及消費者對產業印象、認知與評價的虛擬品牌,在法律上並沒有相關的商標註冊與保護;嚴格意義上,還不是一個具有法律保護的品牌。

有的品牌,以行業協會組織牽頭註冊並擁有相關集體商標或證明商標。

有的品牌,擁有特殊的地理產品保護標誌、行業標誌等,具有一定的法律保護與約束。

(3)品牌識別。基本以「區域名稱+產業類別名稱」作為品牌命名。如「永康五金」、「嵊州領帶」、「廣東陶瓷」等。

(4)品牌運營主體。行業協會組織等。由其進行品牌註冊、品牌運營與授權管理、標準控制等,由入會企業進行產品生產與工藝、技術等的投入與經營。

(5)品牌歸屬。屬於行業協會組織等,由協會授權區域內符合相關標準的生產經營者共同使用商標、共同責任、共同分享品牌利益。

此類區域品牌多為區域公用品牌。品牌體現出區域性、公用性、商標所有與商標使用分離性等特徵。但它並不具有區域公共性特別是區域公共性政務服務性質,行業協會可以拒絕不符合標準的生產經營者使用品牌。當然,當品牌強大,將對區域經濟發展、區域形象產生正向作用。

圖2 區域公用品牌——區域單一產業品牌

(永康五金——集體商標)

圖3 區域公用品牌——區域單一產業品牌

(好客山東旅遊品牌——普通商標)

2、基於特定地理區域範疇之內,以特定區域內特定的自然資源(環境、物種等)與人文因素(文化或工藝特色等)為基礎,以產品品類劃分為基準,並多以證明商標註冊的區域公用品牌——區域單一產品品類品牌。

(1)品牌類型。此類品牌基本以地理標誌產品的特色物種、特色自然生態環境、特色人文因素(工藝等)為基礎,形成單一產品品類的區域單一產品品牌。如煙臺蘋果、西湖龍井等。

(2)品牌註冊。一般由行業協會、事業單位等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3)品牌識別。以「產地名稱+產品品類名稱」作為品牌命名。

(4)品牌運營主體。由經過行業協會組織授權,由特定地理區域內、基於特定區域文化或工藝特色、達到相關標準的生產經營者使用。

(5)品牌歸屬。行業協會組織擁有商標所有權與運營權,協同政府推動與引導,授權區域內符合產品標準的生產經營者共同使用商標,共同責任、共同分享品牌利益。

此類區域公用品牌,體現出品牌範疇區域性、品牌資源公共性、商標使用公用性(協會成員)、商標所有與商標使用分離性等特徵。但它不具有直接的區域公共性特別是區域公共性政務服務性質,行業協會可以拒絕不符合標準的生產經營者使用品牌。當然,當品牌強大,將對區域經濟發展、區域形象產生正向作用。

圖4 區域公用品牌之一——區域單一產品品牌

(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圖5 區域公用品牌之一——區域單一產品品類品牌(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3、基於特定地理區域範疇之內,以區域內的自然資源、人文因素、產業、產品、生產經營者綜合劃分為基準,並以集體商標註冊的區域品牌——區域產業整合品牌

(1)品牌類型。以全區域內的涉農全產業、全品類、合格生產經營者劃分為基準,註冊為集體商標的區域品牌。

圖6 區域公用品牌之一——區域農業全產業全品類品牌(集體商標)

(2)品牌註冊。一般由行業協會註冊為集體商標。此類品牌過去沒有,經過我國的探索並取得了有效的進展。以「麗水山耕」品牌為代表。這是屬於麗水市特定地域範疇內,基於麗水特定區域文化或工藝特色,以麗水農業全產業、全品類、麗水市區域內相關生產經營者為生產主體的區域品牌。

(3)品牌識別。以能夠表現其品牌特徵的品牌命名。也可以採用「產地名稱+品類名稱」的命名辦法。

(4)品牌運營主體。行業協會為主,協同政府、企業、合作社、農戶等合格的生產經營者共同運營。

(5)品牌歸屬。協會擁有商標所有權與經營權,協同政府推動與引導,授權合格的生產經營者共同使用商標、共同責任、共同分享品牌利益。

此類區域品牌不僅側重於區域性,有特定區域的範疇劃分,更有加入相關產業協會的生產主體——協會成員,被相關協會授權使用商標。

從表1可知,以往,有關區域品牌的概念相對比較模糊,也基本沒有清晰區分區域公共品牌與區域公用品牌,因此,我們經常會在一個文本中見到「公共」與「公用」兩個詞彙通用的情況。事實上,由於是否具有、何種程度具有公共性及其公共性政務服務的行政性質問題,應當區分「公共」與「公用」不同的品牌性質、不同的公共程度。而「區域公用品牌」並不一定具有「公共性及其公共性政務服務」特徵,它更多體現的是產業特徵、市場特徵。

三、轉型區域公用品牌

獲得更好的保護與發展

地理標誌產品應當實現向區域公用品牌的轉型,以獲得更好的保護與發展。用品牌化的方式獲得雙重信用背書,進一步順應品牌消費時代,獲得消費者忠誠消費。

(一)根據地理標誌產品特徵,選擇單一區域公用品牌類型

單一區域公用品牌,包括單一品類、單一產業的區域公用品牌,即是上述的第一、二種區域公用品牌類型。該品牌類型基於特定地理區域範疇之內,以特定區域內特定的自然資源(環境、物種等)與人文因素(文化或工藝特色等)為基礎,以單一產品品類劃分為基準,並多以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

經過許多年來有關地理標誌產品的登記、註冊、保護、發展和「一村一品」、「一縣一品」等相關推廣活動的開展,我國各地已經擁有了眾多規模化、標準化、品質保障相對完善、市場反應相對穩定的地理標誌產品。這些地理標誌產品具有如前述的十大基本特徵、四大核心特徵,因此,創建或重塑區域公用品牌的基本前提條件已經具備,但由於過去沒有經過系統的品牌化運營,尚未提升、轉型為區域公用品牌。

以利用已有的資源稟賦,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益的方式進行品牌化發展為宗旨,地理標誌產品可以選擇單一品類的區域公用品牌類型進行品牌化經營。

基於地理標誌產品的單一品類、單產業的區域公用品牌突破模式,強調在一個區域選擇一個優勢顯著的單一產品品類基礎上的單一產業、單一產品品類進行品牌化突破。這與之前日本推的「一村一品」,我國農業部推的「一村一品」、商業部推的「一縣一品」(電商特產)強調在一個區域發現、挖掘、壯大一個特色優勢產品或產業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一村一品」、「一縣一品」強調的重點是將一個村、一個縣的特色產業化「單產業突破」的區域公用品牌,更強調將一個區域中特色顯著、具有一定產業規模的單一品類、單一產業的特色品牌化。並以該品牌化的單一產業延伸、價值延伸,支撐起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甚至成為一個區域的形象表徵。

(二)進行系統的符號化表達,註冊相應商標,獲得有效法律保護

農業農村部背書的地理標誌農產品與原質監局背書的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均屬於「部門規章」制度下的保護體系背書產品。雖然地理標誌農產品也在2018年開始實施「中歐地理標誌互認」,但互認的數量與已有的地理標誌產品相去甚遠(2018年互認了100個,2019年將互認100個;截止目前,全國登記、保護的地理標誌農產品已有2594個)。單純依靠「部門規章」保護的產品,還不能夠構成全球市場範圍的有效法律保護。

因此,中國地理標誌產品應當在目前登記的文字名稱(極少的地理標誌產品有圖形標誌)的前提下,進行識別度、記憶度、國際化認知等更高效的圖形標誌設計與系統性符號化表達,並將其註冊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或國際商標,以獲得其在國內外市場的有效法律保護。如此,當地理標誌產品被假冒、被侵權時,能夠拿起更有力的法律武器,形成更廣泛的、更強的智慧財產權有效保護機制。

具體措施,可以繼續根據2004年的相關文件,落實兩部委之間的有效協同關係,並進一步構建在新的市場機制、新的國際競爭範疇下的新型協同關係,把地理標誌農產品(農業農村部背書)、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原質監局背書)作為擁有「部門規章」背書的、一定範疇的智慧財產權,進一步實施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與國際商標註冊與保護,讓地理標誌產品在商標保護的基礎上,以品牌的方式運行。

(三)進一步構建與現代消費者的關係,形成真正具有品牌粘性的消費關係

大量的地理標誌產品都是區域性消費產品,多數的地理標誌產品均流連或徘徊在傳統而老舊的利益訴求點、訴求方式上。事實上,多數的地理標誌產品與現代消費者特別是九零後、零零後等「X世代」的消費者距離甚遠,甚至如同完全存在於不同的星球世界。與工業品等其它消費品品牌一樣,如果中國地理標誌產品沒有能夠與「X世代」消費者構成品牌關係,那麼,地理標誌產品將只能偏安一隅,無法推向更廣闊、更具溢價可能的國際市場與新生代市場,甚至將越來越縮小其消費市場,最終導致稀缺物種、傳統工藝瀕臨滅絕的後果。因此,中國地理標誌產品應當通過構建與現代消費者的關係,形成新型的、真正具有品牌粘性的消費關係,才能真正得到保護、發展,提升,並延伸到更有價值的、更廣闊的消費市場。

(四)深入挖掘區域特色價值,提升地理標誌產品的品牌溢價

地理標誌產品以區域為根本特徵,區域公用品牌也以區域為根本特徵。深入挖掘區域特色價值,才能夠提升地理標誌產品轉型為區域公用品牌的品牌溢價。

如鹽池灘羊,2005年6月,獲得國家工商局商標局的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並在此後的品牌傳播和推介中使用這一商標。近十年的時間裡,該商標授權給區域內眾多養殖戶、合作社和企業使用,並形成了區域市場的消費認知和品牌影響力。2008年獲寧夏著名商標,2010年獲中國馳名商標,2013年為寧夏最具公信力商標。但該地理標誌產品的品牌影響力與品牌溢價,並沒有能夠得到更高、更廣泛的提升,消費也局限於區域市場。

2015年,鹽池灘羊進行品牌戰略規劃,充分抓取了該地理標誌產品在六個方面的區域特徵:氣候難得:鹽池地區冬長夏短,春遲秋早,晝夜溫差大,冬季不太冷,日照充足,熱量資源豐富,蒸發量為降雨量的8-10倍,有利於牧草營養和能量的積蓄;鹼水難得:鹽池草原鹽湖環繞,水中碳酸鹽、硫酸鹽、氯化物多,硫磷鈣等礦物質含量豐富,為鹽池灘羊提供天然的弱鹼性飲用水,有利於均衡肉質營養;飼草難得:在鹽池縣草原,生長著175種之多的優質牧草,其中有115種中藥材。這些牧草不僅提供營養,也增強鹽池灘羊體質,改善肉質;羊種難得:作為鹽池縣特有的肉羊品種,鹽池灘羊外形和肉質特色鮮明,毛股天然捲曲,可生產灘羊裘皮;肉質細嫩,無腥羶味,脂肪分布均勻,含脂率低,營養豐富;育養難得:鹽池灘羊一年繁育一胎,一胎一般只生一隻羔羊,需農牧民小心呵護,精心養殖;產量難得:因上述各種難得,而導致其產量不高,年出欄量少,市場供不應求。通過提取以上六個方面的特定區域特徵,提煉品牌的核心價值訴求:「鹽池灘羊,難得一嘗」,彰顯了產品的區域獨特性和稀缺性。

同時,在保留原商標、延續原無形資產的前提下,以鹽池灘羊的獨特外形為基礎,以產品名稱為創意起點,重新為品牌創製超級符號,塑造差異化的品牌形象,豐富品牌符號體系。超級符號用「鹽池灘羊肉」五個漢字勾勒鹽池灘羊的特有形象,凸顯了鹽池灘羊腿短、尾大、毛卷的品種特徵,彌補了商標識別度不高的問題。在圖形中,以印章的形式加印寧夏兩字,體現品牌的區域性特徵,藉助區域的信用背書價值。

圖7 鹽池灘羊商標及獨特核心符號設計

繼而,以品牌符號創製為契機,對鹽池灘羊整體的品牌形象和包裝體系進行升級和重塑,形成統一的品牌形象、品牌調性,傳達統一的品牌價值,提升鹽池灘羊的品牌溢價能力;根據羊身上不同部位的羊肉在品質上、口感上和烹飪方法上的差異,設計不同色系的包裝、開發不同烹飪方式的產品(如法式小羊排),以更好地對接消費認知與消費體驗,提升品牌溢價。

圖8 鹽池灘羊商標及獨特核心符號設計的包裝呈現

構建品牌識別之後,緊鑼密鼓,拍攝品牌形象片,藉助社群營銷,實施KOL傳播和全網傳播。2016年,鹽池全縣共有灘羊養殖戶8500戶,飼養量305萬隻,規模養殖場320個,全縣登記註冊灘羊養殖加工企業39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508家。2016年9月,鹽池灘羊得以進入G20杭州峰會國宴。2016年底,鹽池灘羊產值6.8億元,佔鹽池縣農業總產值的48.57%。2017年,在市場上供不應求,且羊肉溢價空間得到了飛躍式提升,體現了產業扶貧、品牌扶貧的精準扶貧價值,並得到「2017年世界地理標誌大會」全網網友的支持,成為運用地理標誌產品精準扶貧十大典型案例,是利用品牌化運營,深入挖掘區域特色價值,提升地理標誌產品的溢價,實現品牌化提升的典範。

參考文獻及文件:

[1]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農業部(工商標誌【2004】第200號),《關於加強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與商標註冊工作的通知》,2004年12月7日.

[2] 胡曉雲等著,《中國農產品的品牌化——中國體徵與中國方略》,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

[3] 農業部市場信息司(現農業農村部市場信息司),《中國農產品品牌發展研究報告》,2014年12月3日.

[4] 農業部市場信息司(現農業農村部市場信息司)張合成司長,《中國農產品品牌發展研究報告》新聞發布會,2014年12月3日.

[5]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2016年12月31日.

[6] 麥可·波特著,陳小悅譯,《國家競爭優勢》,華夏出版社, 2002年版.

[7] 菲利普·科特勒等著,翁瑾、張惠俊譯, 《地方營銷》,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8] Kotler P, Gertner D. Country as brand,product, and beyond: A place marketing and brand management perspective[J].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2002, 9(4):249-261.

[9] Rainisto S K. Success Factors of PlaceMarketing: A Study of Place Marketing Practices in Northern Europe and theUnited States[J]. Helsink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3, 4(4).

[10] 蔣廉雄, 朱輝煌, 盧泰宏,《區域競爭的新戰略:基於協同的區域品牌資產構建》, 《中國軟科學》,2005(11).

[11] 楊建梅, 黃喜忠, 張勝濤, 《區域品牌的生成機理與路徑研究》,《 科技進步與對策》,2005, 22(12).

[12] 胡大立, 諶飛龍, 吳群,《企業品牌與區域品牌的互動》,《 經濟管理》,2006(5).

[13] Allen G. Place Branding: New Tools forEconomic Development[J]. Design Management Review, 2010, 18(2).

[14] 董雅麗, 白會芳,《 論區域品牌的形成機制》,《 科技管理研究》, 2007, 27(8).

[15] 徐鵬, 趙軍,《產業集群的區域品牌資產增值研究》,《 中國科技論壇》,2007(8).

[16] 孫麗輝, 畢楠, 李陽等,《 國外區域品牌化理論研究進展探析》,《 外國經濟與管理》,2009, 31(2).

[17] 榮麗, 劉迅,《企業集群升級中的區域品牌塑造分析》,《 企業經濟》,2011(5).

[18] 寧夏日報,《鹽池灘羊列入全國十大富農商標案例 農民人均純收入來自灘羊產業》,2017年6月22日.

文章來源:農業品牌研究院

芒種品牌管理機構,是一家專注於農業領域品牌研究、戰略規劃、市場營銷、傳播推廣等以品牌化為引領的一站式服務公司。

公司背靠國內資深品牌專家團隊,引領中國農業品牌建設聯盟,深耕品牌農業、播種農業未來,著眼於農業品牌化進程,開展理論研究、戰略規劃、符號設計、影像視頻、電子商務、質量追溯、行業傳播等全方位品牌管理諮詢服務,打造農業品牌化產、學、研、用一站式服務平臺。

目前,團隊成員已先後開展了麗水山耕、巴味渝珍、長白山人參、天賦河套、一座保山、煙臺蘋果、煙臺海參、慶安大米、鹽池灘羊肉、武功獼猴桃、萬榮蘋果、武當道茶、江華苦茶、梁平柚、周至獼猴桃、戶縣葡萄、象山柑橘等上百個地方農業區域公用品牌的頂層設計。

相關焦點

  • 地標品牌專題丨中國地理標誌產品的品牌化適用路徑
    日前,胡老師團隊一行赴北京與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地標處處長孫志永深入交流課題研究情況,並與中國首部地理標誌紀錄片《源味中國》導演及團隊深入溝通中國地標農產品的影像化傳播。 鑑於各地區對地標品牌化建設的困惑,本公眾號特推出地標品牌專題,以團隊十幾年在理論研究與實踐方面的成果與經驗,為各地保護與建設地標品牌提供理論與實踐指導。
  • 地標品牌專題丨開篇:關於地理標誌農產品品牌化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
    日前,胡老師團隊一行赴北京與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地標處處長孫志永深入交流課題研究情況,並與中國首部地理標誌紀錄片《源味中國》導演及團隊深入溝通中國地標農產品的影像化傳播。 鑑於各地區對地標品牌化建設的困惑,本公眾號特推出地標品牌專題,以團隊十幾年在理論研究與實踐方面的成果與經驗,為各地保護與建設地標品牌提供理論與實踐指導。
  • 地理標誌產品商標和認證,與區域公用品牌的關係
    關於品牌、商標和認證的簡要回顧從2000年開始,證明商標、集體商標註冊和地理標誌認證數量迅速增長。近年來,隨著區域公用品牌運動的蓬勃發展,商標的註冊和地理標誌認證呈現狂飆突進的現象。迄今為止,工商總局、質檢總局、農業部三個部門共批准了8500多項地理標誌產品商標和產品產區認定。
  • 地標品牌專題丨發現多重文脈價值 創造獨特文脈品牌
    日前,胡老師團隊一行赴北京與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地標處處長孫志永深入交流課題研究情況,並與中國首部地理標誌紀錄片《源味中國》導演及團隊深入溝通中國地標農產品的影像化傳播。 鑑於各地區對地標品牌化建設的困惑,本公眾號特推出地標品牌專題,以團隊十幾年在理論研究與實踐方面的成果與經驗,為各地保護與建設地標品牌提供理論與實踐指導。
  • 蒲江三大地標品牌再次進入2020中國區域品牌價值榜單前50強
    「2020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 線上發布活動 5.10日,由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中國資產評估協會主辦,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新華網等機構聯合在北京舉行了「2020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線上發布活動
  • 以地理標誌為依託 大力發展品牌農業
    (記者 李鈞)品牌化是農業現代化的標誌,是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抓手。作為農業現代化的核心標誌,農業品牌化是我市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不可逾越的階段,地理標誌是發展品牌農業的重要依託。來自民建淮南市委員會的政協委員說,淮南地處江淮沃土,四季分明,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農業資源,地理標誌產品優勢突出。多年來,我市重視地理標誌農產品的申報,現已有八公山豆腐、潘集酥瓜、馬店糯米、淮南麻黃雞、店集貢米、鳳臺淮王魚、鳳臺平菇共7個地理標誌農產品,初步形成「淮」字特色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系列。除此之外,淮南還有板橋草蓆、皖西白鵝、曹庵草莓等特色農產品。
  • 2020年中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品牌精析!
    權威性特點最多的5個果品類 「農產品地理標誌」品牌目前,被認定為「一村一品」示範村鎮、「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的同時,又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19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並且上榜「2019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榜單的果品類「農產品地理標誌」品牌有如下5個:圖表13:權威性特點最多的5個果品類 「農產品地理標誌」品牌
  • 「春雷計劃」重啟半年 全國多長出1000個區域公用品牌
    半年來,20個省市、2000個產業帶,和阿里巴巴一起實現「數位化」突圍,全國也多長出1000個區域公用品牌。「地理標誌產品」也被稱為「區域公用品牌」。涪陵榨菜、北京烤鴨、西湖龍井、寧夏枸杞、天津麻花、煙臺蘋果都是響噹噹的區域公用品牌。
  • 我省7個地理標誌農產品品牌估值超百億元
    本報訊 (記者 田得乾) 登記保護地理標誌農產品64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36個;柴達木枸杞、樂都大櫻桃等7個地理標誌農產品品牌評估價值108.62億元……近年來,我省結合創建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範省,著力完善和強化地理標誌農產品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 德州樂陵發布「樂膳好食」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8月30日,德州樂陵市召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為「樂膳好食」品牌揭牌,並為首批十家授權企業授牌。 據了解,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是區域農產品的代言,是特定農產品的一張經濟名片,具有超越一般品牌的經濟和社會效應。統一品牌引領,將有利於形成合力,集中優勢資源,大大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邁向區域產業集群發展的新階段。
  • 南寧市地理標誌商標品牌亮相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
    原標題:我市地理標誌商標品牌亮相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記者從南寧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在近日舉行的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上,廣西順來茶業有限公司獲2020中華品牌商標博覽會金獎,南寧市市場監管局獲2020中華品牌商標博覽會貢獻獎。
  • 我省7個地標產品上榜國家區域品牌價值評價50強
    我省7個地標產品上榜國家區域品牌價值評價50強 2015年12月29日 16時44分
  • 培育打造地理標誌品牌 助力地方特色產業發展- 四川省人民政府
    近年來,涼山州深入開展地理標誌產業精準扶貧工程,以地理標誌保護和發展工作為抓手,圍繞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做強品牌力量,將地理標誌保護、運用和發展與四川省「三品一標」農產品品牌建設、「四川扶貧」公益性集體商標標識創建、「大涼山」優質特色農產品品牌塑造結合起來,做特做優涼山州區域公共品牌,不斷提升涼山州地理標誌產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 首屆中國地理標誌產品活力指數評選啟動
    為助力扶貧攻堅,提升地標產品活力,2020年7月10日,南方二八九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攜手浙江天下網商網絡傳媒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地理標誌產品活力指數」評審活動啟動儀式(以下簡稱「地標產品活力評審」)在廣州289藝術園區舉行。
  • 涼山州地理標誌商標品牌榮獲2020中華品牌商標博覽會金獎
    2020年12月5日至7日,在江西南昌舉行的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商標博覽會上,我州會理縣綠釉陶瓷研究所和色彩四川會理果果果業有限責任公司榮獲2020中華品牌商標博覽會金獎。州市場監管局已連續多年組織企業參加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
  • 「綠水 青山 金蘋果」——河北內丘富崗蘋果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舉行
    圖為「綠水 青山 金蘋果」內丘富崗蘋果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啟動儀式現場。 圖為「綠水 青山 金蘋果」內丘富崗蘋果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現場。
  • 統一標識、加強品牌包裝,東港草莓推出直接有效的區域公用品牌保護...
    目前,區域公用品牌的時代已經來臨。一直以來,區域公用品牌都有著無可替代的區域整合力與區域聯動力,因此打造區域公用品牌對品牌農業發展意義重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品牌的管理和保護上,在加強產品質量安全提升上,確保區域品牌經久不衰上的作為還是有限的。
  • 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制度引領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
    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制度引領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03 14:42 星期四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維 在近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品牌農業神農論壇
  • 新疆「奇臺麵粉」以區域公用品牌亮相央視 激發動力受關注
    近日,「奇臺麵粉」通過「中國麥鄉 ·天山孕育」區域公用品牌亮相中央電視臺,讓「奇臺麵粉」形成「符號化」傳播趨勢,在全國市場上提升競爭力,吸引更多的經銷商、創業者等投資人群和消費人群的關注,從而擴大銷售渠道,帶動全縣農業經濟產業鏈發展。
  • 泰山板慄:2020地標保護工程項目助力品牌發展升級
    「下一步,將圍繞打造泰安市農產品地標區域公用品牌這一中心,重點培植泰山板慄等一批特色農產品品牌。加大政策、資金等配套扶持力度,加強泰山板慄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推廣綠色、有機生產等實用技術,加快泰山板慄產業化進程。」在第十八屆農交會期間,泰安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姜士科就泰山板慄品牌進行專題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