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體育場館運營如何突圍?體育智慧化應用場景悄然興起

2021-01-03 網易

  

  摘要

  廣東能否探索出體育場館升級改造與運營轉型的「廣東經驗」?

  公眾號 | 體育經理人

  來源 | 21世紀經濟報導

  「網球是一項心理運動,我想沒有球迷會讓比賽變得更加艱難。」現世界排名第三的奧地利網球名將多米尼克·蒂姆在今年美國網球公開賽開賽前曾對媒體表示,「誰能更好地適應特殊情況,誰將笑到最後」。受疫情影響,今年8月31日至9月13日舉行的美網首次採用全程「無觀眾」形式進行。

  在國內,今年夏季率先在廣東東莞複賽的CBA也在初期採用了空場比賽模式,現場由「雲掌聲」和觀看比賽網絡直播的球迷實時畫面形成的「雲觀眾」營造主場氛圍。

  在全球賽事因疫情停擺、延期、空場的形勢下,伴隨著「網際網路+」賽事、VR直播興起以及大眾健身意識提高,不僅僅是運動員需要調整比賽節奏乃至職業規劃,各大體育場館也面臨著運營模式的轉型升級壓力。專業體育場地如何在後疫情時代尋求新的運營機遇?作為體育大省,廣東能否探索出體育場館升級改造與運營轉型的「廣東經驗」?

  對此,12月25日、26日舉行的珠江體育場館論壇、2020體育教育創新發展論壇上,業界專家、投資方代表分別從場館建設、場館運營、體育培訓等角度,提供了有建設性的答案。

  國家體育總局經濟司副司長彭維勇在論壇上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在盤活存量上下功夫,「用好」現有的體育場館設施,把現有場館打造成以競賽表演為核心內容的體育產業的新高地,把體育場館打造成促進全民健身、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滿足人民群眾更美好生活嚮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新陣地,把體育場館打造成為展示中國體育文化,弘揚傳播體育中華體育精神的新平臺。

  他還建議廣東「要在場館競賽表演業方面打造自己的賽事IP,培養更多的賽事品牌,形成廣東特色的賽事文化,培育更多賽事主體。」

  01

  建設好「家門口」的體育設施

  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健康成為人民日常生活的「剛需」,全民健身、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對體育場館公共性與服務性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國體育場地共有354.44萬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08平方米。然而,不少業內專家在論壇現場表示,全國超過90%的場地利用率較低。

  後疫情時代,面對井噴的健身需求,社會各方如何讓更多公眾共享體育基礎設施?

  2020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 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簡稱《意見》),要求提升體育場館建設運營水平,推廣公共體育場館平戰兩用改造,在公共體育場館新建或改建過程中預留改造條件,強化其在重大疫情防控、避險避災方面的功能。新建居住小區要按照有關要求和規定配建社區健身設施,對於既有居住小區則要緊密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統籌建設社區健身設施。

  

  彭維勇提出,「體育場館要成為全民健身的陣地,也要成為繁榮賽事表演業的重要支撐」,結合目前國內體育場館發展情況以及總結國際上流行的趨勢來看,未來體育場館將向小型化、專業化、舒適化、便捷化和安全化等方向去發展。

  從區域層面看,廣東在體育設施建設上走在前沿。截至2019年,建有體育場地設施數量28.64萬個,比2018年增長8.93%,位居全國前列;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55平方米,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2020年8月,廣東發布《廣東省體育強省建設實施綱要》(簡稱《綱要》),要求因地制宜配置公共體育設施,重點建設健身步道、社區體育公園、公眾健身活動中心、中小型體育場館、戶外多功能球場等便民利民的公共體育場地設施。

  據統計,廣東累計建成群眾身邊的社區體育公園共2318個。全省公共體育場館全面向社會開放,15分鐘健身圈基本形成。其中,社會足球場地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截至今年9月,全省建有社會足球場地共3065塊。

  關於社區足球場的建設,彭維勇坦言,目前國內社會足球場的建設距離足球強國還有很大差距,因此國家未來將會更多支持社會足球場、校園足球場、社區球場的建設。與此同時,也將會充分利用城市周邊的土地、舊廠房的更新改造、商業綜合體的轉型,打造更多的體育設施,滿足老百姓的需求。

  此外,《綱要》還提出提升存量公共體育設施品質,建立公共體育設施共建共治共享機制,加大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和學校場地設施開放力度。將於2021年於汕頭舉行的亞青會便充分利用現有設施,22個計劃使用的場館中有20個為現有場館,並計劃在賽後繼續承擔全民健身、重要文體活動等功能。

  如彭維勇所言,賽事只是場館全生命周期運營的第一項,建設規劃要以運營為主,統籌賽事需求,注重運營效率,針對不同群體的健身需求實現「分層次」開放。

  02

  將智慧應用引進體育場館

  疫情期間「線上居家健身」成為潮流,這對於依賴「線下運動」消費的體育場館運營既是挑戰,也是加快數位化、智慧化轉型的機遇。

  今年12月發布的《2020抖音體育生態白皮書》統計,78.4%的體育從業者認為體育組織將增加資金並加大投入推進數字轉型。同時,分別有89.3%和82.9%的從業者表示提升數字媒體粉絲體驗或創建數字資產並實現盈利是體育行業最佳增收機會。

  以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興技術正悄然掀起一場體育場館的智慧化變革。

  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BSD 設計所副所長劉康宏在論壇演講中提到,智慧場館的目標首先是確保安全,提升效率,節省能源,同時優化服務。他強調,5g時代的體育場館是實體與孿生數字資產的結合,建構統一的施工圖,為智慧應用創造場景。

  

  順應「網際網路+」的發展趨勢,《意見》指出,公共體育場館管理運營方要積極執行場館信息化建設標準規範,建立完善預約制度。同時要求推進「網際網路+健身」,依託現有平臺和資源,委託專業機構開發基於PC端、移動端和第三方平臺的國家社區體育活動管理服務系統,集成全國公共健身設施布局、科學健身知識、社會體育指導員情況等內容,實現健身設施查詢預訂、社會體育指導員諮詢、體育培訓報名等功能。

  劉康宏認為,健身是未來智慧場館建設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場景,場地預定、課程預訂、教練預訂、在線支付、籤到打卡和健康監測等一系列內容,其實都包含在智慧場館當中。

  在劉康宏提出的智慧場館設計中,從門票管理層面的「三維訂票系統」,到場館導航,場館內交互體驗,再到餐飲與特許商品售賣,支持現場社交媒體分享的流量技術,以及媒體回放轉播中的VR效果等等,都將是未來我國可投入智慧化運營的應用場景。

  根據他的設想,藉助智慧設施,原來在室內難以實現的場景都將變得「非常可能」,並藉助其背後的大數據分析,從而形成針對每個人定製化服務。

  彭維勇亦認為,要把包括通信系統、高科技管理系統、來訪系統、照明系統、網絡覆蓋等在內的最先進的技術應用到智慧體育場館的建設中。

  03

  打造城市體育服務綜合體

  伴隨著城市的發展、擴容,人們對於體育場館的定位也逐漸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運動和健身功能,成為了城市自然與人文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多位業內專家均在論壇演講中表示,體育場館的建設、改造與開發應與城市治理的需求相結合。

  哈爾濱工業大學體育建築工程設計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羅鵬認為,國際上許多城市的體育場館和周邊街道共同構成一個生態圈,不僅僅承擔體育相關的項目,包括文藝演出在內的城市大型活動都集中於此,因而其設計應與城市的整體發展緊密交織在一起,是伴隨著城市的成長而動態變化的。

  彭維勇提到,體育場館要解決好以賽事為核心的內容,因此特大型的場館融入城市時會造成一些不便捷,對交通的影響非常大。隨著新技術的應用以及疫情帶給大家的一些反思,未來體育場館更加趨向於做好身邊的場地建設,打造更多的體育公園,在公園的綠地上建設更多的場地設施,「要結合舊城改造和新城市更新,以及新一輪的國土空間規劃,做好體育設施的空間規劃。」

  

  在他看來,體育場館的未來發展要強調綜合性與融合性,不能僅僅建設單一的運動項目場館,而應將場館充分與文化、商業、旅遊相結合,發展多業態,真正形成體育服務綜合體。在場館建設和籌划過程中,要引進市場主體,融入更多的商業空間,以產業的思維和手段來策劃設計。彭維勇以足球為例,指出場館要以項目聯賽為核心生產內容,帶動無形資產開發,包括版權交易、專營店開設等,創造明星效應,打造粉絲經濟。

  此前,2019年發布的《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在「體育產業升級工程」中就曾作出相應的規劃,包括「推進體育服務綜合體建設,在全國建設一批體育特色鮮明、服務功能完善的體育服務綜合體」,以及「穩步推進運動休閒特色小鎮建設」。

  今年11月,國家體育總局發布了包括五棵松體育館在內的49個體育服務綜合體典型案例。其中,廣東有三家場館入選,分別為深圳大運中心、廣州市白雲區奧紳體育公園和廣州融創文旅城。

  你的分享、點讚、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智慧體育場館高峰論壇,當紅齊天分享XR智慧體育場景的商業化落地
    來源標題:智慧體育場館高峰論壇,當紅齊天分享XR智慧體育場景的商業化落地 11月29日下午,由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信息中心主辦、華為協辦的智慧體育場館高峰論壇在深圳隆重召開,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信息中心主任張劍、華為雲與計算BG智慧園區業務部總裁蘇寶華出席論壇並致辭
  • 體育場館智慧升級從哪開始?5G超高清視頻是突破口
    文/黃海峰 當各行業都在積極擁抱5G、AI等新技術,體育場館該如何藉助新技術實現產業升級?要知道,各大城市耗巨資建設體育場館,還需要運營好,才能創造真正價值。
  • 體育場館不可或缺的智慧體育照明系統:物聯網賦能,降本增效!
    隨著全民健身、發展體育產業等國家政策進一步落地,保護環境、節能減排的觀念深入人心,LED照明燈具應用於體育場館的優勢進一步凸顯。未來2022冬奧會等大型賽事將在國內舉辦,對高水準場館需求陡增,供給端技術也將不斷革新。大型體育場館的照明在效率這一方面的要求極高,如今,大多數體育場館幾乎都在採用智慧體育照明系統。
  • 科技賦能下的體育場館,憑什麼成為智慧城市的未來縮影?
    當聚焦於線下體育場館時,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高新技術,賦予了體育場館煥然一新的面貌,這也為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提供了一定參考價值!,畢竟城市包含的版塊眾多,如醫療、教育、交通、體育等,如何協同管理,有效進行聯動成為城市智慧化發展的一道關卡!
  • 體育的容器與載體—2020體育場館設施運營發展論壇精彩呈現
    世界田徑聯合會主席塞巴斯蒂安·科、世界羽毛球聯合會秘書長託馬斯·倫德、同欣體育總經理陳晨、廣東化反體育有限公司創始人&CEO甄仕權、深圳市啪啪運動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吳新樓參與論壇並作主題演講,圍繞體育場館的智慧化建設與運營
  • SPORTFIVE亮相2020進博會丨後疫情時代,體育場館賦能城市新名片
    上海2020年11月9日 /美通社/ -- 2020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文簡稱:進博會)正式拉開帷幕,即便受到疫情影響,本屆進博會依然吸引眾多龍頭企業代表、世界500強企業匯聚國家會展中心,以「新時代,共享未來」為主題,向全世界分享經濟市場機遇,展示數百項「全球首發、中國首展」的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服務。
  • 區塊鏈如何助力智慧體育?
    在了解了區塊鏈的三大特點後,我們再來看下體育產業的特點:體育產業包含了豐富的細分領域,比如製造業(體育商品的生產)、建築業(體育場館的建設)、傳媒業(各類體育節目、書刊雜誌等)、廣告業(各類IP)等等,其中有數不清的甲乙方、總包分包關係。
  • 運營36計|體育場館如何引流,這裡有可以複製的3個步驟!
    我們一步步來看,首先,用戶可以通過線上和線下兩種渠道獲知體育場館信息,線上包括場館自有平臺、其他平臺,線下包括活動吸引、朋友介紹等;在用戶知曉體育場館的存在後,如何吸引完成消費動作,這一步決定因素有很多,比如政策引導、社會氛圍、優惠活動、朋友邀約、賽事活動吸引等。
  • 新基建時代,5G給體育場館帶來哪些不一樣?
    帶著5G技術與應用場景等問題,近日,記者採訪了參與建設中的杭州5G「柒號主場」籃球項目負責人、浙江大學校友企業家同學會副會長陳亦軍。4G出現帶領人們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催生了網購、行動支付、手機遊戲、在線直播等一批創新應用,激發了消費網際網路的發展,極大便捷了生活方式和消費體驗。那麼,「5G如何改變社會」?5G將為哪些行業帶來變革?對於體育場館的數位化和智能化來說,5G技術與應用場景等能給正在建設和運營中的5G體育場館帶來巨大的想像空間。
  • 直擊企業後疫情時代「業績突圍」,收稻創始人黃悅亮相「平臺化管理...
    11月17日,第二屆數字時代「平臺化管理」企業高峰論壇暨「平臺化轉型企業實踐獎」頒獎典禮於上海靜安洲際酒店圓滿落幕!收稻創始人黃悅在此次大會針對「後疫情時代,平臺化轉型驅動企業業績暴漲」進行揭秘分享,得到現場嘉賓的熱烈反響並高度認同。
  • 廈門智慧體育服務平臺「Ai運動」正式上線:動動手指 體育生活「一網打盡」
    對於個人來說,Ai運動平臺描繪了一種全新的智慧體育生活:可以像瀏覽點評網站一樣尋找心儀的體育場館和培訓課程;可以動動手指,線上報名參加各類賽事;也可以點進資訊頻道,身邊和國際體壇的大小新聞盡收眼底……這些應用場景,市民通過一部手機,下載「Ai運動」App或進入微信小程序「Ai運動Pro」,就能輕鬆實現。
  • 全民健身捷足先登 智慧體育開疆拓土——貴州體育大數據「十三五...
    2020年,貴州省體育局與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信息中心籤訂協議,共同開展體育健康大數據示範研究與應用工程;參與全國《體育單位名錄元數據規範》《體育場館信息化管理服務系統技術規範》編制;貴州省體育局作為研究基礎,參與科技部重點專項課題《「主動健康與老齡化應對」——智慧健身區域服務綜合示範(西部地區)》的研究;貴州體育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貴州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入選貴州省「百企引領」優秀產品和應用解決方案
  • 全民健身乘「雲」風行 智慧體育開疆拓土——貴州體育大數據...
    2020年,貴州省體育局與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信息中心籤訂協議,共同開展體育健康大數據示範研究與應用工程;參與全國《體育單位名錄元數據規範》《體育場館信息化管理服務系統技術規範》編制;貴州省體育局作為研究基礎,參與科技部重點專項課題《「主動健康與老齡化應對」——智慧健身區域服務綜合示範(西部地區)》的研究;貴州體育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貴州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入選貴州省
  • 後疫情時代,智慧酒店如何重塑行業邏輯?
    在阿里巴巴全域營銷中心及優酷團隊製作的《無忌之談》中最新一期中,菲住布渴CEO王群談到,疫情的確讓酒店業重新思考了智能化運營的重要性,但這只是一個觸發點,智慧酒店在顧客服務、酒店管理、營銷上的創新,將會重塑未來酒店的運營邏輯。顧客體驗標準化、個性化經濟學對體驗定義「體驗=商品x時間」。
  • 打造後疫情智慧生活,咖啡機器人時代可能比想像得更近一些
    在去年爆發的疫情中,機器人正在進入人們的視野,導致「無接觸」需求大增,對機器人行業而言,2020年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期。機器人得以有機會廣泛應用在各類場景,甚至活躍在武漢的抗疫一線。在去年的兩會中,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多次被提及,還提出了建立完善機器人正常標準體系,5G商用啟動也催生了「AI+5G」風口的到來。在疫情影響下,服務機器人價值凸顯,讓人們看到了更多場景中的應用價值。
  • 後疫情時代,RPA如何實現突圍增長丨2021企業重要戰略技術趨勢
    後疫情時代,RPA如何實現突圍增長丨2021企業重要戰略技術趨勢 比如分布式雲、人工智慧工程、網絡安全網格和可組合業務推動…… 對此,Gartner指出,必須關注這些領域和趨勢,才能幫助企業和機構實現「後疫情時代」的突圍增長。 《Gartner 2021年企業重要戰略技術趨勢報告》是針對全球2021年頂級戰略技術趨勢的確定性預測。今年的趨勢主要歸納為三個主題:以人為本、位置獨立和靈活交付。
  • 智慧體育·創新發展,廣東體博會周末與您相約琶洲
    據悉,本屆廣東體博會將以「智慧體育 創新發展」為主題,圍繞體育場地設施、球類運動、戶外運動、綜合體育四大展區延伸,透過產品展示及同期活動演繹當下體育產業智慧融合、創新驅動、聚力前行的力量。為體育產業搭建了展示、交流、商貿為一體的平臺,與業界共同探討體育產業現狀及未來趨勢。
  • 智慧體育館的建設與運營
    隨著國內和國際型賽事的快速增長,技術的不斷革新與發展,「全民健 身」及市場的激烈競爭對體育場館不斷提出的新需求,傳統的體育場館正在向智慧體育場館發展。智慧體育場館的建設與運營智慧體育場館的變革過程主要包括兩個階段
  • 後疫情時代的商業銀行數位化突圍之路 廣東南粵銀行加速構建「金融...
    6月3日,該行召開專題研討會,主動研判「後疫情」時代銀行業面臨的變革和挑戰,分析疫情對銀行數位化轉型和金融科技變革產生的加速效應,調研疫情過後客戶群體、客戶行為和市場環境的變化,堅持客戶至上、主動求變,探索業務數位化轉型的著力點,提升服務範圍、方式和效率,全力加速數位化轉型步伐。
  • 6R增長模型:不止精細化運營,更要智慧化運營
    相信很多人對「精細化運營」都已耳熟能詳。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以往粗放型的流量圈地不再可行。精細化運營,成為很多App開展運營工作的新目標。而撬動「精細化運營」的支點,則是活用數據、用好數據。對用戶特徵的細顆粒度洞察、對運營全鏈路的大數據統計分析、對用戶個性化需求的高效滿足…… 「精細化運營」的背後,都由數據在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