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斯 發表於 2020-03-13 10:19:59
來自Light Reading的最新報導稱,美國Dish Network的高管經常援引日本樂天(Rakuten)作為其開始建設計劃中的5G網絡時最終將遵循的道路。但是,這條路可能並不那麼好走。
Dish高管指出,Rakuten正在建設一個嶄新的無線網絡,它將利用從軟體虛擬化到Open RAN設計等最新技術。Rakuten高管曾誇口稱,與管理現有的成熟行動網路的成本相比,這將使該公司的網絡管理成本降低40%。
Dish顯然對Rakuten此舉非常支持,並且希望自身能夠效仿Rakuten在移動領域的做法。
「Rakuten很重要,我們從他們那裡學到了很多,但是他們確實是第一家開始採用Open RAN開放式架構系統的公司,從我們首次宣布他們要採取的舉動以來,Rakuten在18個月時間內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進展。」Dish Network董事長Charlie Ergen在2月份該公司與投資者舉行的季度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
Charlie Ergen補充說,儘管Dish可能只會複製Rakuten戰略的部分內容,但考慮到Dish還沒有開始網絡建設,Dish還將受益於5G市場的最新發展。他說,「做第二人總是比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容易一些。」
事實上,一份新的華爾街分析師報告顯示,Rakuten服務的現實情況並不完全符合該公司最初的承諾和投資者的希望。
New Street Research的分析師在最近給投資者的報告中寫到,虛擬化RAN(vRAN)「沒有產生預期中的成本節約」。
分析師特別提到了Rakuten最新公布的移動服務定價--他們指出,儘管這一定價最初似乎比日本老牌運營商的服務計劃更便宜,但當Rakuten的客戶考慮到數據漫遊和國際通話的額外費用時,這種差距基本上就消失了。
分析師寫道:「這與Rakuten CEO Hiroshi Mikitani一年前在MWC上所承諾的顛覆性相去甚遠。」
分析師認為,造成這種差異的部分原因是,Rakuten的虛擬化、Open RAN已被證明要比預期的更難構建。分析師指出:「我們認為,雖然宏蜂窩基站的建設已經回到正軌,但該公司遠未達到最初提出的10萬個微蜂窩的目標。這意味著他們的網絡容量落後於最初的計劃。」
New Street Research分析師解釋說,Rakuten仍有機會以新貴產品打入移動市場,並且仍有可能實現其崇高的增長目標。但是,他們指出,該公司最初的嘗試並沒有達到圍繞其努力而渲染出來的高調宣傳效果。「正如我們所預期的那樣,vRAN可以運作,並且我們仍然認為Rakuten通過進軍移動領域正在創造價值,但是Rakuten被證明無法以足夠低的價格提供服務,從而獲得大量客戶的風險正在上升。」
就其本身而言,Dish正處於Rakuten移動之旅的起點。與Rakuten一樣,Dish正在從零開始構建無線網絡,它希望利用新的網絡技術來建設網絡,而成本只是其規模更大的競爭對手的一小部分。像Rakuten一樣,Dish希望從作為一家MVNO開始在移動領域發力,然後是作為一家網絡運營商。
但是兩家公司也存在很多差異。Dish的核心業務是衛星電視,而Rakuten的核心業務則是電子商務,這兩者是截然不同的。Dish的大量頻譜資源儲備將用於純5G網絡,這讓Rakuten推出4G網絡時使用的40MHz頻譜顯得相形見絀。
Dish今年已為其5G建設預留了2.5億至5億美元的資金--這仍然取決於Sprint和T-Mobile完成他們的合併交易。兩家公司希望在4月1日前達成協議。但是Dish公司仍然堅持只投入100億美元在全美範圍內建設5G網絡,這比AT&T和Verizon這樣的大型運營商一年內花費在維護現有網絡上的資金還要少。
許多分析師仍然對Dish能否在其預期範圍內實現5G建設目標表示懷疑,更不用說在5G領域與AT&T和Verizon這樣的巨頭展開競爭了。
「顯然,有人相信Dish能夠像他們估算的那樣,用100億美元建設一張虛擬化5G網絡。」MoffettNathanson分析師在最近給投資者的一份報告中寫道。「我們並不這麼認為。」
Rakuten表示,預計將投資約54億美元建設其4G網絡,並投資另外18億美元升級至5G--而日本在地理範圍和人口數量方面遠遠小於美國。此外,MoffettNathanson的分析師寫道,設備成本僅佔網絡建設成本的20%左右。包括人工、鐵塔租賃、供電、分區和選址、回傳等在內的其餘部分,則無法從虛擬化或Open RAN中受益。
如果說Rakuten在移動領域迄今取得的進展代表著某種跡象的話,那麼Dish如果真的開始走上5G之路時,將會面臨許多障礙。
責任編輯;zl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