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的跌宕之路:世嘉遊戲主機編年史

2020-12-14 騰訊網

本文基於篝火營地與 Fami通 中華地區獨家授權協議,轉載請徵得同意。

2020 年 6 月 3 日是世嘉成立 60 周年的紀念日,本期的《Fami 通》雜誌特別推出了紀念專輯,來回顧世嘉 60 年間的傳奇歷程。

前言

在遊戲業界中,像世嘉這樣既深受粉絲的愛戴和讚賞,又經常被粉絲揶揄和調侃的公司恐怕很難再找出第二家了吧。對於各位來說,世嘉以領先時代的驚人步伐一鳴驚人,隨後形勢突然逆轉,但又在最艱難的時期獲得貴人相助,最後再度崛起的橋段想必已經見怪不怪了,甚至可以說世嘉這家公司這 60 年來就一直如此。

儘管如此,世嘉那催生出一個又一個革命性成果的創造力和挑戰欲,以及其背後的技術力支持是所有人都無法忽視的。簡直就像是班級裡那個好勝心極強,頭腦非常聰明,但不善言辭,經常會展現出傲嬌一面的,想起來就讓人啼笑皆非的同學。這樣一家充滿了真實感和人情味的公司,想不愛它是不可能的吧?

本文將以筆者的視角,為大家追溯世嘉過去 60 年間的曲折歷史和獨特魅力。通過這段歷史,你一定也能看到世嘉背後的純真,並為此所傾倒。

世嘉家用主機列傳

自 1980 年代中葉起,日本的家用遊戲機市場迎來了飛速的發展。在此期間內,作為遊戲開發商的世嘉將自主設計的主機硬體和配套的遊戲軟體相結合,在各個世代都推出了充滿革命性的作品。現在讓我們回到 1983 年,從傳奇的起點開始重新回顧下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吧。

SG-1000(1983 年):與 FC 同日發售的開山之作

SG-1000 與 SC-3000 是世嘉最早推出的家用遊戲機硬體,兩者都於 1983 年 7 月 15 日發售,和任天堂旗下 FC 主機的發售日不謀而合。SC-3000 其實是世嘉當時為正如日中天的家用電腦市場所量身打造的硬體,而 SG-1000 則是從 SC-3000 中單獨抽離出遊戲功能的獨立型號。然而更偏向家用遊戲機業務的 SG-1000 在首年卻非常暢銷,售出了約 16 萬臺,因此次年世嘉便快馬加鞭地推出了機器和主板的體積更小,設計進一步打磨後的 SG-1000Ⅱ。通過移植已經有了較高人氣的街機作品,「世嘉的遊戲只有在世嘉的設備上才能遊玩!」的印象在玩家心中開始初步形成。

SC-3000

SG-1000Ⅱ

SG-1000 與 SC-3000 上的經典作品

《女孩的花園》(1984 年)

操作少女「帕普莉」採摘花朵,最終送至男朋友家中的動作遊戲。因為遊戲帶有一定女性向的要素,所以開發時去掉了打倒敵人之類的攻擊性動作,這也是本作的最大特點。後來在《刺蝟索尼克》中大放異彩的天才開發者中裕司在本作中首次負責程序工作,這也是他的出道作品。

《神奇男孩》(1986 年)

同名街機遊戲的移植改編版本。雖然家用機版無法再現原版那種高速順暢的遊戲手感,但取而代之的是增加了不少全新的隱藏道路,導致本作的遊戲性也別有一番風味。能夠操縱這種大尺寸,並且支持彩色畫面的人物來遊玩的動作遊戲在當時非常罕見,哪怕放進後來的作品中,本作也能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SEGA Mark Ⅲ(1985 年):畫質全面進化的第二世代

決定大力發展家用遊戲事業的世嘉在 1985 年推出了次時代家用主機 SEGA Mark Ⅲ,在實現對前代主機進行兼容的基礎上,大幅強化了先前被視為弱點的圖形性能。通過搭載世嘉自主研發的定製晶片,SEGA Mark Ⅲ 能夠展現的細節更多、色域更廣,並新增了硬體捲軸的功能。其所能呈現出的「能夠被播放的畫面」讓世人看到了世嘉投身家用遊戲事業的決心和態度。

同時在遊戲方面,世嘉也正式推出了面向家用機平臺的原創作品,不少迄今為止仍深受粉絲愛戴的遊戲系列都是在此時起步。另一方面,擁有更強性能和體驗的街機遊戲也以限定的形式被逐漸移植到了主機上,這件事在當時還引發了不小的話題。與此同時,第三方廠商的作品也是在這個時期開始登陸世嘉的家用主機平臺。

在日本以外的海外市場推出的 SEGA Master System(簡稱 SMS)原本只是以 SEGA Mark Ⅲ 為原型打造的海外特供主機。但在追加了 FM 音效套件和信號接收裝置等周邊功能後,於 1987 年實現了對日本國內的逆向輸入。SMS 也因此在全球共計售出了約 1900 萬臺,在世嘉的家用遊戲主機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SEGA Master System

SEGA Mark Ⅲ 上的經典作品

《太空哈利》(1986 年)

由鈴木裕先生操刀製作的世嘉街機體感遊戲系列第二彈的移植作品。本作運用背景的高速轉描處理來實現了被認為是在 SEGA Mark Ⅲ 不可能再現的實時類 3D 畫面。雖然移植版的關卡構成與街機版幾乎相同,但在最終的第 18 關結尾卻登場了全新的原創 BOSS 「HAYA-OH」。

《夢幻之星》(1987 年)

世嘉自主研發的首款原創 RPG 作品。遊戲選擇了與當時的王道作品所完全不同的另一條路線,不僅採用了女性主人公,還設計了一個科幻與西方奇幻風格相融合的獨特世界觀。另一方面因為起用了對應 FM 音源的音效和 3D 地牢內的全屏高速動畫處理,本作將硬體的性能發揮到了極致,所以在當時深受玩家的追捧。

Mega Drive(1988 年):16 Bit 所帶來的衝擊

為了實現機身上所標註的「16 Bit」的宣傳語,Mega Drive(簡稱 MD)搭載了一款性能極強的 CPU,並採用了和當時的街機框體極為相似的 MC 68000+FM 音源的構架。這使得 MD 非常適合用來移植自家街機平臺的遊戲,所以才湧現出了如此大量的動作和射擊遊戲,並且以往一直被視為弱項的 RPG 遊戲陣容也得到了補強。除此之外,第三方廠商開始大量入駐世嘉平臺也是從本世代開始,特別是部分曾經的 PC 遊戲廠商所帶來的新鮮作品博得了不少玩家的關注。

另一方面在海外,因為《刺蝟索尼克》的現象級熱潮,讓 MD 取得了比競爭對手更好的銷售成績。既有更強大的硬體配置,又坐擁能夠完美發揮出硬體性能的優秀作品,使得 MD 最終在日本國內售出了超過 350 萬臺,歐美地區售出了超過 2500 萬臺。並且在發售 7 年後,仍然有可運行的作品不斷推出,可以說是世嘉歷史上壽命最長的家用遊戲硬體。

以專用光碟機為首的海量外設

趁著「多媒體」一詞火遍全球的契機,世嘉陸續推出了多個 MD 的可拆卸擴展外設。除了街機搖杆這樣的控制設備外,還包括了通信設備、CD 光碟機等各種各樣的外設。當時世嘉以「不管怎樣先加上去看看」的精神製造出的這一系列周邊設備,沒想到確實成為了未來主流娛樂方式的先聲,當時甚至還推出了像 Mega Jet(譯註:世嘉與日本航空共同開發的專供飛機內使用的一體式 MD)這樣的變種機器。

Mega CD

Mega Modem

在數不勝數的眾多 MD 周邊外設中,最為奇特的莫過於 Super 32X 了。從性能上來說,這是一款和世嘉土星一樣搭載了兩枚名為 SH-2 的 32 Bit 級 CPU 的性能增強設備。但令人意外的是,這款外設是在世嘉土星發售後的第 11 天,也就是 1994 年 12 月 3 日才正式推出。雖然憑藉它的算力可以流暢運行體感遊戲或類似《VR 戰士》這樣採用了 3D 多邊形技術的移植遊戲,但卻始終活在土星的陰影之下,最終只有 13 款日本國內的作品提供了對該硬體的支持。

Super 32X

MD 上的經典作品

《刺蝟索尼克》(1991 年)

「索尼克」系列的首部作品,本作在海外引起了現象級的熱潮,助世嘉打響了名號。雖然遊戲的操作非常簡單易懂,玩家只需要操控左右兩個方向鍵來進行衝刺,同時按下 A~C 鍵來進行跳躍或在跳躍途中釋放突刺攻擊即可,但是如過山車般 360 度迴旋的關卡設計讓角色的衝刺以及跳躍擁有了肉眼都無法跟上的超快速度和十足動感。另一方面,遊戲的設計上也有人性化的一面,只要玩家多多收集關卡中的金環,就可以抵消觸碰到敵人所造成的失誤。

遊戲採用了卡通動畫般的鮮豔配色,並且通過光與暗的區別構築出了巧妙的關卡,將每個區域中的視覺元素都華麗地表現了出來。BGM 則是由來自 Dreams Come True 的中村正人先生負責創作,每首曲子都非常抓耳。

《光明與黑暗》(1991 年)

世嘉旗下經典 RPG 「光明」系列的首部作品,是一款以第一視角探索奇幻地牢的回合制 RPG 遊戲。除了繪畫美術上的高超技法外,本作還利用順滑的捲軸設計實現了靈活的角色移動。本作最值得稱道的一點,莫過於運用上下左右的四個方向鍵來直接輸入不同指令的操作。除此之外,本作不僅在等級和屬性等遊戲平衡方面設計得非常精妙,在擅長魔法的精靈馬琳和矮人比爾博加入隊伍後,還帶來了不少頗具衝擊力的戰鬥演出場面。

遊戲的製作是由曾參與過《勇者鬥惡龍 3 傳說的開始》的內藤寬先生負責,人設則是由玉木孝美執筆。順便一提,該系列後續作品的一大特徵就是會經常改變遊戲類型,比如續作就轉變為了 SRPG 遊戲。

《怒之鐵拳 2》(1993 年)

家用機平臺原創的橫版動作遊戲「怒之鐵拳」系列的第二部作品。故事發生在前作的一年之後,阿克塞爾、布裡茲、薩米和馬庫斯四人為了救出被邪惡犯罪組織所綁架的同伴亞當,將要經歷一場全新的戰鬥。受到格鬥遊戲的影響,本作中玩家可以通過按鍵組合來釋放特殊技能,並且能夠通過消耗生命來使用強力的必殺技,甚至可以手動取消打擊技,連招的快感以及走位的策略性比起前作來說增強了不少。與此同時,玩家依然可以進行雙人遊玩,並且能互相展開切磋。為此,本作的容量擴充為了前作的 4 倍,不僅增大了人物的尺寸,還新增了一名可操控角色。

和前作一樣,本作依然請到了古代佑三先生來為遊戲創作 BGM,他通過內置 FM 音源和 PCM 的共用創作出了有著獨特效果的 Lo-Fi 夜店風音樂。而這種極具辨識度和特色的效果音後來也成為了本作的一大賣點。

SEGA Saturn(1994 年):CD-ROM 與 3D 多邊形掀起的革命

在各大硬體廠商紛紛推出搭載 CD-ROM 光碟機的硬體產品,次時代主機戰爭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SEGA Saturn(世嘉土星,也可簡稱為 SS)突然橫空出世。這臺主機在開發之初,其實是基於以展現 2D 畫面為主的街機系統主板來進行設計的,但後來為了表現漸漸成為業界主流的 3DCG 畫面,才選擇額外追加相關功能。等到世嘉土星正式發售時,其配置可以說是相當豪華,不僅搭載了 2 枚 SH2 主晶片,還額外配備了多個次級 CPU。但也正因如此,世嘉土星的首發價格甚至高出了 MD 一倍有餘,最終定在了 44800 日元(約合人民幣 3000 元)。

儘管有著如此高昂的定價,世嘉土星憑藉著在街機平臺大熱的《VR 戰士》、《夢遊美國》等移植作品,在本體正式發售約半年後,便在日本國內售出了 100 萬臺,這也是世嘉硬體在歷史上的最強首發表現。另一方面,世嘉還對第三方廠商抱以非常積極的態度,使得最終有超過 100 家的廠商選擇了加入世嘉土星陣營。受此影響,許多曾經在競爭對手的硬體上有著很高人氣的系列最新作都選擇了在世嘉土星上發行,並且由於世嘉特殊的分級策略,一些帶有成人要素的作品也可以登陸土星平臺。《櫻花大戰》、《創造球會》等在後來有著極高人氣的系列也都是在這臺話題性滿滿的主機上應運而生的。

豐富的型號與控制器

在世嘉土星主機的背面的擴展插槽中插入專用的卡帶,即可播放 VCD 和 Photo CD。因此世嘉和各個合作廠商都聯手推出過特別機型,比如和 JVC 合作推出的 V Saturn,以及和日立合作推出的 Hi Saturn。除了這些合作機型外,世嘉還曾經推出過體積更小,且擁有車載導航功能的「Game&Car Navi(Car Navigation System 的縮略名)Hi Saturn」等變種型號。

在後期為了降低成本推出的重新設計了 CPU 等內部構架的世嘉土星後期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世嘉土星·白)正式發售後,其他配色版本的主機也相繼登場,當時出於收藏想法進行購買的粉絲也不在少數。

世嘉土星後期型

為了跟上街機移植作品在質量上的進化,該時期世嘉還推出了大量的特殊輸入設備。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使用垂直式街機框體部件來設計的超大型搖杆「VR 搖杆 Pro」。並且除了手柄部件和街機搖杆之外,像「雙人搖杆」這樣為特定遊戲作品所專門設計的控制設備世嘉也有所涉獵。在這些設備中,最值得一提的,莫過於為了《夢精靈》所專門開發的多功能手柄,這款手柄在左上角專門設置了一個模擬按鍵,並採用了外形更加圓潤,數據線可拆卸的設計,這一理念後來也被繼承到了 DC 的手柄中。

為《夢精靈》所專門開發的多功能手柄

世嘉土星上的經典作品

《VR戰士 2》(1995 年)

給全世界帶來巨大衝擊的 3D 對戰格鬥遊戲《VR戰士 2》的移植作品。負責進行移植的世嘉第二 AM 開發部將街機版中大量的多邊形和材質貼圖原汁原味地帶到了土星平臺上,使得遊戲的動作表現非常逼真。因為帶來了不遜於原版的操作體驗,所以抱著「能在家中遊玩大熱的作品!並且可以為街機廳的實戰進行練習!」這樣想法的玩家們蜂擁而至,助力本作成為了世嘉家用遊戲史上首個銷量突破 100 萬套的作品,對於土星本體的銷量帶動作用也十分明顯。

除了極高的還原度外,本作還加入了可選擇複數角色進行組隊戰,以及欣賞兩個電腦角色互相對戰的觀賞模式等家用機平臺獨佔要素。作為 3D 對戰格鬥遊戲中人氣居高不下的作品,後來的許多同類作品都從中汲取了不少經驗。

《鐵甲飛龍 2:ZWEI》(1995 年)

騎著巨龍翱翔於天際的經典 3D 彈幕射擊遊戲「鐵甲飛龍」系列的第二作。與前作相比,本作的可操作性得到了進一步強化,並且實裝了關卡的分歧系統,遊戲中的關卡配置將會根據玩家的選擇進行改變。遊戲的另一大特點,就是難度會根據遊玩內容進行自動調節,可玩性有了大幅提升。

本作的故事發生在比前作更早的時代,此時人類正在來自舊文明所創造出的生物兵器「攻性生物」的威脅下艱難求生。突然有一天,傳說中的巨龍突然出現,和人類一起開始向攻性生物發起挑戰,並一步步成長。值得一提的是,系列的第三作《AZEL 鐵甲飛龍:RPG》已經變成了其他類型的遊戲。

《櫻花大戰》(1996 年)

集結了負責原作的廣井王子、負責腳本的あかほりさとる、負責人設的藤島康介、負責音樂的田中公平等一流創作者,所打造出的浪漫冒險遊戲。玩家將扮演剛剛就任秘密部隊「帝國華擊團·花組」隊長的主人公大神一郎,率領 6 位性格各異的隊員,駕駛靈子甲冑·光武,直面擾亂帝國和平的黑之巢會。

遊戲被分為與隊員進行溝通交流的冒險環節和進行戰鬥的策略環節。在冒險環節的對話中,本作設計了名為 LIPS 的限時選擇系統,甚至連等待時間結束也成為了一種選項。本作的開頭曲《檄!帝國華撃団》至今依舊廣受人們的喜愛。

《格蘭蒂亞》(1997 年)

完全配得上「如那些名留青史的電影作品一樣,本作也將會是一款名留青史的 RPG」這一宣傳語的傳奇作品。遊戲的故事從少年主人公賈斯汀前往正在發掘的遺蹟進行探險時,偶遇迷之女性麗蒂起開始逐漸展開,講述了少年拯救世界於危機之中的王道劇情。其高自由度的角色培養系統、生動形象的 3D 地圖,以及精雕細琢的演出都能讓玩家感受到這是一款以世嘉土星平臺上的最強 RPG 為目標製作出來的作品。

對於以傳統街機移植作品和動作遊戲為主的世嘉平臺來說,從 MD 時期就一直致力開發原創 RPG 作品的 Game Arts,可以說一直在世嘉粉絲心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Dreamcast(1998 年):世嘉主機最後的血脈

以「傳播(Broadcast)夢想(Dream)」為目標,並以此命名的世嘉 Dreamcast(簡稱 DC)首次實現了家用主機的聯網功能。世嘉通過率先給遊戲主機配置數據機,讓 DC 只需要連接電話纜線,即可實時連接網際網路,這也是 DC 推出時的最大優勢。除此之外,每秒可呈現 300 萬個多邊形的超強性能和約 1 GB 容量左右的 GD-ROM 也是 DC 非常重要的賣點。在可拓展性方面,DC 擁有著自帶擴展插槽的手柄等一系列設計,而在開發者側,DC 也大大充實了自己的開發庫,讓對應遊戲的開發變得更加簡單。

在 DC 正式發售前,世嘉通過報紙和電視廣告進行的鋪天蓋地版的宣傳至今依然令人印象深刻。特別是當時的負責人湯川英一先生所親自參演的那一版電視廣告,連一般民眾都或多或少有所耳聞。然而在看似一片光明的表象背後,DC 卻因為主機生產和出貨的延遲,首發便遭遇了慘痛的失敗。再加上當時的一些其他原因,整個世嘉的經營都陷入了危機。所以在 DC 正式發售約 3 年後的 2001 年 3 月,世嘉被迫宣布中止 DC 的生產,並正式退出家用主機硬體市場。

千奇百怪的周邊設備

在 DC 的各種周邊外設中,獨立性最強的當屬 Visual Memory。將其插入手柄的擴展插槽後,不僅可以進行遊戲數據的存儲,還能利用其搭載的液晶顯示屏,充當圖形瀏覽插件。除此之外,Visual Memory 甚至可以作為單獨的終端設備來進行使用。因為 Visual Memory 互相之間可以進行情報和數據的傳輸,所以用戶能夠以此實現軟體的下載,以此遊玩迷你遊戲。該設備先後推出過多款不同配色的版本和收錄了各種迷你遊戲的收藏套裝,讓許多想要收藏的玩家愛不釋手。

Dreamcast Visual Memory

不僅僅是手柄上擁有擴展插槽,DC 主機本身也支持多種設備的連接,因此世嘉後來又陸續推出了多款擴展設備。比如麥克風、提供震動功能的組件、可視電話,以及受當時普及開來的網際網路的影響所衍生出的一系列設備。其中最常用的,莫過於連接網際網路時經常用到的寬帶轉接器。在同一個埠下,玩家還可以選擇連接「 Dreamcast·卡拉OK」來享受名為「世嘉卡拉OK」的網絡 K 歌服務。值得一提的是,由於 DC 本體中的數據機是可拆卸式的,所以世嘉甚至還推出了用來安裝該設備的周邊配件。

在 DC 發售時,其本身的性能已經不遜於當時的街機框體了,所以《VR戰士 3:組隊戰》等一系列作品都已經實現了硬體首發即同步登陸 。並且當時的街機框體 NAOMI 的開發其實是以 DC 為基礎並行開展的,因此在 NAOMI 推出後,家用遊戲和街機遊戲之間的聯動也變得更加簡單。在此基礎之上,世嘉又進一步推出了數款能在家裡享受到街機操作感的輸入設備和衍生配件,其他第三方廠商也相繼推出過為音樂遊戲所量身打造的外設。

Dreamcast 寬帶轉接器

DC 上的經典作品

《VR戰士 3:組隊戰》(1998 年)

世嘉在當時最新的街機框體 MODEL 3 上製作的 3D 對戰格鬥遊戲的移植版本,也是 DC 的首發護航遊戲之一。《VR戰士 3》是系列首次加入「ESC 按鍵(通過軸向運動來進行閃避)」,並在對戰場景中導入高低差概念的作品。官方在進行過平衡性調整後,在本作中加入了 3 對 3 的組隊對抗模式,所以本作才被命名為《VR戰士 3:組隊戰》。

本作中玩家可操控的角色包含 2 代的 10 名角色,加上全新追加的力士鷹嵐和使用合氣柔術的梅小路葵在內,共 12 人。並且作為 DC 平臺的獨佔要素,本作還附加了練習模式,以及能夠回看各種影像的故事模式。值得一提的是,本作的首發版本中還以《Project Berkley》的名義收錄了《莎木 一章橫須賀》的相關情報,這在當時也受到了玩家們的高度關注。

《索尼克大冒險》(1998 年)

隨著 DC 的問世,「索尼克」系列也揭開了 3D 時代的序幕,本作便是 3D 索尼克的開山之作。遊戲在 3D 背景中構建出了各種各樣以 360°迴旋為標誌的奇特關卡,配合上爽快的高速移動、3D 的動作體驗、頗具特色的運鏡和劇情演出,讓整個遊戲顯得十分具有魄力。

以索尼克為首,本作中共有 6 名可操作角色,遊戲也將以它們各自的視角去探尋迷之生命體卡奧斯和卡奧斯翡翠的秘密。本作所採用的較為嚴肅的故事基調、以搖滾樂為主的英語人聲歌曲、更加活潑的角色形象等要素都為後來「索尼克」系列作品豎立了標杆。

《莎木 一章橫須賀》(1999 年)

由世嘉的傳奇開發者鈴木裕先生主導開發,在當時的遊戲業界前無古人地投資了 70 億日元進行開發的史詩巨作(目前仍未完結)。劇情講述的是青年芭月涼一路追逐在橫須賀道場殺害自己父親,並奪走了一面神秘鏡子的迷之男子的冒險故事。

遊戲通過全 3D 的畫面構建出了 80 年代橫須賀魚龍混雜的街景,並加入了實時變化的時間和天氣系統。除此之外,製作組還採用了動作捕捉技術和全語音配音,連擁有自己獨立時間軸和對應行動的人物都多達 200 人以上,整個世界顯得非常真實。玩家不僅可以在遊戲內的街機廳裡玩到《太空哈利》和《Out Run》這樣的經典作品,還能在遊戲中找到藏在各個角落裡的世嘉彩蛋。正如同官方自己所宣傳的遊戲類型 —— 「FREE」一樣,本作確實帶來了壓倒性的遊戲內容量和細節,並對後來的開放世界遊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夢幻之星 Online》(2000 年)

作為在全世界範圍內首款搭載通信數據機的家用主機,DC 對於在線遊戲的普及有著極強的推動作用,而由世嘉的中裕司先生所率領的核心開發團隊打造出的《夢幻之星 Online》就是推廣該功能的扛旗之作。

玩家可以通過聯網組成最多四人的小隊,前往已經變異的無人星球拉古奧爾進行探索。在遊戲中,玩家無需使用鍵盤也能和其他的隊友進行溝通,並且製作組還充分照顧到了初次接觸在線 RPG 的玩家,設計了不少人性化的功能。得益於此,本作後來收穫了大量的核心粉絲,遊戲也陸續推出了多個追加任務,並在半年後發售了改良版《Ver.2》。以本作為契機配置寬帶連接的玩家在當時也不在少數。

《生化危機 代號:維羅妮卡》(2000 年)

超級大熱的生存恐怖遊戲「生化危機」系列的第四部作品,也是 DC 上的獨佔新作。本作以海上的孤島為舞臺,講述了克裡斯和克萊爾兄妹粉碎安布雷拉公司陰謀的故事。遊戲進化為了全 3D 的畫面,整體質量十分出眾,能夠在 Visual Memory 確認角色的屬性和情報也令當時的玩家眼前一亮。

篝火營地將持續為您帶來最新的遊戲資訊,最快的遊戲攻略評測,最精彩的深度好文。你還想看什麼樣的遊戲文章呢?歡迎評論下方留言!

編譯:Bluestoon

相關焦點

  • 跌宕起伏的逐夢之旅:世嘉家用遊戲主機編年史
    2020 年 6 月 3 日是世嘉成立 60 周年的紀念日,本期的《Fami 通》雜誌特別推出了紀念專輯,來回顧世嘉 60 年間的傳奇歷程。前言在遊戲業界中,像世嘉這樣既深受粉絲的愛戴和讚賞,又經常被粉絲揶揄和調侃的公司恐怕很難再找出第二家了吧。對於各位來說,世嘉以領先時代的驚人步伐一鳴驚人,隨後形勢突然逆轉,但又在最艱難的時期獲得貴人相助,最後再度崛起的橋段想必已經見怪不怪了,甚至可以說世嘉這家公司這 60 年來就一直如此。
  • 家用主機編年史(下) --主機大盤點
    接(上)篇:家用主機編年史 --主機大盤點(家用機篇)上主流機型:SegaSaturn(以下簡稱SS),Nintendo64(以下簡稱N64),PlayStation(以下簡稱PS)1994年,憑藉MD嘗到主機市場甜頭的世嘉,推出了SS,該主機仍然來勢洶洶,僅半年就賣出百萬臺。
  • 世嘉家用遊戲主機興亡史
    世嘉家用遊戲主機興亡史今天是2018年11月27日,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日子,不過對於一部分年齡稍長的遊戲玩家來說,可能還會記得,20年前的今天,正是世嘉公司最後一代遊戲主機Dreamcast(簡稱DC)的發售日,這部承載著世嘉"傳播夢想"使命的主機,並未像他的前輩MD一樣逆風翻盤,這也間接導致世嘉公司完全退出家用遊戲主機市場,家用機江湖從此再無世嘉的身影。
  • 世嘉:一場大霧六十年
    時過境遷,在歷經放棄主機的壯士斷腕、乃至千鈞一髮的破產危機之後,如今的世嘉已經轉變為坐擁全球數千家街機中心、旗下擁有ATLUS等業內頂級廠牌的遊戲研發公司、發行公司,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街機開發商。可以說,世嘉六十年的發展史,也是一部電子遊戲的編年史。如此的大日子,世嘉自然行動頻出。
  • 世嘉的懷舊迷你主機之路將會走向何方?
    今年是世嘉成立 60 周年以及 Game Gear 誕生 30 周年的重要時刻,為這個值得紀念的一年增光添彩的「GameGear Micro」終於正式開發完成,現在只需等待 10 月 6 日的發售了。趁此機會,我們造訪到了參與製作的世嘉物販團隊的主要成員,向他們詢問了這個項目的起源以及開發中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採訪中還涉及到了下個「迷你」主機的消息!
  • 世嘉主機衰亡史
    當今遊戲主機界,微軟,索尼,任天堂三分天下,旗下Playstation/Xbox/Nintendo主機已經成為了遊戲主機中不可替代的裡程碑式產品,而又有多少人還記得,上個世紀90年代和他們抗衡的主機霸主——世嘉。
  • 從三分天下到黯然離場,淺談世嘉遊戲主機發展史
    「移民」結束後,由於街機市場縮水,在家玩遊戲逐漸轉化為大趨勢,因此SEGA高層當機立斷,開啟了研發家用遊戲主機立案。 經過一年的研發,1983年,世嘉發行了第一款家用主機SG-1000 遊戲機。
  • 世嘉SEGA復刻版第五代迷你遊戲主機:經典85款遊戲
    只要是喜歡玩遊戲的80後的玩友們,絕對聽過使用過世嘉SEGA遊戲主機。雖然世嘉SEGA早已經不再開發遊戲主機,將重心放在製作遊戲及街機上。但對不少老玩家來說,世嘉遊戲機可是代表了一個時代。
  • 「Astro City Mini」世嘉60周年紀念主機公開
    Sega Toys宣布,為慶祝世嘉集團創立60周年,將於12月推出1993年在日本電玩中心推出的大型機臺「Astro City」以1/6尺寸重現的小型遊戲主機「Astro City Mini」(アストロシティミニ),定價12800日元(約836人民幣)。
  • 60周年,世嘉逆襲!霧遊戲是第二個谷歌Stadia,還是全新創舉?
    有60年歷史的世嘉,在上周發行的遊戲雜誌《FAMI通》中,透露了他們正在研發的「霧遊戲」計劃。這個東西,和「谷歌Stadia」為代表的「雲遊戲」不同,有希望解決「延遲」的問題。世嘉將在今年迎來「創立60周年」世嘉的實現方案,意外地很簡單:1、世嘉在全國的遊戲機廳,設置新型街機當做伺服器。2、這些遊戲機,在沒有客人的空閒時間,充當串流遊戲的遊戲主機。
  • 世嘉60周年4款遊戲開放免費領取 都是懷舊街機
    世嘉為慶祝60周年,早在2020年10月份的時候就贈送過四款遊戲,今日(2020年12月15日)世嘉又放血,再送四款遊戲,都是經典的懷舊街機遊戲。戰斧遊戲截圖:>>>英雄裝甲《英雄裝甲(Armor of Heroes)》是一款自上而下的上帝視角的射擊遊戲,為慶祝世嘉60周年,世嘉在經典刺激的坦克大戰遊戲基礎上,從Relic Entertainment的《英雄裝甲Company of Heroes》系列導入圖像素材和模型,製作出這款煥然一新的遊戲。
  • 21年前今天,世嘉Dreamcast遊戲主機在日本發售
    說到遊戲主機,大部分玩家第一反應肯定是索尼、微軟、任天堂這三家巨頭,稍微有了解過遊戲行業歷史的,可能會知道雅達利,中國玩家可能還要外加一個"小霸王",可是遊戲機的歷史上,還有一家曾經紅極一時,隻手遮天的遊戲廠商,那就是來自日本的——世嘉。
  • 世嘉前總裁反思主機失敗:不重視遊戲內容
    如今的遊戲主機領域已經出現了微軟XBOX,索尼PS以及任天堂Switch三分天下的局面。而在早期的遊戲市場上,世嘉也曾是一方霸主。不過世界的遊戲主機夢早在十幾年前就破滅了。世嘉前總裁Bernie Stolar日前在接受採訪時對此進行了反思,稱主機業務失敗原因在於不重視遊戲內容。
  • 你還記得打開遊戲時的「SE~GA~」嗎?世嘉60周年了
    索尼克作為世嘉的吉祥物,與其品牌形象密不可分。 今年的 6 月 3 日,是世嘉成立 60 周年,這個曾經的遊戲巨擘也迎來了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就在這段時間,世嘉消息不少,什麼推出「比手掌還小」的掌機,還送放大鏡。在雲遊戲之外,放出了「霧遊戲」的概念,試圖調動街機資源。
  • 世嘉60周年推「新」掌機 兒時的遊戲機裝進口袋
    來源:CNMO2020年6月3日,世嘉為慶祝成立60周年,推出了一款特殊的產品。說到世嘉以前的產品,大多數人會想到該公司推出過的遊戲主機和掌機,這次世嘉推出的便是一款「新」掌機。不過世嘉推出這款掌機並不是打算跟PSV和3DS競爭,因為這款掌機走的是「復古」路線,它便是Game Gear Micro,顧名思義,它是Game Gear的mini復刻版。
  • 競速遊戲編年史 和我們一起長大的競速遊戲
    FC(紅白機)  一、FC(紅白機)競速遊戲  紅白機是由任天堂在1983年發售的第一代家用主機。不可否認,很多玩家的遊戲人生都從這裡開始!MD(立體機)  二、MD(立體機)競速遊戲  1988年世嘉發售了世界範圍內第一臺16BIT(16單元)的遊戲主機MD。
  •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世嘉經典遊戲主機DC發售20周年紀念
    今天是2018年11月27日,也是歷史上日本世嘉公司推出遊戲主機Dreamcast(後文簡稱DC)的日子,DC主機於1998年11月27日發售,其標誌呈現螺紋形狀,有點像中國玩家熟知的「蚊香」,其名稱「Dreamcast」意為「傳播夢想」(Dream Broadcast),承載著世嘉對家用機市場的夢想
  • 任天堂WiiU主機三年銷量仍不及世嘉DC主機
    原標題:任天堂WiiU主機三年銷量仍不及世嘉DC主機   世嘉曾經是一家主機廠商,但1998年推出的世嘉DC卻成為了絕唱,一年後面對PS2的強勢競爭和研發虧損,DC開始走下坡路,而2001年1月,世嘉正式宣布放棄主機硬體業務,僅開發遊戲軟體。
  • 大型遊戲主機王者世嘉稱霸歐美黑色經典16位家用主機Mega Drive
    世嘉在仔細研究對策之後,找出任天堂的弱點,決定率先獨步業界,推出16位的遊戲主機。1988年的10月29日,世嘉推出了社內代表作,上面寫著大大的16-BIT,它就是與超級任天堂並駕齊驅的「Mega Drive」(美國稱為Genesis)。推出時的官方售價為日幣$21,000圓。
  • 《steam》世嘉60周年免費遊戲大全
    18183首頁 《steam》世嘉60周年免費遊戲大全 《steam》世嘉60周年免費遊戲大全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