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政商參閱微博
導讀:張凱磊公開信中說,過去3年,學霸君沒有融過一筆大錢,最少5次遊走在資金鍊崩斷邊緣,「最危險的一次,我們甚至晚發了老師4 天的工資。」在他看來,自己的管理不善,決策錯誤,導致學霸君「最終沒有能夠拉回來」。
2021年元旦晚間,張凱磊發布了一封公開信,這名曾經的「學霸」,在線教育機構學霸君的創始人目前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張凱磊稱,一位潛在投資人在「估計暴雷後的道德風險,不能投錢了,」這意味著學霸君最後的外部救助不再,「奔跑了8年的學霸君還是在2020年的冬天倒下了。」
圖 / 張凱磊朋友圈
當張凱磊在寫下「學霸君1對1和優學小班要歇業了」這句話後,他首先對5萬名學員、近3萬名續費家長們,和8年間「陪跑」的3000多名員工、10000多位老師,以及100多個線下代理商們表達著歉意,在他看來這些都是「學霸君虧欠的人」。
在這封信中,張凱磊說,過去3年,學霸君沒有融過一筆大錢,最少5次遊走在資金鍊崩斷邊緣,「最危險的一次,我們甚至晚發了老師4 天的工資。」在他看來,自己的管理不善,決策錯誤,導致學霸君「最終沒有能夠拉回來」。
張凱磊說,不斷有「政府領導天天約我談話,告訴我不能頹廢,處理的主體還得是學霸君,要承擔起市場主體責任」,這也讓他做出承諾:學霸君絕不跑路,絕不推卸責任,問題不解決不宣布破產。
在公開信中,張凱磊提及了老師和員工的安置工作時表示,最近51Talk、學而思、VIPKid接手了上千名員工,還幫墊付了本該學霸君支付的12月份工資。
張凱磊還向上海、合肥、北京的同行發起呼籲,希望能「幫忙墊付一下12月的工資」,來接手三地幾百名員工。同時,他也懇請市場頭部培訓機構,能接手學霸君1對1和優學小班的學生,「我們願0元對價贈送」,另外,像學霸君的拍搜、題庫、班課系統,他也願意無償贈送,目的便是希望有機構伸出援手接納學生。
在公開信的最後,張凱磊還對資產轉移一事予以否認,並對蘇州公司及優學小班等質疑予以回應。他表示,蘇州公司是學霸君全資體系內的公司,原本是要用來做老師培訓基地,「基本還沒開展業務」,直到資金緊張時,才想把小班課放在蘇州公司作為出售主體,結果因晚發老師工資,引發媒體跟進,又致使投資人因風險考量放棄購買小班課。
可以說,潛在投資人算得上張凱磊及學霸君的「救命稻草」,一場撲空,學霸君倒下既成事實。
一名學霸君1對1的加盟商徐才兵(化名)告訴記者,他在2020年8月成為學霸君1對1 的加盟商,同時還經營一家線下培訓機構,為了穩定用戶的情緒,「要麼自己給用戶退費,要麼將用戶安排到自己的機構上課。」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調查發現,近半年來,學霸君向蘇州項目投入了近1億元資金,作為當地招商引資項目,除了享受土地大禮包,蘇州項目還直接拿到了當地政府產業基金的借款。
在線教育冰火兩重天——一邊是學霸君、優勝教育等教育機構接連倒下,另一邊則是猿輔導、作業幫等頭部企業的爭相融資。在過去一年,猿輔導先後完成4輪累計35億美元的融資,作業幫則從VC/PE處收穫超23億美元。眼下,更多的錢開始湧入在線教育頭部品牌,行業洗牌悄然而至。
爆雷前還在促銷圈錢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所在的一個學霸君維權群裡,短短幾天時間,已經收集了300多名用戶的交費信息,這些家長少的交了3000多元,多的交了60000多元,如今全都面臨退款無門或無法繼續上課。
「我是看到海清代言所以報名的,還以為是大機構不會出問題。」沈茹說。
海清此前的代言圖
海清工作室迅速發布聲明稱終止與學霸君的合作,還稱後者拖欠了其代言費。
「學霸君竟然在資金出現問題後,還在瘋狂圈錢。」沈茹說。據報導,在「雙11」和「雙12」大促期間,學霸君1對1進行了大力度促銷,甚至2020年12月25日還有課程顧問催用戶續課,稱2021年1月1日將全面上調課程價格。而此時,很多老師已被拖欠工資,說明其資金鍊已經出現問題。
但當時,老師們對公司的處境其實也不知情。直到12月26日,一個名為「學霸君1對1教務主管」的帳號發布朋友圈稱:「學霸君倒閉了!領導給我們召開的長達數小時的無電子設備口頭會議(防止錄音)。我們現在正排隊上交工作手機及卡號,這也是我上交前的最後一條朋友圈。……」
據報導,學霸君1對1有2000多名兼職老師和1000多名全職老師,每人被拖欠的工資金額在每月幾千元到兩三萬元不等。
有員工向媒體表示,就在上周,他們查詢得知,公司社保和公積金已經斷繳,影響面涉及到公司全體員工,而公司並未給出明確的理由。
2020年12月30日,學霸君上海和北京總部辦公室均已無法進入,上海辦公室物業公司在勸說用戶和員工分流至派出所和勞動仲裁機構,北京辦公室也已上鎖,現場有民警維持秩序。
有傳言稱,學霸君合肥業務將由作業幫接手,還有傳言稱51Talk將「支援學霸君」,但兩家公司相關人員都對此進行了否認。
教師被欠薪,家長分期付款仍要還款
據南方都市報報導:
「我們是每個月8號可以申請提現上個月的工資,當月的25號可以到帳。12月8日提現的是11月的工資,但是25號沒有到帳」。在學霸君兼職教英語的徐老師(化名)告訴南都記者,目前學霸君沒有對外官宣,她也不清楚具體怎麼回事,但在12月31日學霸君的教學系統已經崩潰,「實際上前幾天就已經無法排課了。不過,當時有幾個孩子的課程還在系統裡,雖然知道公司可能不發薪了,我還是堅持上了一些課。今天系統已經完全登不進去了」。
2020年12月27日,徐老師所在的企業微信群裡中,一名學霸君的工作人員在群公告中表示,目前公司的情況還沒有明確的通知,「我們也是懵的在等待官方通知」,並表示如果真的存在問題,工作人員和教師一樣是受害者。作為兼職教師,徐老師和學霸君並沒有籤勞動合同,也沒有籤過任何協議,「當時入職的時候就是直接系統開了帳號,然後就上課了。招聘的人當時的意思是我們都是電子籤約,但現在我也找不到這個電子籤約在哪裡」。徐老師認為沒有具體的合同也造成了她的維權困難。
除兼職教師外,學霸君目前還有大批「全職教師」也面臨著拖欠薪資的問題。「學霸君的全職教師總人數在1000人左右,拖欠了兩個月的薪資,每個全職教師被拖欠的總薪資應該在2萬塊到4萬塊之間」。一位學霸君全職教師維權代表告訴南都記者。
今年四月底在學霸君入職教語文的於老師告訴南都記者,她在7月轉正,收到了勞動合同,但在今年9月收到郵件稱第三方機構通知學霸君換籤,要求其籤訂一份新的員工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權利義務轉移書、一對一教師手冊籤收單以及辭職信並寄回,第三方機構「易智匯」將把完整的勞動合同寄回。
一位受訪者提供給南都記者的全職教師更換合同主體郵件
但截至目前,絕大多數全職教師都並未收到蓋完章的勞動合同,有學霸君的全職教師打電話給「易智匯」後,對方則稱教師已辭職,和其已沒有關係。
「從換合同開始,就是有預謀的,我們被騙著離職了。」於老師告訴南都記者。
此外,有多位家長告訴南都記者,他們採取的是分期付款的方式繳納的學霸君學費,找的金融機構包括河北幸福金融、中銀消費金融等,而這些採取分期付款的家長,也並沒有拿到和金融機構籤訂的協議。
「我也沒有和中銀消費金融籤過什麼協議,當時都是班主任在網上提示操作的,我們只和學霸君單線聯繫。」學霸君學員家長小妍告訴南都記者,她從2019年就給孩子報了學霸君的課程,今年又續費了17000元,每個月分期付款1275元。「學霸君現在都罷工了,我的分期真不知道該怎麼再付下去。」
北京市煒衡(廣州)律師事務所律師蔣潔雯對南方都市報表示,對於繳費後無法正常上課的家長,家長和教育機構存在服務合同關係,雖然沒有訂立書面的合同,但是如果有電子合同,沒有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已經實際全部或部分履行的,也是有效的,「課不能繼續上,家長可以主張解除、退錢等」。
但家長和金融機構的借款合同關係,也是要看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進行,「我們看來就是兩個不同的合同關係,要各自獨立去履行義務和行使權利」。換句話說,部分家長或要被迫還貸款。
精心遴選的招商項目
但至少從2019年開始,張凱磊就在考慮另起爐灶。
「他已經不看好在線一對一業務了,準備在蘇州搞在線小班課。」徐才兵告訴記者。
這是一個野心勃勃的招商引資項目,招商所在地是蘇州張家港市高鐵新城產業園區,位於張家港市塘橋鎮。
關於招商引資的由來有不同說法,蘇州市委統戰部官微的文章稱,在蘇州市歐美同學會海歸創業學院(蘇州)的牽線搭橋下,「學霸君」數字教育產業基地項目落戶張家港高鐵新城。
而張家港市政府新聞辦官微的文章則稱,張家港產業資本中心發揮基金招商功能,引進學霸君落戶該市。
張家港市當地政府部門人士告訴記者,引進學霸君項目舉行了兩次儀式,一次是2020年3月20日,「學霸君」數字教育產業基地項目舉行了籤約儀式,一次是7月15日,張家港高鐵新城城市推介會在上海召開,張凱磊專門做了主題演講。
當地官方報導稱,項目首期計劃三年內建設50000平方米「學霸君」總部、綜合教學、綜合培訓大樓,管理員工將超5000人,累積實現50億元銷售額,納稅超1億元。
據報導,雙方籤訂的投資意向書顯示,首期用地80畝,建設學霸君總部產業園。張家港市政府官網消息稱,直到2020年8月,當地塘橋鎮還在緊鑼密鼓地計劃項目立項、備案,施工手續報批等工作。
2020年3月20日籤約之後,一系列學霸君公司在蘇州設立。先是3月26日成立的蘇州問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蘇州問吧」),註冊資本7.2億元,股東為學霸君1對1的運營主體、上海謙問萬答吧雲計算科技有限公司。
張家港產業資本中心在其中格外重要。啟信寶數據顯示,2020年5月29日,蘇州問吧的股權被出質給了張家港市黃泗浦網絡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這是張家港產業資本中心旗下的政府新興產業引導基金和高鐵新城城投公司設立的有限合夥企業,其委派代表趙海峰擔任蘇州問吧董事。
張家港市政府網站信息顯示,張家港高鐵新城開發區管委會招商部副部長同樣名為趙海峰。
更耐人尋味的一則官方消息是,2020年5月,當地政府在推進學霸君數字教育產業基地項目SPV公司(有限合夥企業)可轉債投資事宜。也就是說,蘇州問吧這筆股權質押借款,有可能會變為債轉股。
張家港產業資本中心官微的文章還稱,學霸君項目未來有明確的上市預期。當地官方報導也稱,「未來在國內科創板或美股上市」。
事實也在向這方面推進。2020年5月11日,千聞雲教育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成立(下稱「千聞雲(蘇州)公司」),意味著學霸君蘇州項目搭建了VIE架構。
千聞雲(蘇州)公司的股東為在香港註冊的Wenba Technology Limited,這是VIE架構中最終上市的B.V.I離岸公司的殼公司,千聞雲(蘇州)公司則為其全資控股的WFOE公司(外商獨資企業)。在VIE架構中,WFOE公司通過一系列協議獲取國內經營實體的收益,通過香港的殼公司輸送到B.V.I離岸公司。
這些國內經營實體,既包括蘇州問吧,還包括2020年7月1日成立的蘇州謙問萬答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三家全資子公司。
千聞雲(蘇州)公司的註冊資本為4000萬美元。張家港市政府網站消息稱,2020年5月已到帳1200萬美元。啟信寶信息顯示,其他幾家蘇州學霸君公司已實繳了700萬元人民幣註冊資本。此外,公開的中標公告顯示,蘇州問吧耗費255萬元裝修了辦公室,該工程於9月完工。也就是說,學霸君蘇州項目已投入近億元資金。
如今,學霸君爆雷,蘇州項目何去何從尚難以知曉。爆雷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即2020年12月28日,塘橋鎮政府官方微信就刪去了歷史文章中學霸君項目的信息。多名塘橋鎮和高鐵新城城投公司人士面對記者的採訪都諱莫如深,表示毫不知情。
張家港產業資本中心官微的文章曾寫道:2019年12月,產業資本中心經過精心遴選,將「學霸君」項目推薦給高鐵新城,期間產業資本中心會同高鐵新城多次赴上海調研「學霸君」項目,並參與項目的多輪商議。
學霸君2020年3月還在蘇州常熟市註冊了一家蘇州千問萬答教育軟體科技有限公司,啟信寶信息顯示,12月29日,常熟市市場監管局以「通過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取得聯繫」,將這家公司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收費違法監管要求
12月30日,優學小班的客服對記者表示該課程還在正常銷售,但多次強調優學小班與學霸君1對1沒有任何關係。
優學小班使用「有課」在線系統教學,這個教學軟體曾名為「學霸君有課」,但12月9日發布的新版用戶協議中,運營主體已變更為蘇州謙問萬答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名學霸君1對1的課程顧問介紹,自己12月的工作主要是向家長推銷小班課,到12月20日已經完成了30多單。還有的學霸君1對1的老師在9月曾被要求換籤勞動合同,更改後的用人單位是蘇州謙問萬答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張凱磊曾披露爆雷前小班課已有5萬名用戶,但這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燒錢」促銷。目前優學小班只面向3-7年級提供寒假課程,包含語數外三科共18節課的價格只有150元。
學霸君成立於2013年,旗下業務主要包括拍照搜題、在線一對一輔導等。截至目前,學霸君共完成6次融資,最近的一次是2017年1月來自遠翼資本、招商資本、晟道投資、啟明創投等機構的1億美元C輪融資,距今已經過去近4年。
在線一對一曾經是在線教育做火熱的賽道。跟誰學創始人陳向東回憶,2016年跟誰學經營困難時,投資人多次勸他轉向一對一業務。
但現在,一對一的風口已過,市場上的頭部機構只剩下掌門教育。9月30日,掌門教育再次獲得4億美元戰略投資,據業內人士透露,2020年,掌門年營收預計將達到60億元。
2019年,掌門創始人張翼在接受採訪時曾直言,「1對1模式的機會只屬於第一名,第二名以後就很難盈利,這幾乎是無法改變的一件事情。」
在線一對一需要大量老師,存在「規模不經濟」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學霸君1對1聘用了大量兼職老師以降低成本,有的是在校大學生,有的是公辦學校老師,還有的是培訓機構或個人工作室老師。這個一對一賽道初期的模式此後逐漸被其他機構放棄,但學霸君始終沒有改變。
儘管降低了成本,但兼職教師人數太多,導致教師篩選和培訓難度大,教學質量參差不齊。而且,兼職老師產能更低,收入也低,個人發展空間有限,教師流動性很大。
一對一機構很容易出現合規問題。在2020年3月由21世紀經濟報導發布的《K12在線教育頭部公司測評報告》中,學霸君1對1存在聘用中小學教師、公布教師資質信息不完整、直播結束時間超過21:00、一次性收費超60課時等問題,在一對一機構中表現最差。
尤其是在「預付學費越多,單價越便宜」的促銷政策下,機構鼓動家長動輒一次性繳納數萬元學費,遠遠超過了「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60課時的費用」的監管要求,如今一夕爆雷,留下難解困局。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綜合自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王峰)、經濟觀察報、南方都市報、公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