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經緯網3月3日訊:(記者李昕)臺胞青年陳文成的這個春節過的很不尋常,因為妻子有孕,陳文成今年第一次沒能回到位於彰化的臺灣老家過年。而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他在北京多了一個特別的身份——「社區一線防控志願者」。26日記者連線採訪了陳文成,了解他的戰疫故事。
「希望為抗疫做些事」
陳文成所在的社區位於北京市海澱區同澤園西裡,這裡沒有出現確診病歷,但是封閉化管理仍然較為嚴格。
陳文成所在的社區。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小區是防控第一線,」偶然了解到小區正在招募社區防疫志願者,陳文成動了心。「我和太太商量想報名。一開始擔心她會不同意,溝通完後她竟然蠻支持的,說只要做好個人防護,去做些力所能及的貢獻是好事。」陳文成的太太,是一個北京姑娘,一名小學老師,現在白天也忙於為自己的學生布置作業。
2月4日下午,陳文成來到社區居委會報名。社區書記了解了他的臺胞身份後很驚訝,「臺胞也來參與抗疫?」,繼而非常讚賞他的行為,並親手將志願者的紅袖套套在了陳文成的胳膊上。
陳文成在社區門口為居民量體溫、查看出入證件。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那一刻,我感覺到了責任感,社區是我們的大家的家,守護好這個大家,是我們第一線防控人員的使命和擔當。」陳文成正式成為了小區疫情防控志願者。
「覺得自己是個哨兵」
陳文成說,自己在這個小區生活了五、六年的時間,平時很少跟小區的居民互動,這次有機會擔任社區防疫志願者,也算是用這種特殊方式跟鄰居們互動。
陳文成在值夜崗。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一開始陳文成主要負責在小區東門出入口的位置,從晚上8點到10點排查所有的人員,管制好出入口行人,提醒他們戴口罩。「在提醒居民的時候,他們都很能理解,看到我們在執勤也都會說一句,你們辛苦了。尤其是遇到社區裡的小朋友,爸爸就會讓孩子跟叔叔說辛苦了,就特別的感動。」
北京下暴雪那天晚上,陳文成正好值夜班。凍得實在站不住腳。手冷了使勁搓一搓,腳冷了用力跺一跺。「我和一位樓管大哥值班,他都快70歲了,還在一線防疫真的令人欽佩。值崗的時候,覺得自己像一名哨兵。想到這些,心裡就是熱騰騰的。」
陳文成在社區服務站幫忙。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陳文成還介紹說,由於近期大量人員返京,目前小區加強了人員管理,重新對進出人員進行核查和更換出入證,最近他都在社區服務站幫忙做相關工作。
「盼兩岸多些正能量」
當記者問及,有沒有擔心過自己的安全?有沒有告訴臺灣家人自已在做這個工作?
「作為臺青,我的體力和免疫力都很好,我覺得只要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協助疫情防控是沒有問題的。目前沒敢告訴臺灣的家人,怕他們做無謂的擔心。"陳文成說。
陳文成介紹,臺灣媒體報導大陸的疫情有些誇大,前幾天還有家長問及,是否考慮回臺灣避一避,便和他們說,北京狀況沒有想像中的嚴重,目前還是可以正常生活,他們才放心。
相比家長,身邊一些年輕的臺灣朋友,比較能理解他的做法。
「臺灣近期有一些不好的報導,我也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兩岸交流增加一點正能量。兩岸同胞應當守望互助,這種血脈相連的情感連結是無法割捨的。我希望把正確的聲音傳遞給更多的兩岸同胞們,相信兩岸人民攜手抗疫,一定能打贏這場新冠肺炎阻擊戰。」(完)
責任編輯: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