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信託2019年報披露 核心指標連續12年領軍行業發展

2020-12-19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中信信託2019年報披露 核心指標連續12年領軍行業發展

  過去的2019年,是挑戰嚴峻的一年。統計數字顯示,2019年國內GDP增速6.1%,成為1991年來的新低;經濟下行的壓力凸顯在各個領域——信用市場違約、債務兌付危機頻發,股票市場黑天鵝事件層出;信託業也度過了艱難的一年:全行業資產管理規模持續下滑至21.6萬億元,較2018年末下降5%,較2017年行業峰值26.25萬億元下降21%,多名信託從業者表示「2019年堪稱從業史上最艱難的一年」。

  日前,中信信託公布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信託資產餘額為1.57萬億元,營業總收入71.83億元,手續費及佣金收入49.49億元,淨利潤35.93億元——四項核心指標均領軍行業發展;為受益人分配信託收益更是超過727億元。

  成績的取得,既得益於傳統業務的深耕細作,也來源於創新業務的厚積薄發。2019年對中信信託而言,既是挑戰之年,亦是突破之年。

  「12年」——與實體經濟同頻共振

  綜合曆年數據來看,中信信託是唯一一家將核心指標保持行業前三達12年的信託公司

  與國家經濟結構調整步調一致,對各項監管調控政策積極落實,是中信信託持續穩定發展的前提。2019年,公司信託資產中主動管理型信託資產規模佔比46%,同比增長31%,向實體經濟領域投入資金約7000億元,參與並推動「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的實施;廣泛支持汙水處理、新農村建設、城市生態群等促進城市發展、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工程;在高鐵供應鏈建設、航天科研等領域積極投入——2019年因此獲得「最佳服務實體經濟信託公司」的獎項。

  一直以來,中信信託與客戶共同成長、攜手共建,與很多合作夥伴都保持數年、甚至十數年的良好合作歷史。比如中國魏橋,作為這家連續7年入選世界500強的山東民營企業唯一合作的信託公司,中信信託自2007年因金融服務與其結緣,此後一直延續著深厚而穩定的合作關係,尤其是在2017年,中信信託以7億美元投資入股中國宏橋,此舉進一步強化了雙方的互利共贏關係;2019年,中信信託和中國魏橋進一步創新合作模式,與中國科學院大學三方共建創新研究院,打造了產學研聯動的產業發展新機制。在這種合作共創的理念之下,中信信託2019年繼續深耕傳統優勢市場,深化與地方政府及企業大客戶的合作,為地方發展和企業經營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務。報告期內,新增信託項目1480個,實收信託5205億元,涵蓋基礎設施、房地產、金融市場、文化科技等領域。

  除此之外,通過旗下股權投資平臺中信聚信,中信信託積極進行高新技術和前沿產業的探索。比如中信聚信參投的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在助力中國首枚民營商業運載火箭發射並實現高精度入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參投的北京天鏈測控技術有限公司,通過自主建設的國際商業航天測控網,圓滿完成中國首次運載火箭海上發射測控保障任務。

  中信信託追求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的動態平衡。報告期內,公司淨資本198億元,同比增長19%,淨資本充足率為173%,高於100%的監管標準——充裕的資本儲備構築了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

  2019年,中信信託獲得來自監管機構、政府部門、媒體及研究機構多方一致的積極評價:在監管評級、行業評級中獲得業內最高等級;在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的「信託公司綜合實力排名」中位列第一;蟬聯國際知名媒體《亞洲銀行家》行業唯一「中國年度信託公司」獎等。

  「340億」——本源業務獲階段性突破

  受到政策調控的信託行業,一方面要保持傳統業務的優勢地位,另一方面則要不斷提升市場應變力與業務創新力。

  2019年,中信信託的多項探索業務進入成長期。在6年的培育後,2013年就推出的家族信託業務開始快速增長,2019年家族信託和保險金信託總規模超340億元,信託資產餘額同比增長近90%;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業務創新也取得階段性成果。家族信託方面,通過與子公司中信信惠的協同配合,中信信託設立了第一單境外家族信託,實現中國信託行業零的突破。保險金信託方面,繼信託投保服務、「家庭保單」保險金信託服務等多個首創後,中信信託聯合11家合作保險公司發布了國內首個保險金信託服務標準,推動業務可持續健康發展;截至目前,中信信託單筆保險金信託的信託財產(初始可確定保額)最高為2億元,客戶超過1000位,居行業前列。

  在財富管理方面,中信信託對組織架構進行再梳理,新設陝西、成都財富中心,完善西部地區的布局。報告期內,公司主動管理產品直銷佔比59.9%,提升20.3%;個人客戶增長顯著,活躍客戶同比增長33.2%。

  中信信惠也是公司創新探索的一個成果,作為當初國內信託公司設立的首家境外平臺,中信信惠目前已經具備香港證監委核准的第一、四、九類牌照、信託牌照和放債人牌照,實現了境外多元業務布局。報告期內,中信信惠管理資產餘額近60億元港幣;旗下全球機遇基金獲得彭博社亞洲對衝基金第8名、《對衝基金管理者周刊》(《Hedge Fund Manager Week》)評選和頒發的「2019年度中國區最佳股票基金」(Asia Hedge Awards 2019 - 1 Year: China)等多項國際獎項。

(責任編輯:DF529)

相關焦點

  • 「信託一哥」中信信託2019年實現淨利36億 年報披露踩雷方正系相關...
    原標題:「信託一哥」中信信託2019年實現淨利36億,年報披露踩雷方正系相關數據 摘要 【「信託一哥」中信信託2019年實現淨利36億 年報披露踩雷方正系相關數據
  • 「信託一哥」中信信託2019年實現淨利36億,年報披露踩雷方正系相關...
    從目前已披露的61家信託公司財報來看,中信信託的營收和淨利潤均位列行業第一。在遙遙領先的業績背後,2019年中信信託業務結構出現不小改變。2019年信託業度過了艱難的一年,信託產品「雷聲陣陣」,在監管政策收緊的背景下,全行業資產管理規模持續下滑至21.6萬億元,較2018年末下降5%,較2017年行業峰值26.25萬億元下降21%。
  • 中信信託2019年年報出爐:家族信託與保險金信託規模同比增長近90%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作者: 樊融傑4月27日,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信信託)披露2019年年報,年報顯示2019年中信信託營業收入同比增加了33.87%在2019年,中信信託淨資本198億元,同比增長19%,淨資本充足率為173%。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中信信託信託資產中主動管理型信託資產規模佔比46%,同比增長31%,向實體經濟領域投入資金約7000億元,參與並推動「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的實施。
  • 三個數字,讀懂中信信託的2019年
    來源:經濟日報日前,中信信託公布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信託資產餘額為1.57萬億元,營業總收入71.83億元,手續費及佣金收入49.49億元,淨利潤35.93億元——四項核心指標均領軍行業發展;為受益人分配信託收益更是超過727億元。
  • 2019年中信信託實現淨利潤36億元 為受益人創利727億元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訊 日前,中信信託公布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信託資產餘額為1.57萬億元,營業總收入71.83億元,手續費及佣金收入49.49億元,淨利潤35.93億元——四項核心指標均領軍行業發展。
  • 中信信託年報披露踩雷方正系相關數據
    中信信託年報披露踩雷方正系相關數據4月27日,「信託一哥」中信信託發布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中信信託實現營業收入71.83億元,手續費及佣金收入49.49億元;淨利潤35.93億元,同比增長7%,創公司歷史新高;上繳國家稅金43.89億元,創公司歷史新高。年報還披露了中信信託踩雷方正系的相關數據。在年報公布的發放固有貸款前五名單中,中信信託對北京方正世紀信息系統有限公司發放的貸款佔貸款總額的11.50%,還款情況為逾期,但未披露具體金額。
  • 中信信託:2019年家族信託與保險金信託同比增長近90%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吳林璞4月27日,中信信託披露了2019年年報。在用益信託研究員帥國讓看來,中信信託強大的股東背景和資本實力使其具有較強的風險防禦能力,無論是註冊資本、淨資產、總資產還是淨資本等指標均居行業前列。「進行多元化業務布局、依託不斷增強的知識集成和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主動資產管理能力以及審慎穩健的風險管理體系和專業化的管理團隊始終是其佔據行業龍頭的重要原因」。
  • 去通道控地產支持實體經濟 從年報看信託公司2019年如何轉型
    來源:金融時報作者:胡萍4月末以來,信託公司2019年年報陸續披露。從已經披露的年報信息來看,中信信託、平安信託等公司核心指標呈穩健發展態勢。近期披露的信託公司年報顯示,降規模趨勢明顯,各家信託公司因為基數不同所降規模有多有少。中信信託公布的2019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信託資產餘額為1.57萬億元,這一數據在報告期初為1.65萬億元。
  • 轉型與分化——2019年信託公司年報分析
    截至2020年4月30日,共有66家信託公司披露了年報數據;受疫情等多因素影響,有2家信託公司的年報尚未披露。從已披露的年報數據來看,2019年信託公司受到了宏觀經濟、金融市場和監管政策的多重影響,資產規模持續下降,經營業績相對平穩,業務結構不斷調整。信託公司的轉型發展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轉型過程中行業內部分化格局更加明顯。
  • 中信信託2019年資產減值損失195億元 超公司淨利潤5倍
    日前,中信信託發布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中信信託實現營業收入71.83億元,手續費及佣金收入49.49億元;淨利潤35.93億元,同比增長7%。然而,在中信信託取得優異業績表現背後,卻隱藏著資產減值損失大幅上漲事實。
  • 中信信託2019年淨利潤35.93億 主動管理型業務增三成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2019年的信託業並不平靜,信託產品的爆雷、監管政策的收緊,行業需直面的變化越來愈多。截至去年底,68家信託公司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已比巔峰時期減少了21%。近期,隨著信託公司陸續披露年報,外界也得以一窺每家公司過去一年的狀況。
  • 洞察·財曝|中信信託2019年資產減值損失195億元 超公司淨利潤5倍
    日前,中信信託發布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中信信託實現營業收入71.83億元,手續費及佣金收入49.49億元;淨利潤35.93億元,同比增長7%。然而,在中信信託取得優異業績表現背後,卻隱藏著資產減值損失大幅上漲事實。
  • 中信信託2019年淨利潤35.93億 主動管理佔46% 以防風險為主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蔡越坤 4月27日,信託業「老大哥」中信信託披露了2019年全年的年報全文。2019年,信託業渡過了艱難的一年,全行業資產管理規模持續下滑。中信信託仍然以35.93億元的淨利潤坐穩全行業淨利潤榜單頭把交椅,同比增長7%。
  • 2019信託公司年報深度解讀:轉型與分化
    來源:金融時報作者:李珮 胡萍 陳彥蓉5月8日,《金融時報》社與中誠信託戰略研發部聯合推出「2019年信託公司年報分析」。從已披露的66家年報數據看,2019年信託公司受到了宏觀經濟、金融市場和監管政策的多重影響,資產規模持續下降,經營業績相對平穩,業務結構不斷調整。
  • 2019年中信信託以35.93億元淨利潤穩坐行業頭把交椅
    來源:國際金融報原標題:2019年業績排位:中信信託以35.93億元淨利潤穩坐頭把交椅1月20日,記者注意到,已有多家信託公司在銀行間市場披露了2019年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隨之浮出水面的是,信託行業龍頭公司2019年淨利潤排位。整體來看,2019年信託業績向優。有分析指出,2019年,信託行業面臨低位運行的宏觀經濟和不斷加強的監管力度,行業受託資產規模穩步下調。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成為行業轉型發展的共識。
  • 中信銀行2019年報披露:信用卡加速數位化轉型 多個指標可圈可點
    因而,一家銀行的信用卡發展情況,反應了其綜合金融與科技實力的強弱。從信用卡發卡量、交易額、貸款餘額、不良率、信用卡收入佔營收比重等指標看,近兩年股份行可圈可點。以剛剛發布2019年年報的中信銀行為例,多項信用卡業務指標居於領先位置,為行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高質量發展樣本。
  • 信託資產規模1.57萬億!業界一哥依然是中信信託
    證券時報記者 方妮信託行業迎來年報密集公布期。4月27日,中信信託、平安信託、華潤信託、中鐵信託等多家公司公布2019年年報。「信託一哥」中信信託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信託資產餘額為1.57萬億元,營業總收入71.83億元,手續費及佣金收入49.49億元,淨利潤35.93億元,四項核心指標均位列行業第一。記者注意到,中信信託通道類業務及地產類業務規模收縮的同時,融資類信託大幅增長,佐證了監管人士此前的判斷。
  • 中信信託2019年營收超70億 資管新規致行業承壓明顯 2020年疫情...
    信託發布2019年年報。由於此次疫情影響深遠,各信託公司2020年的年報分化將更大。   中信信託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坦言:2019年影響公司業務發展的不利因素較多。   報告期內,中信信託淨資本198億元,同比增長19%,淨資本充足率為173%,高於100%的監管標準。   儘管2019年資管新規等強監管環境使得行業承壓,但是一些影響業務發展的有利因素仍可以看到。
  • WEMONEY朝聞:22家消金公司2019年僅華融消金虧損;中信信託2019年賺...
    22家持牌消金公司2019年業績PK:3大維度較量 誰最賺錢 誰增速最猛WEMONEY研究室訊 隨著年報季的落幕,22家持牌的消費金融公司交出了2019年的業績「成績單」。另外,中信消費金融公司、包銀消費金融公司均無披露運營數據。
  • 中融信託的年報該怎麼看?
    從數據上看,似乎也比較符合,不過小編想不明白的是中融信託為什麼要持有這麼多的貨幣資金,從報表上看,貨幣資金已經佔到總資產的38.4%,這個利用效率也太低了,而跟中融資產規模相當的中信信託(320億),其貨幣資金只有31億,佔比還不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