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熱許久後,華為旗艦機Mate40系列終於在10月22日晚間到來。
此次華為發布了四款機型:HUAWEI Mate 40 、HUAWEI Mate 40 Pro、HUAWEI Mate 40 Pro+和HUAWEI Mate 40 RS保時捷款,並正式對海外市場推出搜尋引擎、地圖、辦公應用。Mate40系列起售價為899歐元,於10月23日零點開啟預售。
在美國的打壓之下,今年華為的新機仍在有序發布,也更加受到外界關注。尤其是晶片供應受限的情況下,Mate40搭載的5納米麒麟9000晶片成為焦點,據業內分析師預測,麒麟9000備貨量在1000萬左右。
早在8月,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就坦言,麒麟9000晶片「可能是我們最後一代華為麒麟高端晶片」。今天,被稱為「絕版」的麒麟晶片正式公開,Mate40的「星環」攝像頭、全新交互也一展真容。
5納米麒麟9000晶片來了
華為表示,擁有麒麟9000系列晶片,HUAWEI Mate 40系列成為迄今最強大的Mate。
麒麟9000是華為首款5納米SoC晶片,也是全球第一顆5nm工藝製造的5G SoC。具體來看,麒麟9000系列一共有兩款,一款為麒麟9000,另一款為麒麟9000E,兩者主要在NPU和GPU的核心數上有所區別。
其中,HUAWEI Mate 40 Pro、Mate 40 Pro+和Mate 40 RS保時捷款搭載麒麟9000 5G SoC晶片,HUAWEI Mate 40採用5nm 5G SoC麒麟9000E晶片。
餘承東介紹道,麒麟9000晶片首次集成多達153億電晶體,是目前電晶體數最多和功能最完整的5G手機晶片。同時,CPU三檔能效架構最高主頻可達3.13GHz;首款24核 Mali-G78 GPU讓圖形處理性能大幅升級,GPU計算速度比其他旗艦晶片快52%;雙大核 + 微核 NPU 架構,提升了端側AI智能。
在外觀方面,Mate40系列採用了88°超曲環幕屏,搭配「星環設計」的相機。HUAWEI Mate 40 Pro和HUAWEI Mate 40 Pro+配置前後雙電影攝像頭和前後雙超大廣角。其中,HUAWEI Mate 40 Pro沿用潛望式光學變焦結構,實現10倍混合變焦和50倍數字變焦。HUAWEI Mate 40 Pro+實現20倍混合變焦和100倍數字變焦。
在人機互動領域,Mate手機可以實現AI隔空操控實現懸停亮屏、左右切換交互界面、隔空按壓接電話等功能升級。來電話時眼睛注視屏幕,鈴聲音量自動減弱。EMUI 11的分布式能力,支持多屏協同,實現在PC上同時打開多個手機應用窗口,多任務可同步進行,提升效率。手機一鍵變身電子白板,還可一鍵投屏演示講解。
除了手機,華為也在拓展更多智能硬體,今天華為還發布了首款降噪頭戴無線耳機、華為手錶GT 2 保時捷設計款,以及向海外推出了智能眼鏡和無線音箱。
軟硬體雙線作戰
隨著華為Mate40的發布,蘋果5G手機iPhone12的入場,今年的手機市場在通信、攝像、晶片等各個層面進入全面競爭。目前,蘋果依舊是那個成熟的蘋果,華為也仍穩固在全球前三,儘管海外市場受到蠶食。
Counterpoint Market Pulse報告的最新研究數據顯示,在8月份的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排名中,三星以22%的市場份額名列第一,華為以16%位列第二,蘋果以12%排名第三。
而在國內市場上,華為繼續高歌猛進,並且高端市場和蘋果平分秋色。IDC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國600美元以上價位段智能機市場份額顯示,華為與蘋果幾乎平手,市佔分別為44.1%以及44.0%,僅相差0.1%。
華為與蘋果兩家佔據了中國88.1%的高端機市場份額,隨後是小米、OPPO、三星,市場份額分別為4.0%、2.6%、2.5%。可見,在國內的高端市場上,華為和蘋果激烈角逐,當然在全球市場上,蘋果仍佔據高端市場和高利潤的高點。
而華為還面臨著美國制裁的不確定性,從去年開始,不論軟體硬體都受到了三輪美國禁令的影響,而最受傷的還是華為的消費者業務,為此,華為繼續軟硬體雙線作戰。
一方面華為還在解決供應鏈問題,9月23日的華為全聯接2020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表示,基站的To B業務還是比較充分的,手機晶片華為每年要消耗幾億個手機晶片,手機的儲備還在積極尋找辦法,美國製造商也在積極向美國政府申請許可證。
另一方面,華為在大力推進軟體生態建設,比如,HUAWEI Mate 40系列已經全面搭載華為終端雲服務,發布會上,華為面向海外用戶正式推出全新應用,包括支持多種搜索方式的通用搜尋引擎Petal Search、可以通過HUAWEI Mate 40系列隔空操作的地圖應用Petal Maps,以及辦公應用HUAWEI Docs,為全球7億華為終端用戶提供服務。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