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成都軌道交通集團今年第一批TOD項目之一,地鐵6號線陸肖站位於中柏大道與吉龍一街交匯口,通過以公共運輸為導向的開發(TOD模式),將給中和片區居民帶來更多交通便利和商業服務。
此前10月12日,在回復市民信件時,成都高新區規劃國土建設局表示,地鐵陸肖站定位為片區級地鐵站點,其周邊地塊TOD一體化城市設計方案已通過市規劃局審查,正在按照城市設計方案調整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12月8日,記者從市規劃局官網獲悉,陸肖站TOD一體化城市設計的控規修改方案公告正在公示,公示期從7日持續至16日。本次控規修改對陸肖站及其周邊區域進行大面積調規,其中商業以地鐵為核心聚集、道路增多、公共服務配套完善等布局特色明顯。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和一線與中柏大道交匯口的西北側地塊,其高度控制為180米-210米,或將形成中和片區新地標。
商業以地鐵為核心聚集 新增更多公共服務設施
公告顯示,本次規劃擬對梓州大道以東、成自瀘快速路以西、聚寶沱河以南、應龍路以北局部地塊進行控規修改,面積約為118.08公頃。記者在官網看到,規劃方案對這片區域做了大量的調規修改,整體上呈現商住分離、道路增多、公服增多等明顯的變化。
商住分離,商業以地鐵為核心聚集。把調規前後的規劃圖進行對比,能明顯看出原來大批的商業兼容住宅用地,被調整為純粹的商業與二類住宅用地,商業與住宅相對獨立。商業用地沿著中柏大道分布,也體現了以地鐵為核心聚集的特點。
道路增多,體現「小街區」理念。經控規調整,將新增7米、12米、16米寬市政道路多條,部分規劃道路進行位置遷移,還有部分現有街道拓寬至16米。
中小幼集中設置,並完善公服配套。其中,吉龍一街與應龍北二路交匯口東南側地塊,分設了中學36班和小學36班,並配套規劃了幼兒園。此外,還增加疊建郵政設施、電信設施、再生資源回收站、社區養老機構、日間照料中心各1處,各配套公輔設施進一步完善。
建築高度控制在180-210米 或形成中和片區新地標
一道錯落有致的天際線,可以展現城市風貌的靚麗風景。此次調規對建築高度進行了規劃,其中,中柏大道與中和一線交匯口西北側地塊用地性質為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建築高度控制在180-210米,或將形成中和片區新地標。此外,其他部分地塊的建築高度控制,分別在100米-150米、80米-120米、60米以內和50米以內等。
地上空間、地下空間的綜合利用,可以有效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率,也是TOD一體化的重要優勢。規劃提出,在不影響市政管線敷設以及其他安全問題的情況下,可利用城市道路及沿線綠地進行地下空間一體化設計,並結合公共空間節點、綠地與地鐵出入口設置19處下沉廣場。
同時,應以陸肖站為中心設置地下公共通道(寬度不宜小於7米),可沿地下公共通道設置商業。在不影響消防及道路交通通行及其他安全問題的情況下,中和一線與中柏大道交匯口西南側兩地塊可設置跨路建築,另有部分地塊之間可設置空中連廊。
【關注百家號新浪樂居,洞悉房產市場風雲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