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南陽日報七月十一日發的一則通報
從這則通報我們可以看出事情並不複雜
事情原因:
唐河縣一幼兒園女教師在社交網絡平臺上傳與男童親吻的視頻,並配發「我想犯罪怎麼辦?女朋友在此,我可以等他十年」等言論的圖文信息……
處理結果:
該幼兒園停業整頓,該幼師被辭退。
這則通報引發了熱議,而且有兩種觀點和評論相左,好像都頗有道理:
一種看法認為,這就是對男童的性侵和猥褻,或者是不是戀童癖,簡直就是違背社會道德,太可恥了,僅僅辭退太輕描淡寫了,應該追究法律責任。
另外一種看法認為這簡直就是小題大做,幼師也只是十幾歲的女孩兒,出於對男童的喜歡,開了個玩笑而已,何必上綱上線,把女孩兒弄的太複雜化了,大未可必。
作為一名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老師,又當過幾屆的班主任,我自認為還是比較了解這些幼師們的心理建構,和認知水平的。
現在私立幼兒園遍地開花,對幼師需求量很大,而這些學前教育的學生來源不一,但是唯一統一的標準就是,這些學生統統都是成績不太好的,或者說上高中分數到不了建檔線的,只好退而求其次來讀了幼師專業。
和這些孩子深接觸之後,發現這些孩子除了成績不好之外,也都是很可愛的。不過是十五六、十六七的年齡,帶著這個年齡孩子的稚氣未脫,和天真活潑好奇;也有這個時代留刻在她們身上的共性,獨立特行,不拘小節,言談自由大膽。
無一例外的是,她們喜歡化妝,喜歡零食,喜歡追星,喜歡萌寵,偷偷喜歡著那個男生,也尤其喜歡小孩子。
有時候上班會課時會給她們講些人生道理,講些幼師的職業道德,和日常行為規範,這些,她們也都懂,並且都表示能夠遵循和做到。所以這些講太多了就好像時在給她們灌雞湯。自己也都不願再嘮叨。
有時候在辦公室幾個老師談起,這幫孩子們最讓人擔憂,又屢教不改的,就是說話的口無遮攔和大尺度。小女孩兒口頭語,爆粗口,比起男生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諸如:
「wocao」、「wokao」、&你媽」、「&你妹」…等等說起來朗朗上口。
提起來某個崇拜的影星和心儀的男生,那都是「我想花痴誰誰」、「我想跟誰誰怎麼怎麼樣」、或者更露骨的「我想舌吻誰」、「我想睡誰」……說的也是面不改色心不跳。
看這些小女生們說這麼癲狂瘋野的粗話,說的沒絲難為情,聽的沒絲毫驚訝,你會發現,這就是她們交流的日常,她們竟然在這種語境中交流出來了同齡人的親密,交流出來叛逆和不屑的豪邁。
有時候我們很詫異這些2000後怎麼變成這個樣子啦,看看她們從小接觸的你就不會驚訝了。你會發現她們的這些大尺度言語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來自於網絡。
很多網絡用語因故產生,產生之後就像長了翅膀,一夜之間就能全國網民人盡皆知,並廣為流傳。說這些九零?零零後的孩子們吸食著這些網絡文化成長,一點都不為過。讓我們難為情的詞語和表達方式,在她們,就像是說「吃飯」、「喝水」一樣稀鬆平常。
可是如果說這些女孩子思想骯髒,行為不端,那你就錯了,很多時候她們只是過過嘴癮,也並沒有什麼非分之想,她們嘴裡的詞語和思想是不搭界的。
只能說是她們的遣詞用語太肆無忌憚,而且完全形成了一種交流語境和表達方式。
我們不由會感嘆某些網絡段子和網絡用語,千真萬確在讓這些孩子們的交流表達方式變得粗野低俗,簡直就是語言交流文化的墮落,可是這些又是遏制不了的。
回到這件事件裡,如果說這個幼師思想高度缺乏認識,語言行為不規範,這是絕對的,但是如果用「性侵」、「戀童癖」、「猥褻」等這些詞語就言過其實了。
有的可能會反駁說,不對,如果換成男幼師對女童寶寶這樣,是不是就嚴重了,可能就不單單是辭退完事兒的了,估計還會刑拘……
這個我也承認,因為這個是從男女心理和生理構造上的不同來歸因的,約定俗成的社會認識裡男人具備了天生的攻擊性,屬於侵害者,而女人卻是被攻擊和承受的對象,屬於被侵害者,再加上兩千年傳統文化形成了默認的觀念認識。男女性別上的差異,有了明確的社會定位和自我定位
不信你可以測試一下
一個女孩兒抱起一個男童說:「太可愛了!我要等你長大嫁給你!」
周圍觀眾和媽媽都會會心一笑,媽媽還會感覺很自豪,大家都理解並領會到了女孩兒對男童的喜愛,和對男童可愛至極的認可。
反過來,如果一個小夥子抱起一個女童說:「太可愛了,我要等你長大娶你!」
那麼他恐怕即可就會被周圍觀眾罵流氓,沒準兒,女童媽媽的大耳刮子立刻會扇過來。
對,這就是男女性別之間造成的傳統認識差別。
我這裡不是在為這個女幼師開脫,當然,不乏也有很多女教師騷擾侵害男童、男學生的真實案例存在。但是這個女幼師,親了男童嘴巴,並曬到網上,說明她喜歡這個孩子,只是想當個玩笑秀一下,沒注意到尺度和分寸,玩笑開大了,秀得過頭了,引起了網民群眾心裡的不適。
我們還是結合律師意見來對對這件事件來個界定吧
要"判斷女幼師是不是涉嫌猥褻兒童犯罪,要結合目的和具體行為來判斷。
首先從目的來看,以性刺激、性滿足為目的而親吻男孩的,情節嚴重的可構成猥褻兒童罪。如果只是出於炫耀、吸引人眼球的目的,那麼一般不足以構成猥褻罪。
其次從具體行為來看,實施猥褻行為是構成猥褻兒童罪的基本條件,如果只是視頻中的行為,沒有進一步的犯罪行為也不構成犯罪。
最後,還要看行為的後果,主要看對於孩子心理上的傷害程度。這些問題都要結合具體情節綜合考慮分析。法律有其自身的規則,有些行為是道德約束,嚴重違法行為就要上升到法律層面了。不能光憑一點就做出判斷,要整體分析事件。
最後想對我的學生和跟我學生一樣的90後00後,已經做了幼師,或者即將做幼師的孩子們說:
切記,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這是個人修養也是職業要求,還是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