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頻道 原創稿
人民網北京9月19日電(記者畢磊)昨日,2020中關村論壇「人工智慧開源開放與生產力促進平行論壇」在於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舉行,來自政府、企業、學界的領導與嘉賓,圍繞人工智慧開源開放和底層生態建設進行深度探討,暢談技術開源與AI生產力建設的新模式,分享各自的前沿觀點和實戰經驗,為技術賦能、產業變革提供可行思路。
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南寧教授在題為《重塑AI的創新基礎:數據、算法和計算能力》的演講中提到,「當前,人工智慧研究中的新發現的速度令人難以置信,但我們需要回到人工智慧領域最初的目標,面對更棘手的人類水平的智能,和更廣泛的通用人工智慧的問題,加大探索跨學科人工智慧新算法的研究,和AI基礎設施的建設。」
圍繞人工智慧的發展與創新話題,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雙聘教授沈向洋表示,「AI的發展,人才是第一資源、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我們一起努力,中國AI一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對此,Imagination全球副總裁Andrew Grant和MLPerf推理工作組聯合主席David Kanter從技術角度闡述了各自的觀點,表達開源開發對開發者、技術創新的重要意義。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副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胡事民在主旨演講中指出,「中國的深度學習框架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只有百花爭鳴才能共同發展。鼓勵大家積極參與開源這件事情,互相支持,共同發展,使得中國的人工智慧能夠做得更好,走得更穩。」
中移系統集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昀圍繞技術賦能,進一步闡述5G與AI結合的重要意義,他表示,「在能力上,現在5G最重要的是和AI結合,我們叫AICDE,有物聯網、雲、大數據,其實核心就是AI。在5G裡,會在工業、港口、礦山、輪船、製造、智慧城市裡用到人工智慧。所以5G正在深入到千行百業,未來這個能力是通信的能力 AI的能力。」
在論壇舉辦期間,曠視先後發布開源深度學習框架天元1.0預覽版、AI加速計劃等,降低企業人工智慧應用門檻,推動人工智慧產業落地。曠視首席科學家孫劍表示,曠視在2020年3月對外開放Brain AI生產力平臺,並將Brain 最核心的組件深度學習框架天元MegEngine開源, 幫助企業與開發者大幅節省產品從實驗室原型到工業部署的時間,真正實現小時級的轉化能力。
此外,曠視推出了Brain 商業版,提供智能化時代的AI生產力工具,幫助企業快速、高效地建立企業內的AI基礎設施。Brain 商業版通過其提供的平臺化能力和全流程服務,可以有效降低用戶開發算法的門檻,提高算法生產效率,幫助企業快速高效地實現AI轉型。經驗證,Brain 可有效縮短80%算法從需求到落地的時間,整體降低55%的算法生產成本。
在本次平行論壇上,為加強交流,論壇現場還特別設置了主題圓桌對話環節。曠視與來自小米、一流科技、Open AI Lab(開放智能)、燧原科技以及清華大學等產業界和學界嘉賓一同展開深度對話,探討深度學習開源框架的技術趨勢及應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