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技術在中國的發展起步於上世紀90年代末,經歷了從技術引進,專業市場導入,技術完善,技術應用等階段。如今,已經大大超過了我們所熟悉的指紋識別和聲音識別。
現在到處都在推行人臉識別系統,真的靠譜嗎?
執法智能化
人臉識別功能具有快速、自然的優勢,不用配合即可識別出目標身份,只要暴露在鏡頭下的一定範圍,嫌疑人即無所遁形,有助於公安案件調查,還能預防犯罪。同時臉部識別系統還提供一個識別失蹤人口的系統。據有關報導,在印度每日有100多名小孩失蹤,找回工作非常坎坷,於是印度當局會得到求臉部識別技術的幫助在4天內找回了3000名失蹤兒童,為印度20多萬失蹤兒童帶來了希望。
監督公民
臉部識別系統在一個新的水平上監控公民,為政府提供有關公民可驗證的鏡頭。在中國,它使當局能夠監視整個城市的行為,推動公民在任何地方都表現良好。
改善客戶服務
如今,不少城市乘坐鐵路交通可直接刷身份證與人臉識別核驗即可,不用再特意取票,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中,旅客不需要攜帶護照就能進行登機。行李同時貼上具有生物識別技術的標籤,確保有效尋回丟失行李。
人臉識別識別系統能為城市帶來便捷和安全,但如果沒有適當的法律對其進行監管,人們確實會擔心該系統被濫用。若要問臉部數據會不會被盜用,個人信息是否會被洩露?
針對這一問題這裡想要告訴大家的是,萬維人臉識別系統是有專門的技術來保證數據的安全,採用曠視算法,解決方案是是在採集到照片時進行「脫敏」處理,只提取照片特徵,不保存照片本身,人臉識別的準確度已經超過了99%。央行也正在制定關於人臉識別技術的統一行業標準,為用戶的信息安全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