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加「地鐵藝人」用手風琴演奏 寄託鄉愁

2021-01-12 中國僑網

加拿大「地鐵音樂家」手風琴裡寄鄉愁

七天

旅加手風琴演奏家 加拿大蒙特婁「十大地鐵優秀藝人」

在加拿大蒙特婁的地鐵站裡,活躍著200多位「地鐵藝人」,他們或演奏,或歌唱,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其中有一位年逾七旬的華人老者,他在地鐵站用手風琴演繹中西名曲,吸引著行色匆匆的乘客紛紛放慢腳步,駐足聆聽。

他是姜彬。19年前,為與家人團聚移民加拿大。不願吃閒飯的他,曾經到處打工,最終,還是拿起他心愛的手風琴,走進地鐵獻藝。他是蒙特婁這個國際化大都市的地鐵音樂家裡極少數的華人之一。2004年,當地法文地鐵報紙《Metro》舉行「十大地鐵優秀藝人」評選,姜彬名列第五。

如今,姜彬依然每天背上他的手風琴,在蒙特婁的各個地鐵站演奏。他的琴聲,是匆匆行人的精神食糧,更是很多華人無盡鄉愁的寄託。

1 業餘愛好成了陪伴一生的技藝

筆者第一次見到姜彬,是在一天下午5時多下班高峰的Lionel-Groulx地鐵站。熙來攘往的人流中,筆者遠遠就聽到了「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的曲調。循著琴聲望去,見到一位長著典型北方中國人臉孔的老人正坐在自帶的凳子上陶醉地拉著手風琴。

筆者與他閒聊了幾句,並約定了去他在Verdun區的家裡採訪。

姜彬出生於1947年,1964年進入遼寧省大連技工學校學電工,畢業後分配到大連市電力局。1982年又調到遼寧省外貿局(後來的遼寧省對外貿易總公司),當過司機,還在基建、辦公室、食堂等崗位工作過,直到1995年下崗。

下了崗的姜彬拿起手風琴,加入了大連市業餘俄語合唱團。電工出身的姜彬怎麼會拉手風琴?原來,姜彬在大連電力學校上學時,認識了後來成為中國著名手風琴演奏家的王國政。姜彬說:「一聽王國政的演奏,我就著迷,十指之間怎麼能演奏出這麼有表現力的音樂呢?我纏著要他教!他當時不是太樂意,提出要跟我賽一場桌球,我贏了才肯教我。」

姜彬贏得了比賽。從那時起,姜彬就跟著王國政學琴。但王國政只讓他在旁邊看,並不直接教,就靠他自己琢磨。

那段時間,姜彬平均每天練琴10個小時。兩個月後,姜彬就開始上臺表演了。此後他經常利用業餘時間參加演出。姜彬最拿手的是獨奏蘇聯和中國的民間樂曲,不少專業團體曾想將他招入麾下,雖然最後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成功,但手風琴已成為陪伴姜彬一生的最愛。

1982年,姜彬花了2萬多港元託人買了一把義大利名牌手風琴,這個14公斤重的大傢伙後來一直伴隨他漂洋過海,從中國到馬來西亞,從加拿大到古巴。

姜彬1996年1月加入大連俄語合唱團後,就一直擔任首席伴奏。2001年俄羅斯前總統葉爾欽訪華時到大連參觀,俄語合唱團應邀為葉爾欽演出。一首首聲情並茂的蘇聯歌曲,讓葉爾欽眼裡泛起了淚花。

2 從馬來西亞到古巴,以琴會友天地寬

手風琴是姜彬的愛好,是他不可須臾分離的夥伴,也是他在世界各地結交朋友的紐帶。

1998年末,姜彬曾隨一位朋友到馬來西亞參加在沙撈越舉辦的一個民間貿易展覽會,打算做點生意。一天中午休息時,姜彬隨手拿起手風琴拉起了《十五的月亮》《洪湖水浪打浪》……悠揚的琴聲一下子就引起了眾人的注意,不多時,人越聚越多,把姜彬的展位圍了個水洩不通。姜彬索性搞起了「展覽館音樂會」,整整演奏了兩個小時。到下午展會結束,竟有不少馬來西亞商人邀請姜彬前去為他們的各種活動助興。從此,更多沙撈越人認識了這個來自中國北方的手風琴手,也促成了姜彬後來數年旅居馬來西亞。

姜彬應邀到電臺做節目,出席當地華人社區的各種慶祝活動,參加中國領事館的聯歡活動等。馬來西亞《國際日報》《沙撈越晚報》還在沙撈越州古晉南市為他舉辦了手風琴音樂欣賞會,當地華人市長出席音樂會並剪彩。

姜彬就這樣靠一把手風琴,在馬來西亞結交了不少做生意的朋友。

2003年,已經移民加拿大的姜彬從蒙特婁跟團到古巴首都哈瓦那旅遊。每天行程結束,回到賓館的姜彬就用手風琴給旅友演奏。有一天演奏《打靶歸來》,琴聲引來了賓館老闆。老闆告訴姜彬,他的父親很喜歡中國音樂,問姜彬願不願意去他的家裡為他父親演奏。到了賓館老闆家,姜彬才知道,老闆的父親艾立克是古巴漁業部長,曾是卡斯楚的戰友,當過格瓦拉的部下,並且在格瓦拉逝世後為其養育其後代多年。

艾立克曾多次訪問中國,對中國給予古巴無私援助一直心懷感激。艾立克對中國音樂一直情有獨鍾,他拿出自己收藏的《茉莉花》《彩雲追月》等音樂唱片放給姜彬聽。姜彬則給艾力克介紹中國南方民樂和西北民樂的特點,還用手風琴演奏了一曲西北民樂《蘭花花》。8分鐘一曲終了,艾立克等人聽得如痴如醉。

隨即,姜彬又演奏了一首古巴名曲《鴿子》。一曲聽罷,艾立克娓娓道來,給姜彬介紹這首曲子的來歷。在19世紀,一位旅居墨西哥的古巴小夥子愛上了也居住在墨西哥的一位中國姑娘,他寫了這首樂曲,曲中的鴿子就是中國姑娘的化身。後人為紀念該曲作者,將《鴿子》冠以古巴民族音樂。

聚會結束,興致勃勃的艾立克邀請姜彬有機會再來古巴。得知姜彬以前是在外貿系統工作,又委託姜彬回國幫助聯繫中國投資者到古巴經營資源豐富的海產品。

3 獲評蒙特婁「十大地鐵優秀藝人」

姜彬現在身上最顯著的標籤是「地鐵音樂家」。這在當地的華人中並不多見。

姜彬是在2002年為與家人團聚移民到加拿大蒙特婁的。不想吃閒飯的他,先是在餐館洗菜切菜,之後又到當地一家食品廠打工。在食品廠,姜彬每天戴著手套處理冰凍食材。半年下來,曾經靈活的手指變得麻木了,有好長一段時間無法拉琴。直到再次「失業」,58歲的姜彬又進了學校學起了法語。

閒暇時,姜彬重拾手風琴,經常拉琴解悶。逐漸地,周圍的朋友知道了他的手藝,有熱心人推薦他參加華人社區的活動。2003年中國國慶節,姜彬應邀參加了社區聯歡節目,並演奏了《歌唱祖國》等樂曲。聯歡會結束後,有人建議他去地鐵站試試,因為有很多街頭藝人在那裡表演。老薑心動了。

在蒙特婁,地鐵裡凡有琉特琴(Hute)標誌的地方,演奏家們都可以申請有償獻藝。但要選到好的時段,必須早起去登記。姜彬就每天乘第一班地鐵,到蒙市的幾個大地鐵站籤時間表,搶佔好時段,然後按時到這幾個站拉琴。

姜彬優美的琴聲和投入的表情吸引了進出地鐵站的乘客。就連地鐵裡的警察也經常走到老薑面前,豎起大拇指對他的琴聲表示讚賞。

地鐵獻藝能掙多少錢?老薑說,每天兩小時,收入最低時只有2加元,平均收入差不多25到30加元。「雖然剛剛夠買菜,但我很快樂。」

姜彬說,在地鐵演奏,經常能遇到令他感動的事。一次,一位雙目失明的老太太,顫巍巍地走到他面前,硬是要把1加元硬幣塞給他。他受寵若驚,連說:「No!No!」但老太太執意要給,眼角還隱隱透出淚珠。老薑沒有再推辭。他說:「老太太雙目失明,沒有真正看到我的表演,她是在用心聽,被我的琴聲感動。」

有一位中國女孩,經常在地鐵站裡入神地聽老薑的演奏。一次,姜彬在拉《在希望的田野上》時,女孩忍不住哭了。老薑關切地安慰她,問她是不是想家了。女孩哽咽著說:「我爸爸也是拉手風琴的,聽到你的琴聲,我想起了爸爸,想起了家鄉的一切……」

「這樣的故事太多了。」姜彬回憶道:「還有外國朋友請我到家裡為生日會助興。在這裡,人們從來不會認為在街頭、地鐵獻藝的人是窮要飯的。不少家長會將零錢放到孩子手裡,讓他們給藝人。」

幾乎每個在蒙特婁坐過地鐵的人都知道有個表情豐富的中國手風琴家演奏著美妙的中國音樂。對於華人來說,老薑更已成為他們最熟悉的朋友,老薑的琴聲寄託了他們深深的鄉愁。2004年,當地的地鐵報《Metro》報評比十大地鐵優秀藝人,在200多個地鐵藝人裡,老薑名列第五。

幾年前,姜彬的老伴先走了一步,剩下老薑一個人。手風琴成了他唯一的寄託,在地鐵的演出能讓他沉浸在音樂之中,暫時忘卻離別之痛。幸運的是,老薑又遇到一位知音,並在去年11月喜結良緣。如今,70多歲的他,依然每天早上乘坐第一班地鐵,到地鐵站的琉特琴處籤到,搶佔理想的時間段。用琴聲陪伴自己,也用琴聲感動著他人。

相關焦點

  • 手風琴在深圳 仍是小眾樂器
    深圳商報記者 祁琦 3月19日晚8點,深圳製造樂隊的「奇幻之旅」音樂會將在深圳音樂廳演奏大廳舉行。深圳製造匯聚了中國南方最傑出的職業樂手,是迄今為止國內唯一以手風琴為主奏的電音樂隊。樂隊靈魂人物、手風琴演奏家李藝表示,手風琴是非常適合重奏、合奏的樂器,而且便於攜帶,但它在中國、在深圳都還有一個被認識的過程。
  • 7首手風琴曲,一段懷舊時光
    手風琴(accordion )是一種既能夠獨奏,又能伴奏的鍵盤樂器,不僅能夠演奏單聲部的優美旋律,還可以演奏多聲部的樂曲,更可以如鋼琴一樣雙手演奏豐富的和聲。
  • 義大利浪漫老人無法陪伴妻子,在醫院外為其彈奏手風琴感動無數人
    新冠肺炎疫情阻斷了無數個家庭,讓無數人無法陪伴在患病住院的家人身邊,但是無法阻止他們對受病痛折磨的家人的思念和祝福。病魔無情,人有情,在疫情期間,發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人們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著對患病親屬的深情眷念。
  • 14個孩子彈奏手風琴,義大利演奏家直呼「驚喜」
    瀏陽日報記者周婷   別開生面   義大利頂級演奏家教手風琴   「讓音樂帶動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在周洛小學手風琴教室的前牆上,標語簡潔有力。   為了解中國農村手風琴教育的開展情況,在郭偉湘的推薦下,米高一行人來到了周洛小學。第一站,他們將對孩子們的練習成果進行驗收評點,並一起為周洛小學的孩子上一堂手風琴指導課。   「演奏時,大家都沒有看前面擺著的五線譜,可見大家平常都是勤加練習,讓我驚喜,也十分感動。」米高的讚賞,讓孩子們緊繃著的心弦鬆了下來,並歡呼雀躍。
  • 西安哪家手風琴培訓機構值得推薦
    西安俄意志手風琴藝術中心對手風琴均有一套專業易懂的教學方法,到目前為止帶出的少兒成人及中老年優秀學員已有兩百多人,具體情況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俄意志手風琴藝術中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西安俄意志手風琴藝術中心簡介 西安俄意志手風琴培訓學校的老師均畢業於西安音樂學院手風琴專業本科及研究生學歷,對手風琴均有一套專業易懂的教學方法,到目前為止帶出的少兒成人及中老年優秀學員已有兩百多人。
  • 手風琴調音器
    手風琴調音器 生活工具
  • 聶倩豎琴與手風琴獨奏音樂會明晚舉行
    豎琴和手風琴,對大多數人來說熟悉而又陌生的樂器,柔美悠揚的音調讓很多人喜愛,卻鮮少有機會在現場聆聽感受。9月2日晚,重慶交響樂團樂手聶倩將帶著她的豎琴與手風琴舉行獨奏音樂會,給大家奉上一個別致難忘的音樂之夜。
  • 津門老字號:「鸚鵡」牌手風琴
    昨天天津在線訊:在天津市博物館,陳列著一臺「鸚鵡」牌手風琴,這就是中國第一臺手風琴,它誕生於50年代初的天津。如今鸚鵡牌手風琴不僅是一件樂器,它承載了幾代人的音樂夢想。隨著手風琴藝術的繁榮,我國的手風琴製造工藝也從無到有。
  • 中國手風琴泰鬥免費教盲人朋友拉琴 辦班近十年
    在2015北京榜樣頒獎典禮上,一群盲人帶來了《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手風琴表演,他們用音樂向他們的老師任士榮表達謝意。  任士榮是空政文工團手風琴演奏家,從14歲當兵入伍,他就開始學習手風琴。在抗美援朝前線,他在因轟炸而不斷震動的舞臺上勇敢地為戰士們演奏手風琴;在世界青年聯歡節上,他拉著手風琴走上赫爾辛基街頭,被歡樂的人群圍住;在中國第一臺手風琴專場音樂會在北京公演時,由他擔任指揮,以獨奏、重奏、齊奏、小合奏、大合奏多種形式演奏了中外名曲,連演數場引起轟動。任士榮當之無愧地被譽為中國手風琴泰鬥。
  • 手風琴泰鬥的十年一課
    他是國際手風琴聯盟「中國手風琴終身成就獎」的獲得者;是毛澤東等領導人聯歡會的首席樂手;在1962年芬蘭赫爾辛基的第八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他參加的節目獲得4枚金質獎章、1枚銀質獎章;1965年,他率隊赴法國馬賽參加國際藝術節,臨時接到各國代表團都要組織專場演出的要求,作為一支人數最少、僅有7人且只有他一位樂手的隊伍,他們緊急編排的晚會包含舞蹈、合唱、獨唱、獨奏等節目,備受好評,《費加羅報》撰文稱:中國手風琴家演奏的中國民歌令人驚嘆
  • 手風琴家8年義務教盲人拉琴 俯身跪地教打拍子
    20多位盲人演奏者懷抱手風琴,左手流利地操縱著低音鍵按鈕,右手在黑白琴鍵上跳躍。  這個特殊的手風琴教學班已辦了8年,陸續有80多位盲人從零基礎入門。如今,他們的水平已接近專業水準,能自信地登上舞臺。  是音樂,讓他們從黑暗世界的陰影中走出來。  而他們的引路人,就是80歲的任士榮,空政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奏員。8年來,他把快樂帶給了這些盲人弟子。
  • 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手風琴比賽
    賽事安排及評選細則  中國音樂金鐘獎手風琴比賽的設立,旨在推動我國手風琴藝術的發展,促進手風琴演奏人才的成長,通過比賽的方式,遴選出成績優秀的青年手風琴演奏者,進行表彰和獎掖。  一、參賽對象  參賽選手為 15—35 周歲(1980 年 1 月 1 日至 2000 年 12 月 31 日之間出生)的中國(含港、澳、臺地區)手風琴演奏者。
  • 最棒的手風琴版本《溫柔的傾訴》(教父主題曲)
    該曲的手風琴版本已聽過多個,個人認為今天的最為出色,無論改編還是演奏。這個版本在原歌的基礎上,極盡編創演奏之能事,在變奏手法、意境聯想和琴技配搭等方面作了充分的挖掘和擴展,其藝術氛圍特濃,音樂表現力很強。演奏者尼古拉(網名)是俄羅斯一位很有聲望的演奏家,他的琴風向來以穩重老道著稱,看似平凡簡單的樂曲,從他手上發出常常意深雋永,韻味悠長。
  • 手風琴音樂推薦(5)——鈴木常吉專題
    總想用視頻推薦一些特別的手風琴樂曲,但是很多優秀的作品難以找到演奏視頻,所以更新的頻率下降了。還希望大家也提供自己喜歡的手風琴作品,我可以用來做專題的素材(為我的機智和懶惰手動點讚)配合音樂閱讀效果更佳喲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一位來自日本的唱作人,鈴木常吉。
  • 2017年第70屆義大利「世界盃」國際手風琴比賽
    可以演奏一套組曲中的單個樂章。  青年「世界盃」組  比賽共由兩輪組成。  第一輪:15分鐘以內  a.任何一首巴洛克風格作品(無需重複演奏);  b.自選兩首曲目,其中一首須為慢節奏的、抒情風格作品;另一首須為快節奏的、炫技作品;兩首自選曲目中至少有一首作品是手風琴原創作品;  c.表演一套組曲中的一個樂章或者一首單樂章作品
  • 樂器展|憂傷的手風琴已經有電子版了,古老的琵琶最美
    製作的原料要求較高,鼓腔需用櫸木、麻慄等硬雜木,牛皮系水牛的鮮血皮(又稱血光皮),每張重量在35~45公斤左右,取其頭背、二背、三背、前肋和橫肋等部位使用。       怕你不知道這是非洲手鼓,展臺還高掛著兩排非洲土著面具。坐下來就能打鼓,是現場比較好玩的地方之一。
  • 【地評線】河聲:做好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留下鄉愁寄託空間
    實施鄉村振興要從全局出發,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同時,必須搶抓機遇,留住鄉愁。  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不代表徹底否定傳統農業。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文明從未間斷,是中華民族重要發展階段的記錄和見證。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和階段性目標,是傳統農業文明的迭代更新,是新時代的農業文明。
  • VIP陪練解密:旅德青年鋼琴家是如何提高演奏技巧的
    VIP陪練解密:旅德青年鋼琴家是如何提高演奏技巧的 2020-12-10 16:16:09 來源: 東方網   不管任何事,想要事半功倍,除了努力與天賦
  • 甘溝驛鎮:用「穀倉」留住鄉愁 用「文旅」激發動能
    甘溝驛鎮田家坪村聚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用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就是金山銀山」的時代理念,描繪「記得住鄉愁」的美麗畫卷,努力打造景觀村、生態村、文旅村、和諧村、小康村。
  • 班杜拉琴與手風琴合奏貝多芬《月光奏鳴曲》
    班杜拉琴演奏的形式十分多樣,可以進行獨奏或自彈自唱,或者與手風琴、吉他組成二重奏;也有在鋼琴、室內樂、弦樂隊協奏下演奏。B&B project 組合由兩位烏克蘭音樂家組成,他們致力於推廣自己國家的民族樂器——巴揚和班杜拉琴(Bandura)。他們在Youtube上已經積累了數百萬次的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