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
東方電纜日前發布2020年上半年度業績報告,公司實現營收21.22億元,同比增長42.41%,淨利潤3.65億元,同比增長102.75%,基本每股收益0.56元/股,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15.93%。
公司表示,業績實現大幅增長主要得益於對海纜市場的長遠布局凸顯效益,此前訂單不斷確認轉化為收入。此外,海纜系統及海洋工程類產品附加值高,提升了公司的整體盈利水平。
三大業務版塊協同發展
據悉,東方電纜是國內海纜行業龍頭企業,現擁有陸纜系統、海纜系統、海洋工程三大產品領域,擁有500kV及以下交流海纜、陸纜,±535kV及以下直流海纜、陸纜的系統研發生產能力,產品廣泛應用於電力、建築、通信、石化、軌道交通、風力發電、核能、海洋油氣勘採、海洋軍事等領域。
經過多年的技術創新和產品結構調整,東方電纜建成了國內高端的海底電纜和海洋臍帶纜生產基地。目前,生產基地已從德國、瑞士、義大利等地引進了當今先進的海底電纜和海洋臍帶纜的研製及生產設備,安裝了國內先進的32m立式成纜智能收線池,可承重5000噸,成功地解決了大長度海纜連續製造這一技術難題。此外,生產基地還擁有從瑞士、德國引進和自主研發的高端試驗裝備,如交流700kV高壓局放耐壓測試設備、實時在線測偏檢測設備、直流1200kV耐壓試驗設備、千級淨化軟接頭實驗室、500米水深透水試驗裝備和國內首臺疲勞試驗設備等近百臺(套)設備,具備全系列高等級海纜和海洋臍帶纜的研發設計、性能測試和搶修模擬試驗能力。
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度,東方電纜海纜系統及海洋工程營業收入合計同比增長78.65%,增加4.94億元,佔公司整體收入比重達52.93%,帶動整體營業收入快速增長。
事實上,隨著海洋經濟上升至國家發展戰略層面,在長距離通訊網絡建設、跨海國防軍事設施、海上石油鑽井平臺、海上清潔能源開發傳輸等領域湧現機遇。2020年上半年,海上風電項目迎來搶裝關鍵時期,眾多風電企業緊鑼密鼓地搶裝海上風電工程進度,多個海上風電項目開工,這為東方電纜發展海纜業務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據NavigantResearch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海纜系統安裝量將從2013年的110個上升到304個,市場規模有數百億元。目前,東方電纜擁有國內高端的海底電纜和海洋臍帶纜生產基地,是國內唯一掌握海洋臍帶纜技術並自主生產的企業,並獨創17項核心技術,牽頭制訂國內首個海纜標準,先後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863計劃等14個國家級科研項目,榮獲各類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2項,科技創新走在行業最前沿。
行業延續高景氣未來可期
東方電纜方面表示,公司將堅持科技創新,加強精益製造,持續推進「海陸並進」發展理念,實現企業更快發展。同時,加強「四新」科技項目的管理工作,重點做好國家柔性直流輸電智能系統裝備產業創新中心的階段性推進工作,同時確保直流525kV軟接頭研發項目如期完成。
海纜業務方面,公司重點完成35kV海纜擴產項目的技術改造,形成新的產能增長點,緩解產銷矛盾;陸纜業務方面,重點推行批量生產管理,優化完善工藝技術,以成本管控、品質提升和生產率提高為核心,不斷提升精益生產能力,全面提高陸纜產品製造水平,確保郭巨新基地2021年6月底竣工。
資料顯示,東方電纜上半年累計研發投入7563萬元,同比增長30.61%,同比增加1772萬元;申請專利6項(其中發明2項),在研國家省部級科技項目8項;完成高新技術企業重新認定與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申報,「高等級大長度光電複合海底電纜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項目榮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業內人士介紹,電線電纜作為重要的基礎性配套產業應用於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城市軌道、船舶建設、電力建設、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將為中國的電線電纜行業帶來巨大市場空間。
《中國電線電纜行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指出,爭取到「十三五」期末培育形成數家具有國際品牌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的知名大型企業集團,培育形成一批在專業產品領域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專業化特色企業,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專業化、特色化、精細化、新模式發展能力的細分領域「隱性冠軍」。
目前,東方電纜圍繞「海陸並進」,完成對營銷市場職能架構的優化與調整,熔接頭、防火電纜、直流電纜等新產品的產業化推廣應用已取得一定突破。同時對陸纜市場進行了深入調研,為公司實現「海陸並進」戰略奠定基礎。未來,公司將把握國家發展海洋經濟、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等重要機遇,加快「海陸並進」,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朱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