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聯動成渝的重要門戶樞紐和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

2021-01-08 遂寧新聞網

2021年1月7日《遂寧日報》報版截圖

致敬我們拼過的2020:遂寧市二〇二〇年度十大新聞

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1月7日,我市立即開展「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動遂寧高質量發展」大討論活動,正式開啟加快建設聯動成渝的重要門戶樞紐和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的新徵程。2月,遂寧和潼南組建「推動遂潼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和8個專項工作組。3月,遂潼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在遂寧召開,會上兩地籤訂了「1+N」系列合作協議。隨後,兩地在遂潼一體化建設上喜訊不斷,蹄疾步穩。

概況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是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的謀勢之舉,是培育新的戰略支撐、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謀遠之策。特別是2020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為成渝地區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賦予了重要使命。

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堅持以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引領,準確把握區域發展規律,立足四川區域發展實際,以「一幹多支」發展戰略為支撐,提出實施成渝地區中部崛起、南翼跨越、北翼振興的發展戰略,支持遂寧建設聯動成渝的重要門戶樞紐和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支持遂寧與潼南共建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

航拍遂渝高速復橋互通。李四海/攝

成果

在中央、省委謀劃部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後,遂寧積極搶抓這一重大戰略機遇,深入貫徹落實省委「一幹多支、五區協同」發展戰略,堅持「雙聯雙拓、全域開放」,重點推進遂潼一體化發展,共同打造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具體表現在:

——積極探索「遂寧思路」,在全省率先設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研究院,組織召開研討會和理事會、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開展「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動遂寧高質量發展」大討論,凝聚各方面智慧,形成推動遂潼一體化發展、謀劃遂潼涪江新區、規劃建設遂潼涪江創新產業園區的強大共識。

——迅速制定「遂寧方案」,《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總體方案》在全省率先獲批。

——充分展示「遂寧行動」,先後在遂寧和潼南召開兩次遂潼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會議,籤署「1+N」合作協議,制定三年行動方案和2020年重點任務清單,推動各項工作先行先試,率先開通跨省際公交線路和商務快客;建設毗鄰地區快捷通道,遂潼快捷通道遂寧段將於2021上半年全線通車;實現景區門票互惠、公交「一卡通」、公積金互認互貸、幹部互派掛職等。

——2020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直接提到遂寧的事項達8項之多。

2020年9月19日,在蓬南鎮川渝牛羊交易市場上,重慶市潼南區、綿陽市、南充市等地的客商匯聚一堂,共謀川渝地區牛羊交易市場發展。 劉春燕/攝

亮點

遂寧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歷史機遇,思路上謀深一層、行動上先行一步,依託與潼南已經形成的便捷交通運輸體系,強化與成渝的產業協作配套,加強與潼南等成渝發展主軸節點城市的交流合作,把「過路效應」轉化為「磁場效應」,真正實現「中間突圍」。

——遂寧充分發揮好重慶、成都都市圈相向互動發展的中介和橋梁作用,立足比較優勢,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加快建設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現代產業配套和承接樞紐、全要素自由流動和高效聚集樞紐。暢通成(遂)渝交通大樞紐,加快實施蘭(遂)渝高鐵、遂廣黔高鐵、遂渝城際鐵路、遂渝高速擴容、成南高速擴容、安居民用機場等重大交通項目,積極建設雙城物流配送中心和國際公路貨運中心,大力發展通道經濟和樞紐經濟。

——構建成(遂)渝產業大軸帶,推進園區合作、產業聯動、梯度轉移,推動電子信息、綠色食品等產業在成渝地區萬億級產業集群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成為成渝地區產業鏈、供應鏈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構築成(遂)渝開放大平臺,推動遂寧高新區創建國家高新區,推動遂寧經開區提檔升級,建設船山飛地園區和老池臨港經濟區,積極融入川渝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範區建設,全面提升對外開放合作水平。

——遂潼兩地農業農村部門籤訂了《關於推動遂潼農業農村領域一體化發展協議》,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明確在共建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產業帶、打造川渝鄉村振興遂潼合作示範區等方面深度合作。召開了遂潼農業農村一體化發展聯席會議,就農業產業園布局、產業合作、標準共享、疫病防控、科研成果推廣、產品營銷、品牌推廣、農業智能化建設、「十四五」規劃對接、聯動機制建立等方面達成具體合作共識。「遂寧鮮」「潼南綠」攜手參加首屆巴蜀休閒產品博覽會,集中展示展銷農產品300餘種,共同參加了重慶市鄉村振興重大項目招商籤約儀式,兩地企業籤訂農產品加工、品牌營銷合作2項協議。正在積極聯繫對接編制遂潼農業一體化協同發展規劃,重點圍繞精品糧油、綠色蔬菜、特色檸檬、優質生豬、鄉村休閒旅遊「五大產業帶」,共同建設瓊江鄉村振興示範走廊。

——遂寧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和重慶市潼南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充分依託兩地工業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優勢,立足遂潼兩地「鋰電及新材料、電子信息、油氣鹽化工、智能製造、食品飲料」等優勢產業集群,加強良性互動、實施戰略合作,共同全方位、多層次開創工業產業發展新局面,促進兩地工業一體化加快發展,實現產業優勢互補、協同加快發展,形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部地帶產業協作先行示範區。

——高速公路方面,加快推進渝遂高速公路擴能、南遂潼高速建設,規劃研究武勝經潼南至安居高速公路,璧山經銅梁、潼南、遂寧至成都簡陽高速。地方幹線公路方面,加快推進遂寧至潼南快捷通道、涪江沿江通道、遂潼大道、潼安大道等項目,實現互聯互通。水運通道方面,遂寧與潼南正加快推進雙江航電樞紐、三星船閘建設,共同推動涪江航道提標升級,正積極爭取將涪江納入國家內河高等級航道。2020年4月,遂寧市在全省率先開通毗鄰地區定製客運(遂寧—潼南)和首條跨省城際公交(遂寧安居磨溪鎮—潼南雙江鎮),目前已累計運輸旅客2萬餘人次,接下來還將加密毗鄰地區定製客運、公交線路,再開通毗鄰地區定製客運2條,省際公交(跨省際農村客運)2條,滿足更多群眾出行需求。

2020年4月1日,來自重慶市潼南區、遂寧市安居區的60餘名青年志願者齊聚瓊江河畔,為保護共同的母親河出勞出力。 曾曉梅/攝

意義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遂寧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期迎來的重大歷史機遇。遂寧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樹牢一體化理念、強化「一盤棋」思想,堅定不移把貫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部署作為引領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首位戰略,大力實施富民強市「一二三四五」總體戰略,堅持開放引領、創新驅動、極核帶動、協同共進,加快建設聯動成渝的重要門戶樞紐和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在川渝相向共興中夯實基礎、提供支撐。

推動成渝地區中部崛起是省委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遂寧堅持把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實現中部崛起作為首要目標,圍繞建設聯動成渝的重要門戶樞紐和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與潼南共建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的戰略目標和重要任務,把準路徑、突出重點、系統推進,挺起成渝中部「脊梁」。夯實在成渝地區實現中部崛起的基礎支撐,堅持做大經濟總量,提高發展質量,提升全局分量,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不斷提升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堅持做強中心城區經濟發展極核,著力構建「一體兩翼」都市區,強化城市人口吸納和綜合服務功能,吸引更多人在遂寧安居樂業。積極構建市域發展共同體,打造優勢彰顯、合作共贏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反響

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編辦主任何潔:在體制機制創新上下功夫,探索跨區域合作新模式,推動多地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公共服務等一體化發展,積極承接成都、重慶的醫療、教育等優質資源,加快發展高質量的公共服務,儘快補齊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

大英縣委書記胡道軍:大英在發展策略上突出「搶」,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歷史機遇,全力推動大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項目推進上突出「快」,推動盛馬化工二期、絲路奇幻城等重大項目早竣工、早見效;在工作方法上突出「實」,推動三大工業主導產業和文旅產業加快發展;在營商環境上突出「勵」,為市場主體創造更加良好的發展環境。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黃遠新:打破地域限制和體制壁壘,以職業教育跨區域協同為著力點,通過整合遂寧潼南兩地政行企校職業教育優勢資源,構建跨區域長效協作機制。精準服務產業發展,興辦產業學院,推進校地合作、產教融合、校企共育,瞄準遂潼優勢產業群,形成院校產業跨區域協同互動的創新範式。

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徐建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和鄉村振興國家戰略交匯,並濃縮在了此次全會的主要精神中,「三農」工作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這個結合點,抓好四個關鍵:一是搶抓機遇,強化溝通,規劃引領;二是堅持區域聯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融合發展;三是項目化清單化方式推進;四是重點打造綠色蔬菜產業帶、特色檸檬產業帶、優質生豬產業帶、鄉村休閒產業帶。

相關焦點

  • 市發改委主任鄭敏答記者問:加快建設成渝發展主軸重要節點城市和...
    「以現代產業體系為支柱、以現代城鎮體系為載體、以現代基礎設施體系為支撐,努力提升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成渝發展主軸重要節點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務中心。」12月22日舉行的首場中共內江市委新聞發布會上,在回答記者提問「如何加勁加力推動內江經濟高質量發展」時,市發改委主任鄭敏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建設成渝發展主軸重要節點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務中心,既是省委賦予內江的發展定位,也是內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內在要求,更是中央的要求全市人民的期盼。未來五年,內江具體該怎麼做?
  • 四川省委發布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決定
    持續提升成都門戶樞紐地位,加快建設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推進「兩場一體」運營,打造全球性航空樞紐、洲際航空中轉中心和貨運中心,以「一區兩片」模式共建天府國際空港航空經濟試驗區,加快成都鐵路樞紐建設,推動建設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開發區和「一帶一路」國際信息港。支持成都與其他市(州)建立更加緊密的協作機制,深化幹支聯動、促進協同發展。(六)培育壯大區域中心城市。
  • 四川省廳與內江市籤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交通運輸發展戰略...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完善聯通成渝的綜合交通運輸規劃體系、建設聯通成渝全域暢達交通基礎設施體系、提升聯動成渝輻射川南的運輸服務水平、建設高素質專業化交通幹部隊伍等方面展開合作,推動內江構建「多層級、一體化、高質量」的現代化區域性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服務支撐內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
  • 資陽:「十四五」將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12月18日,記者從中共資陽市委四屆十一次全會上獲悉,「十四五」期間,資陽市將深度對接成都東進、重慶西擴,加快建設「以門戶樞紐為核心,以臨空經濟、公園城市為特色,引領成渝地區中部崛起的同城化率先突破區」,融入新發展格局,提升資陽在區域經濟發展格局中的分量,助力建設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 首席V訪談 | 專訪宜賓市委書記劉中伯:加快建成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
    ,明確了三江新區「建設長江上遊綠色發展示範區、創新型現代產業集聚區、國家產教融合建設示範區、四川南向開放合作先行區」的「四區」定位,提出「把三江新區建設成為四川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區,為全省省級新區建設探索新路、作出示範」等重要要求,將三江新區的戰略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為我們高質量規劃建設三江新區、創建國家級新區指明了主攻方向。
  • 敞開「雙門戶」 資陽主動「西迎東接」全面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
    7月25日,資陽市委四屆十次全會提出圍繞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堅持成資同城化戰略支撐,建設「以門戶樞紐為核心,以臨空經濟、公園城市為特色,引領成渝地區中部崛起的同城化率先突破區」,構建「聯動成渝、全面開放,市域一體、共建共興」發展格局,加快建設成渝門戶樞紐、臨空新興城市。中共資陽市委四屆十次全體會議如何率先突破?
  • 軌道交通線開工 市交通運輸局加快構建綜合交通樞紐
    11月27日,軌道交通資陽線的開工建設,如一枚燦爛的煙花,引爆了資陽綜合交通樞紐的加快布局和建設。近日,市人大代表、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鄭勇就「如何構建綜合交通樞紐,將資陽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接受了省、市記者的採訪。
  • 四川資陽:理論研討如何更好服務於成渝雙圈建設
    12月2日,在市委黨校多功能教室,一場由市社科聯、市委黨校聯合舉行的「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理論研討會」正在舉行。來自省委黨校區域經濟教研部主任、教授胡雯作了《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主旨報告,在與會人員中掀起了一場思想風暴。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施工圖」
    王志傑表示,下一步,兩江新區將按照此次聯席會議部署,緊扣打造內陸開放門戶和重慶智慧之城定位,圍繞建設成為高質量發展引領區、高品質生活示範區目標,充分發揮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聯動作用,攜手天府新區等地,共推科技創新協同協作,共同打造協同創新平臺、集聚高端創新要素,助力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努力做到「四個突出四個協同發力」。
  • 聯動成渝雙城 打響三大名片(一)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期,站在奮力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和「十四五」順利開局的重要節點,我們回眸來時風雨路,展望前進新徵程,看到的是奮勇前行的雁江。資陽市雁江區,這個資陽唯一的市轄區、主城區,正圍繞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堅持成資同城化戰略支撐,著力打響「臨空經濟、公園城市、長壽之鄉」三張名片,加快建設成資同城化創新發展先行區,繪就雁江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畫卷。
  • 樂至:立足成渝黃金分割點 建設綠色發展示範區
    近期,樂至基於對發展大勢的把握和發展階段性特徵的研判,提出「三區三城」的目標定位,進一步凸顯樂至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角色定位、功能支撐,進一步把發展機遇轉化為發展勢能、發展動力,加快建設秀美宜居的成渝中部綠色發展示範區。
  • 就在成渝發展主軸!成都高新全力打造未來科技城
    立足當下,放眼未來,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機遇,成都高新區正在成渝發展主軸全力打造未來科技城。未來科技城區域範圍效果圖▲推動成渝相向發展共建西部科學城作為中國西部的國家中心城市,成都和重慶兩大城市強強聯合,能夠形成西南地區發展壯大的強勁保障,向世界級城市群邁進。2019年4月,國家有關部委明確提出加快實施成渝城市群規劃。
  • 塑造經濟發展新優勢 遂寧既要「追趕」又要「轉型」
    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圍繞創新鏈提升產業鏈,依託產業鏈優化創新鏈,持續提升創新能力和科技競爭力,打造成渝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要做實創新平臺,做強創新主體,做優創新生態。未來五年,我們要借力政策優勢,做強基礎優勢,突出區位優勢,保護生態優勢,加快建設聯動成渝的重要門戶樞紐和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
  • 四川重慶聯手舉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高端論壇
    這種兩頭大、中間小的「啞鈴型」發展結構在雙城經濟圈重慶板塊同樣存在,它嚴重製約了成渝地區持續做強做大和高質量發展。推進成渝中部塌陷地區發揮比較優勢,從而實現整個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
  • 特別聚焦|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圈」中遂寧如何在...
    、提升遂寧實力地位的規劃、項目、建議等,力爭納入中省『十四五』規劃和國家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為遂寧加快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增添更強動力。」發展戰略變遷——2011年,國務院批覆,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明確要求把成渝經濟區建設成為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在帶動西部地區發展和促進全國區域協調發展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 宜賓:2021年建成四川省經濟副中心 2025年建成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
    「十三五」時期,宜賓緊扣加快建成全省經濟副中心和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目標,攻堅克難、砥礪奮進,推動長江生態第一城建設、經濟強市建設、科教強市建設、長江上遊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全面創新改革先行市和四川南向開放樞紐門戶建設、民生社會事業發展、民主法治建設、黨建示範市建設取得新突破,在全省經濟版圖中的戰略地位更加凸顯。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這齣「雙城記」如何唱響?
    成渝地區將建設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朝著這一目標,從去年至今,成渝正在以看得見的加速度相向而行——從2月遠程聯席會議確定圍繞規劃戰略、內陸開放、產業聯動發展等方面的合作,到3月兩區共同舉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服務峰會,再到4月的2020年十項重點任務的確定。
  • 歐陽澤華率隊赴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航鋰電廈門項目考察...
    歐陽澤華率隊赴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航鋰電廈門項目考察  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 誠邀赴遂投資興業實現合作共贏發展  邵革軍參加考察  遂寧新聞網廈門訊(全媒體記者 楊小東)9月16日,省政協副主席
  • 提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互聯互通水平 加快構建現代化國際綜合交通...
    同時,將實現基礎設施網絡、運輸服務體系、交通治理體系3個「一體化」,為形成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和內陸開放戰略高地提供有力支撐。   曹清堯:構築大交通,建設大通道,打造大樞紐。梁平區處於全市「一區兩群」和川東北重要聯接點上,要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對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將全力暢通出梁通道,完善區內網絡,建成鐵公水空立體多式聯運體系,奮力從交通大區邁進交通強區。   李方宇:城市軌道交通是高效通勤的重要載體。重慶交通開投集團將堅持以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格局,在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城市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上主動作為。
  • 社論|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遂寧新徵程
    經歷「十三五」,遂寧全面踐行新發展理念,決勝全面小康取得決定性成就。市委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和省委書記彭清華蒞遂調研重要指示,團結帶領全市幹部群眾積極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奮力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