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7日《遂寧日報》報版截圖
致敬我們拼過的2020:遂寧市二〇二〇年度十大新聞
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1月7日,我市立即開展「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動遂寧高質量發展」大討論活動,正式開啟加快建設聯動成渝的重要門戶樞紐和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的新徵程。2月,遂寧和潼南組建「推動遂潼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和8個專項工作組。3月,遂潼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在遂寧召開,會上兩地籤訂了「1+N」系列合作協議。隨後,兩地在遂潼一體化建設上喜訊不斷,蹄疾步穩。
概況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是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的謀勢之舉,是培育新的戰略支撐、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謀遠之策。特別是2020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為成渝地區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賦予了重要使命。
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堅持以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引領,準確把握區域發展規律,立足四川區域發展實際,以「一幹多支」發展戰略為支撐,提出實施成渝地區中部崛起、南翼跨越、北翼振興的發展戰略,支持遂寧建設聯動成渝的重要門戶樞紐和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支持遂寧與潼南共建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
航拍遂渝高速復橋互通。李四海/攝
成果
在中央、省委謀劃部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後,遂寧積極搶抓這一重大戰略機遇,深入貫徹落實省委「一幹多支、五區協同」發展戰略,堅持「雙聯雙拓、全域開放」,重點推進遂潼一體化發展,共同打造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具體表現在:
——積極探索「遂寧思路」,在全省率先設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研究院,組織召開研討會和理事會、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開展「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動遂寧高質量發展」大討論,凝聚各方面智慧,形成推動遂潼一體化發展、謀劃遂潼涪江新區、規劃建設遂潼涪江創新產業園區的強大共識。
——迅速制定「遂寧方案」,《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總體方案》在全省率先獲批。
——充分展示「遂寧行動」,先後在遂寧和潼南召開兩次遂潼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會議,籤署「1+N」合作協議,制定三年行動方案和2020年重點任務清單,推動各項工作先行先試,率先開通跨省際公交線路和商務快客;建設毗鄰地區快捷通道,遂潼快捷通道遂寧段將於2021上半年全線通車;實現景區門票互惠、公交「一卡通」、公積金互認互貸、幹部互派掛職等。
——2020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直接提到遂寧的事項達8項之多。
2020年9月19日,在蓬南鎮川渝牛羊交易市場上,重慶市潼南區、綿陽市、南充市等地的客商匯聚一堂,共謀川渝地區牛羊交易市場發展。 劉春燕/攝
亮點
遂寧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歷史機遇,思路上謀深一層、行動上先行一步,依託與潼南已經形成的便捷交通運輸體系,強化與成渝的產業協作配套,加強與潼南等成渝發展主軸節點城市的交流合作,把「過路效應」轉化為「磁場效應」,真正實現「中間突圍」。
——遂寧充分發揮好重慶、成都都市圈相向互動發展的中介和橋梁作用,立足比較優勢,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加快建設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現代產業配套和承接樞紐、全要素自由流動和高效聚集樞紐。暢通成(遂)渝交通大樞紐,加快實施蘭(遂)渝高鐵、遂廣黔高鐵、遂渝城際鐵路、遂渝高速擴容、成南高速擴容、安居民用機場等重大交通項目,積極建設雙城物流配送中心和國際公路貨運中心,大力發展通道經濟和樞紐經濟。
——構建成(遂)渝產業大軸帶,推進園區合作、產業聯動、梯度轉移,推動電子信息、綠色食品等產業在成渝地區萬億級產業集群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成為成渝地區產業鏈、供應鏈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構築成(遂)渝開放大平臺,推動遂寧高新區創建國家高新區,推動遂寧經開區提檔升級,建設船山飛地園區和老池臨港經濟區,積極融入川渝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範區建設,全面提升對外開放合作水平。
——遂潼兩地農業農村部門籤訂了《關於推動遂潼農業農村領域一體化發展協議》,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明確在共建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產業帶、打造川渝鄉村振興遂潼合作示範區等方面深度合作。召開了遂潼農業農村一體化發展聯席會議,就農業產業園布局、產業合作、標準共享、疫病防控、科研成果推廣、產品營銷、品牌推廣、農業智能化建設、「十四五」規劃對接、聯動機制建立等方面達成具體合作共識。「遂寧鮮」「潼南綠」攜手參加首屆巴蜀休閒產品博覽會,集中展示展銷農產品300餘種,共同參加了重慶市鄉村振興重大項目招商籤約儀式,兩地企業籤訂農產品加工、品牌營銷合作2項協議。正在積極聯繫對接編制遂潼農業一體化協同發展規劃,重點圍繞精品糧油、綠色蔬菜、特色檸檬、優質生豬、鄉村休閒旅遊「五大產業帶」,共同建設瓊江鄉村振興示範走廊。
——遂寧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和重慶市潼南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充分依託兩地工業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優勢,立足遂潼兩地「鋰電及新材料、電子信息、油氣鹽化工、智能製造、食品飲料」等優勢產業集群,加強良性互動、實施戰略合作,共同全方位、多層次開創工業產業發展新局面,促進兩地工業一體化加快發展,實現產業優勢互補、協同加快發展,形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部地帶產業協作先行示範區。
——高速公路方面,加快推進渝遂高速公路擴能、南遂潼高速建設,規劃研究武勝經潼南至安居高速公路,璧山經銅梁、潼南、遂寧至成都簡陽高速。地方幹線公路方面,加快推進遂寧至潼南快捷通道、涪江沿江通道、遂潼大道、潼安大道等項目,實現互聯互通。水運通道方面,遂寧與潼南正加快推進雙江航電樞紐、三星船閘建設,共同推動涪江航道提標升級,正積極爭取將涪江納入國家內河高等級航道。2020年4月,遂寧市在全省率先開通毗鄰地區定製客運(遂寧—潼南)和首條跨省城際公交(遂寧安居磨溪鎮—潼南雙江鎮),目前已累計運輸旅客2萬餘人次,接下來還將加密毗鄰地區定製客運、公交線路,再開通毗鄰地區定製客運2條,省際公交(跨省際農村客運)2條,滿足更多群眾出行需求。
2020年4月1日,來自重慶市潼南區、遂寧市安居區的60餘名青年志願者齊聚瓊江河畔,為保護共同的母親河出勞出力。 曾曉梅/攝
意義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遂寧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期迎來的重大歷史機遇。遂寧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樹牢一體化理念、強化「一盤棋」思想,堅定不移把貫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部署作為引領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首位戰略,大力實施富民強市「一二三四五」總體戰略,堅持開放引領、創新驅動、極核帶動、協同共進,加快建設聯動成渝的重要門戶樞紐和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在川渝相向共興中夯實基礎、提供支撐。
推動成渝地區中部崛起是省委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遂寧堅持把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實現中部崛起作為首要目標,圍繞建設聯動成渝的重要門戶樞紐和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與潼南共建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的戰略目標和重要任務,把準路徑、突出重點、系統推進,挺起成渝中部「脊梁」。夯實在成渝地區實現中部崛起的基礎支撐,堅持做大經濟總量,提高發展質量,提升全局分量,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不斷提升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堅持做強中心城區經濟發展極核,著力構建「一體兩翼」都市區,強化城市人口吸納和綜合服務功能,吸引更多人在遂寧安居樂業。積極構建市域發展共同體,打造優勢彰顯、合作共贏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反響
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編辦主任何潔:在體制機制創新上下功夫,探索跨區域合作新模式,推動多地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公共服務等一體化發展,積極承接成都、重慶的醫療、教育等優質資源,加快發展高質量的公共服務,儘快補齊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
大英縣委書記胡道軍:大英在發展策略上突出「搶」,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歷史機遇,全力推動大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項目推進上突出「快」,推動盛馬化工二期、絲路奇幻城等重大項目早竣工、早見效;在工作方法上突出「實」,推動三大工業主導產業和文旅產業加快發展;在營商環境上突出「勵」,為市場主體創造更加良好的發展環境。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黃遠新:打破地域限制和體制壁壘,以職業教育跨區域協同為著力點,通過整合遂寧潼南兩地政行企校職業教育優勢資源,構建跨區域長效協作機制。精準服務產業發展,興辦產業學院,推進校地合作、產教融合、校企共育,瞄準遂潼優勢產業群,形成院校產業跨區域協同互動的創新範式。
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徐建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和鄉村振興國家戰略交匯,並濃縮在了此次全會的主要精神中,「三農」工作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這個結合點,抓好四個關鍵:一是搶抓機遇,強化溝通,規劃引領;二是堅持區域聯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融合發展;三是項目化清單化方式推進;四是重點打造綠色蔬菜產業帶、特色檸檬產業帶、優質生豬產業帶、鄉村休閒產業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