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富動力網
作者:彭浩
猜想一:市場氛圍好轉?
實現概率:80%
具體理由:上周五指數盤整震蕩,熱點輪動快,結構性行情明顯。煤炭、鋼鐵、玻璃等順周期板塊受大宗商品持續大漲刺激再度爆發,釀酒、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等板塊繼續走強,銀行、券商等權重回調,整體看,煤炭、汽車整車、鈷等板塊漲幅居前,養殖業、食品、酒店餐飲等板塊跌幅居前。截至收盤,滬指跌0.29%,報收3394.90點;深成指跌0.26%,報收13854.12點;創業板指跌0.18%,報收2780.73點。
汽車製造板塊拉升,東風科技、江鈴汽車、東風汽車、長城汽車漲停,江淮汽車漲逾6%,金龍汽車漲逾5%。煤化工異軍突起,大有能源、昊華能源、上海能源、鄭州煤電、新集能源、大同煤業、恆源煤電、靖遠煤電均漲停。鋰電池強者恆強,嘉元科技漲逾13%,容百科技漲逾11%,常鋁股份、超華科技、盛新鋰能、永興材料、諾德股份均漲停。
煤炭板塊持續領漲,連續兩日反彈,資源股整體走強,順周期品種也迎來了連續的回升。容維證券認為,在經濟持續復甦之下,順周期品種的受益是不言而喻的。上周五整體市場指數震蕩,個股跌多漲少,市場跌停家數銳減,市場氛圍有所好轉。不過,資金抱團的行為沒有改變,依然在白酒、新能源汽車、光伏、周期、醫藥等方向,個股結構性機會大於板塊,機構風格還是強於超短。
應對策略:操作上雖然市場量能有所放大,但總體維持低位,震蕩市低吸為宜。
猜想二:順周期重新走強?
實現概率:90%
具體理由:A股正處於輪動慢漲期,多因素共振將持續改善基本面預期,抬升市場底線,而信用的個案風險帶來的擾動有限;中信證券建議圍繞周期品和可選消費板塊,繼續強化順周期品種的配置。
首先,多因素共振下,市場對經濟恢復的預期將繼續強化。海外疫苗研發捷報頻傳,預計接種方案落地後,明年二季度歐美經濟由不均衡復甦走向全面復甦的預期更明確。A股基本面持續好轉,盈利增速回升彈性較高的工業周期與可選消費板塊吸引力強。
其次,本輪復甦的供給和物流恢復滯後於需求。疫情衝擊帶來的是供需同步收縮,而不是典型經濟周期中的需求收縮主導,一旦需求企穩回升,經濟可能會較快切入主動補庫存階段。這時供給和物流恢復滯後的約束下,補庫初期周期品價格彈性較大。
最後,本輪債市的信用個案風險會強化信用分層,但不會導致國內信用快速收縮,更不會改變內外基本面修復的趨勢,對A股的影響有限。
中信證券判斷,A股已經進入輪動慢漲期,而順周期板塊是其間最重要的領漲主線,市場共識也將不斷強化。周期品方面繼續推薦受益於弱美元和全球經濟預期改善的有色金屬,包括銅和鋁,以及價格重回需求驅動的鋰;化工板塊中推薦化纖。可選消費方面,除了家電、汽車、白酒、家居外,可以開始關注中期基本面開始修復的酒店、景區等品種。
應對策略:投資者不妨圍繞周期品和可選消費板塊,繼續強化對順周期品種的配置。
猜想三:鐵礦石概念股爆發?
實現概率:70%
具體理由:鐵礦石價格還在漲,截止12月19日,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價格漲至1066元/噸,創7年來歷史新高。
這次鐵礦石價格上漲,主要原因是因為供需關係的失衡,鐵礦石的主要供應國在澳大利亞、巴西,都位於南半球,眼下南半球屬於夏季,颱風頻發,影響鐵礦石的運輸。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疫情穩定,鋼材生產恢復,對鐵礦石的需求量增加,再加上國內外囤積鐵礦石等投機行為,導致鐵礦石供不應求。
12月2日,全球最大鐵礦石生產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布下調了今年鐵礦石產量預期,由之前的3.1億噸下調至3億-3.05億噸;並預計2021年鐵礦石的產量為3.15億-3.35億噸,較今年增加1500萬-3000萬噸。
這一消息使市場對明年鐵礦石供應的預期大打折扣。業界原本預期,明年淡水河谷可能在今年的基礎上增加3000萬-4000萬噸。淡水河谷調低供應,提振了鐵礦石價格。
受益於鐵礦石價格上漲,「家中有礦」的多家上市公司股價今年漲幅超過50%。今年以來,河鋼資源(000923)累計上漲72.59%;金嶺礦業(000655)累計上漲50.63%;宏達礦業(600532)累計上漲412%;海南礦業(601969)累計上漲75.56%。
應對策略:外需帶動鐵礦石價格再創新高。近期歐美等主要鋼鐵市場需求加速回暖,鋼材價格大幅拉漲,鋼廠紛紛復產,鐵礦石海外需求階段性增加,投資者可適當關注相關受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