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段久惠 券商中國
溫州銀行近日發布的一則增資擴股方案,顯示其擬發行不超過23.73億股、募資額最高約70億元。
更引入注意的是,其除了優先滿足老股東配股之外,將引入地方政府指定的一家國資認購專項債的方式實現注資來補充資本。
這也意味著,繼今年7月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在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限額中安排一定額度,允許地方政府依法依規通過認購可轉換債券等方式,探索合理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的新途徑。更多地方省份正探索落實通過專項債拓寬途徑、補充中小銀行資本。
「折價」募資70億元,首次探索專項債或引入地方國資
近日,溫州銀行發布增資擴股方案公告,經股東大會決議,擬發行不超過23.73億股,名義發行價為2.95元/股,相比2019年末淨資產4.39元/股,「折價」近7成,以此粗略計算募資額最高將達到70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券商中國記者看到,此次增資擴股的兩種認購方式中,除了老股東按比例配股之外,未足額認購的部分,將「通過地方專項債券資金籌集,由溫州市人民政府指定特定主體認購。專項債發行方案以中國銀保監會最終批覆為準。」
這也意味著,溫州銀行將成為率先通過地方專項債的方式來補充資本金的銀行之一。
在今年7月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在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限額中安排一定額度,允許地方政府依法依規通過認購可轉換債券等方式,探索合理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的新途徑。
在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看來,溫州銀行此次探索補充資本金的新途徑,是政策的落地,「不一定是首例,但說明政策在穩步推進,行業對該方式補充資本的需求存在,更多地方和省份可能也在正探索落實。」一位華東銀行業資深人士也證實,更多地方中小銀行在嘗試通過專項債拓寬補充資本。
記者在證監會官網看到,溫州銀行此次的增資擴股方案已經在今年9月8日獲得了監管部門受理。溫州銀行董事會辦公室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該方案在今年8月31日獲得股東大會通過,將優先滿足老股東配股,參與者將在9月11日之前籤訂認購協議並足額繳納認購資金。
而對於通過專項債方式引入的新投資者,該人士透露,「將由溫州市人民政府指定的一家國有企業來認購債券。」
目前已有部分老股東退出增資配股方案。9月10日晚間,浙江東日(600113.SH)公告稱,根據溫州銀行此次配股方案,浙江東日作為溫州銀行老股東目前持有該行7800萬股,佔該行增資擴股前總股本的2.63%;此次可配售股份數量為6246.8864萬股,需繳納資金約為1.84億元。「因公司外拓項目均處於開發建設與市場培育階段,尚需大量資金投入;同時,公司聚焦主業,擬進一步加大對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市場及生鮮食材配送業務的投資,因此公司決定不參與溫州銀行此次增資擴股。」
專項債注資中小銀行方式細節有待探索
在此前關於專項債注資中小銀行的方式中,主要有兩種討論:
1.地方財政部門及其受託人(主要為國有企業)履行其地方國有金融資本的出資人職能,將專項債募集資金通過增資擴股的形式注資給中小銀行。
2.通過專項債募集資金認購中小銀行發行的資本工具(如可轉債、永續債、二級資本債等)。
從上述溫州銀行人士的介紹來看,通過發行債券,由地方政府部門指定特定主體、往往是國資進行認購的方案,更偏向於兩種方式的綜合。據此前21世紀經濟報導,此次新增「專項債注資中小銀行的額度初步確定為2000億,約佔全年新增專項債額度的5.3%。」
「這將使得政府的專項債的適用範圍更加廣,也拓寬了地方中小銀行的融資渠道,意義和作用重大。」溫彬告訴記者,「不過,當前具體的實施方式等細節問題,還沒有明確,後續還是將遵守依法依規原則推行落地。」
而通過專項債而不是此前市場期待的特別國債注資,在業內人士看來,主要是解決激勵相容的問題、強化地方政府在風險管控方面的責任。
「通過專項債方式注資,可以把它和中小銀行的法人治理和公司治理結構的優化結合起來。」溫彬分析,一些銀行的現代化治理還有待完善,而利用專項債的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是一個機會來優化公司治理制度、推進銀行可持續經營和穩健發展。
此外,從補充的資本質量來看,可轉債從補充資本的質量來看,也高於優先股和二級資本債;而未轉股之前,銀行需要支付的可轉債利息也明顯低於其他資本工具。
在上述7月1日國常會議上確定:
一是優先支持具備可持續市場化經營能力的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增強其服務中小微企業、支持保就業能力。
二是以支持補充資本金促改革、換機制,將中小銀行完善治理、健全內控機制等作為支持補充資本金的重要條件。
三是壓實地方政府屬地責任、銀行及股東主體責任、金融管理部門監管責任,在全面清產核資、排查風險並依法依規嚴肅問責的前提下,一行一策穩妥推進補充資本金,地方也要充分挖掘其他資源潛力給予支持。
四是加強監管和全過程審計監督。對專項債合理補充資本金建立市場化的到期及時退出機制,嚴防道德風險。
溫州銀行二季度末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51% 逼近監管紅線
在溫州銀行最新披露的《2020年二季度信息披露報告》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51%,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51%,資本充足率為10.93%。
根據監管要求,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7.5%,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8.5%,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10.5%。對比來看,溫州銀行上述指標中,一級資本充足率已逼近監管紅線。
截至2020年6月末,資產規模2348億元,存款總額1678億元,貸款總額1336億元,資產總額、存款餘額、信貸融資總量均在省內城商行中位列第三。
溫州銀行官網顯示,該行成立於1998年12月,前身溫州市商業銀行由29家城市信用社、6家金融服務社和8家營業處整合而成。通過7次增資擴股和股本結構優化,註冊資本由2.9億元增至29.63億元。
截至2019年末,溫州銀行總資產2304億元、比年初上升1.85%;各項存款餘額1543.75億元、比年初上升13.81%;各項貸款餘額1219.67億元、比年初上升15.18%。資產質量方面,不良貸款率為1.78%,撥備覆蓋率153.62%。
2019年全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42.31億元,撥備前利潤23.76億元、實現淨利潤6.93億元。
作為浙江地區資產規模排名靠前的城商銀行,溫州銀行數十年前就曾謀劃上市事宜。去年2月21日該行完成輔導備案,由中金公司對該行開展輔導。據證監會今年5月披露的相關輔導工作進展,該期主要輔導了溫州銀行開展盡職調查、持續關注董事被調查事件對該行經營的影響及輿情動態,在公司治理、內部控制、關聯交易等領域予以輔導。
今年8月18日,據浙江省溫州市人民檢察院微信號「溫州檢察」消息,繼去年8月被查後,溫州銀行原黨委委員、副董事長、行長吳華(正處級)涉嫌受賄罪、挪用公款罪、違法發放貸款罪、違規出具金融票證罪一案,由溫州市人民檢察院向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原標題:《專項債注資銀行來了!這家銀行增資擴股70億元,"老股東未足額認購部分"專項債補齊》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