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軍向後方緊急求援,莫迪下令:不惜一切營救
據印度媒體「DefenceXP」網站12月13日報導,在與鄰國發生衝突之際,印度已授權本國部隊提高武器彈藥儲備水平,以應對長達15天的高烈度戰爭,這是該國「邁出的重要一步」。與此同時,印度總理莫迪還下令要不惜一切代價打通斯利那加—列城戰略公路。據悉,斯利那加-列城戰略公路是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唯一通往拉達克及錫亞琴冰川的公路,該公路必經卡吉爾,是距離巴基斯坦最近的印度國家幹線公路。可以說,拉達克地區現代文明所需的一切全部都靠這條公路運輸,包括二十多萬人的衣食住行和至少幾萬駐軍的後勤補給,是位於列城的印度第14軍通往印度內地的生命線。
-
暴雪席捲拉達克,美衛星拍到印軍慘烈一幕,莫迪:不惜代價救援
當前美國衛星在這裡拍到了印軍慘烈一幕,印度軍隊的營地似乎空無一人,因為天寒地凍,對於士兵的身體素質要求極高,同時也需要士兵裝備足夠的防寒設備。印度方面在一開始中印對峙時為了佔據上風,派出了20萬印軍,儘管這的確給中國方面施加了一定的軍事壓力,但是隨著冬季的來臨,這20萬印軍如今卻變成了累贅,龐大的數量對於糧食的消耗極大,同時對於醫療資源的需求也更大,這在寒冬的拉達克地區並不會一件能夠及時解決的事情。
-
印軍司令視察拉達克前線,一頂帳篷成西方嘲笑焦點,莫迪下令嚴懲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26日報導,印軍司令視察印度和東方某大國對峙地區,印度的一頂帳篷成為了西方嘲笑的焦點,印度一號人物下令嚴懲。儘管美國支持了印度,但是印度在前線究竟是一個怎樣慘澹的光景,美國是不考慮的。幾天前,印度陸軍參謀長視察與東方某大國軍隊對峙的印軍最前沿,印度陸軍參謀長注意到帳篷頂部都能透光,就這玩意根本不能抵禦對峙地區零下40度的極寒天氣。
-
補給車輛被暴雪圍困,莫迪下令不惜代價救援,中企堅決拒售鏟雪車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19日的報導稱,受到高原寒冷天氣的影響,「拉達克」地區的印軍橋梁結冰情況嚴重,他們只能出動推土機除雪,為運送物資的軍用卡車開路。不過,印軍一線地區的戰略公路都是單行線,除雪工作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很多軍用開車直接被暴雪圍困在了道路上。
-
這張照片深深刺痛莫迪!零下50度印軍士兵凍壞,中方住進溫暖營房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11日的報導稱,印度國內媒體日前公布了印軍在一線地區的真實情況,很多印軍士兵只能住在戰壕裡,他們即便是裹著睡袋也無法感受到溫暖。有網友調侃稱,這些照片如果能深深刺痛莫迪就好了,但他腦袋裡只有權力,如果他宣布撤軍,那麼他自己將遭到國大黨的輿論攻擊。為了手中的大權,他當然不會下令撤軍。
-
印度又地震了!莫迪感到無奈,蓬佩奧卻在一旁「煽風點火」
莫迪最近過得並不順心,印度境內的新冠疫情已經完全失控,確診人數直逼美國,考慮到莫迪一向喜歡虛報數據,所以印度現如今的新冠確診人數絕對不在少數。 而為了掩蓋自己在治理疫情上的無能,印度不斷挑起和鄰國的事端,包括巴基斯坦、尼泊爾在內的大多數亞洲國家都受到了印度的挑釁。
-
300名敢死隊等候命令,全套56衝配鋼芯彈,不惜代價襲擊印軍
,證明有大約300名「敢死隊員」正在伺機滲透越過邊境,對印軍不惜代價發動襲擊,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繳獲的武器和口供,這些武裝分子全套配備了56式衝鋒鎗和鋼芯彈,並且攜帶了制式的軍用通信器材、高爆炸藥、手雷,甚至還配備了無人機,這給印軍的攔截帶來了更多不確定的危險因素。
-
班公湖印軍主動後撤,莫迪求購同款被美拒絕
雖然班公湖地區的氣溫不斷降低,但是我官兵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而且在極寒的環境中,我軍裝備的熱像儀效果非常顯著,印軍的一舉一動都在我軍的掌握之中。由於後勤物資補給遲遲跟不上,所以駐紮在班公湖地區的印軍只能主動後撤,莫迪向美國求購同款熱像儀的計劃直接遭到了美國的拒絕。高海拔地區的天氣本就寒冷,進入冬季之後,一些降雪地區的氣溫甚至會達到零下50多度。
-
拉達克大雪封路,印度氣象部門發出警告:關閉印軍徵用的NH1公路
因為冬季即將來臨,印軍的補給線愈發脆弱。旁遮普邦公路被阻斷印度軍事專家表示,新德裡在拉達克地區部署的軍警共有8萬餘人,他們至少需要100萬噸物資才能夠度過為期6個月的冬季。不過印度媒體卻報導稱,印軍的後勤問題已經到了難以掩蓋的地步,基本防寒裝備的缺口已擴大到30%以上,就連食品,取暖燃料也捉襟見肘,儲備量大概只有15~20萬噸,遠遠低於需求。除了缺少大量後勤物資之外,印軍的補給線也因為農民騷亂以及冬季氣候變得愈發脆弱。
-
印軍子彈掃停聯合國軍隊,巴鐵精銳冒死營救
特別是進入今年以來,莫迪政府為了轉移國內的危機焦點,同時也為了實現該國領土擴張的野心,頻繁對周邊鄰國發出挑釁,甚至還揚言,若是爆發兩線衝突,印軍也有足夠的能力贏得勝利,但印度自身卻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之中。這次,印度突襲的對象不再是邊境鄰國,而是直擊聯合國車輛。
-
上百萬印軍調轉槍口,軍方揚言開戰必贏,沒想到被戳破老底
根據《印度時報》網站的最新報導,在北部高原地區連降大雪的情況下,印度軍方不顧前線後勤補給的困難,正在策劃一個「大動作」。據報導,印度目前正在積極調整策略,計劃重新部署130萬陸軍,將槍口同時轉向兩個鄰國,與此同時,印度軍方還揚言,印軍有把握打贏雙線戰爭。
-
印軍竟然向聯合國車輛開火,巴鐵冒死營救聯合國觀察員
在莫迪政府掌管下的印度,近年來的囂張是舉世皆知的。進入今年以來,莫迪政府為了轉移國內的危機焦點,同時也為了實現其領土擴張野心,頻繁對周邊國家發動邊境挑釁,把印度自己置身於四面樹敵的困境中。剛剛,印軍又在印巴邊境地區惹是生非,但這回的攻擊對象卻是聯合國車輛。
-
零下50度印軍凍成「冰雕」,躺16米積雪上入睡,對手卻在唱軍歌?
雖然此前印度軍方聲稱已經做好了萬全準備,但是一場暴雪顯然已經讓前線印軍人心惶惶。印度軍隊的後勤保障能力糟糕,早已是國際社會心照不宣的「秘密」。早前就曾曝出過印軍購買美軍二手棉服的醜聞,而由於種姓制度加劇了社會矛盾,印度的高種姓軍官也常常會因為物資問題對低種姓士兵大打出手。軍紀不嚴,再加上物資匱乏,導致前線10萬士兵每一天都想著撤軍。
-
邊境印軍終於攤上大事了,對手亮出最強轟炸機,3萬人成甕中之鱉
圖為印度前線士兵 近日,據媒體報導,邊境印軍終於攤上大事了,對手亮出並已出動最強轟炸機,河谷中3萬印軍危險了,一旦轟炸機對附近重要道路和橋梁進行轟炸,那麼3萬人將成為甕中之鱉,這比大雪封山還要可怕
-
300名敢死隊滲透越境,不惜代價襲擊印軍!裝配全套56衝配鋼芯彈
印軍在克什米爾地區不斷的遭到武裝分子的襲擊,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襲擊印軍的對象並不是巴基斯坦軍方,而是長期分散印度軍方作戰實力的印度武裝分子。在近日的衝突中,印軍打死了2名武裝分子,印軍方面並沒有任何傷亡。
-
拉達克下雪了,印度的麻煩來了:邊境印軍吃什麼?
現在,當冬季慢慢到來,印軍的麻煩正在進一步顯現出來。據英國路透社15日報導,印度為了保障這些前線部隊供給,已經連續運送了2個多月物資,其中包括彈藥、裝備、燃料、方便麵、咖喱、取暖器、冬衣、高原裝備等等。
-
巴基斯坦火炮難以抵禦,印軍開啟修坑道模式,方便轉移還能防寒
要知道,印軍前線很多士兵都是來自低種姓,他們原本大都生活在貧民窟,生活條件非常差。能夠在寒冷的冬季住進如此「豪華」的坑道,很多士兵還是相當支持的。為了防止坑道暴露,遭遇敵軍火力打擊,印度還在坑道外圍加裝了防紅外線和降噪塗層,進一步保證安全性。其實印軍想要實施「坑道戰術」,面臨的困難非常大。首先來說,「坑道戰術」對士兵的戰鬥意志極為考驗。
-
大批戰機雲集高原,印軍驚呼前線十萬火急,莫迪頭痛:中方動手了
【編輯/作者 日月軍武欄目 火光/魔魔】今年以來,印度在邊境地區與多個國家發生衝突,而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中印衝突和印巴衝突。多年來,中國與巴基斯坦在軍隊方面常年已開展聯合訓練項目,而今年雖然有著疫情影響,中巴雙方仍然在近日進行了聯合訓練,這引發印度恐慌。
-
大雪封山之際,印軍在邊境「養駱駝」?王洪光:一切都歸於作秀
如今,已是九月下旬,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就要進入十月,這意味著大雪即將封山,那麼在接下來的對峙中,印軍是否能夠順利度過這漫長的冬季呢?近日,有消息稱,所謂拉達克地區氣溫驟降,已經連續好幾日雨雪交加,尤其是在海拔5100米的德普桑普平地,該地區氣溫已經達到了零下14度,駐紮在此次的一個機械師,已經有大批人員凍傷。
-
大批飛機火速趕來支援,白宮下令:不惜代價營救
有消息稱,美軍『羅斯福』號航母已經拉響了緊急警報,大批運輸機趕來運送確診士兵,白宮當局則下令要求不惜代價營救羅斯福號航空母艦,避免新冠病毒的傳播再次影響這艘航母的部署安排。目前,羅斯福號航母上面至少有5名士兵被確診感染了新冠病毒,與這些人密切接觸的18名士兵也被緊急轉移到軍事基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