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很多車主都有這種煩惱:要頻繁調整雨刮器速度,因為太慢刷不乾淨雨水,太快又影響視線,十分影響駕駛體驗感和安全。為解決這一痛點,能感應雨量而自動調整速度的雨刮器誕生,這種高大上的設備以前只能在高級車和豪華車上見到,近年來這一功用普及開來,許多中高級甚至中級車的高配車型也常見了。到底感應雨刮器是如何自動感應雨量的?感應器的作用範圍又有多廣?趕緊來漲姿勢!
1雨量傳感器最早並不用於雨刷
車子要起到感應雨量的功能,首先它得有傳感器,即雨量感應器。最早的雨量傳感器其實並不是用在雨刮上的,沒錯,你猜對了,它是用在敞篷車上為車頂蓬和四門車窗提供自動開關功能的。90年代,它逐漸用於雨刮上,2006年左右,開始成為車子標配。 通俗來說,其工作原理基本是這樣的:有個發光部件負責發紅外線,當玻璃表面乾燥時,光線幾乎是100%被反射回來,這樣光電二級管就能接收到很多的反射光線。當玻璃上的雨水越多,反射回來的光線就越少。所以,雨刮器就是根據這個來控制雨刷的快慢。雨量感應器一般在車上的位置,如下圖所示:
2詳解感應雨刮器工作原理
3雨量感應器作用範圍有多廣?
當然,雨量感應器並不是萬能的,其感應範圍也就一圈,超出這個範圍,它就無能為力了。也就是說,要是雨都落到這一圈的外面,這個自動感應是不起作用的。 所以,在設計雨刮刮刷區域的時候,需要考慮雨量傳感器的位置。一般都會要求駕駛側刮片刮刷區域的最外端與雨量傳感器保持一定的距離(即不能讓駕駛側的刮片刮到雨量傳感器的範圍,以避免誤判斷),而副駕駛側刮片刮刷區域必須覆蓋到雨量傳感器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