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的孩子,這三大準備比學拼音、識漢字、會算數更重要

2020-12-17 萌媽百寶箱

每年幼升小的關鍵時期,大班孩子的家長們就會特別焦慮,今年因為受新冠肺炎的影響,情況尤其特殊,幼兒園到現在4月底了,還沒有開學。

但是,不管幼兒園開不開學,孩子今年下半年即將上小學的時間是不會變的,所以,幼小銜接這件事家長們還是要重視起來。往年關於孩子幼升小的一系列準備工作,家長們還能寄希望於幼兒園老師,或是校外多種多樣的幼小銜接輔導班。

今年,情況就大大不同了,孩子們假期延長在家,只有靠家長和孩子一起努力,提前做好關於幼升小的充分準備,才能讓孩子進入小學後順利完成幼兒園小朋友到小學生的角色轉變。

一提到幼小銜接,家長們條件反射似地就想到了學習上的準備,比如學拼音、識漢字、會算術,再還有最讓孩子緊張的面試。

很多大班孩子的家長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這些:

「需要教孩子認識多少漢字呢?」

「小學階段的拼音要不要教呢?不教拼音吧,怕孩子落後;教了拼音吧,怕孩子上小學了,上課就不專心聽老師講課,以為自己都會了。」

「算術只會10以內的加減法夠不夠呢?聽說隔壁家老陳家的女兒連乘除法都會了,100以內的加減法更是輕鬆應對了。」

「英語輔導班要不要給孩子報一個呢?沒有線下班,報個線上班是不是也好的,自然拼讀要會的吧?」

這些家長們最關心也最糾結的問題都離不開孩子即將進入小學前的各種學習上的準備。

但是,親愛的家長們,你們有沒有想過,孩子們提前獲得這些「小學化」知識的準備永遠是無止境的,更不要跟別人家的孩子去做直接的對比,因為每個孩子的成長規律不一樣,每個家庭教養孩子的最終目標也各不相同。

特別在目前臨近幼升小的最後階段了,更沒有多少實際意義去比較自己家孩子掌握的這些知識夠不夠,除了徒增緊張感和焦慮感之外,對幫助孩子順利完成幼小銜接的準備真的幫助不大。

葉聖陶先生曾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

因此,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能呵護好孩子的學習興趣,進而讓孩子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比每天監督著孩子要完成多少學習任務,認識多少個字,背會幾首古詩,算對多少題算術等更重要。

幼升小的孩子,如果在學習方面做足了這三大準備,比掌握多少「小學化」的知識會更受益,也能在整個小學階段,都助力於孩子越學越有勁兒。

第一個準備: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讓孩子在學習這件事上事半功倍,幫助孩子在幼兒園畢業後,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習時能夠更快地適應,從而激發孩子對學習知識的興趣。

一個好的習慣的養成,並非三兩天就能完成,這是需要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習慣,之所以對人的影響會很大,就是因為習慣養成之後,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不需強迫自己今天一定要去完成某件事。

我們提前培養孩子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是為了讓孩子在進入小學後,不需要大人三催四催,或是想盡各種辦法來讓孩子好好學習,快點做作業。

比如說,讓孩子養成學習的時候認真學,玩樂的時候好好玩的習慣,這樣就能讓孩子在上學後,習慣學習的時候能夠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先專注在學習上,不要做作業的時候想著玩,而玩耍的時候又惦記著作業沒做完,大人要罵,老師要批評。

第二個準備: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

我們從小就會告訴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當然,學習這件事也不例外。為什麼要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進而提升孩子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呢?就是因為自主學習是孩子主動參與學習的學習狀態,當孩子明白了學習是自己的事,就會在小學階段自主自覺地預習和完成作業,而家長只不過是一個輔助的作用。

比如幼兒園大班的階段,孩子們會有一些家庭作業需要完成,或是有些孩子已經開始學拼音、寫漢字、做算術題了,這些可量化的學習作業,我們家長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先獨立完成,最好不要全程陪著孩子做,最糟糕的就是孩子做一題,問一下家長對不對,或是孩子遇到不會的時候,做錯的時候,我們迫不及待地教對的答案給孩子。這樣容易讓孩子在學習和寫作業時養成依賴父母的習慣。

我們要儘量在孩子學習的時候,給他們創造一個安靜又獨立的自主學習的學習環境,減少對孩子的打擾,就是在保護孩子的學習專注力,培養孩子適應自主學習的過程。

第三個準備:呵護好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對學習有興趣,才會好好學,也才會學得好。從小呵護好孩子的學習興趣很重要,最簡單的一點就是不要逼著孩子學習,就像我們吃飯一樣,被逼著吃進肚子的食物總是不那麼美味。學習知識也一樣,填鴨式的學習是既枯燥,又低效的。

我們要怎麼做呢?先做孩子學習的榜樣,大人喜歡學習,就會傳遞給孩子一種學習是快樂的信息。比如每天晚飯後,一家人坐在一起來閱讀,而不是我們讓孩子看書看一個小時,自己卻在邊上玩手機。

在幼兒園階段,我們能夠呵護孩子學習興趣的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從小時候的親子閱讀到識字後的自主閱讀,我們不僅要在家裡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同時,也要鼓勵孩子一起交流閱讀心得,分享閱讀的收穫,這樣有互動的閱讀學習才能讓孩子體驗到學習知識的樂趣。

當然,孩子關於幼小銜接的準備也不僅限於這些準備,我今天所分享的這三大準備主要是關於孩子在幼升小階段,做好學習方面的準備,重在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呵護好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今日話題:你覺得孩子在幼兒園提前學習「小學化」知識重要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積極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孩子學拼音,對幼升小和小學真那麼重要嗎?你對拼音可能存在誤解
    如果你問小學生的家長,幼小銜接最應該學的是什麼?99%的家長會說拼音,拼音似乎是幼升小孩子必備的技能。不少私立幼兒園把拼音教學當成教學,還有公立幼兒園的學生家長,讓孩子直接從大班退學,去校外上專門的幼小銜接學拼音,拼音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 幼升小要不要提前學拼音 一位語文教師媽媽現身說法
    很快就要放暑假了,袁女士有些糾結,女兒呦呦今年幼兒園大班畢業,要不要提前讓孩子學拼音?提前學吧,擔心她因為「炒冷飯」厭學;若不學,又怕不如「別人家的孩子」。  幼升小,學不學拼音只是其中一個點。家長該怎麼做比較好?記者昨天請教了相關專家。  現實在倒逼?
  • 幼升小的煩惱,要不要讓孩子提前學拼音?
    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環境改變——前幾個月還只需要蹦蹦跳跳地玩耍,突然就要安安靜靜地坐在教室裡認真學習了。這種巨大的落差,對於完全沒有準備的孩子來說是很難適應的。這就導致了不少孩子入學以後,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磨合、來適應。準備工作越少,磨合期就越長、適應的過程就越焦慮。
  • 幼升小,適當學習拼音好處多多
    孩子從幼兒園升入小學,首先要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和生活,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會覺得有一定壓力。一般而言,一個月內會教完拼音,紮實掌握的過程則要貫穿整個低年級階段。這一個月教的過程,如果孩子學前沒有任何基礎,壓力就會比較大。
  • 幼升小父母:提前讓孩子吃透這份一年級看圖寫拼音,入學考第一!
    幼升小父母:提前讓孩子吃透這份一年級看圖寫拼音,入學考第一!讀圖寫字是小學一年級學生在強化拼音知識的問題上進行的練習,學生通過讀圖內容來補全拼音音節,這種形式尤其適合小學一年級學生的思維認知方式。在這一階段,兒童的思維更傾向於直觀形象的事物,他們對圖片感興趣,通過圖片學習拼音知識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我們還可以讓孩子在幼年階段接觸並學習一定的拼音知識,尤其是看圖寫拼音也非常適合學前兒童。就漢語拼音而言,可以讓孩子先感受學習,掌握語文發音的基本技巧,讓孩子學會一些基本規律,對孩子的語言思維發展非常有益。
  • 識漢字需要先學拼音嗎?
    還是識字的問題,該先學拼音還是先學漢字呢?酒窩的經歷(不能說是經驗,因為不知道用另一種方式是否會更好。)是先漢字。兩歲多的酒窩,字卡和積木一樣,是玩具如前所述,她在幼兒園就已認得很多漢字,但一年級前沒接觸過拼音。
  • 幼升小要不要提前學拼音?怎麼學?全套拼音學習方法免費領~
    「孩子上小學之前要不要學拼音?」「幼小銜接班是不是必須要上的?聽說學拼音是幼小銜接班重點要學的呢。」「如果提前學,孩子上小學後會不會認為老師講的自己都會了,上課不認真聽講呢?」在家長群裡,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輪關於學拼音的討論。
  • 一年級的小學生還在為學拼音、識漢字苦惱嗎?除了學語文教材,還...
    一年級的語文學習,學拼音、識漢字是重點。但是,很多小朋友馬上要學完拼音了,效果卻不好。這是為什麼呢?拼音主要有三個作用:識字的拐杖、為說普通話正音、幫助閱讀。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接觸漢字的機會遠遠高於拼音,甚至不少孩子已經在學齡前認識了一些漢字。
  • 4歲孩子認識200多個漢字,拼音卻學不好,這是什麼原因?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以前在機構當老師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家長前來諮詢:我的小孩現在上中班了,可以過來學拼音嗎?她已經認識200多個漢字了,拼音卻總學不好。或者是:我們已經教了孩子一些拼音,但平時沒時間,可以來學拼音嗎?
  • 如果幼兒園不學拼音識字、數學、英語,真的會吃大虧嗎?
    洋洋的媽媽回答說,她家洋洋根本就不會,教了拼音怎麼寫還是不會!我當時就告訴她,幼兒園的小朋友會寫拼音那才奇了怪了!不會讀、寫拼音很正常,本來這就是超綱內容。不過,不少家長認為幼兒園沒學什麼內容,每天就是陪孩子玩,還不如提前學點東西,反正小學也得學。所以不少家長強烈建議幼兒園學校應該讓孩子提前學一些小學的知識,比如數學、語文、英語等基礎知識。
  • 幼升小家長:一年級看圖寫拼音練習,提前給孩子備好,入學考第一
    看圖寫拼音是小學一年級學生加強拼音知識的題目練習,學生通過圖畫內容來補全拼音音節,這種形式特別符合一年級階段孩子的思維認知模式。這個階段的孩子思維更傾向於直觀形象的事物,他們對圖畫感興趣,通過圖畫來學習拼音知識就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
  • 學拼音很苦惱?用這款學拼音軟體7天搞定拼音!
    進入幼升小階段,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的拼音學習並不像當初想像中的那麼容易,孩子經常會在拼讀或給漢字注音上栽跟頭。除了學校老師的拼音教學,很多家長都苦於自己的拼音輔導。1、孩子是否對拼音學習感到頭疼?上述的問題你都會嗎?
  • 孩子幼升小,要不要提前學拼音?用這個方法教,比報班更靠譜!
    朵媽陪娃前些天,凡凡媽在教她家小可樂拼音的時候,忍不住和我吐槽:「這拼音怎麼教啊,可樂怎麼都聽不懂,我去考個博士都比教這個容易多了!」嗯,拼音確實是個大麻煩,不像數學,孩子們都有數感,拼音感倒是從來沒有聽說過。在幼小銜接中,拼音也是一個大難關。畢竟,在遊戲中學習拼音,可以提升孩子對學拼音的興趣,而且很多小遊戲也是意外的好玩。
  • 幼升小開學季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V6助娃搞定
    時間進入8月下旬,還有不到兩周就要開學了,面對逐漸迫近的新學期,許多幼升小孩子的家長內心都忐忑不安。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學習和生活環境將完全改變,從前幼兒園的「教養並重」會逐漸被小學的「以教為主」取代,課業壓力逐漸增大,孩子能應付過來嗎?別擔心!有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V6,它是幫助孩子儘快做好幼小銜接準備的不二選擇。
  • 學前不要學拼音!提前學的優勢到二年級期末就會趨於消失
  • 「先識字」還是「先學拼音」呢?
    不過,雖然小學的課本改了,但幼升小的時候孩子多多少少還是要提前學一點的,所以很多家長都在考慮,是按照原來的方法先教識字還是按照現行的標準先教孩子拼音?因此,今天我將與您談談「先識字」和「先學拼音」孩子之間的區別,上小學後有什麼區別?
  • 提早學拼音贏在起跑線?上海市教委稱優勢只維持到小學二年級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6月23日公布「小學低年段漢語拼音學習效果」調研結果:幼兒園階段學拼音或參加課外補習的娃,到二年級期末時成績優勢逐漸消失。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院長龐維國教授指出,在幼兒階段不宜進行系統的拼音教學,小學生學拼音不能脫離具體語境,一旦進入機械的默寫階段,反而會失去學習興趣。
  • 小唐尼都會寫拼音感謝中國網友了,可見,學漢字,拼音才是基礎
    很多家長看來這個微博,深深感慨道:中文在國際上的地位已經越來越高,但自己家裡的這些小神獸卻連自己的母語中文都學不好,我們都知道,學好中文,學習漢字,說普通話,都必須有紮實的拼音基礎,但是現在的孩子拼音都是什麼水平呢?
  • 「我家孩子先學拼音,後學漢字怎麼了?」這幾個微差父母別不重視
    隨著時間的推移,今天的語文教科書已經將書中的識字順序微調為「先學漢字,後學拼音」。雖然教材有一些變化,但從幼兒園到小學,我們家長還是要讓孩子提前「預習」拼音。我當時就在想:「是按照我們傳統的教育方式教孩子讀書好一些,還是按照現在的課本先教孩子學拼音好一些呢」?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為什麼「先認識字」和「先學拼音」的孩子上小學後差別很大?
  • 教幼兒識字,先學漢字還是拼音?
    提起教孩子識字,估計很多家長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要不要教娃學拼音。畢竟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先學拼音,然後再用拼音去學認字。但其實教孩子認字的最簡單方法就是直接教,不用先學拼音。為了能讓大家明白這一點,我們需要先了解漢字和漢語拼音的一些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