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虎門鎮積極利用數字信息化手段,支持疫情精準防控和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通過健康碼推廣、在線問診、5G技術應用、線上抗疫知識服務、在線就業供需平臺等系列方式構建了立體化疫情防控體系。科技賦能,智慧防疫,打出了數位化、信息化、網格化的「組合拳」,為「虎門防疫戰」注入重要力量。
虎門鎮疫情防控指揮部貫徹落實市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在全市推廣應用「莞e申報」系統要求。積極推廣使用「莞e申報」工具,全面採集來莞、在莞人員防疫信息。動員各企事業單位、商鋪、出租屋、小區等責任主體以及個人自主錄入信息;公安民警、社區幹部、網格員還深入社區,實地檢查有關「莞e申報」落實情況,並派發相關宣傳單張,提醒市民做好信息錄入工作,做實我鎮疫情防控和外來人口管理服務的基礎數據支撐。
今年2月,東莞市濱海灣中心醫院開通網絡問診服務,向市民免費提供網上發熱門診、網上新冠肺炎網絡諮詢服務。市民只需通過手機微信搜索醫院公眾號,關注後點擊選擇「網際網路醫院-免費問診-圖文問診」,如實填寫個人信息,選擇相應診室醫生後,即可進行網上免費問診和預約掛號。
這種網上無接觸的問診方式,既減輕了醫院就診壓力,又為患者在特殊時期問診提供安全保障。
●為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心理免疫力。疫情期間,虎門鎮教育管理中心成立起疫情心理援助團隊,通過QQ語音通話或手機通話等方式,由我鎮心理健康教師為全鎮師生以及家長免費提供線上心理健康支持和輔導服務。此外,虎門鎮教育工會還組織動員了志願者為一線醫務人員子女進行線上心理疏導和健康指導。
●虎門鎮婦聯利用線上心理疏導服務,幫助廣大群眾排解憂慮情緒。疫情期間,居家觀察人員、抗擊疫情一線工作人員、受疫情影響出現心理不適、有情緒困擾,需要傾訴的群眾通過虎門鎮婦聯服務熱線、白玉蘭家庭服務中心熱線、微信工作號等線上方式獲得了心理健康指導服務。
●虎門圖書館在疫情期間開展了線上服務。讀者關注「虎門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點開「微服務」進入服務大廳,無論是讀書看報,還是聽書賞片,讀者均可利用圖書館免費資源數字庫獲取資源。其中,電子圖書板塊還增設了「共抗疫情 武漢加油」專題板塊,可以第一時間獲取防疫科普知識。
●鴉片戰爭博物館針對《虎門銷煙》基本陳列和海戰博物館《鴉片戰爭》基本陳列,推出展覽的線上導賞服務,並圍繞遺址和展覽進行深入細緻的線上講解導覽,市民足不出戶便可遊覽博物館。
針對勞動力年輕化,更願意應用網際網路獲取信息的特點,虎門提供了3+4招聘服務平臺。分別是人社局官方網站、就業創業微信公眾號和虎門太平「微招聘」等3大官方平臺,還有智通人才網站、智通人才網APP、廣東度才子和東莞便民微信公眾號等4大民間平臺。在線上開展了為期超過2個月的、全覆蓋的「春風行動」招聘會。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復工後的用工保障服務,全力助推虎門企業復工復產。
通信新技術虎門鎮還充分利用5G、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和AI等新技術,為精準防控和復工復產提供技術保障。●5G+物聯網熱成像測溫,無需接觸即可對人體表面溫度進行快速、準確檢測,有效幫助交通站場、大型企業、中小學校等場所快速排查疫情,減輕人流密集區域測溫壓力。
●雲視頻會議系統為鎮政府和有關部門單位提供視頻會議服務,有力地保證了疫情防控期間的指揮調度、管理溝通,有效降低各級單位的溝通成本和開會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相關工作高效進行。
●鎮疫情防控指揮部與電信運營商合作利用「大數據」,搭建人口流動大數據分析平臺,了解人口流動情況,為疫情防控提供輔助決策支撐。同時,還利用「公益短彩信」共發送公益簡訊5批次,免費發送公益簡訊接近100萬條,大大提升了疫情防控宣傳、通知的廣度、速度和精度。
在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安全生產一刻也不能鬆懈。今年6月,虎門鎮打造安全生產線上互動「安全雲平臺」,包含安全生產知識有獎競答活動、安全知識矩陣、闢謠「身邊的安全謠言」、安全警示、歷史安全生產月精彩回顧五大板塊。「安全雲平臺」通過生動有趣的互動讓用戶輕鬆獲取各類實用的安全生產知識,栓牢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雙保險」。
今後,虎門鎮將繼續加強數字信息化建設,打造高質量的信息基礎設施網絡,發揮信息化對城市品質提升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推動全鎮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和各項民生社會經濟工作更加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
出品:虎門融媒體中心
編輯:江振濤、葉鈺瑩
責編:吳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