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首創雙卡雙待的、「中華酷聯」四大國產品牌之一的酷派,今天回來了。
這是一次讓人眼前一亮的精彩亮相。帶著一款輕量級的消費AR眼鏡,久未露面的酷派,這次回歸顯然是經過精心部署的。
過去一年,酷派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業務格局的變化、業績扭虧為盈等等,酷派給了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覺。
去年9月到11月上旬,酷派集團CEO梁銳牽頭,進行了大概兩個多月進行內部調研,研究「酷派的發展路徑是什麼,下一步究竟落在哪裡」。
當時調研路徑有三個:第一是企業內部的調研,第二是通過外部第三方的調研,第三是聽取專家的意見。
在2G、3G、4G時代,酷派作為手機廠商都有上佳的表現,在2012年意識到要開拓網際網路渠道,強化網際網路基因,但是在2015年之後的一系列嘗試中效果均不盡如人意,一定程度上迷失了發展的方向。
之後酷派開始收縮國內業務,從2017年開始到2018年,就基本上全面轉到海外業務上,將「重兵」壓在北美市場。
回歸國內市場、多渠道發展、以及布局IoT生態,這些都是去年酷派在思考的問題與探索的方向,在各種努力之下,一些明顯好轉的跡象已然發生。
日前,全球最大的傳播集團WPP、國際知名零售諮詢公司Kantar Retail與谷歌聯合發布了「2020 BrandZ中國最具潛力全球化品牌15強」,酷派位列其中。顯然,酷派這半年在業務格局、品牌定位上的變化,已經充分引起外界注意。
酷派7月28日在深圳召開了「視界無限」酷派集團智能穿戴AR眼鏡新品發布會。
酷派在海外深耕多年,產品品類覆蓋手機、多品類智能穿戴、IoT、MBB及各類5G智能終端等。這次酷派發布的AR眼鏡新品便屬於其智能穿戴體系產品之一
酷派集團CEO梁銳近日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這將是一款搭載獨立通訊模塊、主打性價比的輕量「硬核」AR眼鏡,也是酷派在過去一年多開始戰略性調整的業務布局,根據自己在通訊領域多年積累的技術優勢,進行產品線調整與戰略性聚焦,精心打造的一款回歸之作。
同時酷派充分利用總部位於深圳的產業優勢,這裡產業鏈集中、配套完善,在人才、技術和專業分工、製造等方面優勢明顯,在5G技術、屏幕技術、重量、一體化、成本、續航能力等各個方面,酷派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為了成功打入市場,酷派推出輕量級的一體化AR眼鏡,可以說滿足了消費者便攜的硬性需求,也可以說為這款眼鏡的流行奠定了基礎。
自2012年穀歌推出首款AR眼鏡以來,AR領域相關的產品漸漸走進人們的生活。
在過去幾年,AR眼鏡在社交、購物、文旅、工業以及醫療各個領域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
今年7月初,谷歌宣布收購加拿大智能眼鏡製造公司North,展示他們對AR產業布局的野心。蘋果公司也在加緊產業之間的合作,與富士康母公司合作開發半透明鏡片,進入試生產階段。
據普華永道預測,到2030年VR/AR將為中國GDP帶來1,833億美元的增長, AR將提供最大的貢獻,達到1,295億美元。消費級AR眼鏡已經成為廠商們爭相部署的新興智能硬體。
酷派正是看準這一市場契機,也加入了AR眼鏡研發的隊伍裡,並以此刷新自己在國內的品牌形象。
這款AR眼鏡,只是酷派在過去多年苦練內功、調整發展戰略、回歸國內市場等努力中的一項,下面附上澎湃新聞近日對酷派集團CEO的專訪問答,以饗讀者。
酷派CEO梁銳接受澎湃新聞採訪
問:梁總好,您在酷派就任CEO這一年時間裡,經歷過的最大的難關是什麼?這一年來發生了什麼讓您印象深刻的事情?
答:今年最大的感受是:挑戰與機遇。最大的難關就是我們怎麼調整酷派的發展戰略與定位。大家都認為酷派「不存在」了,那我們要怎樣才能「活」下去,並且未來還能活得很好。這是我們核心要解決的問題。
印象最深的事情我從兩個層面講。
一個層面來說,是我們的IOT產品追蹤器在美國銷得非常好,在單品類這個追蹤器在美國是銷得最好的,酷派有些產品可以做得非常不錯。
從另一個層面上說,質量就是企業的生命線。一旦把質量做好了,市場的終端消費者是可以體驗到的。
問: 酷派已經扭虧為盈,在您看來,酷派最艱難的時刻過去了嗎?
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會認為,最困難的時刻過去了呢?
答:酷派最艱難的時刻還沒有過去。應該說比原來好了很多,但我們還在轉型的路上。我認為我們要有危機意識,疫情以來,經濟環境各方面的變化和不確定因素還是非常多的,在這種市場環境下,酷派還是面臨著困難,特別是轉型方面。
如果咱們酷派在國內的新業務都培育起來了,困難就過去了。
問:酷派和幾年前,有哪些方面的不同嗎?我看到酷派在積極響應國家的「新基建」號召,我知道酷派在5G方面有長期的技術積累,那麼我們的策略是什麼?
答:從酷派內部來講,酷派人的鬥志跟以前比發生了很大變化。品牌、認知度,包括合作夥伴都會對酷派有新的認識。
其實去年我們就在琢磨這個。 「新基建」是相對於傳統基建而言的,「新基建」的「新」體現在新技術上,比如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酷派這麼多年在「新技術」特別是通訊技術上形成了一些優勢。在「新基建」的過程中,酷派應該發揮自己的優勢,為自己的轉型升級找出路,也應有企業的社會責任感,運用自己的優勢為社會做貢獻。
現在很多地方在講「智慧城市」,我們的5G技術和現在的一些基礎設施進行融合,城市的治理會因此有非常大的變化。在這一點上,我們的策略就是:充分依託我們的優勢,為我們國家城市的「新基建」來賦能。
問:回歸國內市場,要重新贏得消費者和投資者的信任,在您看來,最重要的策略是什麼?
答:首先,企業要是一個有品質的企業,一個重信譽的企業,有未來有發展的企業。一個有品質的企業:消費者願意重複購買其產品的企業。
「信譽」,來源於企業的發展。如果沒有信譽,我們的合作夥伴也會對我們失去信任。這樣,我們的企業也做不起來,也沒有發展的機會。
「未來發展」是投資者最關注的。要讓投資者認同你做的產業方向,看到這部分的未來發展空間,比如AR眼鏡和智能穿戴。
問:我注意到酷派現在的產品矩陣已經非常豐富,我看到您在年初的一次採訪中說到酷派是「廣撒網」同時又「撒好網」,因此我們的產品矩陣的布局思路是什麼樣的?
答:首先我們是充分圍繞的是5G。我個人的看法是5G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變化,無論是企業的生產經營還是消費者的生活。其實我們看從二級三級四級一路走來,可能到5G就是一個質的飛躍。那麼我們現在做產品,就是圍繞著5G的這麼一個大的環境來做。
比如在4G時代下載一個影片所需要的時間和在5G 時代所需要的時間就是兩個概念。再比如說就遙控無人機,現在要在一定的距離範圍內來控制,應用5G的話,可以在千裡之外解決控制問題。所以5G實際上會對我們的技術各方面帶來非常大的變化。
所以我們現在的產品矩陣呢,比如說現在在做的有5G的模組。模組可以運用於什麼?比如政府會面對很多應急事件,現在的應急基本上可能就是一個顯示屏,可能是在辦公室或指揮中心可以看到現場,用5G的顯示模組加在那個顯示屏上,就可以三百六十度維度的,實時把所有情況最快最清晰地展示出來。
其次,產品還是注重細分領域。酷派不去做隨大流的事情。我們還是要依託於整個的技術發展方向;我們自己過往的積累的優勢;細分的行業和人群。
最後一點,我們在產品的布局的思路要形成產品生態,我們要有一個產品生態圈。
問:AR眼鏡是酷派重磅打造的回歸之作,您怎麼看AR眼鏡的前景?
答:我們和許多行業的大咖都認為,AR眼鏡應該是未來智能終端產品的前景,也是現階段一些智能終端的產品的升級延續。蘋果CEO 庫克也一樣,他認為AR眼鏡在未來五到十年,可能會取代智慧型手機。這是我們為什麼看好這些。而AR眼鏡這幾年在國內也慢慢地被大家關注到,它確實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便利。
比如公安執法,我們公安每個人胸前有一個執法記錄儀來做一個記錄,還要帶一個笨重的頭盔。而AR眼鏡就可以取代執法記錄儀和頭盔。無論從體驗感,還是從科技來說,它必然對我們的一些行業有非常好的應用。
再比如,現在有一個搜索公司(地圖)跟我們在合作。當我們要去市政府,就可以就通過語音喚醒導航,眼鏡前方就出現一個顯示屏,這個就是一種增強現實的效果。不像我們現在還得用一個手機車架,分散了我們駕駛的注意力。
如果有微信來了,那你在AR眼鏡屏幕上也可以看得到,操作起來也便捷。所以AR眼鏡,實際上在未來確實對於c 端消費用戶運用很廣。
問:AR眼鏡在5G環境將更加如魚得水,也是資本領域目前的熱點。那麼酷派做AR眼鏡的優勢是什麼?對這個市場有著什麼樣的期待?AR眼鏡打開市場的關鍵是什麼?酷派的AR眼鏡會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AR眼鏡會給我們生活、工作帶來哪些方面的改變?
答:我認為酷派的優勢首先是研發優勢。我們實際上這麼多年在研發方面還是積累了很多的專利。特別是在5G方面和智能穿戴方面。
第二個優勢就是通信優勢。畢竟我們在過去的二十七年是一個專注於通訊的公司。而目前做AR眼鏡的,特別是在國內做AR眼鏡的,有比較深厚的通信專業技術背景的公司並不多。
第三,眼鏡的輕重量也是我們的優勢。我們的AR眼鏡只比普通眼鏡略重幾十克,因此消費者是比較容易接受的。
問:這次的AR眼鏡對於市場來說最具有吸引力的是什麼?
答:就像剛才講的,我們的AR眼鏡是最輕的,最一體化的,這些都是我們在國內絕對領先的。
問:平臺生態中的新思路是什麼樣的呢?其實很多手機公司都在做IOT這塊。酷派有什麼和他們不一樣的地方嗎?
答:生態就是建立我們自己酷派的一個產品體系之後的「萬物互聯」。小米也在做,但是他們各自做的都會有些不同。實際上雲鏡系統它就是我們的生態之一。
我們現在講的「雲」都是一種大數據,我們現在要建立的是「鏡像系統」的運用。那這個「雲」它涉及到包括和我們關聯的一些生態夥伴,一些供應商,一起組織搭建,實際上這就是一個生態。
問:未來您希望酷派在用戶心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品牌呢?或者說您希望五年後的酷派是什麼樣的?
答:我希望能成為一個可以信任的品牌。實際上在「中華酷聯」時代,大家還是對酷派信任的。但這些年確確實實沒落了,或者是走偏了。我還是希望通過我們酷派自己扎紮實實的一些變化,新酷派未來能夠在消費者心中成為一個依靠。也希望來五年的酷派,在一些細分領域、在某些客戶群體裡面,做到細分市場的前三位。
問:提起蘋果,大家第一印象想到的是蘋果手機,那麼您希望酷派未來給到消費者一個什麼樣第一印象?
答:首先,酷派作為國產品牌,也是國內消費類電子比較知名的一個企業。因為這一塊裡面國內也有一些非常優秀的企業,比如華為,包括它在消費電子、智能硬體等方面都非常優秀。
我和同事們也一直在講,五年後,酷派經過努力,能夠成為相當於我們民族振興的一個縮影。為什麼呢?我覺得酷派跟我們的民族實際上一樣。中華民族的過往在國際上都非常優秀,然後總書記這些年也是講中華民族的復興。酷派過往也有相當的輝煌和消費者的認同,現在也要面臨品牌的再度崛起。
如果我們國內的這些個體企業都能做到這樣,那麼中華民族的復興就是必然的。我們企業作為中華民族復興的一個細胞、一個縮影,五年內我們怎樣去做,這也是像使命一樣的事情。
酷派CEO梁銳
問:過去一年發展戰略調整和定位是最難的,在定位這一塊酷派的思路是怎樣的呢?
答:實際上酷派復興的整個定位我們還是花了很多精力。去年9月到11月上旬大概兩個多月進行調研,我們酷派的發展路徑是什麼,下一步究竟落在哪裡。我們主要通過三個方面,一個方面是企業內部的調研,第二個是通過外部第三方的調研,第三個就是一些專家的意見。
結論就是我們現在必須兩手抓,包括我在我們年初的大會上所講的,我們的發展路徑也一樣,就是雙輪驅動。一個是做好現有的北美業務,另一個就是要全面地開啟國內業務的新篇章。
問:那我們在復盤國內的情況下來之後,有沒有定一個整體的戰略?
答:國內整體我們首先其實就是要抓細分領域,第二就是充分向市場和消費需求來學習,然後根據這個結合技術發展的方向來做國內的產品。並且國內的產品不僅僅依託於5G,還依託於通信,我們就是這樣來做整個的國內的發展思路。
在這個思路下,我們主要抓幾個重點的項目,也不是什麼都抓。比如做國內的產品,執法記錄儀等等,還有些小的產品我們也在做。但是我們也要有核心的,比如說AR眼鏡,還有兩個正在做的研發,這都是作為國內重點的項目。我們希望這個重點項目都能夠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一些基本面上比較大的變化,並且能夠給投資者們帶來較好收益,這是我們在做並且特別看重的事。
問:在北美市場,我記得之前是以運營商市場為主。那其他的渠道有開拓嗎?
答:以前沒有,但是我們現在有。現在我們亞馬遜市場也都開通了,公開市場也開拓了。在沃爾瑪,這個公開市場也都在拓展。整個策略和以前都逐步發生了一些變化。
問:那麼在銷售渠道這塊有什麼新的思考?
答:第一個,國內放棄了幾年了,所以我們跟運營商和運營商關聯的這些資源渠道重新全面整合。我們8月6號和中國電信有一個聯合發布,我們回歸了。我們馬上準備在八月初發布一個中國5G性價比最高的手機,同時我們產品的功能、性價比都不錯。
現在很多5G 的產品都比較貴,而我們的產品,說白了就是讓普通的消費者都能享受5G,並且用得起,這樣的話,我們也是在為中國5G發展做一些貢獻。國家在5G的投入這麼大,並且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各個省市5G的投入還會繼續加大。
問:你對支持酷派的消費者和投資者有什麼想說的?
答:想說的就是特別感謝消費者和投資者的不離不棄,酷派這些年確實是出了一些問題,但是有消費者和投資者的信任和支持,酷派一定能走出來,因為我們現在已經有能夠走出來的、比較好的一些「苗頭」、趨勢和實際展現的一些初步的收穫吧。
只要大家再給予酷派信心,酷派一定能走出來,我覺得我們對酷派的信心也是對我們整個民族復興的信心。還是感謝大家關注酷派、支持酷派,哪怕是對酷派一些問題的關注,這些都是很好的。這些關注和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
原文轉自: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