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區域新能源建設及電力市場情況

2020-09-29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售電網訊:山西省是我國重要的煤炭、電力等綜合能源基地,擁有世界首條商業化運行的1000kV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即晉東南(長治)-南陽-荊門送出通道。

(來源:微信公眾號「遠光能源網際網路」ID:ygnyhlw 作者:遠光能源網際網路)

山西能源及用電結構

能源結構

從電力生產結構來看,得益於本地煤炭資源,電源結構以火電為主。受能源改革政策驅動,十三五期間山西電源結構持續優化,火電佔比下降,新能源佔比提升。

2019年末全省發電裝機容量9249.2萬千瓦,其中,火電裝機容量6687.2萬千瓦,佔比72.3%,相比2018年佔比下降4個百分點,併網風電裝機容量1251.5萬千瓦,已成為山西第二大電源;併網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1087.8萬千瓦,水電裝機容量222.8萬千瓦,與上年末持平。山西2019年全社會發電量3238億千瓦時,其中火電發電量2931億千瓦時,佔比90%;餘下分別為風電188億千瓦時,光伏63億千瓦時,水電56億千瓦時。

用電結構

山西2019年全社會用電量2261.9億千瓦時,電力消費結構以第二產業為主,佔比77.2%,其中第二產業中工業用電佔比98.6%,煤炭、鋼鐵、有色、建材 4 個重點行業2018年用電量佔全省工業用電量的45%左右,是山西主要用電行業,也是工業經濟發展的主力。以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用電量增勢良好。

山西能源結構

來源:山西省統計局,山西省電網公司,遠光能源網際網路

山西電網結構及外送通道

電網結構

山西電網形成了以「三交一直」特高壓混聯大電網為核心、以500kV「三縱四橫」為骨幹網架、220kV分區環網運行、110kV及以下電壓等級覆蓋全省城鄉的供電網格局。

目前山西境內正在建設蒙西-晉中1000kV特高壓通道、對晉北、晉中兩座特高壓站進行擴建以及對「西電東送」500千伏通道進行調整建設,工程建成後,山西電網將成為世界上首個以特高壓為主幹網架的省份。

外送通道

山西是電力大省,建設全國電力外送基地是山西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重要任務。依託晉北、晉中、晉東3個千萬千瓦級外送基地,配合國家「西電東送」和大氣汙染防治計劃,山西已建成投運包括晉東南(長治)—南陽—荊門、蒙西—晉北—天津南、榆橫—晉中—濰坊1000kV特高壓交流,晉北(雁門關)—江蘇(淮安)±800kV直流「三交一直」在內的9個外送通道、18回線路,外送能力3830萬千瓦,超過省調發電總裝機的三分之一。

2019年山西全省外送電量991.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9%,網對網外送電量突破5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4%。

山西能源轉型

能源轉型背景

山西是全國重要的煤炭大省和能源基地,多年來依託豐富的煤炭資源,火電裝機發展迅速。自從十三五以來,山西開啟了能源轉型之路,目前還正在打造全國首個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新能源裝機規模增長顯著。截至2019年底,新能源總裝機容量2339萬千瓦,全國排名第六;新能源佔省調裝機比重躍升至34%,全國排名第八;新能源發電量352億千瓦,新能源利用率99.22%。

今年上半年,山西新能源裝機新增172.1萬千瓦,達2511.36萬千瓦。

「十三五」期間,山西水力、風力、光伏發電併網容量(萬千瓦)

來源:山西省電力公司2019年社會責任報告,註:2020年為預計值

風電建設

山西的風電建設,一方面在晉北地區打造千萬千瓦風力發電基地,主要集中在大同、朔州、忻州三市,另一方面有序推進中南部低風速資源開發,充分利用中南部等地區丘陵和山區較為豐富的風能資源,同時也積極推進分散式風電的發展,截至2019年底,山西的風電裝機已達到1251萬千瓦,相比2016年增長60%。

「十三五」期間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發電量(億千瓦時)

來源:山西省電力公司2019年社會責任報告,註:2020年為預計值

光伏建設

山西在光伏建設方面,採取的措施是大力推進採煤沉陷區光伏領跑者基地建設,以大同採煤沉陷區光伏發電基地為統領,重點布局陽泉、忻州、呂梁、臨汾、長治等市採煤沉陷區光伏領跑者基地;同時加大推進光伏扶貧工作,在臨汾、大同實施光伏扶貧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將光伏扶貧試點範圍擴大到呂梁、太行兩大連片特困扶貧區;並且多方推進分布式光伏應用。截至2019年底,山西光伏裝機達到1087萬千瓦,相比2016年增長了2.6倍。

山西電力市場

2019年山西省共組織117次市場化交易,共交易電量1586.46億千瓦時,其中省內直接交易電量943.35億千瓦時,佔比59%,相比2018年增長46%;省間交易電量363.4億千瓦時,佔比23%;剩餘的279.1億千瓦時均為合同轉讓交易。在山西的市場化交易中,新能源交易電量為49.8億千瓦時,佔3個百分點。

交易形式

山西電力市場建設是圍繞擴大晉電外送規模、促進清潔能源消納以及創新交易品種展開的。交易形式上存在省間交易與省內交易、中長期交易與現貨交易相結合;品種上包括了直接交易、跨省跨區交易、合同轉讓交易(含發電權交易)和輔助服務交易等;方式有雙邊、集中競價和掛牌交易等;交易時序有中長期的年度、季度、月度、月內以及現貨的日前、實時。基本原則是採用年度、季度交易鎖定市場;採用月度、月內交易擴大規模;以中長期交易規避風險、鎖定收益,以現貨交易發現價格、調節供給,通過市場化方式保障電力平衡。

輔助服務市場

山西的調頻及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均已啟動正式運行,山西電力調頻市場為中國首個調頻市場,調峰市場採用雙向報價方式,主要是在風電與火電之間展開。通過市場化手段激勵發電企業積極參與電網調峰調頻工作,有效提升了系統調峰調頻能力和設備利用效率,促進了清潔能源消納,實現了新能源與火電企業的互利共贏。

市場主體分布

截至2019年底,山西省電力交易平臺註冊的市場主體總共有5329家,相比2018年底增加3041家,其中2916家均是新增的電力用戶,主要是由於山西的四個重點行業(煤炭、鋼鐵、有色、建材)、大數據企業、高新技術園區等用戶全電量放開準入市場。除電力用戶外,2019年還新增34家發電企業以及91家售電公司入市。發電企業中的55%為直調電廠,山西售電公司中的70%為民營公司。

山西電力市場交易各類市場主體概況

來源:山西電力交易中心,遠光能源網際網路

市場主體交易情況-發電企業

2019年山西省調機組上網電量2240.94億千瓦時,其中市場化交易電量為1453.65億千瓦時,佔上網電量的64.87%,佔山西市場化電量的91.6%。山西省調機組的市場化程度逐年提升,2019年相比2018年提升了15個百分點。

市場主體交易情況-售電公司

2019年山西售電公司成交電量為775.82億千瓦時,佔2019年省內直接交易量(943.34億千瓦時)的82.28%,意味著雖然2019年市場準入的電力用戶有4407家,但超過80%的電量仍然由售電公司代理交易,售電公司在山西市場的活躍度較高。2019年參與結算的售電公司為94家,為山西市場上較為活躍的售電公司,平均度電收益1.46分錢。

市場主體交易情況-電力用戶

2019年,用戶側結算直接交易電量904.66億千瓦時(含售電公司代理部分),佔大工業用電量的75.47%,結算均價310.80元/兆瓦時,與目錄銷售電價相比,獲利31.92億元。

山西現貨市場運行情況

2018年12月,山西電力現貨市場正式模擬試運行,2019年7月18日和 8月27日分別開展兩次調電不結算試運行,2019年9月分別開展按日結算及7天連續結算試運行,國網山西電力也是國網範圍內首家正式開展按日結算試運行以及首個完成7天連續結算試運行的省份。截至2020年7月底,山西累計完成44天連續結算試運行,並於2020年8月份展開按月連續結算試運行。

山西現貨市場建設以「集中式市場」為基本框架,採用「中長期交易合約僅作為結算依據管理市場風險、現貨交易採用全電量集中競價」的電力市場模式。市場主體全部參與中長期交易與現貨交易,發電側按出力區間非遞減報價,最多不超過5段;用電側無論是售電公司還是電力用戶,均採用「報量不報價」的方式提交96點用電需求參與現貨市場。

山西的電力市場對四大重點行業、大數據企業以及高新園區企業的全電量放開,帶來了用戶數量的激增(4407家),而現貨市場的推進使得市場交易品種更加豐富、交易頻次不斷提高、交易難度不斷增加以及交易風險不斷攀升,這些難度及風險讓極大多數電力用戶對直接入市交易望而卻步,這給了售電公司極大的市場機會。

在紛繁複雜的交易環境下,售電公司也面臨著用戶數量激增帶來的溝通難題、中長期及現貨交易量價分配如何決策的技術難題、交易品種多樣帶來的結算及合同管理難題,以及多重考核帶來的負荷準確性的預測難題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售電公司也可以考慮通過信息化工具來進行交易、客戶、合同、結算等各層面的管理,並深挖電力市場數據價值,實現智慧售電,提升核心競爭力。

原標題:山西區域新能源建設及電力市場情況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山西以市場機制推進電力市場建設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山西省進一步推進電力市場建設工作方案》,明確提出通過進一步推進電力市場建設,建立健全「體系完備、規則健全,主體規範、信息透明,監管有效、風險可控」的市場機制,發揮好電力對經濟轉型的基礎性、帶動性、保障性作用,促進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 山西:通過價格信號實現電動汽車儲能為新能源電力調峰
    立足電動汽車發展現狀、趨勢和現貨市場建設,創新電力市場商業模式,探索建立車聯網平臺聚合電動汽車與新能源電力開展日前電力交易,通過價格信號實現電動汽車儲能設施集中時段為新能源電力調峰,構 建「源網荷儲」協同發展新局面。
  • 山西印發《「新能源+電動汽車」協同互動智慧能源試點建設方案》
    近日,山西省能源局發布關於印發《「新能源+電動汽車」協同互動智慧能源試點建設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方案》)。發揮協同互動市場價格優勢,提升電動汽車的保有量,擴大需求側(儲能)響應系統規模,提升山西省新能源消納及需求響應能力,形成源荷發展良性循環。堅持市場引導。依託山西電力市場相關市場機制,挖掘電動汽車等用戶側負荷需求響應能力,新能源企業和用戶側負荷聚合商雙方掛摘牌完成綠電交易,真正實現「綠色用電」。堅持協同運作。
  • 山西漳澤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晉能控股山西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漳澤電力」正式更名為「晉控電力」 走大容量、高參數、成本優、效益好 的綠色發展之路 12月25日,由「山西漳澤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的「晉能控股山西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這是晉能控股集團貫徹落實山西省委省政府
  • 青海:公開徵求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方案意見
    」;實時市場沿用日前封存的報價信息;6.輔助服務市場銜接:初期調峰輔助服務市場獨立於電能量市場;後期電力輔助服務市場與現貨市場銜接;7.價格機制:電能量現貨市場以區域邊際電價起步,後期根據實際的電價出清結果和阻塞情況,對市場區域劃分進行調整或改為節點電價。
  • 山西漳澤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
    一、董事會會議召開情況  山西漳澤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或「公司」)九屆二十四次董事會於2020年12月11日以通訊表決方式召開。會議通知於12月4日以電話和電郵方式通知全體董事。會議應參加表決董事8人,實際參加表決董事8人。會議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規定,會議審議並形成以下決議。  二、董事會會議審議情況  1.
  • 《山西省進一步推進電力市場建設工作方案》解讀
    一、《推進方案》出臺的背景和必要性  2015年以來,按照國家有關電力體制改革文件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我省電力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制定出臺了包括《山西省電力市場建設試點方案》(晉政辦發〔2017〕94號)在內的一系列文件,初步建立了山西電力市場改革的框架體系。
  • 國網經營區2019年電力市場交易電量增三成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售電網訊:北京電力交易中心近日發布的《2019年電力市場年報》(以下簡稱《年報》)顯示,2019年國家電網經營區域電力直接交易電量1.61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0.5%;市場化交易電量2.09萬億千瓦時
  • 山西「新能源+電動汽車」協同互動智慧能源試點正式啟動運行
    啟動儀式上,視頻展示了「新能源+電動汽車」試點項目建設情況和交易流程,現場模擬了源荷互動響應環節。隨著啟動儀式的開啟,山西電力需求側響應市場正式啟動。本次啟動會有6個試點參與,時長4個小時,最高響應負荷達到5兆瓦,可消納棄風棄光電量18兆瓦時,預計可節約電動汽車用戶成本約3600元,達到了預期效果。
  • 2020年三季度全國新能源電力消納評估分析
    在消納方面,全社會用電量增速較快,為新能源消納創造有利條件。三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8%。第二產業用電增速較快。第三產業用電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用電保持高速增長。多地探索儲能等靈活調節資源促進新能源消納的新機制。山西、東北、華東等多地探索儲能等靈活調節資源參與輔助服務交易的新機制。
  • 全國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再上新臺階,多個試點取得階段性突破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甘肅在全國首家完成整月結算試運行、山東即將進入不間斷試結算階段、國內首個電力現貨市場內部運營監測系統上線運行……近期,全國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提速,多個試點取得階段性突破,再上新臺階。業內人士認為,「無現貨,不市場」,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是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一環。
  • 山西森康新能源忻州市充電站建設項目(一期)EPC總承包招標
    一、招標條件本項目為森康新能源忻州市充電站建設項目(一期)(招標項目編號:M1400000026004065001),項目資金來源為自籌,出資比例為100%。招標人為山西森康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二、項目概況和招標範圍2.1項目名稱:森康新能源忻州市充電站建設項目(一期)EPC總承包2.2招標編號:SXHY-GC-2020-0222.3項目概況:山西森康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忻州市政務大廳停車場、火車站停車場等充電站建設項目,總佔地面積約兩萬平方米,新建充電樁約330個,各充電站建設內容各有不同,根據位置、規劃、現狀等因素設計確定建設內容,
  • 電力用戶準入條件最小調節能力不低於10MW!山西電力市場監管實施...
    12月25日,山西能源監管辦發布了《山西電力市場監管實施辦法(試行)》及四個配套指引》。文件指出,電力用戶準入條件為最小調節能力不低於10MW,響應持續時間不小於2小時,輔助服務聚合商準入條件為總調節能力不低於20MW,單日累計響應持續時間不低於2小時,獨立儲能準入條件為不小於20MW/40MWh。其中獨立儲能市場主體申報價格從意見稿中的750元-950元/MWh改為按照火電機組參與電力調峰交易末檔區間執行。
  • 今日能源看點:山西大力支持2020年度新能源發電項目併網接入
    經測算,每年可降低省內市場主體電費支出超過10億元。2、山西大力支持2020年度新能源發電項目併網接入11月19日,山西能源監管辦印發《山西能源監管辦關於做好2020年度新能源發電項目併網接入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電網企業簡化工作流程,明確接入標準,按照「能並盡並」原則,對於具備全部或部分容量併網條件的新能源發電項目
  • 新能源電力系統的主要特徵
    新能源電力系統的主要特徵有兩點:第一,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高滲透率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是新能源電力系統的重要特徵。由於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較低的能量密度以及我國可再生能源資源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區的分布格局,未來我國的新能源電力系統應該是集中式與分布式可再生電源、遠距離大電網輸送與區域微網就地消納相結合的形式,從而保證系統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電力。第二,供應側的橫向多能源互補,系統縱向源—網—荷—儲協調互動。安全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新能源電力系統的重要目標。
  • 山西「新能源+電動汽車」智慧能源試點正式啟動
    新華社太原12月19日電(記者梁曉飛)山西省「新能源+電動汽車」協同互動智慧能源試點18日在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正式啟動。伴隨試點項目的啟動,山西電力需求側響應市場同步開啟。啟動會上,電動汽車充電最高響應負荷達到5000千瓦,消納新能源電量1.8萬千瓦時,節約電動汽車用戶成本約3600元,達到了預期效果。
  • 山西電網新能源發電首破1500萬千瓦
    其中風電發電935萬千瓦,光伏發電591萬千瓦本報太原11月11日訊(記者 張劍雯 通訊員 趙亞男)記者日前從省電力公司獲悉,伴隨多日大風及晴朗天氣,山西電網新能源發電創歷史新高,11月6日11時16分,新能源最大發電首破1500萬千瓦,達1526萬千瓦,佔當時山西電網全網用電的
  • 山西「新能源+電動汽車」協同互動智慧能源試點啟動運行
    隨著啟動儀式的開啟,山西電力需求側響應市場正式啟動。本次啟動會最高響應負荷達到5兆瓦,可消納棄風棄光電量18兆瓦時,預計可節約電動汽車用戶成本約3600元,達到了預期效果。山西省政府副秘書長王延峰對本次啟動會的成功舉行表示祝賀,他在講話中指出:智慧能源符合山西能源轉型發展實際,有利於山西新能源發電消納,有利於電動汽車推廣應用,有利於電網安全經濟運行,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莊嚴承諾的碳減排、碳達峰目標的具體措施,是拓展新能源消納及需求側響應的先進案例。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王偉勝:我國新能源消納面臨的挑戰與思考
    (四)市場成為促進新能源消納的有力手段電力市場化改革繼續向縱深發展,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省間電力交易、現貨市場等將快速發展,市場機制不斷完善,新能源電力將越來越多通過市場來消納,市場將成為促進新能源消納的有力手段。
  • 山西「十四五」規劃:鞏固電力外送基地國家定位,提升跨區域配置...
    文件顯示,鞏固電力外送基地國家定位,加快外送通道建設,提升跨區域配置電力資源能力。促進可再生能源增長、消納和儲能協調有序發展,提升新能源消納和存儲能力。加快用能結構和方式變革,建立完善有利於能源節約使用、綠色能源消費的制度體系,促進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提升能源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加大能源技術研發和科研成果轉化力度。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現代化能源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