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名制的中國移動手機卡,如果不銷號,欠費了有哪些影響?望周知
眾所周知,現在網際網路非常發達,我們使用一些像是微信、支付寶、淘寶等這樣的APP時,往往通過手機驗證碼,就能夠直接完成註冊,但想要解綁換綁手機號碼,那就需要大費周折,這也是很多人希望「攜號轉網」到來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大家應該都知道,從4G通信時代開始,中國就已經進入了「實名制」社會,手機卡需要實名制,網路遊戲也要實名制。那你可知道,實名制的中國移動手機卡,如果不銷號,欠費了有哪些影響?望周知!
第1種影響:被加入「黑名單」中。一般來說,手機卡欠費三個月後被系統註銷,在此之前,每月都會扣除一筆月租費用,而不管是中國移動,還是聯通、電信,一旦用戶的手機號出現欠費行為,會計入它們的系統欠費名單中,這個名單就是所謂的「黑名單」。而被加入「黑名單」後,我們想要補卡、更換手機號,或者是更換套餐、退訂套餐、攜號轉網等等,都會被直接拒絕,除非你把欠費交清。
第2種影響:個人徵信受損。一般來說,如果是小額欠費,等到手機卡被自動註銷,移動、聯通、電信等通信運營商,也不會進一步追責,但有些手機用戶,卻是因為自己的失誤,看視頻、刷抖音的時候,把流量用超額了,因而導致出現了大額欠費,這種情況下,即便運營商不一定會追究我們的責任,但卻會把欠費記錄,上傳到央行的個人徵信系統中。目前央行已經登記將近6億人的手機繳費、欠費情況,像是一些欠費嚴重的手機用戶,可能在申請房貸、車貸時,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第3種影響:因「合約機」被起訴。其實即便用戶的流量用超了,導致大額欠費,對移動、聯通、電信來說,也沒有實質上的損失,所以最嚴重的情況,也不過就是影響到我們的個人徵信。但如果是「合約機」欠費,用戶擅自把手機卡丟掉,我們用更低的價格,獲得了一部「合約機」,卻沒有履行合約,像是這種行為,移動、聯通、電信都是不能容忍的,他們有權利起訴用戶。
所以說,凡是手機欠費的用戶,最好不要有僥倖的心理,前段時間,央視新聞已經最終確定了「攜號轉網」的時間,最多在今年11月底前,我們就能轉網,即便你現在用著高資費的套餐,也一定要避免因為欠費的行為,導致無法轉網的問題出現,大家都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