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親曆日本地震:連被子都能震掉

2021-01-10 環球網

當地時間16日凌晨1時25分(北京時間0時25分),14日剛剛發生過6.5級地震的日本九州熊本縣再次遭遇7.3級強震,這次地震依然是淺源地震,震源深度約10公裡。震度被定為「6強」,僅次於最高級。

日本當地警方的統計顯示,截至16日19時,已確認37人在14日晚間開始的熊本地震中死亡,1500餘人受傷。

日本氣象廳改稱7.3級地震才是主震,14日起的連續地震只是前震。就能量釋放而言,7.3級地震是14日那場6.5級地震的22倍。日本首相安倍決定將前去救援的自衛隊員增加到2萬人。地震對九州地區交通網絡造成嚴重影響,多條主幹道被封,部分橋梁和隧道塌陷,大部分鐵路臨時停運安檢,新幹線全線停運。熊本機場16日全天關閉,56個航班被取消。在熊本機場內,不少旅客因航班延誤而滯留,餐飲店暫停營業,只能以泡麵充飢。

據日媒報導,當地南阿蘇村有公寓部分倒塌,11名大學生被困,部分地區還發生山體滑坡,多人被掩埋。地震發生後,日本各保險公司表示,將全額支付受災民眾的生命保險和醫療保險。同時,日本政府要求熊本的酒店、旅館,免費接收災民入住。

16日的地震發生後,九州島阿蘇火山當地時間早晨8時30分發生小規模噴發,濃煙騰起約100米高。阿蘇山位於熊本縣東北部,是日本最活躍的火山之一,也是遊客徒步旅行的聖地。它由5座火山組成,最高海拔1592米。去年9月,阿蘇山的一個火山口突然噴發,噴出的濃煙高達2000米。現階段,日本氣象廳仍把阿蘇火山的警戒級別維持在2級。日本官員稱,16日的地震發生後,九州島境內核電站未見異常。鑑於天氣情況惡劣,日本政府提醒災區民眾在保持鎮靜的同時提高警覺,尤其注意可能發生的山體滑坡和泥石流。

特寫

道路凹陷 山體斷裂 避難所人滿為患

有災民裹報紙體育館避難

強震發生後,熊本縣共有9萬人棲身避難所。日本的避難所並非專門設立,而是利用體育館、學校、圖書館等公共設施,在災害發生時臨時開闢為避難所。前往熊本的道路上出現大量凸起、凹陷和裂縫,記者被迫改道繞行山路,沿途隨處可見滾落的巨石,山體出現斷裂。記者步行來到益城町綜合體育館避難所。避難所內聚集了附近的約700名居民,人滿為患。他們中有些人年過七旬,有些人身懷六甲,有些大人和孩子們鋪上簡單的紙盒、毛毯,裹著報紙在體育館一角休息。避難所門口還設有手機充電站,由於餘震不斷,地震警報聲頻繁從民眾手機中傳出,令人神經緊繃。

「我的家已經不能住了,朋友的家也是一樣。今後該怎麼辦呢?」剛剛經歷強震的吉村老先生言語中流露著擔憂。吉村老先生說,這是他70多年來頭一次遭遇這麼大的地震,他兩天來只睡了一個多小時,非常疲憊。

另一位熊本的居民中川不安地說,「聽說餘震還要持續,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家,帶著兩個孩子,我很擔心。」

救援

被困熊本溫泉旅館 多系逾60歲老人

20名中國遊客被救出

16日凌晨,熊本縣發生強烈地震後,一個20人組成的中國旅遊團被困當地一家名為「清風莊」的溫泉旅館。

中國駐福岡總領館副總領事張梅16日證實,日方已用直升機將20名受困遊客全部救出,提醒中國遊客慎赴日本九州地區。「清風莊」溫泉旅館共有總計50名員工和旅客被困,並且在網絡上發出求救信號。張梅表示,地震造成旅館周邊道路阻斷,雖可選擇經山區小徑步行脫身,但旅館方面考慮到遊客多為60歲以上的老人,怕在途中因強烈餘震及次生災害而遭遇不測,決定仍暫留原地等候救援。經總領館協調,日方用直升機將20名受困遊客救出。

記者昨日從中青旅、國旅總社、中旅總社、攜程等多家旅遊企業了解到,目前日本的團隊和自由行遊客都平安無恙,僅有小部分團隊遊客在熊本縣的住宿受到影響。東航、南航、國航分別發布公告稱,近期前往日本九州的旅客,可辦理免費退票。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6日表示,「中方關注日本九州地區地震災情,目前尚無中國公民傷亡報告。我們將繼續密切關注地震災情發展。」

連線

4名中國留學生拖著行李箱「逃離熊本」

「連被子都能震掉,震度可想而知」

薛晨是杭州師範大學日語系的研究生,來熊本大學交換學習不到兩周,就經歷了她人生第一次地震。房屋損毀、道路斷裂、火山噴發……薛晨想要去福岡避難,卻因交通封鎖被困熊本。昨日下午,回想起凌晨發生的那場強烈地震,電話那頭的薛晨仍心有餘悸。她說,「當時剛躺下準備睡覺,沒過多久,就感覺整幢樓搖晃得厲害。電視機、茶杯、洗面奶……能掉的都掉落了,連被子都能震掉,震度可想而知。地震發生後,我和一起來日本的另外3位同學聚到一起。熊本大學四周都是山,我們害怕下雨引發泥石流,於是決定一早就去福岡避難。早上8時,我們拖著行李箱『逃離熊本』,到火車站才發現,所有列車都已經停運。我們被困在了熊本,只好步行前往附近的五福小學避難。」

薛晨表示,五福小學的一幢3層的教學樓臨時成了避難所,「每間教室也就20多個人,還算寬敞,有WiFi和充電設備,還有免費電話,還是比較靠譜的。天氣預報說今晚(16日)會下雨,我還是最擔心發生泥石流。我是來日本體驗文化的,可不想體驗地震,希望災情不要再嚴重了。」

短短一周亞太多國「連鎖強震」

◆4月16日凌晨,日本九州發生7.3級地震

◆4月14日,日本九州熊本發生6.5級地震

◆4月14日凌晨,菲律賓發生5.9級地震

◆4月13日,緬甸印度邊境附近7.2級地震

◆4月10日,阿富汗發生7.1級地震

分析

地球難道進入「振動模式」?

中國地震臺網測定:4月16日18時55分在臺灣臺東縣海域發生4.4級地震,震源深度8000米。

自今年4月10日以來,日本、緬甸印度邊境、菲律賓、阿富汗等亞洲、太平洋沿岸多國相繼發生強震,造成人員傷亡。種種跡象讓人們不得不開始懷疑,地球是否進入了「振動模式」?

地震學家表示,推測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及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可能已進入活躍期,但判斷地震是否進入頻發期需要更長的時間觀察。

事實上,日本地處全球最活躍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球最上層包括地殼在內的巖石圈並不完整,像是打碎了仍連在一起的雞蛋殼。這些大小不等、拼接在一起的巖石層稱為板塊,它們各自在上地幔內的軟流層上「漂浮」移動。據統計,全球85%的地震發生在板塊邊界上。這說明,板塊運動過程中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重要原因。

環太平洋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周圍,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以及從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日本列島南下至我國臺灣地區,再經菲律賓群島轉向東南,直到紐西蘭。這裡是全球分布最廣、地震最多的地震帶,所釋放的能量約佔全球的3/4。

揭秘

震級高 震源淺 遇難者人數卻相對較少

日本怎麼扛住的?

日本7.3級強震,震中位於陸地,震級高、震源淺,但目前地震造成的遇難者人數相對較少。而近年在日本發生的6級以上地震中,人員傷亡相對也都比較輕微。作為地震多發國家,日本如何減少人員傷亡的?

建築物抗震能力強 防災減災體系成熟

據統計,地震災害中近90%的人員傷亡都與建築物倒塌有關。提高房屋建築的抗震能力,是保護民眾安全的最直接措施。日本建築物的抗震標準有嚴格規定,新建建築必須達到在百年一遇的地震中不倒塌、在數十年一遇的地震中不受損的抗震強度。日本氣象廳在全國約200個場所設置了地震監測站,一旦發生地震,氣象廳迅速發布緊急地震速報。

日本建立一套救災物資的儲備和運輸體系,確保災民在災後能及時獲取必要的救急物資。首先,鼓勵每個家庭在家中儲備救災物資,存放能夠維持一家人三天到一周的飲用水和食品。其次,日本全國各地設有的防災倉庫內儲存了各種防災物資。例如在東京六本木新城的防災倉庫裡,儲存了10萬人份的應急食品,這裡的飲用水、應急食品能保存3至5年。

民眾防災意識強 地震教育從娃娃抓起

日本民眾的較強防災意識和和豐富的防災知識在地震發生後的自救中起到重要作用。日本政府向民眾分發地震防災手冊、傳授預防海嘯知識、舉行防災訓練、熟悉避難屋所在地等。2011年的「3�11地震」中,由於防災意識的普及,災民們有條不紊開展自救。日本的地震教育做到了從娃娃抓起,一些小學經常舉行防震演習,教育孩子們一旦發生地震不要慌亂,要保護好頭部,從容有序躲避。日本主婦們長期從事家務活動,也積累了豐富的室內防震經驗。由於地震可能引發燃氣管道破裂甚至火災,因此一覺察到大地搖動,她們就立即關閉廚房火源,打開可出逃的門窗。日本家庭通常會準備幾個「防災袋」,裡面有多種應急用品,包括食品、飲用水、藥品、手電筒、口哨等。

本組稿件綜合新華社、央視等

相關焦點

  • 為啥日本連地震都不怕,卻被一場洪水重傷?當地人始料未及!
    為啥日本連地震都不怕,卻被一場洪水重傷?當地人始料未及!對於生活在日本的民眾來說,地震是經常發生的事情,因此許多的日本人都對此習以為常,為什麼日本連地震都不怕,卻被一場洪水重傷呢,讓我們一探究竟。其實對於地震,日本有著良好的防範措施,而且日本人也都有著很強的自救意識,即使是上小學的兒童,他們也會經常練習地震逃生,因此很多人的自救意識都是從小養成的。而且日本的建築物經過特殊的設計,對於一般的地震房子根本不會出現任何的倒斜事故,所以即使日本每年一千多次地震,但是卻沒有人為此擔心。但是在夏季的大量降水引起了洪水,這對於很多民眾來說是第一次面對。
  • 親曆日本地震——執行CZ385備降大阪航班側記
    飛機隨即按指令飛往復飛等待點,在空中盤旋等待10分鐘裡,機組詢問塔臺具體情況,當被告知成田機場因為地震原因關閉時,擁有常年航線運行經驗的郭峰機長還以為是這個地震頻發的國家又一次普通的情況,進而繼續詢問地面塔臺能否備降距離最近的東京羽田機場。
  • 為什麼甲午戰爭之後,日本會允許中國留學生進入日本的軍校學習?
    僅1908年這一年,在日本學軍事的中國留學生,就有上千人之多。且遍布日本海軍陸軍各個專業院校,日本軍校裡,幾乎到處中國人。那麼問題來了,和清王朝「結血仇」的日本,就真的願意張開懷抱,連最機密的軍事院校,都讓中國留學生敞開了學?其實,日本對待中國留學生的態度,背後有著精細的算盤。
  • 一場「文化反哺」:中國留學生在日本
    這件事具有破天荒的意義,一部近兩千年的中日文化交流史,從此改寫:日本從留學生派遣國一變為接受國,而中國則從留學生教育國「淪為」派遣國。  從「支那」到「中國」  派遣留學生並不羞恥,之所以說「淪為」,是因為事件標誌著兩國文化地位的逆轉。
  • 日本宣布緊急狀態僅兩周,在日的中國留學生就收到了「健康包」
    中國方面,先後排除了多家醫療團隊,幫助各個國家度過難關,與此同時中國有很多海外的留學生,國家決定向他們發放醫療包,裡面有口罩、和稀有的藥品、酒精消毒液等值得高興的是第一批健康包有大約五十萬分,計劃國家中就包含日本、韓國、義大利、美國等20各國家的9個駐外大使館。早前有些國家的留學生早早的收到了來自祖國的健康包。
  • 2019-2020年澳洲留學生關鍵詞:匯率、霧霾、地震、疫情、滯留!
    今天是武漢封城的第27天,澳洲政府發布入境禁令的第18天,計劃近期來澳洲學習的同學,澳洲在讀留學生,被各種消息、政策折騰得焦頭爛額!仿佛在渡劫~我能出得去嗎?我能買到機票嗎?瞎折騰會不會取消籤證?機票怎麼這麼貴!我怎麼趕在開學前回澳洲?
  • 昨天,全日本的手機同時發出警報...日本發布緊急地震速報!
    昨天在上午11點左右的時候日本氣象廳緊急發布茨城縣地震的消息但地震原因暫時不詳,仍在調查中...日本雅虎、推特等各大平臺分別發布此條消息:關東等地方出現緊急地震快報的理由是?翻譯:真正可怕的是大家已經習慣了,不管是地震快報還是飛彈警報。。翻譯:在這種程度的搖晃發出來的都是和之前一樣的地震快報,即使在遭受巨大損失的時候響起就會覺得也沒關係,也不會採取什麼預防措施。因為這個想起「狼來了」的故事只有我一個人嗎。建議以後在這樣輕微的程度上不讓它響,或者換成輕微一點程度的警報聲,我覺得在大地震的時候需要改變聲音。
  • 日本留學生租的房子裡,連床都沒有,家具等必需物品要怎樣解決?
    去日本留學之後,你會發現自己以前的很多想法會被顛覆,例如多數日本大學、語言學校都沒有宿舍這件事。國內的大學配有宿舍是常識,但是日本人認為學校就是學習的地方不應該跟生活混雜在一起。少數配有宿舍的學校,宿舍和校園通常也是分處兩地的,且宿舍數量較少需要抓鬮。
  • 蘆山地震牽動海外華僑華人心
    衷心希望損失減至最少   澳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副會長楊志唯說,從電視新聞裡得知蘆山發生地震,海外華僑華人的心情都很沉重,衷心希望救災工作順利開展,把災區人民的生命財產損失降到最低。他表示:「我們華僑華人將一如既往地向災區人民伸出援手,盡力幫助抗震救災工作。」
  • 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淪為輿論暴力的犧牲品
    最近,一則「中國女留學生東京賣淫」的扎眼新聞刷爆留學圈。據報導稱,一華裔老闆在日本涉嫌非法僱傭上百位性工作者,其中包括中國女留學生。消息來源於日本富士新聞臺的報導,稱孫偉偉經營的風俗店以從業人員精通中英雙語,曾共僱傭過100名左右的中國女留學生。警方調查時,一名在東京某私立大學讀書的21歲中國學生表示,自己這麼選擇是為了掙學費。
  • 08年汶川地震時,日本給中國捐贈了多少物資?沒想到日本是這樣的
    大自然是無情的,不管人類發展到什麼程度,都依舊得受它的制約。澳大利亞的大火已經燒了好長時間,緊接著又是暴雨,大自然才不會有憐憫之心。不過人還是可以團結起來抵禦自然災害的,這種團結在我國尤為明顯。20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基本上是全國人民都調動了起來,當然也有很多國家伸出了援手。
  • 日本別府市中國留學生學習花道感受日本傳統文化
    日本別府市中國留學生學習花道感受日本傳統文化   中新網4月5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新學期即將開始,日本九州的櫻花也已經開始綻放。
  • 日本專業防災手冊《地震書》,在生活中時刻準備著!
    日本人在面對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做法,一直被全世界誇讚,他們在面對天災時的井然有序著實是讓人佩服。對於日本來說,他們那兒的地震並非緊急的特殊情況,而是日常事件。因此,他們會把地震當做是日常事件來看,時常準備著對抗災難的降臨。我倒覺得,這一項在生活中時刻準備著抗災的做法,值得我們去學習。
  • 日本女留學生假期做「副業」,月入近百萬,直言:中國男人都愛來
    而隨著東西方文化的不斷交流,留學生在其中充當了很重要的環節。中國是世界上留學生最大的輸入國和輸出國,我國每年都有大批的留學生遠赴海外留學,同樣的,我國也擁有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留學生,他們在中國,學習中國文化,了解中國歷史,為中華文化的傳播做出貢獻。中國,和日本隔海相望,在古代,中國就是日本的宗主國,被日本成為「天朝上國」。
  • 日本國立大學趁勢擴招中國留學生
    華輿訊 據日本新華僑報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籠罩,留學以及國際間的文化交流等活動都受到了嚴重影響。隨著各國出入境政策的漸趨緩和,許多人也將留學計劃再次擺在臺面之上。據統計,包括私立大學在內,截至2019年,在日本的外國留學生中,數量最多的是中國留學生,佔到了41.2%。其次是越南留學生,佔比為19.8%,韓國留學生緊隨其後,佔比7.0%。
  • 【唐山5.1級地震系周邊5年內最大地震 市民家中吊燈搖晃瓷磚掉落...
    2020-07-12 08:03:05來源:FX168 【唐山5.1級地震系周邊5年內最大地震 市民家中吊燈搖晃瓷磚掉落】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7月12日0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日本留學日記:今天發生了5.2級地震,日語能力測試也宣布取消
    日本宮城縣語言學校留學生小李今天經歷了兩件大事,一件是今天又發生地震了,另外一件是原定7月5號舉辦的國際日語能力測試JLPT今天正式宣布取消考試。對於一個在日本長期生活的人來說,發生地震事小,但是取消考試事大,這將影響到下一步的升學計劃。
  • 預測2020年日本有大地震?到底真的假的
    在4月25日,以長野縣中部為震源發生了地震,從22號開始,三天內,長野縣共發生了38次地震!四月份開始,日本的專家就預測出日本將會發生大地震。3月21號,熊本縣發現了鯨魚擱淺事件,附近的居民表示稱,上次發生這樣的行為不久之後,就發生了地震。在福井縣發現了兩隻皇帶魚,皇帶魚是生活在深海的魚,約四米左右。早在日本311大地震時,有網友說,地震發生前發現過一隻皇帶魚。而如今是兩隻皇帶魚,按皇帶魚推測的話,日本很可能會發生大地震。
  • 溫州推出「三維虛擬城市」,連陽臺上曬的被子都能看到
    溫州推出「三維虛擬城市」,連陽臺上曬的被子都能看到 2018-06-09 14: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本各地爭奪外國留學生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1月10日電據《日本新華僑報》報導,勞動力是目前日本缺少的重要資源,各地方政府也都想盡辦法讓當地的外國留學生們畢業後直接在本地就業。一方面,埼玉縣打算擴大留學生的接收量,擴大學生總人數,從而超過了神奈川縣和愛知縣,擁有全國第六大留學生群體。這些外國留學生在長期的學習生活中已經熟悉當地,對當地也有一定感情。因此,如果能為他們牽線搭橋,讓他們留在當地工作,則能直接轉換為勞動力資源。不得不說這是非常巧妙的做法。埼玉縣的秩父地區近年來加大旅遊宣傳,效果顯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不斷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