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工程學者顏慶雲教授獲 中國工程科技界最高獎項「光華工程科技...

2020-12-24 澎湃新聞

港大工程學者顏慶雲教授獲 中國工程科技界最高獎項「光華工程科技獎」

2020-09-25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新聞稿已於9月24日發布)

香港大學署理副校長(研究)、建滔基金教授席(物料工程)和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物料科學及工程講座教授顏慶雲教授

香港大學(港大)傑出工程學者顏慶雲教授獲中國工程院頒發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顏教授是港大署理副校長(研究)、建滔基金教授席(物料工程)和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物料科學及工程講座教授。

 

光華工程科技獎被視為中國工程科技界最高的獎項,是中國工程院主管的工程科技獎項,於1996年創立,每兩年頒授一次,以表彰在工程科學技術及工程管理領域作出重要貢獻、取得傑出成就的華人工程科技專家。今年全國包括港澳地區獲獎的科學家有41人,他們是經嚴謹的評審程序,從296名有效的候選人當中篩選。

顏教授對獲獎感到欣喜,他說︰「這獎項是中國工程界的殊榮,對我個人來說是非常大的鼓舞,提醒我在以後的科研道路上要不斷提升水平,在基礎和應用研究上均力求突破。」

顏慶雲教授是工程材料專家,專注於晶體缺陷及其建模,以及納米力學等方面的研究,包括在生物系統上的應用。

基礎研究方面,顏教授致力解決材料在微觀尺度上變形機制的關鍵問題,揭示金屬外在幾何尺寸與內在微觀結構特徵尺寸對其微納力學性能的耦合作用。他提出的一種基於位錯密度函數的動力學模擬方法,能夠直接對所有類型的位錯進行處理,可在大幅提升計算效率的同時,提高模擬的可信度跟準確度,為今後提高位錯動力學模擬效率的工作開拓新領域,以指導先進材料的開發。

應用研究方面,顏教授研發的創新納米力學「率跳躍」測試方法,被學術界廣泛採用,現正立案成為國家標準。此外,他研發的一類新穎的可見光及電化學的驅動材料,可應用於驅動微型機器人,研究成果已申請美國專利,現與工業夥伴進行應用研究。

顏教授獲得與研究相關的榮譽,包括英國IMMM學會的Rosenhain獎、香港Croucher基金會高級研究獎和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FHKEng)等。顏教授發表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論文超過230篇,超過70次獲邀在北美、歐洲及亞洲舉行的材料科學會議上作主講嘉賓或主題報告。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AI產業界首例 百度CTO獲中國工程科技界最高獎
    e公司訊,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8日在京舉行,這被譽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百度CTO王海峰成為AI產業界首位獲此殊榮的科技工作者。王海峰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自然語言處理及機器翻譯研究,2010年加入百度,帶領團隊先後突破大規模高質量翻譯知識獲取技術、多任務學習方法等,實現多方面的技術創新,打造出服務億萬用戶的百度翻譯,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並在2015年率先發布大規模神經網絡翻譯系統。
  • 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獲獎名單最新出爐
    11月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工程科技是推動人類進步的發動機,是產業革命、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有力槓桿。光華工程科技獎由中國工程院主管,目前已是第十三屆,被譽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極大地激勵了我國工程師、科學家從事工程科技研究、發展、應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 深耕自然語言處理近30年 百度CTO王海峰獲中國工程科技界最高獎
    中國網科技11月8日訊 今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京舉行。該獎項被譽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旨在對我國工程科技及管理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工程師進行表彰。百度CTO王海峰因在人工智慧領域、尤其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卓越貢獻,成為AI產業界首位獲此殊榮的科技工作者。
  • 第13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初評候選人出爐
    6月30日,中國工程院網站發布《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初評候選人公示》。此次,共有39位候選人進入理事會終評。光華工程科技獎是中國工程院主管的 工程科技類獎項,用以表彰在工程科學技術及工程管理 領域做出重要貢獻、取得傑出成就的華人工程科技專家,這也是中國社會力量設立的中國工程界的最高獎項。 1996年光華工程科技獎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准,成為一項社會力量科技獎項,同年首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頒發。
  • 星光| 江蘇四位科技專家捧得「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 工程科技,用...
    交匯點訊 被譽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的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11月8日在北京頒獎,40位科學家和1個團隊榮獲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江蘇有四名科學家獲此殊榮。  「光華工程科技獎」由中國工程院發起,每兩年頒發一次。
  • 深耕自然語言處理近30年 百度CTO王海峰獲光華工程科技獎
    11月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北京舉行。該獎項被譽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旨在對我國工程科技及管理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工程師進行表彰。百度CTO王海峰因其在人工智慧領域、尤其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卓越貢獻,成為AI產業界首位獲此殊榮的科技工作者。
  • 研製核心晶片,打破國外技術封鎖,這位院士獲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
    此前,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在京揭曉,共40位專家和1個團隊獲獎,重慶工商大學院士專家工作站的蔣莊德院士獲此殊榮。人物簡介蔣莊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機械製造及自動化領域專家,長期從事微納製造與先進傳感技術、精密超精密加工與測試技術及裝備以及生物檢測儀器等方面的研究。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勵11項;榮獲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等。
  • 百度CTO王海峰獲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中證網訊(記者 任明傑)11月8日,被譽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的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北京舉行,百度CTO王海峰因其在人工智慧領域,尤其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卓越貢獻,成為AI產業界首位獲此殊榮的科技工作者。
  • 黃宏偉教授獲國際巖土工程安全學會突出貢獻獎
    因在巖土工程風險與可靠度領域作出的一系列突出貢獻,我校黃宏偉教授日前獲2019年度國際巖土工程安全學會頒發的突出貢獻獎(GEOSNet Award),2019年全球僅三人獲獎。GEOSNet獎項為巖土工程風險領域的權威獎項之一,每兩年頒發一次。
  • ...江蘇創新企業數連年穩增長;江蘇四位科技專家獲「中國工程界最...
    量子科技已成為全球科技大國群雄逐鹿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前沿陣地。  究竟什麼是量子科技?量子科技為何如此重要?如何搶抓量子科技發展機遇?記者就此採訪了南京大學物理學院院長王伯根教授以及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溫錦生教授。  量子科技對於國計民生、國防安全、社會進步和經濟繁榮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近年來,量子科技的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
  • 光華科技PCB專用化學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被評定為「優秀」
    打開APP 光華科技PCB專用化學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被評定為「優秀」 光華科技 發表於 2020-12-31 10:32:22
  • 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天津這位教授獲重要表彰
    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獎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天津市高校共有5名科技工作者獲獎,其中天津科技大學副校長程博聞教授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狀。受到《天津教育報》聚焦報導。
  • 浙江萬裡學院一教授當選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會士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向嫻華近日,經英國工程技術學會(IET)國際會士推薦、評審,浙江萬裡學院數字產業研究院院長鄭紫微教授當選為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會士(IET Fellow)。他是寧波首位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會士。
  • 銅仁供電局500千伏碧江變電站新建工程獲中國安裝優質工程獎
    近日,銅仁供電局——銅仁碧江(大興)500千伏變電站新建工程喜獲2020年中國安裝優質工程獎(中國安裝之星)殊榮。該獎項是中國安裝協會組織實施的安裝行業的最高質量獎,該工程也是今年省內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工程。
  • 最高獎項!青島市9項工程入選國家優質工程獎 數量居山東省首位
    半島全媒體記者 郭振亮近日,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公示了2020-2021年度第一批國家優質工程獎,青島市申報的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圖書館和萊西第二中學等9項工程獲得公示,數量位居山東省首位。近年來,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努力營造建設工程爭優創優的氛圍,提升工程參建單位創優意識,層層落實質量目標與責任,有效促進我市建築業企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工程質量。2019年,我市4項工程榮獲「魯班獎」, 2項工程獲境外魯班獎, 9項工程獲國家優質工程獎,獲獎總數佔全省獲獎總數的37.5%,獲得國家級質量獎項數量居全國副省級城市首位。
  • 2020年最重要的科技人才獎獲獎名單!
    2020年國內重要的科技人才類榮譽,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未來科技大獎4人、何梁何利基金獎52人、光華工程科技獎41人、陳嘉庚獎11人、科學探索獎50人。
  • 港大姚望教授獲選2020年度美國物理學會會士
    港大姚望教授獲選2020年度美國物理學會會士 2020-10-05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中心大廈工程關鍵技術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特等獎
    創造諸多工程紀錄的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成為令人矚目的焦點——由上海建工牽頭完成的「上海中心大廈工程關鍵技術」榮獲科技進步特等獎。上海建工同時還獲得上海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5項以及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上海中心大廈工程是我國綜合國力和科技水平的一次集中展示,為我國從超高層建造大國向建造強國邁進做出了突出貢獻。
  • 加拿大華裔獲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最高獎
    中國網5月22日訊 據法國媒體5月20日報導,近日,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落下帷幕。最高獎獲得者分別來自加拿大和美國,年齡在16—18歲之間,他們都獲得上萬美元的獎勵。「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ntel ISEF),素有全球青少年科學競賽的「世界盃」之美譽,是全球最大規模、最高等級、也是唯一面向9—12年級(即初三至高三)中學生的科學競賽。競賽學科包括了所有自然科學和部分社會科學內容,它為全球最優秀的小科學家和發明家們提供了互相交流、展示最新科技成果的舞臺。
  • 中建鋼構參建工程獲行業最高工程獎
    記者從中建鋼構江蘇有限公司獲悉,其參建的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一期)工程獲2019年度中國鋼結構金獎傑出工程大獎。中國鋼結構金獎傑出工程大獎,是由住建部委託中國建築金屬結構協會設立的鋼結構行業最高工程大獎,從中國鋼結構金獎獲獎工程中選出,每年度最多不超過3個項目,自2015年設立至今,僅有9個工程獲此殊榮。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為全球最大會展中心,於2019年11月4日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