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上午,武漢人工智慧計算中心項目建設正式啟動建設。這標誌著武漢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正式進入全面建設階段,開啟武漢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新徵程。
發布會現場。記者高勇 攝
9月初,科技部正式發文批覆《武漢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方案》,支持武漢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此次武漢人工智慧計算中心項目啟動建設, 將圍繞武漢市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重點打造一中心四平臺,以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為主體,提供公共算力服務平臺、應用創新孵化平臺、產業聚合發展平臺和科研創新人才培養平臺,助力武漢市智能製造、智慧醫療、智能數字設計與建造、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
與會嘉賓。記者高勇 攝
一是打造公共算力服務平臺。將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算力資源開放給武漢市軟體開發企業、科研機構和高校,解決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算力需求問題。
二是打造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平臺。結合武漢人才密集優勢,鼓勵高校院所聯合行業龍頭企業,採用產學研合作模式,創建一批人工智慧重點實驗室、研究院等創新科研組織,基於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算力資源,圍繞產業技術創新需求,開展人工智慧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等重點工作,落地一批科技創新成果,培養一批關鍵人才。
三是打造應用創新孵化平臺。結合武漢產業特點,編制人工智慧應用場景的項目機會清單,面向人工智慧企業、高校院所、科研機構進行公開發布,鼓勵開展人工智慧競爭性和先導性應用開發和場景試驗,牽引科技創新成果做商用轉化、形成重大產品創新和示範應用。打造一批有影響力,有實際效果的應用示範項目,進一步帶動相關產業智能化升級。
四是打造人工智慧產業聚集發展平臺。依託人工智慧計算中心建設配套園區,並聯合AI頭部公司聯合建立人工智慧生態創新中心等生態運作組織,進行企業交流、初創孵化、技術賦能、人才培訓、技術方案對接、產業推廣等活動,促進和推動人工智慧產業集約集聚發展。
與會嘉賓。記者高勇 攝
據悉,下一步,在武漢人工智慧計算中心基礎上,為更好助力武漢市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助力武漢市引領帶動中部地區和長江經濟帶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武漢將探索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新路徑、新機制,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工智慧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的重大舉措。武漢將充分依託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科技資源、產業基礎、應用場景等優勢,積極探索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新路徑、新機制,加強人工智慧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建立安全高效的智能化基礎設施體系,拓展應用場景。在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製造、智能數字設計與建造、智慧醫療等領域打造創新應用標杆,促進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智慧城市、社會民生深度融合,重點打造「一芯、兩網、四大應用場景」。(長江日報-長江網 記者陳誠 吳曈 熊思琪 通訊員夏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