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懼口罩護目鏡 虹膜識別+紅外測溫技術助力科技戰「疫」

2020-12-24 手機鳳凰網

疫情發生以來,各地區將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越來越多集成高新技術的產品運用到疫情防控中,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一大批前沿性新技術開始應用,各種高新技術、產品「疫」線上陣,科技正在彰顯「硬核」力量,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近期,復工返工潮來襲,各地「防疫大考」持續緊張。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口罩已成為外出標配,甚至還佩戴護目鏡、帽子,使得大量人臉識別設備無法正常使用,而傳統的指紋識別因其接觸式識別方式,存在傳染風險。而虹膜識別因其獨特的技術優勢,相關產品在疫情防控中越來越被重視,已應用於商務寫字樓、園區、社區等出入口人員身份識別及體溫健康檢測。

商務樓宇出入口安裝中科虹霸測溫型虹膜識別設備

中科虹霸市場總監王興華介紹,作為人工智慧的細分領域,虹膜識別是比人臉識別和指紋識別更可靠、更難偽造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例如,指紋比較容易磨損和破壞,接觸式識別存在病毒傳染風險,人臉識別會存在雙胞胎難分辨的問題,即使同一個人,隨著年齡變化,容貌也會發生改變。另外,整容、不同光照下的表情、姿態等也都會影響識別效果,在當下疫情期間,佩戴口罩、護目鏡、帽子,導致臉部信息缺失,人臉識別效果也是差強人意。

虹膜是位於黑色瞳孔和白色鞏膜之間的圓環狀部分,其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錯的斑點、細絲、冠狀、條紋、隱窩等的細節特徵。而且虹膜在胎兒發育階段形成後,在整個生命歷程中將是保持不變的。這些特徵決定了虹膜特徵的獨特性,同時也決定了身份識別的唯一性。相較其他生物識別技術具有精確度高、穩定性好、不可仿造、非接觸式採集等諸多優點。目前虹膜識別技術已經被應用於軍事、公安、邊防、社會福利、身份證、門禁、信息安全等國計民生領域。

北京某社區出入口使用中科虹霸測溫型虹膜識別設備

據悉,隨著企業復工熱潮的來臨,門禁和通行管理成為安全復工的重要環節。疫情之下的門禁場景新增了戴口罩快速識別身份、非接觸式體溫測量、工作考勤等新的需求。

王興華介紹,中科虹霸已經推出集紅外熱成像、門禁、考勤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虹膜識別設備,並且已經大量應用於政府機關、醫院、商務樓宇、社區等出入口,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各個場景,助力疫情防控。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印發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的通知》,使用指紋考勤機的單位應暫時停用,改用其他方式對進出人員進行登記。也就是說,目前大量企業使用指紋識別來考勤的,受這次疫情影響,要換一種更安全更便捷的考勤方式了。虹膜識別考勤設備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王興華介紹,中科虹霸推出的智能虹膜識別考勤一體機,不僅集成紅外熱成像測溫模塊,而且與門禁控制、考勤系統集成,可作為員工考勤打卡門禁管理系統使用,上下班考勤記錄、體溫等數據實時發送至考勤系統,供隨時查看,提供多維度考勤數據。同時,兼容多種門禁控制器與電子鎖,支持壁掛、閘機等多種安裝模式,提供清晰、簡潔、友好的中文人機互動界面,操作控制簡便、靈活,易學易用。

在舉國上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虹膜識別門禁實現了防控精準化、智能化,有效提升防控能力的同時解放了人力成本,構建起信息化時代下疫情防控新模式。相信在「硬核」科技的高效助力下,必將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基於虹膜識別和紅外熱成像的無接觸識別測溫
    打開APP 基於虹膜識別和紅外熱成像的無接觸識別測溫 馬愛平 發表於 2020-03-14 14:14:41 記者獲悉,隨著復工返工持續推進,口罩已成為外出標配,甚至還佩戴護目鏡、帽子,使得人臉識別設備無法正常使用,而指紋識別因其接觸式識別方式,也使很多人存在顧慮。
  • 全民口罩,虹膜識別慧眼「識」人
    根據業內消息,該版本一個重要功能,是「戴口罩使用Face ID」。 同時,國內科技廠商也表示,已經開發出虹膜識別作為替代方案,可以實現帶著口罩也能解鎖手機。 虹膜手機可在20-50釐米範圍獲取用戶雙眼的近紅外虹膜圖像 戴口罩使用Face ID,技術上要解決並不容易。 「口罩遮住了部分人臉,人臉識別面臨先天性的信息不足問題,並且口罩款式形狀和佩戴狀態各異,要檢測分割遮擋區域人臉識別要需要增加預處理工作量。
  • 乘風「無接觸經濟」 光谷虹膜識別技術逆襲增長
    3月30日,光谷佛祖嶺街道佛祖嶺A社區,率先啟用虹膜識別測溫系統,對來往居民實施複合信息檢測。社區居民田吉暢是光谷光電子信息產業園一家科技企業的員工。他說,隨著大批企業復工復產,測溫、登記、掃碼成了出入小區「三件套」。佛祖嶺A社區有常住居民1377戶,居民4439人,最近每天上下班的居民不下600人,一到早高峰就要排隊出門。
  • 服貿會用科技講述戰「疫」故事
    可以對醫院等場所進行7×24小時消毒的智能消殺機器人、通過紅外測溫和人像對比能篩查疑似發熱人員的AI智能測溫系統、代替人工全自動進行靜脈採血的穿刺採血機器人……這些科技戰「疫」利器的集中亮相,成為本屆服貿會的一大亮點。而在這些機器的背後,是一個個戰「疫」故事。
  • 當人臉識別遭遇口罩,虹膜識別的機會來了
    當人臉識別遭遇口罩,虹膜識別的機會來了專家指出虹膜識別標準體系還需進一步完善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人臉識別(Face ID)技術遭遇尷尬,因為一旦用戶戴上口罩近日,有消息表示蘋果公司iOS系統的更新版將推出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戴口罩也可使用Face ID」。對此,國內有科技廠商也表示,虹膜識別可作為替代方案,實現戴著口罩能解鎖手機。比人臉和指紋更難偽造戴口罩進行人臉識別解鎖手機,技術上要解決這個問題並不容易。
  • ...聲紋識別|智能頭盔|人臉識別|智能測溫|熱像儀|紅外測溫|智慧型手機
    非接觸式的人臉識別測溫終端主要依靠紅外熱成像遠距離測溫來減少人與人的接觸,從而降低感染風險。有人說,人臉識別測溫終端只是短期的需求,像非接觸式的紅外人臉識別測溫終端也只能是短期產品,疫情過後可能就用不上了。但是,小編要說的是,疫情過後,可以不啟動測溫功能,其他門禁功能不影響使用,還可以刷臉進出或考勤,利用人臉識別進行出入口的管控、管理。人臉識別門禁在我未來會應用在更多的場所。
  • 「聚焦服貿會」服貿會用科技講述戰「疫」故事
    可以對醫院等場所進行7×24小時消毒的智能消殺機器人、通過紅外測溫和人像對比能篩查疑似發熱人員的AI智能測溫系統、代替人工全自動進行靜脈採血的穿刺採血機器人……這些科技戰「疫」利器的集中亮相,成為本屆服貿會的一大亮點。而在這些機器的背後,是一個個戰「疫」故事。
  • 華頤人臉識別+測溫系統,助力高校學子返校復學
    人臉測溫+後臺數據監測鄭州科技學院學生返校「防疫」採用的是紅外熱成像技術體溫檢測系統,能精準完成大人流量時的體溫檢測、超溫報警工作,數據同步至管理員電腦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學生宿舍樓部署人臉識別+測溫系統,學生有序排隊,保持間距進入宿舍樓,人臉識別測溫正常後通過閘機進入宿舍。無需老師手持測溫設備一個一個學生測溫,不僅節省人工防疫成本,還能大大提高檢測效率。
  • 當口罩變成日常,人臉還怎麼識別?|超級觀點
    從這次戴口罩到對人臉識別的影響,我們不難看出人臉識別技術已經很難滿足現實的需求,究其原因,單項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存在明顯應用瓶頸,容易導致部分功能和體驗感的缺失。拿此次疫情來說,虹星科技推出的虹膜識別測溫門禁產品及系統解決方案採用了虹膜+人臉混合認證的模式集合紅外測溫功能,無懼口罩護目鏡,用眼睛解鎖,實現非接觸式、智能化快速識別和測溫,廣泛應用在醫院、公安、教育、社區、園區等場景。
  • 眼球追蹤技術助力科技「戰」疫
    記者從七鑫易維公司獲悉,七鑫易維將把眼球追蹤和眼圖識別技術實際運用到疫情防控的無人車上,助力科技「戰」疫。什麼是眼球追蹤和眼圖識別技術?「我們不僅可以用眼睛去獲取外部世界的信息,更能夠通過採集眼睛的注視點位置、眼跳軌跡、瞳孔大小等數據來分析我們對所見世界的客觀反應,而這樣的反應數據將會在獨特的應用領域上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七鑫易維創始人、CEO黃通兵表示。
  • 太赫茲測溫、納米噴劑防霧、無人機執勤 寶安智造助力科技戰疫
    3月10日,記者先後採訪了寶安區首家高端研發機構——深圳先進電子材料國際創新研究院(簡稱「電子材料院」)、深圳市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科比特航空」)、華訊方舟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華訊方舟」)等科研機構與企業,探尋寶安戰「疫」力量輻射力。
  • 這些「黑科技」在戰「疫」中大顯身手
    該設備採用紅外熱成像技術,即根據物體熱輻射的特點,通過紅外熱成像設備對人們進行體溫快速篩查,一旦人體溫超出超過設定的溫度,紅外熱成像設備將告警。與傳統測溫設備相比,不僅提高了檢測效率,還降低了交叉感染風險。
  • 刷臉測溫、防霧鏡布:看疫情防控戰線中的「科技後盾」
    在他們的身後,很多科技工作者也瞄準疫情防控的痛點、難點、關鍵點,迅速展開科研攻堅,為戰「疫」注入科技的力量。近日,中新社記者探訪幾家高新科技企業,揭秘防控疫情第一線「硬核」科技背後的奧妙。  【解說】對於許多一線的醫護人員來說,護目鏡是必不可少的防護用品。但因為身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長期佩戴口罩面罩,護目鏡起霧、視線模糊也是困擾已久的難題。
  • 科技戰「疫」 | 疫情之下,嵌入式AI都做了什麼?
    科技戰「疫」 | 疫情之下,嵌入式AI都做了什麼? 目前,疫情之戰正處在關鍵時期,為控制疫情的傳播,避免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接觸成為防疫的關鍵,「無人」和「智能」就顯得尤為重要。也正是如此,我國應用了一系列AI機器人作用於疫情防控,它們為疫情的防護工作起到了非常大的幫助。這些AI機器人背後的核心技術與嵌入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嵌入式AI時代正在上演!
  • AI智能測溫,助力城市精準防疫,高交會搶「鮮」看
    科技抗疫,離不開精準防疫。如何在疫情仍在的大環境下對城市人群進行精準的帶口罩人臉識別、測溫,助力城市快速穩妥地復工復產復學,成為科學防疫的重中之中重。而這個過程中,要做到精準防疫,離不開AI+大數據等技術應用的大力支持。2020年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將於11月11-15日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
  • 當口罩阻礙了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的機會來了
    人臉識別被廣泛應用,虹膜識別並未能成功推廣,但隨著戴口罩的情況越來越普遍,虹膜識別越來越被重視。虹膜識別相比人臉識別不受戴口罩情況的影響,相比指紋識別也不需要接觸式採集,因此新冠肺炎疫情或成為虹膜識別應用爆發式增長的『催化劑』。
  • 潞城紅外測溫成像儀-測溫攝像機價錢-【深圳捷易科技】
    {紅外熱成像人體測溫儀}廠家-廠家直銷,價格透明,歡迎諮詢捷易科技深圳捷易科技紅外熱成像測溫儀組成:人體測溫攝像機+黑體(校準設備,可選)+三角架+WINDOWS盒子+顯示屏深圳捷易科技C195非接觸式紅外熱成像測溫方案優勢:(1)拆機即用,10分鐘快速布控,可在固定出入口快速布控,事後可快速拆除
  • 科技戰「疫」之⑪| 清新互聯科技助醫防控疫情
    科技戰「疫」之⑪| 清新互聯科技助醫防控疫情 2020-02-25 17:5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口罩人臉識別 自動測溫門禁 捷順推出復工防疫神器
    這就是捷順科技針對安全防疫推出的組合拳:人臉識別爆款Y10+全新AI測溫人行通道,專為滿足各出入口場所的測溫防疫需求。    人臉識別爆款門禁Y10,口罩識別+NPU加速處理   捷順科技是國內市場最早一批推出人臉識別門禁的科技企業之一
  • ...蘋果能將虹膜識別技術推向主流嗎?|蘋果|人臉識別|前置攝像頭|...
    文/東方亦落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去了諸多不便,也讓許多技術處於尷尬的境地。人臉識別技術就是其中之一,當用戶戴上口罩,人臉識別就等同於「廢能力」。不過最近有消息稱蘋果iOS系統的更新版將推出「戴口罩也能使用Face ID」的功能,其中應用到的實際上就是虹膜識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