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憑本事借的錢,就不還!」當前,信用卡以其支付方便、快捷等特徵受到多數消費者的青睞,然而因信用卡逾期所引發的糾紛也不在少數。原本因疫情影響從業者收入,央行、銀保監會等多部門多次出臺各項舉措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但仍有不少信用卡用戶受到「反催收聯盟」的幹擾,信用卡「欠債還錢」似乎已經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了。
根據央行 3 月份發布了一組數據,截止 2019 年末,我國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就有742. 66 億元;招行銀行也在一季報中披露,其信用卡業務逾期貸款率為4.13%,較上年末增長51.28%。而在信用卡之外,琳琅滿目的消費金融平臺也有不小的負擔。可以說,「反催收聯盟」的興起,不僅嚴重擾亂了金融平安秩序,也讓許多輕信他們的信用卡用戶蒙受經濟、徵信等方面的損失。
反催收套路層出不窮,「欠錢不還」變天經地義?
「若接到銀行催收電話,你直接電話靜音,擺在那不接,跟家裡人說這些都是騙子,耗過一段時間之後,很多銀行就會放棄催收。」張力(化名)一共申辦了 3 張信用卡,雖然額度都不是很高,其中最高額度為 5 萬元,但「以卡養卡」的路逕行不通後, 3 張卡的帳單均還不上,最長的已經逾期 6 個月了,他從來沒有還過一分錢。
剛開始到信用卡還款日,張力還很擔心,但打開淘寶搜索「信用卡逾期」,跳出了「反催收」,並順利進群,看到N多「同病相憐」的卡友後,他開始隨波逐流,再聆聽「前輩們」的教誨後,自己也慢慢有了「欠錢不還」的底氣,開始採用「反催收聯盟」的「專業技巧」對抗銀行催收、催款。
通話錄音,是張力應對愛爆粗口的催收人員的「絕招」,在他看來,反催收是一場心理戰,既然現在都不讓暴力催收了,那就抓住催收人員的軟肋,爆粗口就去舉報他們暴力催收,現在張力已經能夠自如應對電話轟炸了。
服軟,「有時候也得服軟,哭窮扮可憐,也能拖上一陣子。」張力表示,哭窮時一定要真誠,要讓電話另一邊的催收員確信,自己想還錢,只是現在兜裡確實沒錢了,等有錢了一定會還。但最後他也不會去還款,因為這只是他反催收的套路之一。
對「反催收」零容忍:警方抓捕,銀行反擊,抖音封號
據統計,當前在多個短視頻平臺上,已有數百個與反催收相關的大號,還有數千個正在成長的小號。它們的粉絲量,少則上千,多則幾十萬——這是個有近 500 萬人關注的反催收聯盟,都打算借錢不還。有催收行業人士表示,反催收已經從現金貸領域蔓延至信用卡,消費金融公司和銀行不得不採取嚴厲的風控措施應對反催收風波。
在金融監管領域,銀保監增加了一些標準,來判斷借款人的投訴是否合理;多地銀保監局發文提醒消費者要警惕「反催收聯盟」的風險隱患,不僅容易造成個人信息洩露、個人徵信受損,一旦落入騙局,消費者將會產生更大的經濟損失。
在信用卡領域,平安信用卡聯合多家銀行出臺打擊反催收黑產方案,這些方案中包含堅決不協商的「訴即訴」機制:一旦接到疑似信用卡反催收聯盟投訴的案件,銀行堅決不協商,直接採取司法訴訟手段,依法追究反催收、逃廢債失信人的法律責任。
截止目前,已有多個反催收團隊被警方抓捕;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上,反催收帳號被大規模封號。不難看出,在消費金融處於艱難的時刻,監管、銀行、公安等多方對反催收必定採取零容忍的態度。
最後還是要提醒廣大信用卡用戶,若聽信「反催收聯盟」故意欠錢不還,一經核實將構成欺詐,屆時不僅要補齊拖欠款項及額外利息,還需要承擔違約金並被納入失信記錄。在現代社會,失信人員只能寸步難行,孰輕孰重,已無需多言。還是那句話,借貸平安方為上策,堅決抵制信用卡「反催收聯盟」黑產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