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醴陵邂逅景德鎮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汪明淥江書院開講

2020-12-21 騰訊網

「人文蔚起 書香醴陵」淥江講壇·建宸大課堂第十講活動現場。

汪明老師講課現場。

文/ 陳力

11月的醴陵,寒意料峭,小雨不歇,但是卻阻擋不了廣大市民去淥江書院聽講的熱情。11月24日,「人文蔚起 書香醴陵」淥江講壇·建宸大課堂第十講,迎來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汪明的「漫談陶瓷·生活·藝術」。

汪明老師幽默風趣,一上場就介紹說自己是「江西老表」,湖南江西一家親,很多湖南人的祖先就是從江西遷徙而來。回憶起自己的經歷,汪老師目光顯得異常篤定,一如他的學藝過往。高中畢業就進入了工廠畫瓷器,從學徒開始做起,經歷過很多坎坷,幸運的是遇上了貴人指點,幾十年如一日,最終一步步走上了藝術之路。

景德鎮,這座江西東北部昌江河畔之城,是中國首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以生產陶瓷而著稱的古老城市。景德鎮的得名,來自宋真宗景德年間(1004年)賜名。自唐開始生產瓷器,「匠從八方來,器從天下走」,歷史的戰亂,給景德鎮帶來了一批批想安心匠作的匠人,景德鎮不設城牆,包容萬物,只要手上有功夫不愁安不了身。

陶瓷歷史悠久,最早發現的瓷器,距今已有萬年。而經過元,明,清三代,景德鎮就一躍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至清康,雍,乾三朝,瓷器已經發展到歷史巔峰。古代交通不便,運輸多走水路,得益於昌河發達的水脈,景德鎮瓷器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景德鎮瓷器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離不開它精細的制瓷工藝。汪明老師饒有興趣地介紹說,景德鎮手工制瓷工藝專業化程度強,行業分工極其細緻,最核心的包括拉坯、利坯、畫坯、施釉和燒窯等五大工序。得益於匠人的精耕細作,最終製作的景德鎮瓷器,有著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磐的特點。

景德鎮瓷器名揚四海,打頭陣的還是四大名瓷——顏色釉、青花瓷、玲瓏瓷、粉彩瓷。這其中的玲瓏瓷尤為動人,半透明亮孔,十分美觀,被喻為「卡玻璃的瓷器」。

瓷器,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又改變著生活,陶瓷藝術同樣如此。瓷器裡有匠人創見,有生活智慧,有洞若觀火,也有大智如愚,一如汪明老師筆下的太湖石和水仙。

作為第一位來醴陵講學的景德鎮工藝美術大師,汪明老師生動的課堂贏得了現場聽眾的陣陣掌聲。如同主持人徐峰的總結,景德鎮與醴陵的淵源由來已久,一百多年前熊希齡創辦湖南時務學堂,老師隊伍裡除了五位日本老師,就是景德鎮的老師,他們與醴陵的技師共同交流碰撞,讓醴陵創燒出釉下五彩。而汪明老師在課堂上頻頻提到的「盡精微、致廣大」,這句來自《中庸》的古訓,相信更會讓現場的聽眾終身受益,澆灌出更多的優秀瓷人。

本次活動由醴陵市委宣傳部主辦,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淥江書院建設項目指揮部承辦,醴陵市委人才辦、芙蓉雜誌社、醴陵市淥江文化旅遊投資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協辦,湖南建宸置業有限公司冠名贊助。活動旨在通過廣邀各界重量級名家、學者赴醴講學,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湖湘文化,打造中國當代書院典範,加快「書香醴陵」品牌建設和「人才強市」戰略實施。

相關焦點

  • 國醫大師孫光榮走進淥江講壇 開講養生...
    紅網時刻10月26日訊(記者 石凌煒)一株小草改變世界,一枚銀針聯通中西,一縷藥香穿越古今……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瑰寶,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
  • 「淥江講壇·建宸大課堂」開講
    株洲日報記者 張潔 通訊/蔡娟 陳君株洲日報訊 8月2日,「人文蔚起·書香醴陵」淥江講壇·建宸大課堂開講活動在淥江書院啟幕。著名作家、省作家協會主席王躍文以《文學的力量》為題精彩開講,並和6名專家學者一起被聘為淥江講壇客座教授。客座教授們將擇期赴醴陵開展講學。「有人說,魯迅先生關於文藝的定義,應該代表一個通識,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前途的燈火。」
  • 「人文蔚起,書香醴陵」2020淥江講壇建宸置業大課堂開講
    8月2日,「人文蔚起,書香醴陵」——2020淥江講壇·建宸置業大課堂在淥江書院五賢堂拉開序幕。湖南出版集團黨委委員、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舒斌,我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賀小玲,市政協主席江曙明參加。
  • 「工藝美術大師帶徒學藝」陶瓷傳習班花開浙經院
    10月15日上午,杭州 「工藝美術大師帶徒學藝」陶瓷傳習班,在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拉開帷幕。25名從全國各地挑選出來的學員,與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嵇錫貴,浙江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中國美院原副院長高而頤,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邵慶祥等專家一起出席了開班儀式。
  • 活動預告丨 12月10日淥江講壇 帶你了解醴陵陶瓷的前世今生
    對於地處湘東的醴陵來說,「中國的三大古瓷都」就是其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文化符號。兩千年裡,一代代的醴陵瓷人,秉持湖湘文化精神,燃柴起爐,燒坯上釉,探索泥與土、水與火的奧妙,不斷創新陶瓷工藝和技術,澆灌出一朵朵絢麗瓷花。1908年,醴陵創造發明了舉世聞名的釉下五彩瓷。
  • 林氏流派的後起之秀——記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林祿揚
    其中影響較大的有明嘉靖九年(1530年)宏祠社學,元代蓋德儒山的蓄書樓,萬曆年間(15731620年)孫風棲的上梧書齋,陳至言的墩仔書齋,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城關的圖南書院,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孫文沐的鵬期書樓;乾隆年間的(1736-1795年)程田寺格的瑤臺書院,泗濱村顏英助妻張氏的瑞綿書齋,赤水獅峰山南麓創辦的獅峰書院,光緒年間的錦溪書院。
  • 與「瓦爾登湖」來場跨時空對話 淥江講壇「走出去」開講
    湖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蔣堅松以「邂逅《瓦爾登湖》——與文學經典的跨時空對話」為題開講。現場觀眾認真聆聽講座。紅網時刻11月19日訊(記者 石凌煒 攝影 朱麗萍)「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瓦爾登湖』。」
  • 在廣州就能欣賞景德鎮十大國瓷大師作品展
    信息時報訊(記者 馮鈺 通訊員 黃偉哲)7月24日下午,「海上絲綢路·陶瓷天下行——景德鎮十大國瓷大師作品展」在廣州番禺沙灣鎮紫泥塘藝術小鎮的廣東省當代陶瓷美術館開幕。展覽共展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楊曙華、寧勤徵、陳軍、傅長敏,以及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朱正榮、喻木華、塗翼報、喻冬華、江建民、陳敏的各類型陶瓷作品110餘件,包括景德鎮當地經典陶瓷作品,以及青花、釉裡紅、高溫顏色釉、刷花、粉彩、鬥彩、影青雕刻、中華紅顏色釉等創新作品。展覽將延續至8月12日。
  • 景德鎮陶瓷精品絕品展賺足珠澳市民眼球
    本次「瓷語迴響----珠海首屆景德鎮現代名家陶瓷精品絕品展」參展作品近四百餘件,雲集了清末民初「珠山八友」、第一代「陶瓷美術家」、著名老藝人的絕品;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錫良、張松茂、秦錫麟、李峻、黃賣九、徐亞鳳和教授寧鋼
  • 喜訊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博物館被評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2020年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公告,經過材料申報、書面審查、現場評估、數據比對和綜合評定,並報請國家文物局備案,中國博物館協會核定,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博物館脫穎而出
  • 千言萬語醴陵瓷《醴陵瓷》作者田申登臺淥江講壇
    「人文蔚起書香醴陵」淥江講壇·建宸大課堂第十一講活動現場。《醴陵瓷》作者田申。紅網時刻12月11日訊(記者 劉芳)「天下名瓷出醴陵。」在湘東之城醴陵,窯火已傳承了千年。12月10日,「人文蔚起書香醴陵」淥江講壇·建宸大課堂第十一講,迎來了《醴陵瓷》一書的作者田申,由他帶領淥江講壇的粉絲,「千言萬語醴陵瓷」,講述了醴陵瓷的前世今生。田申與醴陵有著很深的淵源,曾多次到訪醴陵。
  • 「百年巨匠 薪火相傳」李可染·李庚繪畫作品展在醴陵陶瓷學院開展
    紅網時刻株洲11月23日訊(通訊員 舒楊)11月20日上午,「百年巨匠 薪火相傳」李可染李庚繪畫作品展(以下簡稱「作品展」)在醴陵陶瓷學院開展。湖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譚益民宣布作品展開幕,校長劉揚為作品展致辭,副校長金繼承主持作品展開幕式。
  • 活動預告丨11月17日,淥江講壇·建宸大課堂「走出去」開講 邂逅...
    11月17日15:00-16:30,淥江講壇·建宸大課堂「走出去」第一站走進湖南工業大學,將邀請湖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蔣堅松,以「邂逅《瓦爾登湖》——與文學經典的跨時空對話」為主題,與青年學子們交流經典翻譯的綜合補償。蔣堅松教授將在中英文翻譯的理論講解下,帶領學子們經歷一次經典的文學之旅,領略一番充滿靈氣的「梭羅的湖」。
  • 瓷城盛開「五月花」 第二屆全國女陶藝家作品雙年展醴陵開幕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秘書長、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理事長杜同和,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女陶藝家分會會長傅維傑等出席開幕式。開幕式上,與會嘉賓還為第一屆湖南省女陶瓷藝術家陶瓷藝術原創作品創新大賽金、銀、銅獎的60名獲得者進行了頒獎。與會嘉賓一同在展廳觀展。本次展覽吸引了全國18個省市區的270餘名女陶藝大師攜精品參展。
  • 「六百年紫禁城」邂逅 「百歲瓷王」演繹《千裡江山圖宮廷福筒》
    600年來,紫禁城匯集了兩千年封建帝王搜集而來的最終積累,幾乎囊括了中國未曾中斷的所有文明。從某種意義上說,皇宮成了天下藝術財富的大倉庫,而這些國家寶藏,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匯聚著古今藝術價值的結晶。張伯駒曾言:「永存吾土,世傳有緒。」
  • 中國瓷器哪家強?江西景德鎮 VS 福建德化,究竟誰是 「中國瓷都」
    一提起陶瓷,相信大家首先想到了景德鎮。除了景德鎮,中國的陶瓷名產地還有福建德化和湖南醴陵,這三座城市並稱為中國三大瓷都。經常有人問,德化和景德鎮瓷器有什麼區別啊?彩彩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簡短地說,就是:在國內,景德鎮比德化知名度高。
  • 聞名世界的家鄉醴陵釉下五彩瓷「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
    醴陵陶瓷生產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知,遠在東漢時期,醴陵就有較大規模的作坊,專門從事陶器製作。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分水技法,與景德鎮的青花分水技法有明顯的區別:一,是醴陵釉下五彩的分水是在素胎上彩繪,而景德鎮的青花分水是在泥坯上彩繪;二,是醴陵釉下五彩的分水,必須在用墨線或色線劃定的範圍內彩繪,而景德鎮的青花分水則可隨心所欲地在泥坯上彩繪;
  • 景德鎮瓷畫肖像大師章文超講述《毛主席去安源》背後的經典故事
    在瓷都景德鎮,有一位老人被稱為「瓷畫肖像大師」,他叫章文超,不僅擅長各類瓷畫肖像,更因為多次繪製毛主席巨幅瓷畫而聲名遠播。近日,在景德鎮藝術瓷廠老舊的兩室一廳宿舍裡,這位81歲的首批省級工藝美術大師打開了話匣子,講述了偉人肖像畫背後塵封的歷史故事。
  • 二沙島嶺南會展看河北工藝美術精品展(時間、票價)
    展覽:燕趙瑰寶——河北省工藝美術精品展  時間:4月22日至5月15日  地點:廣州市二沙島嶺南會展覽館  票價:免費  展會看點及說明:  嶺南會展燕趙工藝瑰寶  千餘件展品彰顯河北文化底蘊  4月22日至5月15日,由河北省工藝美術協會、廣東省工藝美術協會和廣東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主辦的第三屆《燕趙瑰寶——河北省工藝美術精品展》在廣州市二沙島嶺南會展覽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