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約110萬例早產兒死於併發症 母乳是高危早產兒的救命稻草

2020-12-24 青瞳視角

今年11月17日,正值第十個「世界早產日」,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早產兒全球報告》,全球每年約有1500萬早產兒,超過全部新生兒的10%。而在這些早產兒中,全球每年大約有110萬例死於早產併發症。其中中國是早產兒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排在全球第二位。

當天下午,北京春苗慈善基金會攜手健康中國50人論壇,在北京主辦首屆「關愛中國早產兒健康成長」發展論壇。論壇從醫療、護理、養育、家庭支持、社會服務等領域討論了中國早產兒生存困境與希望。

我國早產兒出生率排名世界第二

其中超早產兒只有巴掌大

十二屆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全國總工會原副主席、(雁棲湖)健康發展論壇指導委員會主任張世平說,全球每年約有1500萬早產兒,超過全部新生兒的10%以上。也就是說,平均每10個新生兒裡,就有1個是早產兒。在這些早產兒中,全球每年大約有110萬例死於早產併發症。儘管近年來醫學不斷進步,我國早產兒存活率已大大提高,但是我國早產兒人數依然在世界排名第二位,僅次於印度。

會上,北京協和醫院主任醫師王丹華教授強調,早產兒生存面臨的挑戰來自於醫學與社會兩大因素,出院後還面臨生長遲緩、感染性疾病、發育落後、代謝症候群等問題。為了早產兒的生存與健康,我國需多方面採取措施,著手加強新生兒醫療保健能力建設。

據了解,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是華南地區唯一一家新生兒專業的國家臨床重點發展專科的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該院於2018年成功搶救23.6周出生、體重400克的超早產兒「小海草」,創下當時我國存活體重最輕的早產兒記錄。

王丹華教授說,大部分超早產兒只有巴掌大小,救治耗費較大,在發達國家被稱為「百萬嬰兒」。經積極治療,我國NICU中29周以上早產兒存活率達98%,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附屬八一兒童醫院超早產兒科室李秋平主任也表示,以世界平均發生率計算,我國超早產兒應該在8萬人左右。但目前大部分超早產兒並未能進入到NICU治療,且不同地區、不同醫院間水平差異較大。我國治療費用雖遠低於發達國家,但仍有部分家庭因經濟困難無奈選擇放棄。我國超早產兒救治要走的路還很遠,超早產兒需要全社會的關注。

母乳餵養是高危早產兒的救命稻草

國內擴建母乳庫任務繁重

貝親微笑哺乳研究會(中國區)副理事長田英姿女士會上表示,使用捐贈母乳顯著降低了早產兒的餵養不耐受;縮短了住院時間;減少了敗血症的發生概率;更使早產兒患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風險降低了6倍,並減輕了發病嚴重程度。同時能夠提高早產兒2歲時的智力、運動商,顯著改善危重兒及早產兒的預後。母乳是嬰兒成長最安全、最完美的天然食物。母乳應用後可以縮短一半早產兒的腸外營養應用時間,降低一半院內感染率。

我國現有母乳庫20餘家,在疫情期間為各個家庭及奮鬥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們解決了燃眉之急和後顧之憂。但目前現狀遠遠不能滿足臨床需求,由於目前國內捐贈母乳是「無償捐贈,無償使用」的應用原則,母乳庫的運行均面臨資金不足的困境。

北京協和醫院主任醫師、兒科副主任李正紅也認同該看法,稱對於高危早產兒而言,母乳是比藥物還要不可或缺的。協和醫院已經支持建立北京第一家公立醫院母乳庫,進行了大量母乳庫運行安全相關的科研,積累了協和自己的數據,並牽頭制定了國內第一個團體標準。

為了幫助現有母乳庫運行並資助建立新的母乳庫,北京協和醫院兒科李正紅副主任作為發起人與貝親成為春苗基金會生命之源母乳庫的戰略合作夥伴,為中國更多醫院提供建設母乳庫的條件。

十年捐贈3.3億元幫助新生兒

如今開創中國大陸第一個多種大病兒童服務中心

春苗基金會副秘書長楊雅在會上介紹,2010年創辦至今,春苗團隊從創辦至今始終聚焦困境兒童服務領域,截至今年10月,北京春苗慈善基金會善款籌集總額3.99億元,善款支出總額3.3億元。

但中國原有大病兒童服務領域因機構不同、病種不同、服務專業領域不同,長期存在碎片化現象。針對此問題,北京春苗慈善基金會秘書長崔瀾馨在會上宣布成立「春苗兒童關愛中心」。作為中國大陸第一個多種大病兒童服務中心,該中心的創立旨在改善中國大病兒童服務碎片化現狀,探索建立社區內大病兒童服務導航系統。

「早產兒關愛小屋」 是關愛中心落地的第一個特色服務,該服務將成為中國境內早產兒家庭提供信息諮詢、家庭養育、醫務社工服務、家長社群互助等服務平臺,連結更多資源,提升早產兒群體的福祉,促進早產兒健康成長。

作為持續陪伴春苗走過八年的公益合作夥伴,北京北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現場為「春苗兒童關愛中心」捐贈醫療救助資金95萬元善款,用於資助「春苗兒童關愛中心」開展患兒救助服務。

貝親中國區副總裁--葉芳瑩女士作為愛心企業代表分享理念,並代表貝親公司向春苗基金會資助資金及物資總價值折合約100萬人民幣,該捐助將用於支持母乳庫及「春苗兒童關愛中心--早產兒關愛小屋」的運營。

實習生 漢雨棣

文/王浩雄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

相關焦點

  • 母乳餵養的早產兒與母乳強化劑
    除此之外,母乳餵養時的親密接觸,促進親子關係,對嬰兒神經系統發育、精神和心理髮育均大有益處。從母乳分泌和母乳成分的角度,每一個新生兒都為自己準備好了母乳,而每個新生兒的母乳成分都是各不相同的。對於早產兒而言,雖然他們為自己準備了適合於自己生長的母乳,但是因為過早出生,或者因為出生體重太小,為滿足早產兒追趕生長的營養需求,早產兒需要更多的能量、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
  • 「世界早產兒日」用愛呵護未來
    早產的高危因素,各位孕媽媽可要看清楚黃灝告訴記者,新生兒主要分為早產兒和足月兒。早產兒指懷孕滿28周至不滿37周(196天至259天)的孩子,足月兒指滿37周至不滿42周(260天至293天)的孩子。一般來說,他們的肺部、肝臟、體溫中樞尚未發育成熟,容易出現呼吸困難、出血、體溫較低、黃疸等症狀,嚴重時可發生死亡。
  • 特殊醫學用途食品對促進早產兒健康發育的重要性
    因此,如何彌補早產兒因宮內發育不足造成的缺陷,以實現追趕性生長與遠期疾病的預防是兒科醫生和早產兒寶寶家長共同關心的問題。想要實現早產兒的追趕性生長與遠期的疾病預防,就要抓住早產兒生長發育的關鍵窗口期。「生命早期1000天」的概念是同樣適用於早產兒的,生命早期1000天指的是約280天的胎兒期和寶寶出生後的約720天這段時期。
  • 母乳,不可替代的新生禮物——談談早產兒和足月兒母乳成分差異
    原創 汪秀蓮,陳津津 上海市兒童醫院健康科普早產兒母乳被稱之為「超級母乳」,是媽媽為早產寶寶量身定製的食品,不僅能滿足早產兒出生後「追趕」生長的營養物質需求,還兼顧到早產寶寶胃腸系統發育不成熟、消化吸收功能差的生理特徵。那麼,早產兒母乳與足月兒母乳成分有哪些差異呢?
  • 早產兒奶量30ml正常嗎,早產兒每天奶量多少合適
    如果早產兒配方奶每100毫升含有80卡。計算結果表明:2000克(2公斤)的早產兒,每日至少需要100卡。而早產兒如每日需要125毫升的奶量,每3小時一次,則每次為15毫升。2、根據早產兒的正常胃容量,計算所需的奶量:體重1公斤的嬰兒,胃容量約有5毫升,體重2.5公斤嬰兒的胃容量可達到12~15毫升。
  • 早產兒常見併發症有哪些?爸媽掌握四重點,照護脆弱的早產寶寶
    早產寶寶出生時,仍有許多器官尚未發育完全,呼吸道、心臟與腸胃道等器官都容易出現併發症,因此照護早產兒時,在體溫、哺乳、睡眠及親子互動都需特別注意。早產兒的存活率與出生時的體重與周數有高度相關,根據統計,臺灣近3年來,體重小於1,500克的早產兒,存活率大致有8到9成,若依周數來看,出生周數達30周的寶寶,大概有9成5以上的存活率,而24周則大約只有5成,其中無法存活的案例,許多都來自於併發症。早產兒與足月兒的差異為何,為什麼容易引發諸多疾病?
  •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家長參與式護理模式在早產兒中的應用
    一、案例背景絕大多數發達國家早產的發生率約為5~7%,在美國約12.5%的出生嬰兒是早產兒。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間,通過協作網進行的多中心早產兒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早產兒總發生率為9.90%。
  • 上海醫療機構嘗試開通早產兒網上諮詢平臺
    出院的早產兒家庭碰到問題,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得到醫生的科學指導,護佑孩子健康成長。早產兒網上諮詢門診開通後,早產兒家庭足不出戶便完成早產兒居家照護中關於餵養。國婦嬰供圖  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下簡稱「國婦嬰」)新生兒科主任唐徵當日告訴記者,「作為一名新生兒科醫生,我非常能夠理解早產兒家庭所面臨的困難:不僅在臨床救治過程中可能出現突發情況和併發症;出院後,由於環境、生活節奏和餵養方式的改變,早產兒可能出現不適應,甚至會導致短期內體重減輕,使再次入院機率增加。」
  • 巴掌大的超早產兒被救活
    省婦幼保健院供圖巴掌大的「流產兒」被成功救回「臍帶靜脈通道建立,保暖箱準備好……」6月27日15時15分,胎齡僅26周多、出生體重僅530克的超早產兒(指胎齡小於28周的早產兒)亮仔在省婦幼保健院產房出生,醫護人員用手一比劃,亮仔僅他們的巴掌一般大。
  • 足月兒及早產兒護理
    早產兒應根據體重、日齡選擇適中溫度。在確實無法進行母乳餵養情況下可用配方乳,之前首先試餵10%葡萄糖水10 ml,吸吮及吞咽功能良好者才可給予配方乳。乳量要根據所需熱量和嬰兒耐受情況計算,遵循由小量漸增的原則。早產兒應儘量採取母乳餵養或混合餵養(先試餵 5%的糖水,極低出生體重兒可先試餵白開水,2次後開始餵奶)。
  • 深度好文:早產兒和足月兒添加輔食時機!
    由於六個月內母乳能提供充足的營養,所以美國兒科學會(AAP)和歐洲營養協會(ESPGHAN)的建議添加輔食開始的時間是生後17-26周(4-6個月)。 之所以講一講前面這些東西,真正的目的是想探討早產兒應該何時添加輔食,我的依據是什麼。 7、目前各國早產兒從什麼時候添加輔食?
  • 早產兒住保溫箱為啥那麼燒錢?看早產兒媽媽列的費用清單,明白了
    寶寶提前出生將近2個月,無論精神上還是經濟上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但是曉燕知道自己不能倒下,小寶寶還等著她的母乳吃呢,她的任務就是儘早開奶,然後把母乳儲存起來,每天讓丈夫把母乳送過去給寶寶吃。72個小時終於過去了,小寶寶的病情逐漸穩定下來,曉燕懸著的心才稍稍放了下來,但是每次醫生催繳費用的時候,曉燕內心的焦慮又會加重一層。這短短三天就花了將近3萬,繼續這樣下去該怎麼辦?
  • 雅培早產兒奶粉有幾種
    作者:寶寶知道 二又寶媽雅培早產兒奶粉在特殊配方奶粉中算是很有名氣的,關注雅培品牌的消費者應該知道,雅培奶粉版本不少,那麼早產兒奶粉是不是也有好幾種呢?是不是兩種?答案是四種,本文主要為大家介紹三種,分別是大陸版、港版以及美版雅培早產兒奶粉。
  • 為啥人們愛自詡「早產兒」?看完這篇,許會改變你對早產兒的認識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自詡為「早產兒」成為了一種流行風尚,好像出生早就會顯得更聰明一樣。早產兒真的聰明嗎?事實或許和我們想的不太一樣。早產的定義更加嚴苛,要是沒滿39周就叫早產兒,那早產兒可就真的爛大街了。當我們搞清楚早產兒的定義就會發現,那些自稱「早產兒」的人並非真的早產,早產兒的發育遠比我們想像中困難,護理一個早產兒,需要付出無盡的心血。為啥人們愛自詡「早產兒」?
  • 家有早產兒,了解這些要點,輕鬆做好居家護理
    早產寶寶的突然降臨可能會讓很多父母買手足無措,了解早產兒護理要點及早產寶寶的各種特點,有助於提高早產兒父母的居家護理能力,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一、了解早產兒定義世界衛生組織的婦幼專門機構於 1961年建議,早產兒的概念應為胎齡<37周(≤259 天)出生的新生兒。
  • 早產兒每日需要多少奶量
    因為早產兒的胃容量很小,每次餵奶量宜少,時間間隔宜短。你可以根據早產兒每日營養需求量計算奶量。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孩子每日需要多少熱量。早產兒生長所需熱量每天約為105~130卡(約439~544焦)/千克。體重2千克的早產兒每天約需260~320毫升的奶水。其次,還要了解所用的奶中所含的熱卡大約是多少。可根據孩子的體重,計算出所需的奶量,如早產兒生後第一天,每公斤體重一般需要熱卡50卡,也就是至少應每公斤體重50卡,才能維持生命。
  • 早產兒需要注意哪些問題?這3點家長一定要知道,關乎孩子健康,千萬...
    審閱者: 王天成(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 如果孩子是早產兒,父母可能對如何為孩子提供額外照護存在諸多問題。 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出生時離預產期還有多少時間,孩子越早出生,出現併發症的風險越高。
  • 26周超早產兒順利出院啦!
    近日,一名孕期僅26周、 出生時僅850克的早產兒 早產兒對氧的敏感性非常強,不恰當的氧含量有可能造成他們肺、眼睛的損傷。為了預防以上併發症,新生兒嚴格利用空氣混合儀精密控制用氧濃度,實時根據孩子的狀態調節參數,幫助孩子闖過了呼吸關。 孩子的第一次血常規顯示,白細胞高達9.28萬,接近正常的孩子的4倍。是有嚴重炎症?還是患了白血病?搶救團隊的心瞬間被揪起。
  • 喜多嫂丨千萬別因為這幾個原因,讓你的寶寶變成早產兒
    什麼是早產兒、為什麼可可愛愛的寶寶會變成早產兒,又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在養育早產兒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什麼是早產兒 早產兒尚無統一的定義,目前我國多把胎齡<37周(259天)出生的新生兒稱為早產兒,又稱為未成熟兒。
  • 上海開通早產兒網上諮詢平臺,守護「早到的天使」
    新華網上海11月17日電(記者仇逸)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開通早產兒隨訪和諮詢網上平臺,早產兒家屬僅需關注「國婦嬰掌上醫院」公眾號,進入「網際網路醫院」菜單目錄,即可諮詢。這也是上海首個早產兒網上諮詢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