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致富路上喜「羊...

2020-12-11 澎湃新聞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致富路上喜「羊羊」

2020-12-08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咩——」隨著此起彼伏的羊叫聲和一陣清脆的鈴鐺聲,華亭市東華鎮月元村的農戶連江蛟甩動羊鞭,趕著羊群回到羊圈,聽著羊兒咩咩的叫聲,連江蛟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月元村位於東華鎮最東部,距縣城10公裡,地處華石公路沿線,主導產業以勞務輸轉和玉米種植為主。「前些年,由於村上沒有致富產業,大多數年輕人都選擇外出打工謀生。」連江蛟告訴記者,曾經他也是其中之一。

「我以前常年在外面跑車拉貨,一年四季基本飄在外面,照顧不上孩子和老人。」連江蛟說,「跑了20多年的車,風餐露宿,苦沒少受,但汗水換來的『辛苦錢』只能勉強補貼家用。關鍵這不是長久之計,父母都上了年歲,生活需要人來照顧。」在外跑車的間隙,連江蛟也沒閒著,他通過看電視報紙,知道了國家的鄉村振興戰略和支持農村大力發展致富產業的政策。連江蛟敏銳地感覺到,回家創業的機會來了。

說幹就幹,2019年回到家的連江蛟第一時間向村上諮詢,恰逢月元村的養殖大棚即將建成投入使用。

「發展養殖業現在國家扶持力度大,牛羊價格一路走高,關鍵還有現成的養殖大棚。」天時加地利,連江蛟更堅定了發展養殖業的信心。

方向定了,連江蛟外出考察,發現村子的立地條件和氣候環境都非常有利於發展羊產業。「我們村子被山環抱,水草豐美,自古有養羊的傳統。」連江蛟說。

「過去村民養羊都是散養,規模小、效益低。現在,村上修起了養殖大棚,鼓勵大家集中、專業化養殖。同時,鎮上還在養殖技術、品質改良、市場銷售等方面提供扶持和幫助。」回到家裡,連江蛟向家人講解政策和利弊,獲得家人一致同意後,連江蛟拿出所有積蓄,一門心思的投入到了養羊的工作中。

萬事開頭難,由於沒有經驗,一切都要從零開始,「第一年肯定吃力,投資特別大,不光是買羊,還要買設備,像鍘草機、粉碎機,都得買。」連江蛟說,「不過,這批羊逐步會出欄銷售,日子就會好起來。」

對好日子充滿信心,源於品牌和價格的保障。「過去不管羊肉價格多高,散養戶都很難嘗到甜頭。一是因為存欄量少,大的訂單接不了;二是缺少品牌,在市場上沒有影響力。」連江蛟說,「現在村裡建起了養殖基地,規模上去了,我們就不愁銷路,還有了免費的技術指導和統一的品牌,收入一定會比過去高。」

「搞養殖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創就要創出不一樣的『煙火』。」連江蛟對養殖很有自己的看法,他立足家鄉獨特的地理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生態黑山羊養殖。「我的黑山羊,都是散養,吃的是純天然生態草,住的是現代化養殖棚,生長速度很給力。這樣的羊肉更可口,吃過的都說好。」說起自己養的羊,連江蛟一臉自豪。(張小兵 嚴銳)

來源:平涼日報

製作:中共平涼市委網信辦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致富路上喜「羊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