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35戰機的真實水平:平臺性能優異,但綜合性能不如殲16、殲11D

2020-12-24 騰訊網

蘇35在軍迷心中擁有極高的人氣,又加上俄羅斯方面不遺餘力的宣傳,使得這種蘇27的深度改進型號被某些軍迷封為最強三代半。蘇35號稱「終極側衛」,是俄羅斯對蘇27家族進行數輪改進後的集大成者,與蘇27相比,蘇35的改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大幅提高機體強度,提高機體壽命,蘇35通過結構增重等方法將機體壽命提高到6000小時,而且可用載荷達到9G,徹底根治了蘇27家族的「軟骨病」。

2、使用推力增大、而且具備推力矢量功能的117S發動機,配合以數位化電傳飛控,解決了困擾蘇27家族的「跨音速陷阱」問題,而且進一步增強了機動性能;蘇35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地方就是眼花繚亂的超機動性能,117S發動機和數位化電傳飛控功不可沒。

3、換裝當時俄羅斯最先進的航電系統,整個航電系統以一臺「獵豹-E」無緣相控陣雷達為核心,部分設備使用了蘇57的技術,航電性能較蘇27有了脫胎換骨的提升。

而且,蘇35還增加了載油量,使得空重增加的前提下仍然具有優異的載荷航程性能。經過如此深度改進的蘇35兼顧出色的機動性和優異的載荷航程性能,可算是世界上平臺性能最好的戰術飛機。

蘇35雖然具備出色的平臺性能,但是航電系統的相對落後使得這款戰機性能上限不高。以蘇45使用的「獵豹-E」機載雷達來說,雖然軍事媒體們常常以「最大探測距離400公裡」來吹噓其性能強大,但是其實這只是在特定模式下的「大力出奇蹟」而且。「獵豹-E」作為一款無源相控陣雷達,較有源相控陣雷達在體制上落後半代,再加上俄羅斯在電子工業方面的能力一般,使得蘇35的航電系統無法與美歐甚至我國的先進戰機相比。

除了航電系統,蘇35使用的俄制武器系統落後程度更甚。以空空武器來說,蘇35還在使用R77、R73甚至R27這樣的古董級空空飛彈,性能較PL15、PL10落後一代。其實俄制航電系統和武器系統的性能如何,看看我國的選擇就知道。在對側衛進行國產化的過程中,我們繼承了蘇27家族的機體,但是航電和武器系統堅決的換成了國產貨。

中國軍迷經常討論蘇35和殲16/殲11D孰優孰劣的問題,雖然蘇35在平臺性能上確實高出一籌,但是殲16/殲11D憑藉更加先進的航電和武器系統毫無疑問具備更強的作戰能力,畢竟如今的空戰已經不是比拼機動性的年代。

當然,總是有一些軍迷認為殲16強於蘇35的說法就像侮辱了他們的智商,他們的理由是:如果殲16強於蘇35,那麼為什麼中國還會買蘇35?對於這種觀點,筆者的答覆如下:殲16強於蘇35,不代表殲16處處強於蘇35,蘇35在機體結構、飛控設計等方面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虛心學習。而且,購買蘇35也不代表殲16不如蘇35,就好比美國進口小米手機不代表蘋果手機就比小米差。

相關焦點

  • 殲11D戰機戰力強悍,堪稱中國版「蘇35」,為何至今還未問世?
    說起世界上最厲害的戰鬥機那就是第五代戰機了,而第五代戰機之下戰力最強的戰機就是蘇-35戰機了,蘇-35戰機是俄羅斯的在蘇-27戰機上改進的第四代++型戰鬥機,該機運用了大量的五代機技術,並且裝備了矢量發動機,具備很強的機動能力。其戰力非常的強,有與五代機一戰的實力。
  • F-15QA型「先進鷹」與蘇35,殲16,哪個更強悍?
    F-15QA、蘇35、殲16分別是美、俄、中三大航空強國打造的雙發、重型四代半戰機(我國標準三代半)。這三種戰機各有優缺,但是綜合起來看,其性能排名是F-15QA、殲16、蘇35。
  • 殲16才是「最強蘇27」:搭配國產先進發動機,作戰性能超過蘇35
    目前,搭配國產先進大推力發動機的殲16戰機已經大量生產,至今最少服役了5個批次,可見其性能已經成熟。 伴隨著性能的成熟,殲16戰機多方面的作戰指標已經超過了蘇35戰機。
  • 殲16的性能如何?
    F-16戰機多功能作戰能力的重要性J-16是基於國產J-11系列的深度改進版,綜合作戰性能遠超蘇30MKI/MKK等多功能戰機。JJ16具有很強的可靠性自蘇27自空軍引進以來,我國對側衛系列戰機的研究從未停止過,不僅在此基礎上研製出殲11系列戰機,而且近幾年又先後研製出殲15、殲16等較為複雜的機型。
  • 倆高中組合:蘇35+殲10c;殲16+米格35,哪組威力更猛?
    如今的空戰,看的是「機載飛彈+航電系統」,殲16的航電性能是這四種戰機中最好的,機載飛彈和殲10C一樣的水平。 在電磁環境日趨複雜的今天,先進戰鬥機都具有不俗的電子戰能力,電子戰能力往往是由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和電子戰設備實現的。
  • 殲11BG、殲11D、殲15T,中國側衛家族知多少?殲16還有隱身版
    蘇27家族與我國的緣分極深,不僅解放軍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先後裝備了蘇27SK、蘇27UB、蘇27UBK、蘇30MKK、蘇30MKK2和蘇35等多種「側衛」戰機,而且沈飛還組裝、研製、生產了殲11、殲15和殲16,它們都源於蘇27家族。
  • 解放軍3大主力戰機:殲20隱形刺客,殲16防空利器,蘇35定向殺手
    解放軍有殲-20、殲-16和蘇-35等三大主力機,如果說殲-20是隱形刺客,通常執行秘密行動,戰時專打敵方關鍵節點,那麼殲-16就是未來解放軍空軍長期保衛遠方的利器。專家指出,目前解放軍急需裝備長航程戰機執行東南部海防前線巡邏任務。
  • 綜合性能優秀,殲10C打敗蘇35無壓力,先進飛彈更是非常致命
    現在殲10C戰機的出現,更是將殲10系列戰機的性能進行了進一步的挖掘。可以說,想對於殲10A型號來說,殲10C戰機基本是一款全新的戰機了。 其實這個秘密主要還是在航電方面,殲10C戰機的航電系統設計十分優秀,比蘇35戰機要高出不少。
  • 蘇35和殲16是同一類型的戰鬥機嗎?
    蘇35側重製空,機動性比較強悍,不過對地,對海攻擊能力也不弱;殲16側重多用途,對空作戰能力也比較強。也就是說,蘇35和殲16都是具備相當的對空,對地,對海攻擊能力,只不過側重點不一樣,但在兩國空軍中的定位是一樣的。殲16戰鬥機注重多用途能力。
  • 如果當初國產殲16戰機的參考對象是蘇35會怎樣?
    殲-16戰鬥轟炸機的推出,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我國高端對地打擊機型嚴重不足的局面,大大增強了空軍的進攻能力。但受制於各方面局限性,殲-16依然有不少相當令人遺憾的先天性不足。如果其最初設計時候,可以參考蘇-35,又或蘇-30SM的話,個人認為可以提升不少戰鬥力。
  • 四代機暴力美學的絕唱,終極蘇-27巔峰對決,殲-16與蘇-35誰更強
    我國空軍殲-16多用途戰鬥機是空中優勢與對地攻擊兩用戰鬥機,其定位與之前的蘇-30MKK戰機和美軍的F-15E戰機相似。但是由於後發優勢,殲-16戰機首先配裝了國產有源相控陣雷達,新一代紅外搜索跟蹤系統,國產最新電子戰系統,兩塊超大尺寸的觸控螢幕。從航電系統上看,已經達到國外五代機的水平。從技術特點上看,要比俄羅斯空天軍蘇-35戰機更為先進。
  • 蘇35不用買了!我國殲-11D極有可能起死復生,空戰能力不輸蘇35
    從殲-11B開始,我國才使用國產零件,換裝國產綜合航電武器系統、雷達、全玻璃化座艙、四餘度數字式電傳操縱系統等核心部件,還裝備了用於破解隱身戰機的紅外搜索跟蹤系統和光電瞄準系統,以及國產渦扇-10「太行」渦輪風扇發動機等。
  • 殲16換上白色雷達罩,蘇30要失寵了,外形神似性能卻天差地別
    殲16更換白色雷達罩 近日,一架全新的殲16戰機在網絡上引起熱議,這架殲16的雷達罩不是過去的灰色,而是換上了白色雷達罩。據悉這是一架準備交付海軍航空兵的殲16H戰機,因此專門戴上了海航戰機特有的白色雷達罩,方便與空軍型的殲16進行區分。殲16H即將裝備海航,也意味著蘇30MK2戰機徹底失寵。
  • 殲11D終極國產「側衛」,然雙座布局才是王道,或為殲16讓路
    殲-11D戰機是沈飛在引進國產蘇-27戰機後,基於原版設計二次開發的魔改型號。2015年該機照片剛傳到網際網路時就被網友一致封為最強國產"側衛",實際上憑藉殲-11D的性能也完全對得起最強國產"側衛"這個頭銜。
  • 最強戰機殲-16,不僅僅是國產最強,更是四代戰機中的最強戰機
    雖然這段視頻只有13秒,但卻將殲-16戰機出色的飛行性能展現得淋漓盡致。很多人不知道,殲-16是當今世界上除了第五代隱身戰鬥機之外,四代戰鬥機中最強大的戰鬥機。殲-16是我國沈飛在綜合參考蘇-27UBK戰鬥機教練機和蘇-30MKK多用途戰鬥機的基礎上,自主研製的雙發、雙座、多用途重型戰鬥機。
  • 殲16戰鬥機的戰鬥能力可否與蘇30戰鬥機一決高下,具體分析
    暫時不算殲20,中國現役國產最先進的完全制空戰鬥機是殲11系列,現役包括進口最先進的制空戰鬥機是蘇35。殲16目前的實際制空性能介於這兩款戰機之間,中國的目標是,在制空性能方面,殲16能達到蘇35,甚至超過蘇35的水平。根據這個思路,殲16未來極有可能取代殲11系列戰機,以及蘇35戰鬥機,成為殲20隱身戰機最重要的輔助。
  • 沈飛這一拳終於打出來了:殲-11D黃皮機開始試飛,戰力或超蘇35
    殲-11是沈飛一款代表型號系列戰鬥機,讓我們感到驚喜的是,在2020年即將過完之際,沈飛殲-11居然給我們送來了驚喜。近日,有網友放出疑似殲-11D黃皮機試飛畫面,雖然僅僅只是一個機頭畫面,不過裝備分析者普遍認為,這款戰機無論是從座艙、起落架還是雷達罩等特徵來看,其既非殲-15,也不是殲-16戰鬥機的新型號,按此推斷,應該只有是殲-11戰機的最新型號——殲-11D最為合理。
  • 中國為什麼要買蘇35?俄觀察家:可能是他們覺得殲20太貴了吧
    隨著後續產量的提高和生產工藝的不斷完善,殲-20或許也能像F-35那樣把成本降下來,但在此之前,尤其是在2015年之前,此時的殲-20方興未艾,殲-10C和殲-16兩款4代半戰機又都還處於蟄伏期。中國空軍在這時候的主力機型實際上就是殲-10A和殲-11B,與這兩位相比,蘇-35就顯得很有競爭優勢了。
  • 不是殲20也不是殲10C?印度最擔心的是殲16,高原作戰力壓蘇30MKI
    這樣一來,印度就可以往前線派出更多的戰機了。目前印度的主力戰機是蘇30MKI,也是目前往邊境派出的最多的一款戰鬥機。那麼面對印度如此大的陣勢,我們哪款戰機能與之抗衡呢?首先最令印度擔心的不是五代機殲20,也不是升級過後的殲10C,而是殲16。為何要這麼說呢?因為殲16不管是在規模上還是性價比上,都比前兩款機型有優勢。
  • 殲-11D試飛照曝光打破下馬傳言 加裝矢量發動機後性能將猛增
    日前,許久不見的殲-11系列戰機最新改進型殲-11D的照片再次出現在了網際網路上。相比於以往多數都較為模糊的圖像,這次曝光的照片清晰可見殲-11D戰機機身上的諸多細節。其中,可以明顯地看出,相比於殲-11B戰機,殲-11D戰機的翼尖飛彈掛架從L形改為與殲-16一樣的長梭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