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提問——「銀行本身就可以發放消費貸,為什麼還會有消費金融公司呢?」,銀行和消費金融公司的目的在於為了解決銀行不便解決的一些客戶需求。但是並不是說所有的消費金融公司都是由銀行控股成立的,為匹配金融資源消費金融公司一般都有金融機構,比方說保險、信託、資管等機構。因此銀行與消費金融公司本質上是存在著一定的區別的。
一、 銀行與消費金融公司的區別
1、 客戶群體不一致
在銀行進行貸款的客戶群體需要有本行的業務往來,有本行信用卡,或者在銀行代發工資,銀行再根據徵信情況才會審批消費貸,此類人群的收入比較穩定,徵信良好,銀行才會批准貸款。由於銀行的業務審批流程比較規範嚴格, 因此絕大多數的大型企業貸款 都是在銀行進行辦理。
但是像消費金融公司,他們的業務是在APP上直接進行辦理,客戶的門檻比較低,基本上只要申請,沒有過多的不良徵信都會通過,對於你的實際收入是否穩定,以及工作性質都沒有過多的考究。消費金融公司的客戶群體主要是個人業務的貸款。
2、 監管力度不一致
監管機構對銀行的監管非常嚴格,因為銀行的錢都是儲戶的存款,對資本充足率,覆蓋率,不良貸款率等指標都有特別要求,每年還有監管評級,這些都關乎銀行切身利益,一旦出現不良貸款都需要利潤去覆蓋,所以銀行不希望出現逾期風險。
消費金融機構主要是面向個人業務的消費貸,不吸收存款,由股東進行承擔風險,對於社會以及市場的影響沒有那麼大,因此它的監管程度相比之下會放的寬鬆一些。
3、 利率不一致
由於消費金融機構的貸款審批更加輕鬆,那麼相對而言,它的利率要高出許多 。銀行的年貸款利率是6%左右,但是消費金融公司的日息在萬五左右,這樣下來,年利率達到的15%左右,比銀行利率的兩倍還要多。
總的來說就是銀行的監管審批嚴,著重與風險管控,但是消費金融機構著重於利率收益,審批條件放寬了標準。
二、 消費金融公司成立的目的
消費金融公司的成立目的在於與銀行的消費貸款進行補足,所以他的成立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意義。
1、 拓寬行業的覆蓋面
其實銀行的放貸能力是有限的,畢竟需要層層審批,但是市場上需要進行貸款的大有人在,因此消費金融公司就是打開這個缺口,加入這個領域進行覆蓋發展。
2、 拓展業務、加快效率
消費金融公司可進行線上申請和審核,將業務變成全國性業務,雖然銀行可以直接開展消費金融信貸,但是效率低於消費金融公司,銀行的信貸流程冗長,可能幾天都批不完,而消費金融通過線上授信,可能半小時就可以搞定。
總結來說,消費金融公司和銀行側重點不一致,他們的定位不同,業務所針對的客戶群體也不同,兩者在市場上進行互補,